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文檔中 三義地區旅遊資源研究 (頁 10-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動機

近年來,由於台灣經濟穩定發展,人們在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可以獲得滿 足的條件下,努力工作之餘,對於旅遊的需求與渴望自然形成,於是旅遊行 為成為常見的休閒活動。在周休二日實施之前,從星期六中午開始休假的一 天半的時間裡,由於時間並不充裕,旅遊的距離常受限制,人們往往只願意 在住家附近從事小型的遊憩活動;而到了連續假期時,眾多的遊客又不約而 同的遊訪著名的觀光景點。周休二日實施後,可以規劃的旅遊時間變長,旅 遊型態也因此有了轉變。更因為旅遊時間變長,人們在旅遊上的花費自然增 加,於是各縣市政府無不想妥善規劃縣市內的旅遊資源,以吸引各地遊客前 來遊玩消費,促進觀光產業的發展。

所謂旅遊,「旅」指人的位置移動,而「遊」是指人在這項活動中獲得 歡愉或知識的滿足,那些能夠吸引人們前來旅遊的地、事、物就是旅遊資源

(朱道力、 薛雅惠,2006)。由於旅遊型態的轉變,在政府及地方的努力下,

區域觀光產業逐漸蓬勃發展,然而如果沒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卻一味推展觀 光,將導致建設經費的浪費,因此區域內的旅遊資源是否豐富,吸引力大小 如何以及是否有發展的潛力是旅遊發展極為重要的課題。

三義地區的旅遊發展早在清朝時期便播下了種子。前清時期樟腦產業蓬 勃發展,山林間樟林大部分遭受了砍伐的命運,留下許多不能提煉的廢棄樟 樹,長年在自然環境中經風雨洗禮,到了日治時期,鄉民吳進寶無意間發現 這些久經風吹日曬、蟲咬蟻蝕後的樟樹頭,自然形成一種奇妙的造型,成為 難得的雕刻素材(苗栗縣政府,2003)。三義的木雕文化產業興起後,歷經

而三義木雕博物館、水美街、神雕村等充滿雕刻藝術展示及販售之處,便成 為愛好者流連忘返之處。

1989 年台鐵開始規劃「鐵路山線竹南豐原間改線與雙軌工程」計劃,

把原山線「行經三義-勝興-后里路段」,稱為「舊山線」以和新線區別。

1998 年舊山線正式走入歷史,然而舊山線並不因此孤寂,反而因為沿途的 景色優美,加上勝興車站、龍騰斷橋與連續隧道群等充滿歷史特色的遺蹟建 築,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一探究竟,鐵道旅遊在當地的推動下,發展得有 聲有色。龍騰斷橋建於 1908 年,1935 年關刀山大地震時,因嚴重損毀修復 困難,於西方八十公尺處另建新橋,就是今日所看到的魚藤坪鐵橋。龍騰斷 橋曾被譽為「台灣鐵路橋樑藝術極品」,即使震垮不再使用,仍然為舊山線 沿途重要的遺蹟之ㄧ。

苗 130 縣道東段連接三義與大湖,早期只是產業道路,2002 年時拓寬升 格為縣道,2005 年正式成立休閒產業區,沿途路線景觀優美,適合遊山、

親水、賞景、採果、人文、藝術、攬勝、尋幽…等。每年五六月份的夜間,

三義地區的產業道路以及 130 縣道沿途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螢火蟲的蹤 跡,當地的餐旅業者利用此一自然資源吸引遊客前來消費,於夜間八點左右 由專人帶領遊客到附近的道路旁便可觀賞到數量龐大的螢火蟲,為了永續利 用此一資源,導覽人員會勸說民眾不要捕抓螢火蟲,避免影響其交配繁殖。

三義地區旅遊資源豐富,除了木雕、鐵道、休閒產業外,火炎山惡地的 奇特景觀、鯉魚潭水庫、四五月綻放的油桐花、獨特的客家文化與美食等等,

許許多多已開發的旅遊資源,使得整個山義地區無處不是好去處。即使在平 日,研究區內也有一定數量的遊客前來,可見其吸引人之處。而近來節慶活 動的舉辦,也成為吸引觀光客前來遊玩的重要因素,經過包裝與行銷,活動 期間大量的人潮擠進三義這個山城,為當地帶來龐大的商機。

二、 研究目的

三義地區的旅遊起源於木雕,而在旅遊發展的過程中,陸陸續續有不同 的旅遊資源加入,並且各自茁壯蛻變,在三義地區就有如此多種的旅遊資 源,可說是得天獨厚。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對三義的旅遊資源進行分 類,透過遊客問卷了解其旅遊資源的吸引力,從訪談公部門與當地業者探 討本區具有潛力的旅遊資源、旅遊資源的規劃與利用情形與其所面臨的問 題。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三義地區歷史背景和地理環境。

(二)探討三義地區旅遊資源的分類與發展現況。

(三)探討三義地區的遊客特性、旅遊動機及滿意度之現況。

(四)探討三義地區旅遊資源對遊客的吸引程度。

(五)探討政府對三義地區的規劃經營對當地旅遊資源的影響。

(六)根據研究結果,對三義地區旅遊資源之利用與維護提出建議。

在文檔中 三義地區旅遊資源研究 (頁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