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際關係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5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關係

本節所探討的內容為人際關係的定義、理論基礎、網路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之相 關研究等四個部分。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人際關係定義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是指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關 係。」(張春興,1998)。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Schutz(1958)指出,人際關係是否能開始、

建立或維持,得依雙方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程度而定,要有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

控制需求(control need)及情感需求(affection need)等三種方能產生人際互動。美國人本 主義心理學之父 Maslow(1908-1970)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則將 人類的需求劃分為七個層次,其中對安全、愛與隸屬的需求將促使人際間彼此相互親 近以滿足社會親和需求,而這反映在人際互動中,希望與他人聯繫的內心欲求及行為 表現上。關於人際關係的定義,專家學者多有闡述,茲將各學者對人際關係的定義整 理如表 2。

表 2人際關係定義摘要表 人際關係定義摘要表

研究者 年份 人際關係的定義

Heider 1959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 一種個人對他人的想法、期望、知 覺與反應 。

Theodorso 1970 維持社會互動所產生一種個人關係的型態。

Schutz 1973 人們彼此需要,人際關係具有歸屬、控制及情感等三方面需 求內涵。

Duck and Sants 1983 人與人之間持續互動歷程。

楊國樞 1984

人們相互交往中一些較持久的行為模式,在交往的過程裡,

人與人彼此構成對方的刺激,進而影響對方的感受、想法與 行為,而對方的行為又轉成為自己的社會性刺激,是一種連 續而互動的關係。

Brammer 1993 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它是一種社會 影響的歷程。

Devito 1994

廣義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兩性關係、手足關係、師生 關係等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關係;狹義的人際關係則 專指友伴、同儕、同事的人際互動關係。

黃瑞琴 1994 指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 的關係有時甚至可以擴充至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黃淑玲 1995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藉著彼此間的知覺、評價、了解及反 應等模式,經過相互間交流活動的歷程,而形成個人在團體 中角色扮演關係優劣、重要與否的狀態。

Argyle 1996

在某一段時間裡,與某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接觸不包含 一些較表面的接觸,而是可能存在著一種「依附」或「連結」

的感覺。

張春興 2000

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們之間的關 係是心理性的,是對兩人或多人都發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性連 結。

Heiman 2000 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奠定在情感的交流,有意願分享彼此的 想法、秘密、坦承、開放的心和親密感的基礎上。

林淑華 2002

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 的一種特殊關係,包括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學等等 之間的互動、依存關係。

陳嬿竹 2002

人際關係包括了真實人際關係和虛擬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 互動過程中,影響彼此想法、感受或行為。真實的人際關係 指在真實生活環境中,和個體有具體的互動行為的人,會有 面對面互相溝通與分享,共同參與真實活動,其中包括同 儕、朋友、父母及師長等對象,這些和他們建立起的關係。

虛擬人際關係是指互相不認識的兩人在網路上經由對談而 認識,並藉由網路進行互動,且在第一次交談之後,還有持 續聯絡者,其後與網友相處的時間大多數仍是在網路上,

表 2(續)

研究者 年份 人際關係的定義

少有真實的社會互動行為。

徐西森 2002 指人和人之間互相交往、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是一種社會 影響的歷程。

黃鈺程 2004

乃是兩個人或兩個人以上之主體,透過存在於其間的想法、

知覺、感受、期望和評價等客體之交互作用,所產生的動。

因此,在人際關係的層面上,有所謂的「父子關係」、「夫妻 關係」、「同儕關係」、「同事關係」,以及「從屬關係」等。

郭啓瑞 2005

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表達出獨特的思想、背景、態度、個性、

行為模式及價值觀,透過與不同人接觸而產生不同的人際關 係,例如:手足關係、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等,

對生活均會造成影響。

張春興 2009 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決定個人待人處事的態度與能力。

夏麗鳳 2011 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思想、情感,與他人交互作用、互相 影響的歷程,包括個人與家人、同儕、師長間的互動關係。

張佳蓉 2012 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交流、溝通等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 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林芝妘 2013 人們之間溝通互動過程,經由語言或行為舉止,覺察情緒與 感覺,表達出內心的想法與態度。

維基百科 2014

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的社會關 係,又稱為社交、人緣,屬於社會學的範疇,也被稱為「人 際交往」,包括朋友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

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人是社會動物,每 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 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都有很 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 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

綜合以上專家學者的見解,研究者將「人際關係」定義為人與人之間感情、思想 和行為等交流互動關係,而國中階段,國中生的人際關係也分為與家人、同儕和師長 等三類關係,與國中發展階段較為相關。

二、人際關係的理論基礎

人際關係的理論甚多,有不少探討人際吸引及衝突的因素、人際互動層次及行為 模式、人際關係與工作行為、人際關係的刻板印象與印象概推、阻礙或增進人際關係 方法等各方面探討,常見的理論有 Schutz 的人際需求理論、Thibaut and Kelley 的社 會交換理論、人格與情境交換模式、符號互動理論、戲劇理論、社會角色模式、遊戲

模式、平衡理論、場地理論、俗民方法學、Adler 社會興趣觀點、Fromm 逃避/恐懼自 由觀點、Horney 基本焦慮觀點、Sullivan 的人際理論觀點等。以上理論與國中生較有 關的理論有人際關係人格理論、Maslow 需求理論、Schutz 人際需求理論、社會交換 理論、公平理論、社會學習論、平衡理論,本研究參考各學者理論觀點(李書堯,2014;

紀俊吉,2008;黃立婷,2007;呂欣怡,2006;陳嬿竹,2002;黃玉蘋,2004;楊錦 登,2000;),列舉相關理論,簡要說明如下:

(一)人際關係人格理論(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Sullivan(1953)是美國精神病醫療學家,精神分析學派中社會學派的代表人之一,

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發展出以人際互動觀點為主的人格發展理論,人格是個人與他 人關聯的性格型態(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在成長各階段,各自 有不同的人格發展,注重早期人際關係發展的焦慮喚起(anxiety-arousing),人際關係 適應程度好壞,將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特質或增強其人際關係(邱美華,2008;楊錦 登,2000;林淑華,2002;鍾思嘉,1991)。

Teyber(1992)指出 Sullivan 嬰幼兒童完全依賴父母來滿足心理及生理的需求,其 自我系統發展有賴於父母之間密切互動,若缺乏愛及關懷會導致其缺乏安全感及產生 焦慮感,孩子成長過程中經歷社會化,不斷接收到來自外界的評價壓力及各種訊息,

使得孩子自我標籤某些行為是「好的我」(good-me)和「壞的我」(bad-me),其中「壞 的我」會帶來更多焦慮不安,學習或做事時更易缺乏自信心,漸漸發展出自我系統 (self-system)來保護自己免於焦慮、受傷害(郭啟瑞,2005;張惟亮,2003;詹秀葉,

1999)。孩子到少年期已經社會化了,懂得競爭與合作,其自我動能的主要方面是保 護名譽,Sullivan 認為此時少年往往過早以成人的文化定型自居,對于很多人來說,

這個時期是一個人格發展的危險期(韋子木、張榮皋,2000)。

綜上所述,人際關係人格理論指出人際關係是塑造人格發展與適應的重要因素。

個人會與社會中各種情境產生互動,而形成個人及他人的社會知覺,即個人的知覺為 避免人際關係安全受到威脅時所產生的焦慮,則運用各種人際關係策略並產生相關的 行為,而這些策略便形成了個體的人格。良好的人際關係將有助於正向人格的發展,

個體之人格特質也將影響其人際關係發展,兩者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產生了交叉影響。

(二)Maslow 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美國心理學家 Maslow(1908-1970) 馬斯洛綜合了個人的學術研究經驗,如為學生

所做的精神分析、黑足印地安(印地安人的族群之一)的田野研究、自己所做過的質性 研究等研究經驗,提出需求層次論,提出七個環環相扣的需求層次論,(紀俊吉,2008;

游梓翔、劉文英、廖婉如,2008):

1.生理需求 Maslow(1970)認為人在生活中需要都沒得到滿足,個體受到生理需要的主 宰,且其他需求可能全然消失。

2.安全需求:Maslow(1970)指出安全需求的滿足有所相關需要,在某一程度上亦包含了 生理需求層面,如飲水、進食等,當安全需求受到剝奪後,個體將出現暴力、衝動 等行為以求自保。

3.愛與歸屬需求:Maslow(1970)指出生理需要與安全需要都得到滿足,則愛、感情和歸 屬的需要就會產生。

4.自尊需求:Maslow(1970)之自尊需求層次受到個別心理學家 Adler 之影響極深,在均 衡原則下,個體因為缺乏自尊而產生自卑,而產生追求自尊的需求行動,Maslow 認為最穩定和最健康的自尊是當之無愧且來自他人的尊敬上,而不是外在的名聲、

聲望及奉承上。

5.知識的需求: Maslow (1970)將動機分為消極動機,如焦慮、恐懼等與積極的動機,

如好奇心、求知慾等。個體對於不熟且未知的事物會產生害怕、焦慮,而力求對事 物的認識及瞭解,以獲得安全感並消除焦慮,Maslow 對知識需求層面的涵意是必 須重從新定義與建構知識,以因應時代的變遷。

6.美感的需求: Maslow (1970)認為在某些人身上,有真正的基本的審美需求,醜陋會 使他們致病(以特殊的方式),在美的環境中會使他們痊癒。

7.自我實現的需求:Maslow(1965)認為自我實現是自我追求及完滿,並達成自我性,就 是最終的真實自我,又在 1970 年時進一步解釋自我實現也就是一種使個體潛能得 以實現的傾向,且是一個人成為越來越獨特的個人。自我實現的幾個主要特徵包括 (1)是一種潛能的發展;(2)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3)是一種自發性的狀態;(4)已 超越低等動機與基本需求;(5)使個體具備獨特性。

Maslow 階層需求又可分為兩大類別,第一類為基本需求(basic needs)有生存需 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第二類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包括知識 的需求、美感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Maslow 認為個人的經濟、教育環境較好時,

個人教義滿足高階層需求,隨後個人就越可能接近自我實現的目標,其 Maslow 人類

需求理論金字塔如下圖 5 所示(歐姿妤、黃貞觀、盧淑敏、李書芬,2009)。

資料來源:出自Smith, E. E., Nolen-Hoeksema, S., Fredrickson, B. L., & Loftus, G. R. (2003: 478-479)。

自我實現需 求:個人理想實現

Self-actualisation Needs: to find fulfillment and

realize one's potential 美的需求:對稱、排序與美麗 Aesthetic Needs: symmetry, order, and beauty

知的需求:想知道、瞭解、探索 Cognitive Needs: to know, understand, and explore

自尊需求:達成目的、能夠勝任、獲致公認

Esteem Needs: to achieve, be competent, and gain approval and recognition 歸屬與愛需求:與他人緊密聯繫、被接受與歸屬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to affiliate with others, to be accepted and belong 安全需求:感覺到安全、獲得安全、脫離危險

Safety Needs: to feel safe, secure, out of danger 生存需求:飢餓、口渴等

Physiological Needs: hunger, thirst, etc.

圖 5 馬斯洛人類需求理論金字塔

(三)Schutz 人際需求理論(interpersonal needs theory)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Schutz 分別於 1958 年提出人際需求的三維理論,於 1966 年 在《人際關係的底層》(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1966)出版書中提出人際需求理論 即「人際關係三維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Schutz 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 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需求,即歸屬需求、控制需求和情感需求,並主張人際關係 是否要開始、建立或是維持,得依雙方的人際需求相互配合的程度而定,其形成與個 體早期的成長經驗密切相關(Schutz,1960),以下將針對這三種基本需求作探討:

1.歸屬需求(inclusive need):歸屬需求是欲求存於團體中讓他人覺得自己重要、有價 值的認同,並能被愛與被關懷的感受,在群體中能產生相互關係的需要。根據 Schutz 的看法,個體都有被歸屬的需求,其強度則是因人而異,兩端分別是缺乏社會化與 過度社會化。缺乏社交化(undersocial)者生活較為封閉,通常選擇獨處,內傾、退縮、

避免與他人建立關係,不善與人交際與其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適度社交化(social)者 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調整自己是否參與群體,能一人獨處,也可以參與活動滿足歸屬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30-5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