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理化學習成效假設檢定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4-68)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4.3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理化學習成效假設檢定

55

56

有差異,以理化成就測驗成績蒐集課程結束後的狀態,並以單變量共變數分析探討扣 除網路自我效能的干擾後,三組學生學習成效的差異。結果如圖 4-1,三組學生的後 測成績平均數在六週後,人際關係疏遠組的平均分數明顯高於人際關係親密組。

圖 4-1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的學習成效前後測平均分數折線圖

為了使結果能正確被推論,本研究針對樣本變異性同質性和共變數分析的迴歸係 數同質性假設進行檢驗。如表 4-8 顯示,不同人際型態分組對學習成效後測成績的 Levene 檢定 P 值是 0.645,未達低於 0.05 顯著水準,由此可知三組初始成績屬同質,

未違反統計分析的前提假設,因此可繼續進行後續的統計分析。表 4-9 為人際關係型 態分組對學習成效後測共變數分析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驗結果,P 值是 0.549,

未達低於 0.05 顯著水準,表示三組迴歸線的斜率相等,符合共變數迴歸係數同質性 假定,不同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學習成效後測的影響適合進行共變數分析。

表 4-8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學習成效後測成績 Levene 檢定

項目 F 值 P 值

學習成效後測成績 0.442 0.645

註:*p<0.05,**p<0.01,***p<0.001

57

表 4-9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與網路自我效能之迴歸係數同質性分析摘要表 依變數:後測成績

變異來源 型Ⅲ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值 P 值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 621.853 2 310.926 1.177 0.314

網路自我效能 1288.576 1 1288.576 4.877 0.030*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網路自我

效能

319.654 2 159.827 0.605 0.549

誤差 20344.201 77 264.210 註:*p<0.05,**p<0.01,***p<0.001

本研究以單變量共變數分析探究網路自我效能是否影響理化學習成效。在不同人 際關係型態分組對學習成效影響方面,如表 4-10 顯示,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後測成 績的 P 值是 0.036,達低於 0.05 的顯著水準,表示在扣除網路自我效能後人際關係型 態分組對後測成績有顯著影響,因此支持原始假設 H1,假設 H1 成立。而網路自我 效能隊後測成績的 P 值是 0.025,達低於 0.05 的顯著水準,表示網路自我效能會干擾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理化學習成效的影響,因此支持原始假設 H2,假設 H2 成立。

原因可能是本研究所使用的協作平台中有些功能對於學生是較為陌生,所以對於電腦 網路操作信心較低的學生在操作上會有某些程度上的困難,以至於網路自我效能會干 擾人際關係型態分組的理化學習成效。

表 4-10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學習成效後測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依變數:後測成績

變異來源 型Ⅲ平方和 df 平均平方和 F 值 P 值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 1807.231 2 903.615 3.455 0.036* 網路自我效能 1372.558 1 1372.558 5.247 0.025*

誤差 20663.855 79 261.568 註:*p<0.05,**p<0.01,***p<0.001

58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理化後測成績方面,因為三組之間有顯著差異,所以本研究 希望以事後比較來了解三組間的差異。首先必須計算出估計的邊際平均數(即扣除共 變數影響調整後的平均數),結果如表 4-11,再根據表 4-11 調整後的平均數進行三組 間的事後比較,結果如表 4-12,其中人際關係親密組與人際關係疏遠組之間的後測成 績,調整後平均數差異為-11.248,P 值為 0.013,達低於 0.05 的顯著水準,表示人際 關係疏遠組後測成績顯著高於人際關係親密組。探究原因可是因為,人際關係疏遠組 中學生彼此之間的關係是較為疏遠的,而在 Google 協作平台上編輯內容時,並不用 面對面的去完成這項工作,只要在網路平台上溝通、編輯即可,所以即便彼此關係是 較疏遠的,這樣的平台反而讓較內向或不善於表達的學生可以盡情發揮,此外也可能 是因為彼此關係較為疏遠,彼此都認為對方不會盡力去完成這項工作,會造成同組的 分數太低,所以自己就更積極的去完成這項工作,最後結果就顯現在成績表現上。相 對的彼此關係太過親密的學生在同一組,因為太熟了所以都覺得對方會去完成工作,

或者不好意思指使成員,結果造成小組成員過於鬆懈,彼此都不是很盡力的去完成工 作,以至於反而成績較人際關係疏遠組低落。

表 4-11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學習成效扣除網路自我效能影響調整後平均數估計值 依變數:後測成績

組別 平均數 標準差 95%信賴區間

下界 上界 人際關係親密組(N=25) 60.601 3.264 54.101 67.100 人際關係隨機分配組(N=29) 68.790 3.058 62.700 74.880 人際關係疏遠組(N=30) 71.520 3.023 65.501 77.540 註:共變量為網路自我效能=44.71

表 4-12 人際關係型態分組對學習成效之事後比較

組別 平均差異 標準誤 P 值 差異的 95%信賴區間 下界 上界 親密組 vs. 隨機分配組 -8.480 4.436 0.060 -17.309 0.349 隨機分配組 vs. 疏遠組 -2.768 4.262 0.518 -11.251 5.715 親密組 vs. 疏遠組 -11.248 4.415 0.013* -20.035 -2.461 註:*p<0.05,**p<0.01,***p<0.001

59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