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東勢民間信仰與新丁粄文化

第三節 人口趨勢與大粄會發展

乾隆年間粵籍移民成為最早進入社寮角開墾的漢人,拓墾過程中,儘管「熟番」被 國家視為土地所有者而擁有地權,但也因守隘及差派等國家政策,使得熟番地權逐漸喪 失,而大規模遷徙結果漢人便成為這區域內的主要人群,也因此形成東勢角四大聚落,

密集人口加上位於族群關係緊張的邊區社會,對男丁的需求自不在話下。

從上文得知,東勢新丁粄活動傾向於以廟宇為中心產生的祭祀圈,而各廟宇新丁粄 活動活躍以及延續的因素在於大粄會的成立。筆者根據文獻資料以及訪談中歸納得知,

大粄會的發展似乎有些時間上的變遷,加上新丁粄活動內涵在於祈求添丁,因此筆者不 禁好奇東勢地區有大粄會活動區域的人口趨勢與大粄會之間是否有某種程度的關係或 是影響?因此筆者大範圍的從全國人口發展趨勢與東勢區人口發展來說明,小範圍的則 是從東勢新丁粄活動發源地文化街上五里的人口概況來談人口變化趨勢與大粄會發展

43 筆者實地調查民國一百年農曆十月十五日東聖宮媽祖安座紀念普渡所得。

之間的關係。大範圍的分析結果,筆者引用自陳惠芯之碩士論文〈台中縣東勢鎮聚落發 展之研究〉之研究成果44,小範圍的則是利用文化街上五個里的人口統計資料做分析。

筆者依照文獻資料以及訪談歸納出大粄會發展大致上分成大粄會醞釀時期、大粄會興盛 時期以及大粄會衰退三個時期,而全國人口發展概況時間上大致上分成戰後至民國六○

年代、民國六○年代至八○年代以及八○年代至今三個時期。從復興宮大粄會於民國六 十年創立以及民國六、七十年代興盛到後來的衰退趨勢中發現,兩者時間的段線上吻 合,因此筆者進一步加入大粄會所屬區域的人口統計來分析大粄會發展與人口趨勢之間 的關連性。下文首先針對東勢區人口成長趨勢與全國性人口成長做比較,再者說明影響 東勢區人口趨勢發展可能因素,最後分析大粄會發展的變遷。表 4 說明大粄會發展變遷 與人口趨勢之對應情形。

44陳蕙芯,〈台中縣東勢鎮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頁 126。

表 4:人口發展趨勢與大粄會之變遷

範圍

時期 全國人口 東勢區人口 文化街五里人口 大粄會發展 戰後至民國六○年代 上升 上升 上升 大粄會醞釀時期 民國六○年代至八○

年代 上升 平緩 下降 大粄會興盛時期 民國八○年代至今 下降 下降 下降 大粄會衰退時期

(資料來源:陳蕙芯,〈台中縣東勢鎮聚落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

頁 126。東勢區公所人口統計資料/整理: 羅翊甄)

一、大粄會醞釀時期

戰後至民國六○年代,東勢區人口成長與台灣人口成長趨勢相同,呈現上升趨勢。

此時期為東勢大粄會醞釀時期。大致上來說,戰後初期,東勢人口增長較快速時期是在 民國四、五十年(1950、1960 年代)左右,民國六○年(1971)之後,人口大致停滯下 來,原因與東勢區的產業結構有關。由於東勢區由始迄今皆以林業、農業為主,經濟資 源有限加上缺乏引進外來人口條件之下,人口成長趨緩。而民國四、五十年人口成長迅 速則為特殊原因所造成的,例如:中部橫貫公路與東勢支線的興建、大雪山林場的開發及 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香蕉產業的發達等因素帶來了大量人口的遷移與定 居,加上此時正值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人口數大增,使東勢區從戰後至六十年間,人 口成長一倍,此期間的人口成長率大致符合台灣地區的人口成長率。而從圖?中看出,

戰後至民國六十年文化街五里的人口發展與東勢區人口成長的情形大致相同,也符合台 灣地區的人口成長趨勢,當時人口成長呈現上升的趨勢,而人口成長間接強化了新丁粄 的活動。從南平里復興宮祈求新丁(新婚、新丁)會員名單中得知,復興宮於民國六十年 一月二十二日發起成立復興宮大粄會,當時廟方花了一百二十元買四十個麵包以及十元

買金紙,並設置管理人,此為復興宮創立大粄會的雛形45。雖然當時並未打粄,以發送 麵包以及簡單祭拜加上燒金紙的流程作為發起大粄會的儀式,也說明了明年打米粄最大 為壹等的規定,但是之後每年打粄並參加評比的大粄會正式運作至今,因此在此之前為 大粄會醞釀時期,此時期最大特色在於,酬謝天神的儀式單純屬於個人行為並未有組織 以及競賽相關規定,並且人口成長間接強化了新丁粄活動。

45參閱附錄一復興宮新丁粄會會員名冊資料。

圖 6:文化街五里人口統計圖 資料來源:東勢區公所/繪製: 羅翊甄

二、大粄會興盛時期

民國六○年代東勢地區人口數開始趨於平緩,甚至到民國八十年代呈現下降趨勢,

此時期為大粄會興盛時期。民國六○年代,東勢區的人口大致維持在平穩狀態,直到民 國八○年代(1990 年代)後,人口逐漸呈現下降趨勢,此與台灣地區人口逐年成長的情 形不同,推測其原因在於民國六○年代,因為中部橫貫公路與東勢支線的完工,加上大 雪山林業公司因種種因素提早結束營業及香蕉產業的逐漸沒落等因素,因此人口紛紛向 外遷移,使得此時期遷移人口數呈現負成長狀態,遷出人口數始終多於遷入人口數,此 為東勢地區人口成長與當時台灣地區人口成長趨勢大相逕庭的原因,所幸此時期的出生 人口數尚維持在穩定狀態,而使東勢鎮的人口能平穩地維持在六萬人上下,但從文化街 五里人口統計資料中看出,當地的自然生育率已逐漸下降,但是對於當地人來說,大粄 會雛形已大致健全,所以持續辦理新丁粄活動,甚至形成大粄會的興盛時期。因此人口

下降的影響未立即被覺察,形成越辦越熱鬧越辦越活絡的情形是此時期的特色。

三、大粄會衰退時期

八○年代後,大環境生育率下降趨勢也影響了大粄會的運作。民國八○年代(1990 年代)後,東勢區的遷出人口數依然多於遷入人口數,加上自然生育率的逐年下降,使 得人口成長率從平穩狀態逐漸呈現負成長,也反應在文化街廟宇的大粄會活動上。人口 外移或是會員參與意願下降導致打粄人數減少,文化街廟宇一方面希望傳統大粄會民俗 文化活動能繼續延續下去,另一方面則增加活動內容多元性,維持當地的人潮。九○年 代的後期,政府為了擴大政績,強化客家論述,提升客家能見度以及活絡客庄等目的,

間接讓傳統東勢新丁粄民俗活動擴大成為節慶活動,甚至入選為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

此時期雖然大粄會組織受到大環境人口下降的影響,面臨運作上的困難而呈現衰退情 形,但地方上努力以及政府政策推波助瀾之下,讓東勢大粄會活動有不同的呈現與面 貌。因此人口成長開始減少時,當地人尚未清楚意識到這一趨勢,因此人口的現象還沒 立即反應到新丁粄習俗的改變,而人口成長進一步減緩之後,大粄會才真的受到影響。

於是也才會有求新求變,設法挽救習俗的作法。

從以上大粄會發展三個時期中看出,不管人口成長趨勢如何變化或是影響大粄會活 動,地方希望傳統民俗文化能維持不墜的意圖。

小結

東勢的開發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負責採集軍需木料的軍工匠人進入後開啟了 漢人大規模開墾的序幕,也顯示出本區的開發是隨著官方的腳步逐漸發展。而最先出現

的匠寮庄,之後包含緊鄰匠寮的北片庄、牛屎坪以及南片庄形成最初墾民入墾的東勢角 聚落,隨著人口移入增多聚落區域內的宗教寺廟在當時建庄時慢慢形成。東勢開發第一 庄頭內的仙師廟,早期的名稱是「匠館」、「公館」,不只是軍工匠的行業神以及保護神 同時也是政府管轄邊陲地帶政治力介入辦公的地方,之後還有北片庄的雙福祠、牛屎坪 的鯉魚伯公廟以及南片庄的復興宮太子爺廟。從廟的歷史背景以及主祀神中可以窺見當 時社會動盪環境之下,居民心靈寄託所求不外乎防番害、伐木保護以及土地公信仰。如 今短短七百多公尺的文化街貫穿各庄頭,以及之後庄頭內陸續興建的福安祠、東聖宮以 及永光祠,形成廟宇密集的情況,因此人口多加上廟宇密集形成東勢特殊的鬪粄文化。

鬪粄文化的背後顯現出的是東勢移墾社會在當時社會動盪環境之下勞動人口需求大以 及內心希望藉由祈神保佑添丁來增加生活安定感的文化意涵。

這一立基於東勢地方社會傳統的新丁粄習俗,在本地總人口上升期間,強化了新丁 粄活動,甚至促成了大粄會組織的產生。而當人口發展趨勢趨緩或是下降時,一來因為 人口下降的影響未立即反映,反而當人口成長進一步減緩之後,參與者變少,大粄會組 織受到影響後,求新求變,設法挽救習俗。

下文將先繼續從儀式活動的面向,討論傳統東勢新丁粄文化的面貌;至於近期當代 變遷,則留待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