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人際依附風格與測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文獻探討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人際依附風格與測量;第二節為愛情信念 與測量;第三節為關係衝突因應策略與測量;第四節為人際依附風格、愛情信念與 關係衝突因應策略之關係。

第一節 人際依附風格與測量 一、 依附理論

(一) 依附的定義與起源

依附(attachment)是我們生命中與特定人物之間,最強烈也最充滿情感的牽 繫關係,我們和其互動時感到非常愉快,同時在受到壓力時,也因為其接近而得到 撫慰。

John Bowlby(1969)首先將依附的動物行為論(ethological theory of attachment)

應用於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連結關係,此觀點認為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 為能夠促進生存的演化反應。而依附理論也保留了精神分析的概念,認為與照顧者 依附的品質高度涉及兒童的安全感和建立關係的能力。同時,Bowlby 受到 Konrad Lorenz 銘印研究的啟發,認為人類嬰兒就跟其他動物的幼兒一樣,天生就擁有特 定行為,可以讓父母在身邊保護嬰兒不陷入危險,同時支持他探索並熟悉所在的環 境(Waters & Cummings, 2000)。與父母親接觸也確保寶寶得到餵食,但是 Bowlby 指出哺餵並非依附的基礎。依附聯結有強大的生物學根基,最好透過物種生存的演 化脈絡去解釋依附,其中保證安全的能力最重要(引自:李美芳、黃立欣,2008)。

(二) 內在運作模式及其形成

內在運作模式是個體在嬰兒時期的依附關係中形成,是依附行為系統中的要 素。在成長與互動中,表現於外的依附行為系統,會逐漸對外在環境、依附對象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自我形成內在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Collins & Read, 1994)。

根據 Bowlby 的說法,嬰兒與父母親的關係從天生的訊號開始,藉由此訊號將 成人喚到寶寶身邊。經過時間的累積,雙方發展出真正的情感連結,這份情感需要 新的情緒與認知能力支援,以及溫暖、敏感照顧的歷史。隨著年齡增長,兒童對於 照顧者接近的依賴減少,然而他們對於信任感的依賴較多,信賴照顧者在他們有需 要的時候,可以協助並給他們反應。從依附發展的經驗當中,兒童會建立起持久的 情感連結,他們在父母不在身邊時,會以此連結作為安全基地。這樣的形象可以作 為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或是依附對象的期望,可以在感到壓力 時提供支持,並且和依附對象進行自我互動(引自:李美芳、黃立欣,2008)。因 此,內在運作模式所影響的範圍包括:認知、情緒及行為,當個體面對與依附相關 的事件時,認知結構便會依據過去的經驗以選擇性的注意,記憶的編碼、歸因、解 釋與推論四種途徑的訊息處理過程自動運作,且認知與行為反應將兩者互為作用,

此過程最後會決定個體的行為與選擇(黃碧慧,2002)。

Bowlby(1973)認為內在運作模式包含自我及他人,關於自我的運作模式被認 為是由個體與親密他人互動產生(Cooley, 1902; Markus & Cross, 1990; Mead, 1934), 而由早期評估依附對象的回應性(responsiveness)來得到關於自我是否是可被接受 的信念。若是依附對象是可及的(available)、有回應的(responsive)和可靠的

(reliable),孩子較有可能發展出被接納和有價值的自我表徵;若是依附對象是不 一致的、不回應的,則孩子較有可能視他們自己為不被 接納的或 沒 有 價 值 的

(Cassidy, 2000)。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則包括預期誰可能會成為依附對象、這 些依附對象的易接近性、當需要時他們會如何回應(Main et al., 1985)(引自 Pietromonaco & Barrett, 2000)。

內在運作模式變成性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並且可以當作未來親密關係的 指南(Bretherton & Munholland, 1999)。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會隨著認知、情緒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社會能力的增長,以及與父母的進一步互動,與成人、手足和朋友建立其他的親密 連結關係等,不斷「更新」或修正及擴張內在運作模式(引自:李美芳、黃立欣,

2008)。內在運作模式作為一個概念性的比喻有幾個優點。首先,形容詞的“運作”

使人們注意表徵的動態面向,個體可藉由運作心智模型,來產生對現在的解釋與評 估未來行動的不同方向。第二,“模式”隱喻構造,因此日後可發展更為複雜的運 作模式來取代較早與較簡單的版本(Bowlby, 1980)。

(三) 依附與日後行為表現

依附是人類的特性,依附需求不單會在個體的嬰幼兒時期出現,且人的一生 都需要與人建立依附關係。同時,幼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間所建立的內在運作模 式,是具有穩定性的,一旦內化,會隨著個人的成熟,而與人發展出不同的人際關 係與互動方式(Bowlby, 1973)。包括個體如何看待關係中的自己、如何看待和自己 有親密連結的他人,以及個體在關係中的預期與期待、目標與策略、感知與行為,

皆因著內在運作模式的內化和持續,而保留了若干早期依附關係的影子(Mikulinc er, Shaver, Bar-On & Ein-Dor, 2010)。Waters、Treboux、Merrick 與 Albersheim(1995)

曾追蹤 50 位受試者試圖探討童年依附與成人依附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於追蹤期間,

受試者若沒有發生重大負向生活事件,其童年依附與成人依附關係的類型有 70%

的穩定度,若有發生重大生活負向經驗(如:失去父母或離婚)的受試者其亦有 50%

的穩定度。由此可知,早年個體與主要照顧者間之依附關係型態對於日後的人格發 展、人際關係適應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與預測力。

Egeland 與 Farber(1984)指出在生命早期,如果照顧的品質改變,依附模式 是相當開放、有彈性及可改變的。經過兒童期、青春期相同的照顧方式,內在運作 模式將變成固著的人格特質,內在模式一旦形成,將傾向於在潛意識自主運作,被 帶入新的人際關係並持續的塑造其社會經驗。Hazan(1992)認為兒童時期手足及 其他家庭成員常常也是提供成長、安全及舒適的重要來源,同儕團體也逐漸增加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足依附需求的重要性,家庭以外的環境一樣能提供自我概念及人際親密關係的學 習,依附的心理表徵也因此變得相當複雜。

二、 人際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

(一) Hazan 與 Shaver 的成人愛情依附理論

Hazen 與 Shaver(1987)根據 Bowlby 的理論以及 Ainsworth 的依附風格分類 建立成人的愛情依附理論,將成人的愛情關係視為一種依附歷程,如同嬰兒期與雙 親形成的情感連結。以依附理論解釋成人的愛情關係,便可解釋不同社會經驗產生 不同的愛情關係型態。

該研究以單一描述句的方式描述三種依附風格者的人際互動特徵,要求研究 參與者選擇一個與自我特徵最為相近的句子,結果發現研究參與者的三種依附類 型的比例為:「安全型依附」佔 56%,「逃避型依附」佔 25%,「焦慮型依附」佔 19%,此結果與 Campos et al.(1983)對嬰幼兒依附風格分布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而該結果也和研究參與者自身的親子依附類型有很高的相關。Hazan 與 Shaver 對 於成人愛情依附的分類如下:

1. 安全型依附(secure):

覺得和他人親近是件容易的事情,且能自在地依賴他人或被他人依賴。

且不會太常擔心被他人所拋棄或他人太親近。

2. 逃避型依附(avoidant):

和他人親近會感到不自在與不舒服,難以完全信任他人,也難以允許 自己依賴他們。當別人太接近時會覺得焦慮,當伴侶要求更親密時會 因此感到不自在與閃躲。

3. 焦慮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覺得他人並非真的想要與自己親近,經常擔心伴侶不是真的愛自己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跟自己在一起。想要與另一人完全結合,但擔心如此會將他人嚇跑。

(二)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成人依附分類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根據 Bowlby 理論中內在運作模式分為自我 及他人,而這兩者分別有正向與負向,將成人依附分成四種模式,如圖 2-1-1 所示。

認為自我及他人皆為正向者為「安全型依附」(secure)、認為自我為負向而他人為 正向者為「焦慮型依附」(preoccupied)、認為自我及他人皆為負向者為「害怕逃避 型依附」 (fearful-avoidant)、認為自我為正向而他人為負向者為「忽略逃避型依 附」 (dismissing-avoidant)。其中安全型依附(secure)、焦慮型依附(preoccup ied)

與害怕逃避型依附(fearful-avoidant)基本上與前述 Hazan 與 Shaver 所提出之安全 型依附(secure)、焦慮型依附(ambivalent)、逃避型依附(avoidant)相同;而忽 略逃避型依附(dismissing-avoidant)則與 Main et al.(1985)所提出的分離/忽略型

(detached/dismissing)相同。

該研究以自陳法、半結構晤談以及同儕評定法結合,研究顯示自我及他人的內 在運作模式相互獨立,而可將人際依附風格分成以下四種模式:

1. 安全型依附(secure):

對自我的意象是具有價值的,且值得被愛的,對他人的意象則認為是 可以信賴與願意給予回應。因此,在親密關係中際樂於付出,也能保 持自主。

2. 焦慮型依附(preoccupied):

對自我意像是沒有價值,認為自己不值得被關愛,且過度同理他人的 好,容易在投入親密關係時扮演依賴者的角色。

3. 害怕逃避型依附(fearful-avoidant):

在自我與他人的意象中皆為負向的。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且不值得 被愛的;對於他人則是不可信賴的。雖然渴望親密關係的發生,但又

4. 忽略逃避型依附(dismissing-avoidant):

對自我的意象是良好的、有價值的。對他人的的意象是不可信賴、不

圖 2-1-1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成人依附分類(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三) 依附風格與愛情關係之研究

Hazan 與 Shaver(1987)首先將依附理論與成人的愛情關係作連結,同時也針 對不同人際依附風格的成人愛情關係做了進一步的瞭解。在此之後,引發了相當多

分數,認為依附只有量的不同,不做質的截然劃分。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

在將受試者分為四種依附類型的研究發現,受試者常會符合三個以上的類型,而產 生分類上的困難。

另外 Bartholomew 與 Shaver(1998),也將成人依附測量分為晤談法與量表法 兩大取向。晤談法如 George、Kaplan 與 Main(1985)成人依附晤談法及 Bartholo mew

另外 Bartholomew 與 Shaver(1998),也將成人依附測量分為晤談法與量表法 兩大取向。晤談法如 George、Kaplan 與 Main(1985)成人依附晤談法及 Bartholo m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