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文環境

在文檔中 三義地區旅遊資源研究 (頁 56-65)

第三章 三義地區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一、人口分佈

三義鄉在行政區域上,劃分為七村,人口共有 17,627 人。三義鄉人口 成長緩慢,民國六十年至七十四年,人口逐年小幅增加,民國七十四年至七 十八年,人口反呈微幅負成長,近年來則又呈小幅成長趨勢。三義鄉的人口 主要以客家族群為主,依據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 2004 年所做的調查,推估 三義鄉客家人口為 15,480 人,為當時總人口數 17,986 數的百分之八十六點 一。

表 3-2 三義鄉 98 年 7 月各村人口統計

村別 男 女 合計 面積(km2)

人口密度 (人/km2) 西湖村 984 844 1828 15.7634 115.9648 勝興村 2204 2083 4287 5.2421 817.802 廣盛村 2805 2537 5342 3.964 1347.629 龍騰村 263 237 500 14.5038 34.47372 鯉魚潭村 849 715 1564 9.7619 160.2147 雙湖村 1240 1059 2299 8.2985 277.038 雙潭村 968 839 1807 11.8087 153.0228

總計 9313 8314 17627 69.3424 254.2023 資料來源:三義鄉戶政事務所(2009)

二、交通

早期三義街庄之發展,受縱貫鐵路山線及台 13 號公路之闢建影響最大。

(一)山線鐵路

山線鐵路於明治 41 年(1908)完成通車,設三叉河站,並於大正 5 年(1916) 興建木造站房落成。站區附近成為三義街中心之一(黃鼎松,2007)。

民國 78 年(1989),原本竹南到豐原間單線運輸的山線鐵路,因不敷使 用,政府為暢通南北鐵路運輸,開始擴建雙軌工程。而三義到后里之間,由 於地勢崎嶇施工不易,且為截彎取直,因此將新山線西移。民國 86 年 (1997)10 月,后里-豐原段首先切換,舊山線的九號隧道及大甲溪鐵橋廢 棄停用,民國 87 年(1998)9 月 23 日,舊山線開出最後一班列車,山線鐵路 完成改線,舊山線走入歷史。

(二)台 13 號公路

台 13 號公路,俗稱尖豐公路,初建於光緒初年,因清廷受「牡丹社事 件」刺激,依沈葆禎之議,決心開拓台灣全土,闢建貫通台灣南北之官道,

以鞏固國防。當時這條官道在苗栗縣境,由中港溪經造橋、苗栗、銅鑼、三 義至后里路 8 尺寬至 1 丈。日治昭和 9 年(1934)曾整修拓寬,光復後民國 40 年代改善路寬平均 6 公尺,並完成柏油路面,三義市區即延台 13 線發展。

如今台 13 號公路從新竹內湖到台中豐原,為苗栗縣中部對外南北交通的要 道。

(三)中山高速公路

民國 71 年(1982),三義交流道完工,民國 74 年底(1985),中山高速公 路全線通車,因為交通便利之故,原本在舊街中正路上大多數的木雕商家及

工廠紛紛遷移至今日的水美路段,成為獨具特色的木雕藝術街。

(四)苗 130 線

苗 130 線西起苑裡,貫穿三義台 13 線,往東連接大湖之台 3 線,為三 義地區東西向之重要道路。三義台 13 線以西為清代修建的苑裡火炎山道;

以東越過關刀山山脈,沿途景色優美,有聖衡宮、雲洞山、關刀山、佛陀山 等勝景。

(五)苗 119 線

苗 119 新隆道路:由尖豐公路廣盛村十字路,經雙潭村,往新隆、盛 隆、興隆村,出銅鑼鄉,與尖豐公路連接。

(六)苗 56 線

鄉道苗 56 雙湖道路:由尖豐公路與大通公路交叉處地下道口,經東片 雙湖村,沿著打爛缸到雙潭村雙潭一橋,與大通公路交接。

(七)苗 48 線

鄉道苗 48 大坑道路:由廣盛村復興路,經雙湖村大坑,接大通公路,

往福興、通霄。

圖 3-7 三義地區交通圖

三、農林產業發展

三義地區的旅遊資源與產業發展之關係密不可分,早年以木雕聞名於全 台,近年來所興起的舊山線旅遊,即與當時產業運輸有關,而許多的旅遊資 源回溯到產業發展的變遷,有許多的故事可以被串聯在一起,豐富的故事內 容可以使遊客更深入瞭解旅遊區,對之產生感情。

(一)林業

台灣是世界天然樟林的主要分佈區,其分部雖遍及台灣、但以中北部居 多,樟林叢生的景象常見於丘陵地區。清治初期墾民仍以米、糖、甘藷等傳 統糧食農作為主要生產對象,並不重視樟腦產業;加上平原人口增加,中、

北部丘陵山區成為平埔族群或漢籍移民移墾的新據點,故零星的墾民砍伐樟 樹、開闢耕地種植旱作,為初墾時期常見的地景。

清中葉時期大陸樟林砍伐殆盡,一向做為藥用與防蟲、香水原料的樟腦 來源頓缺,故漢籍移民引進治腦技術,以大陸為主要市場開始從事製腦業。

1890 年西歐國家發明樟腦作為賽路珞製造原料,蓬勃的賽路珞工業令樟腦 市場急速發展,因此中北部平原與山區的開發一夕間由康熙年間的「北路樟 甚多,但少製腦者」,轉為乾隆年間的:「樟腦,北路甚多」,並發展出許多 以腦業、林業、墾業、等漢番交易所興起的山區城鎮(林滿紅,1997)。

墾拓初期伐樟製腦業原被官府視為禁營產業,但嘉慶、道光年間,由於 大陸及世界市場對於樟腦的大量需求,造成墾戶大規模的私自伐樟製腦,並 透過洋商、地方買辦直接由後壟、大甲等口岸輸出,流通便利。「三叉」等 山區樟木集散地的製腦業發展,或為官廳所允許、或為私營則已不得究竟,

但迅速蓬勃的腦業造成前清末期樟林的大規模砍伐,一直到日治時期即呈現 生產資源殆盡的現象(苗栗縣文化局,2003)。

乾隆年間三叉境內仍為荒野林地,僅有零星粤人受雇於清廷進入雙連

潭、拐仔湖、魚藤坪等山區採樟伐木。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銅鑼灣人

遠高於本地木炭窯產量 147600 斤,由此可見三叉河做為鄰近的運輸據點角 色,昭和 5 年(1930)升格的「十六份停車場」與週遭聚落發展,即為最佳 說明。

二戰後一切百廢待舉,官營林業發展轉趨緩慢,而歐戰後的相思、油桐 的普便造林,在 1950 年代仍持續發展,一方面林務局在國有林有地繼續從 事相思、油桐、竹等人造經濟林,另方面民間則或承租土地、或私砍林木從 事林業加工,另由於北部瑞芳、金瓜石、基隆、三峽等地礦業發展帶動了礦 坑坑木需求量大增,此也促成相思木砍伐作業興盛,包括昭和 5 年(1930)

因「十六份停車場」開站與林業的蓬勃發展而興盛的十六份聚落(改稱勝 興),在戰後不但未見榮景消褪,反而因為北部坑木與木炭需求而更形繁榮。

桐花樹也曾是台灣客家人重要經濟作物之一,果實除了可榨油之外,甚 至製作成火柴棒及木屐等,如今已成為客家文化變遷的代表象徵。但真正使 油桐形成花海的原因,其實是有段被遺忘的故事。當時政府免費提供油桐幼 苗供農民栽種,加上日本傢俱市場剛好需要大量的梧桐木,但梧桐很容易感 染簇葉病,使得農民認為可以用「油桐」來取代「梧桐」來出售。但畢竟油 桐的品質是不如梧桐的,所以下場則是遭到退貨。此時,失去經濟價值的油 桐樹便被遺忘在山林中。但也因為這樣,現在我們才能看到油桐花海遍佈在 整座山林中,也造就了另一種美麗經濟,所以油桐花的由來,真可說是無心 插柳、柳成蔭(苗栗縣政府,2006)。

(二)茶

淡水領事報告:「年復一年,漢人不斷向山區開發,一山佔一山,砍下 了樹木,種下了茶」。茶樹的生長需要排水良好、肥沃土質以及溫潤帶有露 水的氣候,三叉河淺山丘陵即為合適之栽種地,開港後,製茶產業蓬勃,前

日治時期,「三井合名會社」即在總督府的讓渡下預約開墾了新竹州近 2 千 4 百餘甲山地,經營近代產業式的「大茶園」,三叉境內原雙草湖、三 叉河、拐子湖等丘陵地在前清時期即已開墾的茶園數百甲,為「三井合名會 社」所收購,藉著大資本的經營方式發展出蓬勃的「製茶產業」(苗栗縣文 化局,2003)。

光復後,原三井合名會社所擁有的土地、茶園即為農林公司茶葉分公司 所接收,原三叉茶園則成為農林公司三義茶園。戰後初期,日本對於紅茶的 需求仍仰賴台灣供應,茶葉仍為三義主要產業之一。時至今日僅剩慈濟山茶 園有規模地經營,其他當時許多的茶園,已漸漸式微,在山林裡任其荒廢,

埋沒在荒煙漫草中。

(三)香茅

戰後由於歐美香水市場興起,適合作天然香水原料的香茅遂成高價值的 經濟作物,加上香茅產地不需要多量的灌溉,適合旱地氣候,並能克服坡度 在各種坡地生長,可說是極容易栽種的作物,於是苗栗丘陵地區的氣候與地 形恰巧成為香茅適合產地,因此民國三、四十年間香茅產業遂急速蓬勃發 展。(陳正祥,1993)民國 40 年(1951)台灣香茅產量躍居世界第一,苗栗 所產則佔全台百分之八十,其中三義鄉的香茅栽培面積更高佔耕地面積 66%。

發展之初三叉丘陵、山區遍野即迅速成為香茅耕地,農林在林間大舉砍 伐林木、然後種植香茅。根據民國 40 年(1951)三義各農作物生產比較,可 明顯看出香水茅耕地面積高達 2600 公頃,足為水田 510 公頃的 5 備。據鄉 民口述,除了作為水田生產的三叉河、雙連潭、伯公坑以及茶園尚能維持其 原有產業地景外,舉目望去可見的山坡地景均為翠綠茅海,隨風翻滾,空氣 中瀰漫著香茅氣味,「香茅山城」深刻地滲透三義鄉民的記憶。

民國 58 年(1969)前後,面臨南洋新產區的競爭,且人工合成香料漸漸

取代天然原料,造成香茅大量滯銷,香茅油事業因此一蹶不振,香茅田也逐 漸消失不見(苗栗縣文化局,2003)。

在文檔中 三義地區旅遊資源研究 (頁 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