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知覺及其相關研究

一、人際知覺之定義及內涵

(一)人際知覺之定義

許多學者們對人際知覺的定義為,在人際互動中自己和他人對於人、事、物 的辨別和體驗,以感官為基礎的知覺作用,再對照在人我之間的情緒和體驗。張 春興(1996)表示知覺是純心理性的,對於同一個引起知覺的刺激情境,表現在 個人的知覺判斷上仍有很大的個別差異。

Laing 與 Lee(1966)認為人際知覺可以分為「直接的觀點(selfidentity)」 以及「後設的觀點(metaidentity)」。「直接的觀點」是指個體以自己的觀點所建 立的自我看法,而「後設的觀點」則是指個體以假設他人的特定方式看待自我,

而表現出這樣的態度、看法、需求以及猜測別人所認為的我。換言之,人際知覺 只能從個人覺察出發,得到直接的觀點,再以一種假設性的態度,透過互動的觀 察,假設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得到後設的觀點。因此,人際知覺包含本我與他人

以及後設的見解、我對他人的看法以及別人對我的看法。

Ruderman(1974)表示人際知覺是互動過程中的一些要素,指兩人或更多 人之間互動的動態過程,包含了理解、辨別、態度、自我覺知以及同理的能力等 五要素。而 Hilton(1993)認為人際知覺是指所有關於我們如何看待他人,及如 何賦予其行動意義,是一種對人的判斷與印象。人際知覺即為個體對他人的感受、

理解和評價,又稱「對人知覺」。

Trenholm 與 Jensen(1994/1995)認為人際知覺是個體以積極認知的方式貫 穿整個情境,並以具有意義的方式結合一連串刺激因素來建構現實。指出人際知 覺是主動積極的,而非被動接受,為個體主動去建構、解釋以及瞭解。Hargie(1997)

指出人際知覺可說是一種經過選擇的心理歷程,是個人對環境中人、事、物的認 知,也是決定行為方式的主要因素,透過自我的知覺及別人對我的看法,以此來 定義自己和他人。

張小芬(2000)認為人際知覺是人際溝通中對整個情境的理解、辨別自己的 感覺、感受他人的立場,或同情、同理別人等,包含了「自我知覺」與「對他人 的知覺」,而自我知覺的判斷係根據自己觀點建立的自我看法(self-identity),以 及我認為別人如何看我的後設看法。

綜上所述,人際知覺是指在人際溝通的過程中,個體透過主觀的感覺辨別與 對他人立場、感受的後設認知,以此形成對自我及對他人的看法。

(二)人際知覺之內涵

張小芬(2000)參考 Sheldonn(1996)編製的社會覺知量表(Social AwarenessInventory,簡稱 SAI)架構,將人際知覺聚焦於人際互動中對自己與對 他人當下的感覺與溝通歷程的瞭解,如:知道自己是如何和他人進行互動,知道 自己當下的感覺等;其中包括了口語與非口語訊息的部分,非口語訊息因研究對 象限制,只包括肢體動作與臉部表情,而未列入語調、音量的變化。其理論架構 將人際知覺歷程分成「自我知覺」與「對他人的知覺」,又分別「以自己的角度」

與「以他人的角度」來看,知覺的內容包括對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及口語陳述內

容的知覺,共分成四個部份,各部份說明整理如下:

1. 自我知覺

(1)以自己的角度(我從自己的角度看自己)

係一種知覺到自我正在發生的感覺、反應的歷程。以自己的想法去經驗與別 人互動的我,包含了對話的經驗以及肢體語言的經驗。如:與人溝通中想到自己 的心情,察覺自己的表情動作等。

(2)以他人的角度(我從他人的角度看自己)

係一種知覺到別人對我的感覺、反應的歷程。在與人溝通互動下,臆測別人 當下對我的看法。如:與人對話中感覺到對方對我的看法,察覺對方的肢體語言 想要對我傳達的意義。

2. 對他人的知覺

(1)以自己的角度(我從自己的角度看他人)

係一種知覺到自我對別人的感覺、反應的歷程。用自我的想法去經驗互動中 的我對他當下的想法與感覺。如:談話中我覺得對方的態度如何,我感覺到的對 方表情如何。

(2)以他人的角度(我從他人的角度看他人)

係一種知覺到別人對他自己的感覺、反應的歷程。在和別人互動中,體驗別 人對他自己的看法。如:溝通中我感覺到對方對問題的想法與感覺,感覺他的動 作所要傳達關於他當下感覺之訊息。

簡而言之,人際知覺是在動態的溝通歷程中,個體對自我的察覺與對他人的 認知,以及對整個情境的知覺,並以自我的思考邏輯與舊有經驗為基礎,來判斷 他人的處境及他人對自我的看法。本研究著重於對他人表情的情緒辨識能力與人 際知覺的關係研究,因此採用張小芬(2000)的「對他人的知覺」層面中,「我 以自己的角度看他人」及「我以他人的角度看他人」的兩個面向進行探究。

二、人際知覺之重要性

李德鴻(1998)指出傳統社會心理學在談人際互動時總會先從社會認知

(social cognition)的人際知覺(personal perception)部分談起,因為一個人對 他人的看法將是影響其與人互動歷程與行為的關鍵因素。其研究重點有二方面:

第一,我們根據什麼來判斷別人,包括第一印象如何形成、有哪些影響因素等;

第二,則是如何能跨越第一印象,在於歸因和整合歷程的探討。

人際知覺是一認知歷程,人經由感官收集外在訊息後,經過大腦的判斷,形 成對他人的印象、看法及行為的推斷。有關人際知覺的運用,舉例來說,假設剛 到陌生環境時,我們可能會先從觀察對方的外表、說話方式等,與自己過去的經 驗相連結,猜想對方可能是怎樣的人,是否能相處愉快,來決定是否要與他互動

(李美枝,2000;Trenholm & Jensen,1994)。Anderson 與 Beauchamp(2012)指 出人際知覺為幼兒社會技能發展的基礎,而經驗的累積與學習轉化為成人在人際 知覺判斷的基礎。

人際溝通的過程中,有很多訊息會因自己的主觀因素而產生偏誤,兩人即便 處在同一互動情境下,對自我知覺與對他人知覺的結果解釋,往往互有差異。因 此,人際互動時應保持自己在知覺上的彈性,多收集訊息以客觀評估當下的情境,

勿妄下定論,才能提升人際知覺的正確性,以增進人際溝通品質。在許多研究中 發現,人際知覺對人際關係具有預測力,且人際知覺是可被訓練的,可透過自我 概念、自我知覺與他人知覺的瞭解、情緒的辨認、口語及非口語訊息的辨認、問 題解決方法的瞭解等主題,運用影片觀察、提問與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訓 練,以協助學生學習評估情境,決定適當的反應行為。因此建議老師可透過增進 學童人際知覺能力,以提升其人際關係。(鄭冠仁,2008;張嘉純,2015)

三、人際知覺之測量

國外學者研究發展出的自我覺察評量表有:針對特定對象的,如學障學生自 我概念量表(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Learning Disabled Students)(Renick &

Hater, 1988);針對非特定對象的,如圖畫式能力覺察及社會接受量表(Pictorial

Scale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Social Acceptance)(Harter & Pike, 1984)等。

國內方面對人際知覺的研究及測量工具較少,主要為張小芬(2000)在人際 知覺與後設溝通能力之教學效果研究,所發展出的「高中(職)學生人際知覺量 表」。其後,有研究者依此編修用以測量不同研究對象在人際知覺上的相關研究,

所發展出來的「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知覺量表」(鄭冠仁,2008)、「人際知覺問 卷」(林祐鳳,2012)。

本研究人際知覺之測量工具亦修訂自張小芬(2000)的「高中(職)學生人 際知覺量表」,以適合國中學生之閱讀理解程度。

四、人際知覺之相關研究

(一)性別

閱讀相關研究,人際知覺的性別差異未有定論。部分研究發現人際知覺或人 際溝通行為並無性別差異(Hughey, 1982;Thompson, 1984;Williams, 1984)。

張小芬(2000)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學生在各分量表上均未達顯著差異,

表示人際知覺並無性別差異存在,因此在人際知覺量表的常模建立上,也無須分 開建立男、女常模。性別則無顯著差異存在。張瓊文(2010)的研究發現,幼兒 在人性的人際知覺表現上並無性別的差異。但仍有少數研究顯示人際知覺有性別 差異,並顯示女生的人際知覺能力較男生佳(Costanzo & Archer, 1990;黃文玟、

陳美芳,2006)。Costanzo 與 Archer(1990)的研究發現女性在非口語線索方面 較男性好,其餘像人際吸引、溝通滿意度、態度、說服技巧、預測能力等均發現 無性別上的差異;推測與其他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與研究設計與研究工 具有關,另研究也顯示口語及非口語的線索可透過訓練來改善。

因此人際知覺的性別差異,目前尚無一致的結果,本研究也將進一步了解。

(二)年級

從發展心理學論,知覺的能力會隨著幼兒的年齡增加而越趨成熟發展,而不 同年齡的人在人際知覺的表現上也會有所不同,故人際知覺因年齡而有所變化

(Flavel, 1985)。張小芬(2000)的研究結果顯示,學生的年級愈高,其在人際 知覺量表所得分數愈高,表示年級對人際知覺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依據上述,國內學生在國中階段的人際知覺是否因年級有差異,仍是本研究 與探究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