•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個案研究

第三節  交通大學 Eco‐City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第三節 交通大學 Eco‐City 

一、 發展脈絡與背景 

交大 Eco‐city,與台大 INSIGHT Center 以及成大 TOUCH Center  同為國 科會下之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計畫,落實 12 項愛台建設中的第五 項計畫「智慧台灣」,於 2008 年成立交大 Eco‐city,2009 年 2 月正式開幕,

該計劃由國立交通大學教務長兼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兼電控系教授林進 燈教授擔任計畫總主持人,而 Eco‐City 的命名,其概念源自 Ecosysetm 這 個名詞,Ecosysetm 原本用於生物界,廣義而言,是描述一自成回饋體系 的環境。 

因此 Eco‐City 健康樂活城,從人文為出發點進行需求探討(人文團隊),

也就是生態系統的養分來源,進而研發出滿足使用者需求之創新科技(科技 團隊),透過各聯盟合作廠商(產業推動團隊)生產製造,也就是在這生態環 境中再將養份轉化為整合創新結晶與新商業能量,創意提供者則透過情境 空間體驗(空間團隊)與網路平台媒介(網路團隊)提供源源不絕的養分回饋,

最後 Ecosystems 將匯集達成 Eco‐City 的健康樂活城市願景與概念。其生活 實驗室所設之目標與特性如下: 

1. 解決高齡與高壓力工作者兩大族群的「失能與不足」問題與生活品質提 升。   

2. 以遠距健康照護與保健為主軸,由人文、科技、空間與網路四大領域進 行整合。   

3. 利用事件驅動(Event‐Driven)整合概念,融合應用情境、科技整合與空間 設計達到一日生活情境「互動式」實體展示體驗功能。   

4. 提供客製化產學合作與商業模式服務,提供科技團隊與合作廠商聯盟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行良性互動與合作平台,提升產學整合之新商業能量。   

5. 以階段式收斂與自發性創意流通模式,達到跨領域、開放式與使用者創 新。   

6. 開創生活科學與生活科技新產業,發揮複製倍增的影響力。   

下圖4‐13為交大 Eco‐City 的未來願景,推動城市社區營造─導覽 2.0 的願景概念圖,透過與社區、網絡、竹科以及大至縣市政府的合作,以進 行對城市未來的想像,從人文需求出發導入 IT 技術滿足使用者未被滿足的 部分,預期可推動下一波的生活產業。 

  圖  4‐13 交大 Eco‐City 城市社區營造─導覽 2.0 願景概念 

資料來源:蔡篤堅,2009  二、 營運範疇 

1. 產品市場 

根據交大 Eco‐City 專案型態,可分為三種服務類型,分別為:主題式 展示空間、都市合作案以及課程演講,以下分別詳述這三種類型之服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 主題式展示空間 

在 Eco‐City 中,主題示展示空間並非只是單純的空間呈現,而是一個 透過多種先期研究以及後期回饋的展示機制,其機制包含需求研究、主題 展示空間選定與設計、研發成果展現與回饋。 

需求研究室是由人文團隊負責探尋使用者之潛在需求,目前已選定高 齡族群與高壓族群,其後再由 Eco‐City 從中討論決定展示空間之主題並搭 配其情境進行空間設計,展現在該情境之中,有哪些新科技技術是可以改 變未來的,而現階段已成立四項主題空間,分別為:辦公室空間、健身房 空間、居家空間以及車內空間。Eco‐City 並針對參與這些主題的廠商與學 研單位,提供展示的空間並會詢問參觀者對各產品服務的評價與喜好,統 計後提供參與者做為參考。 

 

※ 都市合作案 

除了於空間中展示產品服務外,Eco‐City 亦有與新竹市政府以及新竹 科學園區計畫合作,將小範圍的生活實驗室概念更擴及至縣市範圍,「新 竹市生態都市整體綱要計畫」正是在醞釀中的合作計畫,預期可將學研單 位之新技術導入,使得產官學研有更多的互動且可實際落實執行。 

 

※ 課程演講 

Eco‐City 結合交大學術資源,開設「人文關懷與生活科技」課程,其 課程將針對未來將面對的高齡與高壓力人口所衍生的生活與健康照護需 求,透過系列講座與實地參訪,從「以人為本」的觀點,介紹問題現況與 相關科技解決方案,並著重於未來具體可行之設計與整合可能性,以期符 合使用者的需求,邁向開發人文與科技整合的科技研發平台之願景。全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期講座共課程邀集十餘位校內外專家學者,以系列講座與實地參觀形式進 行教學,98 學年度課表請見下表4‐11所示。 

表  4‐11 交通大學人文關懷與生活科技課表 

週次  日期  課程進度、內容、主題 

1  09/16  課程導論  ‐  楊秉祥教授 

2  09/23  健康樂活城的未來規劃藍圖導引  ‐  蔡篤堅所長  3  09/30  Living lab 的思想與歷史演變  –  劉得正博士 

4  10/07  參觀 Eco‐City 健康樂活城與生活科技討論  (虛擬導覽) 

5  10/14  參觀 Eco‐City 健康樂活城與生活科技討論  –  楊秉祥教授  6  10/21  控制科技的發展  –  陳永平教授 

7  10/28  與機器人共舞:  科技物的社會想像與形塑–  楊谷洋教授  8  11/04  互動取向的倫理治理與生產消費模式  ‐  蔡篤堅所長  9  11/11  生醫科技島的視野與盲點  ‐  蔡篤堅所長 

10  11/18  校園 RFID 建置計畫  –  曾仁杰總務長  11  11/25  身障者輔助科技相關研究–蕭子健教授   

12  12/02  有關漸凍人與輔助科技之相關研究–蘇木春教授    13  12/09  地方文化創意與科技應用研究–林崇偉教授  14  12/16  從使用者觀點談科技開發  –  楊秉祥教授  15  12/23  互動式網路平台實務  –  林錫慶研究員  16  12/30  美麗新世界  –  侯君昊教授 

17  01/06  期末報告  –  蔡篤堅所長 

18  01/13  期末報告與課程總結  –  蔡篤堅所長 

資料來源:交大 Eco‐City 健康樂活城官方網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2. 活動組合 

  圖  4‐14 交大 Eco‐City 與新竹市社區之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蔡篤堅,2009 

從上圖4‐14,透過交大 Eco‐City 的需求研究與技術開發,與新竹市 政府與社區持續交流互動,採用資通訊技術協助政府單位的城鄉規劃,營 造健康生活的生態區塊,預期可兼具以下特點的社區:有自治能力訂定健 康的公共政策、創造有利健康的支持環境、具有強化社區行動的反饋機制、

能夠導引發展個人技巧、能以知識管理架構調整健康服務的方向。 

 

3. 地理構型 

交大 Eco‐City 除在交通大學校區內之外,亦有遍及中央大學、國網中 心以及開南科技大學之合作展示空間,範圍擴及台灣北中部,見下圖4‐

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15 交大 Eco‐City 之合作展示中心 

資料來源:林進燈,2008 

同時針對規劃建立生活脈絡研究的市鎮中心為新竹縣市,發展「科文 共裕」以及「生態」雙核心概念,交大 Eco‐City 連結新竹科學園區、新竹 火車站以及香山生態園區,打造以生態為主軸的健康樂活城,見下圖4‐

16 

  圖  4‐16 交大 Eco‐City 核心發展範圍 

資料來源:蔡篤堅,2009 

的研發成果展示於 Eco‐City,下表4‐12為各主題展示空間的展示科技: 

 

    Care Together 

親子溝通互動平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 核心資源  1. 資產 

Eco‐city 展示科技中心之科技應用設計將是以高齡及高壓力族群為主,

空間規畫上考量到現有及未來可能之各類科技建置安裝與整合,以持續不 斷更新的展示情境開發,設計原則除了空間隔間為具調整之彈性(如配合軌 道之活動隔間、可拆卸式健身舞台)、單元隔間設備裝置牆面可隨時安裝拆 除之彈性(如維修人員工作空間)、共同佈線保有維修更換或重置之彈性(如 高架地板及天花板等活動開口增多)。因此在保有更新及擴充之彈性下,牆 面、天花及地板材質等設計更著重設法維持整體性及美感,使參訪者感受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之新科技設計,見下圖4‐17 

  圖  4‐17 交大 Eco‐City 之空間示意圖 

資料來源:蔡篤堅,2009  2. 能力 

下圖4‐18為交大 Eco‐City 之組織圖,其中由 Eco‐City 總中心負責運 作交大 Eco‐City,而其研究與開發則是由所屬的五個團隊所負責,分別為:

人文團隊、科技團隊、空間團隊、網路團隊以及產推平台,以分別下對各 團隊以及平台作簡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圖  4‐18 交大 Eco‐City 組織圖 

資料來源:蔡篤堅,2009 

※ 總中心—落實平台管理、團隊協調與計畫執行機制: 

總中心的主要目標為協調五大團隊運作、統整五大團隊成果、執行專 案管理、各團隊績效指標與 Roadmap 審核,進行加盟資格與整合成果之審 核。 

※ 人文團隊─使用者生活深度需求訪談與記錄 

「以人為本」的出發點,以使用者為中心,配合一日 24 小時生活記 錄、半開放式深入訪談、以及行動記錄三種訪談方式了解其整體生活處境,

探討使用者平日生活常遇到的問題與需求。 

※ 科技團隊─以人文需求為導向之創新科技整合之旅 

以人文訪談初步需求為導向,了解使用者需求,進而達成創新整合。

拜訪參與個別科技團隊,進行人文、空間與科技之三方討論,實現跨領域 互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空間團隊─融合科文需求之圓融式空間設計概念與實現 

「空間可以是存在當下的藝術品」,在此概念下建構一個以全天候健 康管理、Event Driven 的概念設計以及實體與虛擬環境互動式設計為主的展 場,除了可降低展場外的衝擊,更可展現樂活城兼容並蓄的特質。 

※ 網路團隊─創造具永續價值實現之創意激發與教育平台 

建立跨領域與產官學研間的合作溝通數位平台及多元的使用者協同 創新平台,協助團隊間合作溝通、互動、學習與成果彙整,並進行虛擬與 實體之互動,以增進協同創新的實用價值。 

※ 產推小組─善用優勢發揮特色之生活科技產業 

結合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優勢,發展可行的創新商業模式,進而 爭取社會大眾與合作廠商的認同,讓生活科技產業蓬勃發展。 

  圖  4‐19 交大 Eco‐City 之生活實驗室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蔡篤堅,200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見上圖4‐19,交大 Eco‐City 將傳統開發模式,透過 In‐House Lab 的 開發,轉變至透過 In‐House Lab 與 Living Lab 的開發循環,以此設定為交大 Eco‐City 在生活實驗室上的運作模式。 

 

四、 事業網絡  1. 體系成員 

交大 Eco‐City,透過與產業界以及學術單位的合作,共同組成主題式 展示空間,此外亦有與新竹縣市政府合作,深入新竹市市區以運用科技營

交大 Eco‐City,透過與產業界以及學術單位的合作,共同組成主題式 展示空間,此外亦有與新竹縣市政府合作,深入新竹市市區以運用科技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