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關係之意義與理論

人是群居動物,無法離群索居,因此人的一生中,將會與許多人互 動交流,此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維持快樂人生的重要因素。張春興(1989)

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關係的和諧與否,維繫於個 人待人處事的態度與能力。本節就人際關係的意義、相關理論及影響因 素做探討。

一、人際關係的意義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

此包含一對一、一對多及一群人的關係,其中包含「我」與「你」,甚至

「他」的因素存在(李佩怡,1999)。

邱瓊瑩(2003)也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兩人或以上)連 續多次的溝通所發展出來的關係,人際關係良好可以幫助個體自我瞭解 與成長,人際關係不良則會造成生活的不適應。

張春興(1992)提到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 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心理性的,是對兩人或多人都會發生 影響的一種心理性連結。

林淑華(2001)也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 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人際關係也可說是人與人 產生交互作用的歷程,但不應只有心理性的連結,還包括互動歷程中表 現於外的行為反應、內在的思想與評價。

蔡培村(2000)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將其思想、

情感透過語言或非語言方式加以知覺、評鑑、反應,彼此產生交互作用,

相互影響的歷程。

黃淑玲(1995)認為人際關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瞭解彼此間 的知覺、評價、瞭解及反應等模式而形成相互間交流活動的歷程。有些 學者持不同的見解,認為人與人之間只要產生影響力就是一種人際關係。

徐西森等人(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另稱人際 關係為「人群關係」,意指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

它是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儘管是路上或公共場合與陌生人擦身而過,

只要雙方之間已產生影響力就可視為一種人際關係。所以,人際關係是 一種社會化歷程、一種影響力作用,也是一種行為模式,它是可以觀察、

評量的,也可以經由學習、訓練來加以塑造、強化與改變。

綜合以上學者所述,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思想、情感,

與他人交互作用、互相影響並建立關係的歷程。其中包括親子之情、男 女之愛、同儕之誼等。本研究的人際關係,是指國小學童在家與父母兄 弟姐妹互動的情形,以及在校與師長、同學相處的情況。

二、人際關係的理論

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它是一種動態的系統,是個體 在社會情境脈絡下透過語言、行為,交流彼此內在的思想、情意。為了 瞭解人際關係的本質,學者提出各種相關的理論,以下將擇列重要的人 際關係理論分述之。

(一)人際需求論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中,歸屬感的需求僅次於生理及安全兩項。

每個人都有建立人際關係的基本需求,學者 Schutz 進一步提出人際需求 論,主張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決定人際關係是否建立。不

同需求類型的人,會發展成不同人際反應特質,且會隨時間而改變(引 自林淑華,2002):

1.情感

每個人皆有表達與獲得情感的慾望,並透過語言及非語言的方式,

和他人建立並維持情感上的交流。過與不及的情感表達方式,都無法建 立良好的人際互動。逃避親密關係、很少對他人表示情感的人屬於低度 人際關係型;透過他人的喜歡,以減緩內心的不安、減輕自我焦慮的人 屬於過度人際關係型:在人際關係中表達和接受感情、並從中得到快樂 的人屬於適度人際關係型。

2.接納

是個人希望被團體接受與關懷的慾望,屬於社會性的需求。個人若 能被團體接納,就不會孤寂,但接納需求的強度,過與不及均無法發展 出良好的人際關係。較少接納需求的人,傾向於內向退縮,與他人保持 距離,並且不與他人談論隱私。從不同歸屬需求程度可區分為低度社交 型、過度社交型、適度社交型。

3.控制

是一種期盼可以成功的影響或支配周遭人與事的慾望。控制的需求範 圍,從主動的控制他人,到被動的受他人控制,所以個體會將權力慾望 加諸在他人身上,以建立並維持滿意的需求關係。可區分為放棄型、獨 裁型、民主型。

(二)社會交換論

社會學家 Homans 於 1950 年代末期提出社會交換論,其理論乃自行 為主義心理學和基礎經濟學這兩個領域衍生而來,強調人與人之間心理 動機的研究。Homans 認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展現於外的社會行為是 一種商品交換,他假設個人所付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報酬(reward)和 逃避懲罰(punishment),個人會採取盡可能降低付出的代價並提高回收 利益的方式去行動,且強調互動過程中的公平原則(equity rule),而良

好的人際關係就是在這種機制下建立的(引自徐西森等,2002)。

Thibaut 與 Kelley 提出了社會交換理論,此理論的前提是認為個 人與他人形成關係的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簡單的說,此理論是 以心理學增強理論與經濟學的投資報酬率觀念來解釋人際關係的互動

(林美惠,1990:144),也就是強調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酬賞(reward)

與成本(cost)的互換上(陳維錡,2005)。酬賞指的是人際關係中任何 正面有價值的結果,學者 Foa&Foa 提出六種基本的酬賞類型,包括:愛

(love)、服務(service)、物品(goals)、金錢(money)、資訊(information)

和地位(status);代價是指人際關係中任何負面的結果,如時間、精神、

精力、焦慮等(徐西森等,2002)。

雖然人際交換論主張投資報酬率決定了關係或互動的吸引力,但並 未指出關係或互動會維持多久,而且也無法全然解釋複雜的人際行為(李 佩怡,1999)。但是,徐西森等學者(2002)指出,背景與態度相似的人 在人際互動協調上的問題會比較少,較容易發展一個彼此相互有利的關 係。

(三)平衡理論

Heider 以社會認知理論及平衡理論的觀點來解釋人際互動,認為人 們都有尋求平衡關係的欲望,希望人與人之間保持相互的吸引,彼此間 的態度或觀念能夠達到平衡。如果無法平衡,兩人之間就要進行溝通,

經由溝通、協調而回復到平衡的狀態。人際關係除了行為者(自己)與 別人之外,還涉及情境中某件事或第三者。如果行為者(自己)、別人或 第三者之間的認知無法獲得平衡或一致時,則彼此會出現不平衡的狀 態,阻礙健全和諧人際關係的發展。

Heider 以 P(個體本身),O(另一個人)和 X(第三者),而構成 P-O-X 系統,三者乘積為正,代表和諧的人際關係;反之,則為負,代 表不和諧的人際關係。

當 P-O-X 系統呈現不平衡狀態時,有趨向正的關係發展,只要個人

設法將不平衡的狀態趨向平衡,則仍可保持良好的關係(徐西森、連廷 嘉、陳仙子、劉雅瑩,2003;陳維錡,2005)。

(四)人際互動理論

Sullivan 提出人際關係理論,他以社會心理學家的觀點出發,主要 在強調人格是人際互動間交互作用的結果。此理論強調兒童早期的人際 關係扮演塑造自我概念的角色,認為兒童的自我系統之發展,乃來自於 與父母之間重複性發生的互動,也就是說,兒童所建構的自我,乃為圍 繞於某些基本關係形式當中(葉合倩,2007)。Sullivan 強調前青春期是 孩童首度放棄對年長者的依賴關係,發展第一個真正同儕親密關係的關 鍵時期;他認為此時期發展這種親密的、同性間的友誼關係是必須的,

因為它可以培養兒童對他人需求的敏感度,增加快樂情緒,及為未來的 社會調適奠定基礎(引自羅佳芬,2002)。

三、人際關係的層面分析

Devito 認為人際關係至少有減輕寂寞、尋求刺激、滿足需求以及增 進自我瞭解四方面的功能,這也正是人們為什麼選擇發展人際關係的原 因(引自陳皎眉,2004)。

根據 Eric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友誼」是學齡期兒童重要的心 理發展任務,尤其在國小高年級階段,更是個體人際關係發展的關鍵期,

無論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經驗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力。本研 究將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際關係是否因其自我概念而有所差異進行 探究,茲將國內學者對於人際關係的研究層面歸納如表 2-2-1:

表 2-2-1

人際關係研究層面一覽表

研究者(年代) 與家人關係 與同學關係 與師長關係 與朋友關係

林淑華(2002)    

許明遠(2005)    

李雅芳(2005)    

包玉仙(2006)   

鄭冠仁(2007)    林砡晏(2008)   

朱伊文(2008)    

陳玉蘭(2009)   

8 7 8 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學者對人際關係研究層面的分析,國小高年級學童主 要互動對象為家人、同學、和老師,林淑華(2002)、許明遠(2005)、

李雅芳(2005)、朱伊文(2008)、陳玉蘭(2009)將同儕關係分成同 學、朋友兩類,然研究者觀察高年級學生的同儕互動對象主要仍為同學,

故在本研究中,將同儕關係界定為與同學的關係,探討與家人、與同學、

與師長三個面向的人際關係。

第三節 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

人際關係的溝通互動時,自我概念好比一個訊息的過濾器,他會選 擇性地接收一些與自我概念一致的訊息,而過濾掉那些與自我概念不一 致的訊息(曾瑞貞、曾玲泯,1996),Brown&Smart 認為自我概念也會 調整和指導我們的行為(引自鄭冠仁)。也就是自我概念會對人際關係產 生一定地影響。國小學童的人際關係發展的良好與否,是否受學童自我

概念的影響,是研究者要探討的重點。

何秋蘭

莊馥華

蔡佩蓉

(二)家庭結構與自我概念

研究結果發現,家庭結構在自我概念上有顯著差異的有郭秋美(2008)、

張君鈴(2012)、莊馥華(2012)、謝慈容(2004)。家庭結構在自我概念 上無顯著差異的有柳曉瑜(2013)、何美瑩(2014)。

張君鈴(2012)、莊馥華(2012)、謝慈容(2004)。家庭結構在自我概念 上無顯著差異的有柳曉瑜(2013)、何美瑩(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