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格特質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壹、人格特質的理論 一、 人格特質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一詞源自拉丁文 Persona,一種含意是指古希臘時代 戲劇演出時的面具,指一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其外表種種 行為可視為此面具角色的表現,也蘊含每個人相異個性的意涵(Allport,

1971)。另一種意涵則是指內在自我的對外表現,包括一個人的內在的動 機、情緒、思想及習慣(李序增,1968)。簡而言之,人格即為一個人所持 有的行為模式,也可認為是一個人本來的面目(黃堅厚,2002)。Allport(1937) 曾對人格做下列定義:「人格乃指個人心理與生理體系之動態組織,以對 環境做適應之調適。」因此生理與心理因素都應被涵蓋。張春興(2000) 認為人格是個人在對於他人、對自己和對事物,甚至是適應整個環境所 顯示出的獨特個性。這些獨特個性分別自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 素影響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面的特徵所組成,而這些特徵具有相當持久 性與統整性。換言之,一個人的特徵可以有很多個,但是這些特定的特

徵組成的即是一個獨特的個體。

Cosata &McCrae(1989)認為個體的行為,反應出個體獨特的人格 特徵(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若這些特徵持續出現在某些情境中,我 們則可稱之為「人格特質」(Personality Traits),而人格特質在人的一生中 是穩定的,且為重要組成因素。國內知名學者楊國樞(1989)認為人格特質 的結構核心即為價值觀。雖然價值觀包括了認知、情感和行為的成分,

且影響個人在平時對目標或是誤的選擇,不過人格特質卻能比價值觀來 的持久與全面。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可以相當程度的解釋一個人的行為,因為 一個人的價值觀、喜好,往往會反應在個性與特質上。以下表整理多位 學者對於人格特質的定義。

表 2-1-1 人格特質的定義

Allport(1937) 為個人生理與心理系統之動態組 織,決定個人因應環境所做的調整。

Kelly(1990) 持久性與完整性的身心特徵。

David(1989) 人格乃可以判定個人與他人間,共同 性與差異性的一組持久穩定的特質 及傾向。

Cosata 和 McCrae(1986)、(1992) 個體的行為持續出現在不同情境中 的人格特徵,這些特徵即為個體的人 格特質。人格特質在一生中是穩定 的,且為重要的組成因素。

張春興 (2000) 人格乃是個人對人、對事物等各方面 適應時,於其 行為上所顯示的獨特個 性。

郭欣易(2000) 個人在面對環境的刺激時,所形成的 持久特質,此特質為所有行為之依 據,具有一致性及規則性因人而 異。

黃堅厚(2002) 人格即為一個人所持有的行為模 式,也可認為是一個人本來的面目。

林欽榮(2002) 人格特質是個人最重要的部分,且是 個人心裡要素的綜合體。

周惠莉(2003) 用來表示個人的思考模式、感情表達 和行為特性一般總和,並用來區別自 己與他人的一種獨特性質。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 人格特質的相關理論

近年來,有許多人格特質理論被應用在各領域中。回顧人格理論 的發展,溯源至 1884 年 Galton 提出辭彙假設(Lexical Hypothesis),意 即用人格特質特徵(Personality Traits)來描述人。發展至今,許多人格心 理學家對於人格特質已經有了共識,目前最被廣為接受的,有 Cosata 和 McCrae(1986)所分類的五大人格特質(俗稱 Big-Five);此外還有 Rotter(1966)提出的內外控取向(locus of control)與 Friedman &

Rosenman(1974)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傾向行為的型態來定義出 A/B 型 人格。

(一) Cosata 和 McCrae 五大人格特質模型(The Big Five Modle) 早期 Eysenck(1975)從問卷分析中將人格特質定義為外向性

(Extraversion)和神經質(Neuroticism)兩類,作為心理測驗的主要分類。

Cosata 和 McCrae 在 1980 年增加了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並 隨後在 1985 年增加親和性(Agreebleness)和嚴謹性(conscientiousness);

另外有許多學者研究發現可持的五個因素分別是外放性(Surgency)、情 緒穩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親和性(Agreebleness)、可靠性

(Dependability)與文化(Culture),此五大因素與我們所謂的五大人格特 質相似,並為其奠定基礎。1980 後期 Cosata 和 McCrae(1986)所定義與 修正的五大人格特質,則是最被廣為接受的人格特質理論。以下表呈 現五大人格特質之內涵:

表 2-1-2 五大人格特質

人格特質

資料來源: Cosata 和 McCrae(1985)

至於五大人格特質的測量部分,Cosata 和 McCrae(1985)曾依據五 大人格特質理論發展人格特質調查表

(Neuroticism-Extraversion-Openness PersonalityInventory,簡稱

「NEO-PI」),由 181 項所構成,有不錯之信效度。但後來 Goldberg(1992) 發展出一套更合適的量表,成為五大人格特質表準化的表示法。

Saucier(1994)認為 Goldberg 的人格量表所需的答題時間過長,較難以 運用在教學或其他研究上,故編製了 Mini-Marker 量表,保留了原有 Goldberg 設計的題目特質外,刪除了讓受試者難以回答的問題,並且 提高同一構面下兩個問項之間的相關。Saucier 所編製的 Mini-Marker 量表以較簡短的量表來測量,除了兼具效益,又能測得五大人格特質 的核心,能使測量結果得到較高的齊一性,因此在人格特質的各項研 究中被廣泛運用。

(二)內外控取向(locus of control)

內外控是表現在外在的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內外控的觀念起源 於 Rotter 於 1966 年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在他 理論中,指出行為是期望(expectancies)、強化(reinforcements)、價值 (value)的函數,每個人對事情的價值的判斷會因個人期望而有所影 響,因此,所表現出的行為將會強化其個人之期望,也因為每個人對 行為導致強化的期望不同,而有不同的人格特質的表徵。

該理論將個人對事件結果的知覺區分為兩類,第一類型,此類型 人格會認為事件的結果,是個人所能控制和瞭解的。即個人認為事件 的後果是由他自己的行為或較持久的特徵,例如能 力、屬性等所造成。

這些可由個人加以控制或預測者,稱之為內在控制信念(Belief in Internal Control),簡稱為內控型人格。

第二類型的人則認為事件的結果,是個人所不能控制和瞭解的。

即事件的後果,不是由本身行為所造成的後果,而是由於運氣、機會、

命運所造成,或由權威的他人來決定;或個人將無法預測事件的後果 歸因於周遭的環境太過於複雜使然。此類型稱為外在控制信念(Belief

in External Control),簡稱為外控型人格。此理論經常運用在探討工作

異。

有較高之工作績效,而『謹慎 特質的理論部分,最常被引用與廣為接受的,有 Cosata 和 McCrae(1986)所分 類的五大人格特質(俗稱 Big-Five);此外還有 Rotter(1966)提出的內外控取向 (locus of control)與 Friedman 和 Rosenman(1974)與 Glass(1977)針對冠狀動脈心 臟病傾向行為的型態來定義出 A/B 型人格。

A/B 型人格較多使用在臨床醫學上,因為分析需要心理學與醫學專業素 養,加上所涵蓋的範圍過廣,在探討臺北市教師人格特質上,恐難以進行測量 與分析,故捨棄此類型的人格特質理論。

而內外控取向理論,相較之下又過於簡單的分化成兩類型,且大部分使用 於工作效能與表現上的分析。本研究目的並非將教師區分成兩類,評斷優劣,

加上二分法較難以呈現出教師的多元性,故還是予以捨棄。

本研究考量研究目的與研究對象的適切性,採用 Cosata 和 McCrae 的五大 人格特質理論,並依據 Saucier 的 Mini-Marker 量表加以修訂改編,作為探求人 格特質的研究工具(五大特質要素與問卷轉換,詳見附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