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二節 人格特質

本節內容旨在分析探討人格特質之理論與相關研究,共分二部份。包含人格 特質的定義與人格特質的衡量方式,分述如下:

一、 人格特質之定義

在西方社會所用的人格一詞,其實是源自於拉丁文中的「人格」(Persona),意 指是在古希臘、羅馬時代演戲的時候演員所帶的面具(吳秉恩,1993;黃堅厚,

1999),引申出人格的定義:「一個人所特有的行為模式與內在歷程」(黃堅厚,

1999;林宗鴻譯,2006)。由於人格理論學派眾多,包括心理分析論、認知論、現 象論、特質論、行為論、與社會認知論等(Friedman & Schustack, 2003;林宗鴻譯,

2006),而因採取的理論不同,心理學家對人格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特質論者之理論基礎認為人格是人格特質的整體表現,無法用單一的特質 (trait) 來描述個體的人格。所謂的特質是指廣泛、持久、穩定性地用來推測和解釋 人類行為的特點;而人格則是穩定的,使人的行為持續一致的內部因素(Allport, 1961; Catell, 1946; Eysenck, 1994,引自林宗鴻譯,2006)。因此,人格特質意指:

個體的行為,反應個體獨特的人格特徵(如害羞、膽怯等),這些特徵在不同的 情境中仍會持續出現,我們則稱為人格特質(林宗鴻譯,2006)。

吳秉恩(1993)認為人格特質之效用,旨在於預測與說明實際行為。而且這些特 質可以用來解釋個人在休閒上的行為與偏好(Mannell and Kleiber, 1997,引自曾冠 宇,2008)。所以本研究擬採用特質論的觀點,來作為衡量學校志工人格的理論依 據,並將人格特質定義為:「學校志工個體的行為,反應其獨特的人格特徵,而且這

些特徵會持續出現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中」。

二、 人格特質之衡量方式

人格特質的概念眾說紛云,1944年Eysenck經由因素分析並綜合過往研究結 果,分析出人格特質的三個基本組成:精神質(Psychoticism)、外向性(Extravert)、

神經質特質(Neuroticism),稱之P-E-N模式,並建構出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供後續研究者參考(Friedman & Schustack, 2003;林宗鴻譯,

2006)。

心理學家Rotter於1954首先提出內外控型人格特質,1966年Rotter在其社會學習 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中強調將事件的原因和控制歸於自己的力量這些人稱 為內控傾向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反之,若當個人認為生活是操控在一些 外部的力量,且認為事情的發生不是由於自己行為的後果,而是運氣、機會、命 運、他人權威等外來事項所造成,而無法控制或預測事件的結果,則抱特此看法 者即稱作外控傾向者(Flett, 2007;黃堅厚,1999)。整體上,內控者通常是比較主 動、自主、積極,外控者是比較依賴、聽天由命、消極的(Li, Lin, & Chen, 2007;

溫金豐、錢書華、蘇建全,2007)。

到了1974年,心理學家Friedman, and Rosenman提出A/B型人格特質的分類方 法,將A型人格定義為:具旺盛的企圖心及侵略性,且經常努力奮鬥不懈,期能在 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大成就,並在行為及情緒上,欲與人有競爭的傾向,反之,B型 人格者較具耐心、行動緩慢、不注重競爭及成就感(Friedman, & Schustack, 2003;

林宗鴻譯,2006)。

而五因素模式(Five Factors Model, FFM)則起源於1963年特質論者Norman, 他運用Allport及Cattell的方法,將英語字典中約18,000個描述個體行為特徵的詞彙加 以歸類,並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萃取出五個主要因素:外向性、隨和性、嚴謹性、

情緒穩定及文雅性。1981年Goldberg又以Norman的研究方法與結果為基礎提出人格

「五因素模式」之名詞,到了1989年Costa, and McCrae更提出了五大因素的細部衡 鑑指標,他們將人格特質區分為神經質、外向性、經驗開放性、親和性,以及嚴 謹自律性五大類型(Wiggins, 1996;林宗鴻譯,2006),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神經質(Neuroticism):

包 含 了 焦 慮anxiety 、 敵 意 angry hostility 、 憂 鬱 depression 、 自 我 知 覺

self-consciouusness、衝動impulsiveness、脆弱vulnerability的特質(Costa, & McCrae, 1992)。具神經質特質的個體通常較難控制自己的衝動與情緒,而且對壓力的處理 能力較差。

(二)外向性(Extraversion):

具有熱情warmth、合群gregariousness、武斷assertiveness、主動activity、追求 刺 激excitement-seeking 、 正 面 情 緒 positive emotions 的 特 質 (Costa, & McCrae, 1992)。內向的人並非表示他們不快樂、很悲觀、或不友善,而是較內斂,較獨立,

按部就班而非遲鈍;可能會說自己較害羞,比較喜好獨處,以免遭受到社交焦慮。

(三)經驗開放性(Open to Experience):

具有幻想fantasy、唯美aesthetics、感受feeling、行動action、理念ideas、價值觀 values的特質(Costa, & McCrae, 1992)。此面向的人格特質通常被認為是藝術家或詩 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質,他們不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擁有與眾不同的靈敏思維,情 感豐富而深具想像力與創造力。

(四)親和性(Agreeableness):

具有信賴trust、坦率straightforwardness、利他主義altruism、順從compliance、

謙遜modesty、溫柔慈悲之心tender-mindedness的特質(Costa, & McCrae, 1992)。親 和性高的人基本上是利他主義的,會同情他人且熱心助人,並相信別人亦會同樣 回報他。相反地,親和性低的人是屬於利己主義的,會懷疑別人的意圖,且與別 人是競爭非合作關係。

(五)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

具 有 能 力competence 、 條 理 order 、 盡 責 dutifulness 、 成 就 趨 力 achievement striving、自律self-discipline、深思熟慮deliberation的特質(Costa, & McCrae, 1992)。

嚴謹自律性的個體通常是果斷的、守紀律的、有堅強意志的、可信賴的。他們是 成就導向的人,會努力達成設定目標,較有決心與堅強意志。從正向來看,高嚴 謹性與學術及職業成就有關;負向來看,則可能造成困擾人的(吹毛求疵)、強迫

整潔,或是成為工作狂。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在人格理論新紀元文章中對五大人格特質做更 深入的探討,並將Costa, and McCrae (1992)五大人格特質分數高低所代表的函意翻 譯並列表顯示,如表1所示。

目前在人格特質的相關實證研究中,大多運用「內、外控人格」(Li, Lin,&

Chen , 2007、吳忠宏,2001;羅世輝、湯雅云,2003)、「A、B型人格」(陳俊霖,

2005;林淑芬、吳淑女,2006)與「五大人格特質」(Kovacs, 2007;Alouff, Thorsteinsson, Rooke, & Schutte, 2007;Green, Thomas, & Donald, 2008;胡夢蕾、李怡君,2004;

羅宗敏、王俊人、許雄傑,2007)進行人格特質類型的衡量。目前雖然並沒有一個 眾所公認用來測量人格特質的標準方法,但研究者認為人格是個人生理及心理之 綜合體,有其多元性及複雜性,若單純以二維度將個人歸為兩類,可能無法詳細 探討個人特質中的獨特性。此外,Goldberg (1990)認為五因素模式具有較大的穩定 性,不會因樣本不同而變動(林宗鴻譯,2006),足以衡量人格特質之差異。而 Mowen, and Spears (1999)更以結構方程模型驗證了五因素模式的存在。考量上 述,故本研究擬以五大人格特質:神經質、外向性、經驗開放性、親和性、嚴謹 自律性做為研究人格特質的構面。

表 1

五因素規準表

人格特質分數高 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分數低 焦慮的、緊張的、情緒化的、缺乏安全

感的、不適應的、憂鬱的 神經質 冷靜的、放鬆的、非情緒化的、勇 敢的、有安全感的、自我滿足的 高度社交的、活躍的、健談的、人本導

向的、樂觀的、享受愛情的、親切的 外向性 保留的、冷漠的、不熱情的、嚴肅 的、工作導向的、害羞的、安靜的 好奇的、興趣廣泛的、有創造性的、具

原創性的、富想像力的、非傳統的 經驗開放性 保守的、興趣缺缺的、不具藝術性 的、不具分析能力的

續下頁

溫暖的、本性良好的、可信賴的、樂於 助人的、能原諒人的、相信他人的、正 直坦率的

親和性

嚴肅的、粗暴的、多疑的、不合作 的、復仇心重的、無情的、易怒的、

虛偽的 具組織的、可信賴的、工作熱心的、自

我規範的、守時的、有道德原則的、井 然有序的、熱忱的、鍥而不捨的

嚴謹自律性

缺乏目標的、不可信賴的、懶惰的、

粗心的、散漫的、享樂主義的、隨 便的、缺乏工作意志的

資料來源: 薛秀宜、陳利銘、洪佩圓(2006)翻譯自Costa, and McCrae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