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霸凌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2-5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網路霸凌

智慧型手機盛行且成為校園資訊與小道消息傳遞快速的推手,而網路使用在上課 教學、學生溝通及完成授課教師的指定作業的得力助手。使用過程中透過臉書、微博、

微信、部落格、LINE、Instagram…等社群通訊軟體與介面,群組透過網路間交流,

網路霸凌的出現大幅增加(蔡佳叡,2014)。

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簡言之,是施暴者利用網際網路或電子數位傳輸設備,

如電腦網路、手機等,去傳送影片、手機簡訊或者張貼對他人有害或者威脅的影像或 文字,將訊息快速蔓延,使受暴者遭受歧視、恥笑等遭遇,網路霸凌已成為新興校園 問題(Willard,2004;中央社記者陳舜協,2009)。在校園中有些被霸凌的孩子,將在 學校中的痛苦藉由網路來還以顏色,甚至還欺負更弱小者來獲得自我價值;超過兩成 的孩子認為,網路霸凌的動機只是「看對方不順眼」,或「誰叫他平常欺負我」意味 網路霸凌可能是實體世界中人際關係衝突的延伸(兒盟,2009)。隨著網際網路的出 現,通信方式已徹底改變和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已愈演愈烈、拓寬和面臨挑戰。

TeenSafe(http://www.teensafe.com/)研究指出美國每 4 個青少年,就有 1 個受到網 路霸凌;高達六成二的青少年都曾目睹被害者或加害者的網路霸凌事件;被害者當中 有九成被害者不敢向外尋求協助,僅有一成的青少年,敢向父母或其他成人尋求協助。

影響學業成就的因素很多,本節旨探討網路霸凌的定義、方式及因素,並探討網 路霸凌之相關研究。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網路霸凌的定義

字根cyber在希臘文中,是「船舵」的意思;Norbert Weiner教授為了描述新理論 而自創的新字「控制學」(Cybernetics)。後來「cyber」脫離了原意,凡與與電腦、電 子相關的事物,都可用cyber來形容;例如像網路犯罪(cybercrime)。霸凌(bullying)這 個詞就是我們常說的欺負弱者、恐嚇、威脅,故cyber-bullying一詞視為「網路霸凌」,

另有「網上霸凌」、「網路漫罵」、「網路暴力」的說詞。

加拿大Beran and Li(2005)的研究認為網路霸凌是指涉及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並 通過電子通訊工具。朱美瑰(2008)認為網路霸凌是利用Cyber-space此類平台(如即時 通、手機、e-mail、BBS、部落格、聊天室、留言板、線上遊戲等),傳送或張貼令人 難堪、嘲諷、傷害及辱駡他人的文字,或種種不堪入目的圖像及流言蜚語或影片,因 為網路虛實難辨的特質,致使訊息廣泛流傳於同儕或不相識之一般大眾,企圖利用E

化制裁之公審與發訊來源的難覓,促使被害者心生懼怕、羞憤,以達中傷他人之目的。

曾慧青(2009)研究指出網路霸凌,主要利用電子郵件、手機、簡訊或網站散布不雅照 片或辱駡言語,此類的行為日益嚴重,國外甚至已出現學生不堪其擾而自殺之事件。

2012年台灣網路霸凌現象調查報告指出,網路霸凌是虛擬的霸凌,真實的傷害。超過 三成孩子接觸過暴力霸凌的影片或語言,四成的孩子成為網路霸凌的加害者(兒盟,

2012)。

二、網路霸凌的特徵

網路霸凌的特徵是「地下莖增殖性」,就是可以從任何點長根,卻沒有嚴密的根 或起源,許多中心取代一個中心,和節結合的構造體系。一旦網路霸凌爆發,說是霸 凌從一個點擴充,到底起點在那裡不明確。譬如說雖然知道是班上的某一個人寫的,

卻不清楚到底是誰寫的,許多地方成為起點一直擴大(劉念肯,2013)。網路霸凌特徵 如下所述:

網路霸凌透過電子的傳遞無所不在,其形式呢?根據Willard(2005)所描述網路霸 凌呈現的形式有以下七種:(1)針對一人或多人的線上團體,發送生氣、粗魯,或粗 俗的訊息;(2)重複以及多次使用冒犯的訊息騷擾別人;(3)傳送貶損或是張貼有害、

不真實,殘忍的聲明給其他人;(4)威脅、損害或高恐嚇的騷擾;(5)假裝並偽裝成別 人,發送令人難堪的材質給他人;(6)有技巧的徵求他人有關尷尬的訊息,然後公開 這些訊息;(7)故意的將某人排除在線上群組之外,例如:在即時通的好友列表排除 異己。所以,網路霸凌者可能利用言語冒犯(verbal aggression)包含揶揄(teasing)、辱 罵(taunting)與威脅(threatening)來反覆進行騷擾。

三、影響網路霸凌的角色

網路霸凌造成的後果不可小覷,產生預期中甚至是超乎預期的影響。故將網路霸 凌的影響分別依加害者、被害者、旁觀者等三種身分敘述於下:

(一)加害者

網路霸凌憑藉著網路上虛擬、匿名、快速等特性,來對他人進行惡意的欺負侮辱。

根據Trolley等人(2006)將網路霸凌行為中的加害者角色再細分為控制型加害者、報復 型加害者。有不少青少年學生平時可能是文靜端莊,但一碰網路上就會搖身一變成網 路上的惡棍,到處造謠並公開他人隱私、在影音網站上傳他人受害或是不雅的影片。

朱美瑰(2008)研究認為網路霸凌的加害者容易引發偏差行為,而心理層面亦將逐漸受

到扭曲。

(二)被害者

從Trolley等人(2006)的網路霸凌角色分類中,被害者的角色除了單純的成為加害 者的目標之外,還可能會是報復型加害者的目標,甚至本身也會是報復型的加害者。

Willard(2005)的研究中針對網路霸凌所做的調查,發現到青少年在遭受到網路霸凌 後,所造成的傷害是比傳統霸凌更為嚴重。Beran and Li(2005)研究發現到遭受網路霸 凌的受害者,因為悲傷、生氣、焦慮和害怕,而導致受害者的專心度和學習成就有所 降低。

(三)旁觀者

Shariff and Gouin(2005)的研究發現到網路霸凌角色中,有30%的旁觀者,是加害 者推波助瀾的幫手,旁觀者成為了網路霸凌的幫兇。更隨著時間的增長,有時會使其 他更多的旁觀者加入,容易使網路霸凌行為的殺傷力得以擴大。Willard(2005)研究指 出則將旁觀者行為歸納成兩種:1.製造問題的旁觀者 2.解決問題的旁觀者。朱美瑰 (2008)研究將旁觀者行為歸納成下列幾種:(1)為正義發聲;(2)湊熱鬧(3)成為傳播的 力量。

加害者會出現網路霸凌行為的原因為自發性的攻擊或遭受霸凌後的報復攻擊。被 害者容易出現許多不安的負向情緒,也有可能變成下一位網路霸凌的加害者。導致被 害者在學習成就和人際關係上,都會造成心理上創傷。旁觀者的附和以及盲目的追 隨,有時不但沒能解解原本的霸凌問題,反而更是助長網路霸凌行為的氣焰,使得網 路霸凌的情況日趨嚴重,還帶來對身旁周遭的人不容忽視的殺傷力。

四、影響網路霸凌的因素

吳宏斌(2010)研究指出,國中學生在不同背景變項上會對網路使用行為、受網路 霸凌的經驗覺察和反應造成差異;網路年資越短、每週上網時間越長的學生,越容易 有經歷網路霸凌的經驗,受網路霸凌的經驗越強烈時,則受網路霸凌所產生的反應會 越大越不好。

Raskauskas and Stoltz(2007)研究指出13-18歲學生過去一年經驗,49%表示他們曾 經是網路霸凌的受害者,21%曾經是網路霸凌的加害者。研究發現比較常見的網路霸 凌類型為文字訊息(32%)、網路/網站(16%)、圖片(10%)。許多的網路霸凌受害者同時 是傳統霸凌的受害者,網路霸凌加害者也是傳統霸凌的加害者。Trolley、Hanel and

Shields(2006)以及Kowalski and Limber(2007)將網路霸凌行為中的角色進行分類,認為 在網路霸凌行為中可以分為:加害者、被害者、旁觀者三種角色。

郭祐榕(2009)研究指出,學童將傳統霸凌手法轉移到網路上,對其他學童進行辱 罵、誹謗、詐騙、性嘲笑等網路霸凌行為。網路的匿名性,使得加害者不容易被發現,

進而更肆無忌憚,被害者若未立即通報狀況,相關人員未能適當的處理危機,就會造 成網路霸凌的持續與擴張,決不可輕視之。狹義型網路霸凌類型中,以詐欺型網路霸 凌最為嚴重,而背景變項中的性別、人格特質中的神經質層面、上網主要活動、面對 網路霸凌的行為反應、反擊反應等變項都對網路霸凌的被害程度有影響性,以文獻研 討相關被害理論:被害者促發理論、生活方式暴露理論、日常活動理論等均可對該現 象有效解釋。

莊依綾(2013)研究指出,國中學生的霸凌現況整體來說並不嚴重,以言語霸凌最 常見。劉益裕(2013)研究探討,國中男生的學業成績、人際關係和性別特質對霸凌行 為與遭到霸凌的關係,學業成績會影響到與同學之間的關係;與家人的關係變項對被 言語霸凌行為是最容易出現。女性化特質在與同學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家人關 係和與老師關係對被肢體霸凌具備緩和調節效果,而男性化特質在與家人的關係對肢 體霸凌具備調節緩和效果。

陳見安(2012)研究指出,網路霸凌的角色以旁觀者居多(66%);年級、父親職業 與網路霸凌中的被霸凌者、旁觀者關係顯著;網路霸凌內容在騷擾威脅、取笑或羞辱、

謠言中傷或誹謗、冒充、排擠有顯著關係;同儕角色是網路霸凌的關鍵,無論是受害 者、揭發者、支持者;大多數的網路霸凌事件未被揭露的原因是害怕報復與不想惹麻 煩。

魏翊雄(2012)研究指出,網路霸凌行為的角色以「被害者」角色、「盜用帳號及 密碼」居多;網路霸凌的管道以「社群網站」居多;高中職學生對網路霸凌的因應多 採取「正向因應策略」;年級、上網時數、父母監督、親子關係能及學校氣氛能有效 預測網路霸凌。

Li(2005)發現校園中的霸凌者,調查加拿大的某兩所學校的七年級生中,有65%

以下的學生在校成績超過學校平均。Li(2007)研究指出,有六成以上的受試者家庭背 景屬於中產階級,但卻一樣有網路霸凌加害或被害的問題;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的高 度使用者和網路霸凌行為發生的頻率成正比關係。

Ybarra M. and Mitchell K.(2004)研究指出,對10到17歲的網路霸凌加害者和加害 者的家庭中一個主要扶養人,利用電話訪問抽樣調查,結果為(1)使用網路的家庭,

屬於高收入的家庭占有很高的百分比;(2)有44%的青少年認為與撫養者之間情感不深 厚;(3)53.4%的青少年受到撫養者較少的監督;(4)49.4%使用E-mail及即時通訊軟體 為主;(5)網路霸凌和性別無關聯。即多數的網路霸凌者家庭親子關係不融洽、感情 不好並受到比較少的指導監督。

Nelson(2003)研究指出,女生喜愛以網路霸凌的方式來霸凌別人。Kelsey(2007) 研究指出,加害者通常會挑與眾不同、弱小、在某方面屬於邊緣的對象下手,加害者 通常自尊心低,其透過打擊別人來取得認同、力量或控制感以及引起他人的注意。

五、網路霸凌相關研究

以下整理本研究背景變項、LINE使用行為及網路霸凌經驗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 究,藉由探討各變項與網路霸凌之關係,以提出本研究的假設性推論。

(一)背景變項與網路霸凌

1.性別:莊依綾(2013)研究指出,國中學生的性別會影響霸凌行為的出現。黃小綺(2009) 研究指出,性別會影響學生的網路霸凌行為。林妍汎(2010)研究指出,網路霸凌行 為因性別變項而有所差異,即男生網路霸凌行為較女生容易出現。魏翊雄(2012)研 究指出,網路霸凌的各類型角色,及重複性均為男生高於女生。

2.學校:黃資富(2011)研究指出,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學生網路霸凌預 防素養。陳見安(2012)研究指出,學校因素對於網路霸凌事件中各個角色的關係均 顯著。魏翊雄(2012)研究指出,校園氣氛差者,學生網路霸凌經驗、角色與重複性,

皆顯著大於校園氣氛佳者。

3.家庭類型:莊依綾(2013)研究指出,國中學生的家庭狀況會影響霸凌行為的出現。

林妍汎(2010)研究指出,網路霸凌行為因家庭經濟狀況變項而有所差異。魏翊雄 (2012)研究指出,親子關係差的學生比親子關係佳者,較容易出現網路霸凌行為。

4.家長對國中生使用 LINE 的態度及家長的管教態度不同:黃資富(2011)研究指出,

網路霸凌預防教育介入可顯著提升父母管束學生之網路霸凌預防素養。魏翊雄 (2012)研究指出,父母監督情形差的學生在網路霸凌經驗、角色與重複性上,顯著 大於父母監督情形佳者。

「H4: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其網路霸凌經驗有顯著差異。」

(二) LINE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

黃小綺(2009)研究指出,網路霸凌的主要媒介以線上遊戲、電子郵件以及即時通 訊(MSN 和 SKYPE 等)為主;使用網路之網齡、平日上網時數對經驗網路霸凌有造成 影響。曾琬鈴(2010)研究指出,網路霸凌是學習而來的行為;青少年具有高網路接觸 經驗、高霸凌動機、高社會學習,多元網路霸凌行為則較易產生。魏翊雄(2012)研究 指出,上網時數高的學生,在網路霸凌行為的角色、重複性,皆顯著大於上網時數低。

陳見安(2012)研究指出,網路霸凌工具在個人網誌、聊天室網站、電子信件、即 時訊息、手機簡訊、社交網站、影片交換網站、主題聊天室網站上有顯著關係。

「H8:不同 LINE 使用行為的國中學生,其網路霸凌經驗有顯著差異。」

(三)真實人際關係與網路霸凌

黃小綺(2009)研究指出,約近八成的受害學生並不知道加害者為誰;網路霸凌約 有三成受害學生不願告訴任何人,而有一半的受害者會告訴學校朋友;而且,網路霸 凌受害者最不願意告訴學校,其次為父母。陳見安(2012)研究指出,同儕角色是網路 霸凌的關鍵,無論是受害者、揭發者、支持者;大多數的網路霸凌事件未被揭露的原 因是害怕報復與不想惹麻煩。魏翊雄(2012)研究指出,網路霸凌的重複性,在網咖上 網高於家裡上網。

「H11:國中學生的真實人際關係會顯著影響網路霸凌經驗。」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52-5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