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與借鏡 —MMPI、KMHQ、MCMI 量表的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與借鏡 —MMPI、KMHQ、MCMI 量表的發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第二節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與借鏡

—MMPI、KMHQ、MCMI 量表的發展

一、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MMPI),

是目前人格量表中使用最為廣泛,且最受研究者重視的一個測驗。最初於 1934 年由 Hathaway & Mckinley 編製的,正式版的推出是在 1939 年,當時目的是為了 對變態行為的評鑑提供一適當的工具,以作為精神病患診斷的輔助(張本聖, 洪志 美, 民 92)。

回顧 MMPI 的發展過程,可以發現 MMPI 有多種量尺。最初的「臨床量尺」,

是依據「實徵效標法」來編製量尺。題項的選擇主要依據能否區分目標組與參照 組的原則來選入,即使該題項內容與目標組沒有多大的關聯,但只要它能區分目 標組與參照組,就會被選入該量尺。而後再找另一批受試進行交叉驗證以確認差 異性,仍然有差異的就會確認編入該量尺中。因此可以瞭解臨床量尺的內容異質 性很高,常常分數達標準時,其可能的原因很多,不一定代表受試具有該量尺的 特質,因此在解釋上有許多的不便。

後來 MMPI 發展了其他類型的量尺,如內容量尺、Harris-Lingoes 分量尺、關 鍵題目、輔助量尺等,以彌補上述臨床量尺使用上的缺點。這幾種量尺與臨床量 尺不同的是,選題的方式都增加了內容的意義性。例如:內容量尺最早是由 Wiggins(1966, 1971)先依照 MMPI/MMPI-2 題目內容選出題目,再經過因素分析、

內部一致性修訂與精緻化的過程。而後 Butcher et al.(1990)重新修正 Wiggins 的研 究結果,建立了 15 個內容量尺(整理自張本聖、洪志美,民 92)。因此,內容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尺的特性就是每個量尺評估單一構念,每一題項的內容也都符合此構念,故在測 驗的解釋上比原臨床量尺方便,也可幫助進一步澄清臨床量尺的意義。

關鍵性題目,又稱為「某種疾病特有的題目」。其選題是 Gryson(1951)、

Caldwell(1969)結合病理並以主觀方式選題,將某種疾病有關的題目選取出來,後 來 Koss et al.(1976)、Lacher & Wrobel(1979)結合主觀方式與實證方式來選題,將 題目選出後再進行實證上的驗證(摘要整理自張本聖、洪志美,民 92)。

Harris-Lingoes 和 Si 分量尺也是如此,他們將原臨床量尺以主觀的方式,將 同一特質或態度的題目組合在一起,形成更具同質性的組別。以此法將 MMPI 的 2、3、4、6、8、9 量尺,都再進一步建立分量尺,如量尺 2(憂鬱)中,又 細分成主觀憂鬱、精神動作遲滯、生理功能障礙、心智遲緩、憂愁的沉思分量尺;

量尺 0(社交內向性)中,又細分成害羞、社交逃避、與自我或他人疏離分量尺。

所帶來的優點是,原臨床量尺高分時,可以進一步知道是分量尺中的那一主因。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最初 MMPI 在編製「臨床量尺」時,可能因為理論的缺 乏,故題項編製是採取實徵效標法,題目有統計上的意義,但不一定有內容上的 意義。但也因為此項缺點,後續有關 MMPI 的修訂,都增加了「內容層面」的補 強,並發展出一系列量尺,以增加其臨床效度。

二、 柯氏性格量表(KMHQ)

柯氏性格量表(KMHQ)是柯氏於民國 53 年,根據其多年心理衛生及臨床經驗,

並參照 MMPI 而編製成最初版的柯氏性格量表。中間再經過 30 多年資料的累積 與修訂,最後修訂成柯氏性格量表(KMHQ 1996)(柯永河, 民 86)。KMHQ 1996 共有 300 個題項,38 個量尺,採六選一方式作答,適合國中以上學生及成人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寫。量尺可分為四大類:效度量尺 6 個,用來判斷每份測驗的可靠度、受測者有 否因當時心態影響而有否認、扭曲、不瞭解、膨脹、縮減、胡亂作答等情形;心 理健康量尺 10 個,可反映出人際關係、獨立傾向、性別反應傾向、自我強度、

與一般心理健康程度;心理不健康量尺 17 個,測量精神病狀態、精神官能症、

性格違常等傾向;其餘還包括自評心理健康量尺(測量病識感)、不正常男性/女性 量尺各一、厭性因素量尺、整潔守規量尺(柯永河, 民 86)。根據測驗結果,可瞭 解受試者的心理健康與不健康狀態、性格傾向,並作為診斷、輔導、諮商及心理 治療的參考。

由於 KHMQ 最初編製的目的是希望能瞭解受測者心理健康與不健康的情形,

如果有心理不健康的情形,能進一步得知是那種心理不健康。因此,發展過程中 的確看到許多研究在探討 KMHQ 對不同對象的區辨力,包括正常組、精神病組、

神經質(精神官能症)組、情緒困擾組(柯永河, 民 62, 民 64, 民 67, 民 79, 民 80;

柯永河等, 民 69; 柯永河, 曾雅玲, 柯慧貞, 民 77; 柯永河, 楊思根, 蔡玉玲, 民 53; 莊明鴻, 民 85; 許文耀, 柯永河, 民 80)。另外,KMHQ 原先僅以表面效度、

專家效度編製量尺,後來因為發現量尺不純的情形,會影響到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效度等,故許多研究漸漸透過項目分析、內部一致性分析、因素分析等,建立內 容更精粹的量尺,試圖增進量尺的區辨力(柯永河, 民 66, 民 67, 民 79; 柯永河, 王若蘭, 吳瑞屯, 張素凰, 民 76; 柯永河等, 民 77; 許文耀, 柯永河, 民 80)。因 此,可以發現 KMHQ 的發展也同樣重視區辨效度與構念/內容效度的探討。

研究者認為,從上述的編製目的、量尺架構、與後續研究的發展,可以發現 KMHQ 相當重視量尺的區辨力。然而過去研究僅分成健康、精神病性、神經質、

人格疾患大類來探討區辨力,並沒有做進一步的探討,如精神分裂症與重鬱症等,

因此難以確認 KMHQ 是否能進一步判斷個案疾患傾向,例如能否區辨是精神病 類中的哪一種疾患。加上隨著診斷系統的演進,目前對於各種精神疾患都有更細 部的分類與瞭解,故過去此種探討方式似乎與現今診斷系統有所落差。因此,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來進行臨床區辨效度的研究,若能進一步整合疾患診斷探討,在實務上將會具有 更大的便利性。

三、 米蘭臨床多軸量表

米蘭臨床多軸量表(Millon Clinical Multiaxial Inventory)是 Millon 依據其人格理 論與 DSM 架構編製而成,至今已發展出第三版,目前也是國外常用的自陳式衡 鑑量表之一。MCMI-Ⅲ總共有 175 題、14 個人格量尺、10 個臨床量尺、與 4 個 效度量尺,各量尺的名稱即依據 DSM 系統中各疾患類型的名稱來命名,例如低 落型情感、重鬱、焦慮、逃避型人格、自戀型人格等。只要受試年滿 18 歲以上,

且有八年級以上的閱讀能力,都可以用來評估其症狀、人格、與受測時的態度。

由於 MCMI-Ⅲ只有 175 題,因此完成整份量表僅需要 20-30 分鐘,又可以得到廣 泛的人格與臨床症狀資料。最初的版本由 Millon 在 1977 年發展出來(Millon, 1977),

之後歷經兩次的版本修訂(Millon, 1987, 1994; Millon, Davis, & Millon, 1997),發展 至今已使用 30 年以上,有 600 篇以上的文獻(Camara, Nathan, & Puente, 2000;

Piotrowski & Zalewski, 1993; Watkins, Campbell, Nieberding, & Hallmark, 1995),也 翻譯成不同語言使用。

回顧其發展過程,可以發現 MCMI 的編製兼顧了理論與實證層面。MCMI 最 初整合 DSM-IV 與 Millon 自己的人格理論建立題庫,建立題庫後,編製者依據內 容刪減或修訂不好的題項,再給受試評估以刪除意義不清楚的題目,並再找另一 批受試進行交互驗證。之後施測 200 個臨床病人,保留量尺內部相關高的題項,

並刪除掉鑑別度不佳的題項。最後再給臨床工作者用在病人評估上,並依照建議 增刪題項,修訂為 175 題,並建立標準化常模、切截點。隨著 DSM 與 Millon 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格理論的更新,後續版本也持續以理論與實證並進的方式進行編修(Groth-Marnat, 2003)。

綜合上述,若將 MCMI 與 MMPI、KMHQ 的發展相較,MCMI 不同於另兩者 的部份為發展之初就有理論依據,且經過鑑別度、量尺內部相關等檢驗,因此後 續發展較沒有出現缺乏構念或量尺內部不純的問題,解釋上也可直接依據量尺構 念做解釋。發展至今,也有許多研究在探討 MCMI 的區辨效度,探討量尺在外部 效度上是否真能區辨目標族群。

另外,由於 MCMI 整合 DSM-IV 診斷準則,使用在臨床上對實務者來說增加 許多便利性。例如,(Beutler & Groth-Marnat, 2003)認為當測驗結合診斷系統時,

其一,讓臨床工作者容易將測驗結果與診斷比對;再者,過去已有許多各種精神 疾患的治療方法,因此臨床使用者也可很快的瞭解可以採取哪些治療方式。其三,

MCMI-Ⅲ也以 Millon 的人格理論為基礎,解決過去學者批評 DSM 沒有理論基礎 的問題。

因此,研究者認為 MCMI 的發展過程有許多優點之處可供本研究與後續研究 的參考。

四、 綜合討論

回顧完 MMPI、KMHQ、MCMI 的發展過程後,研究者整理出以下幾點討論:

1. 區辨效度與構念/內容的實證:從上述測驗的發展,可以發現區辨效 度與構念/內容效度在各測驗的發展過程中就不斷地被重視,因為每 個測驗都重視量尺能否如同構念/內容的預測,可以區辨出目標族群。

反觀 HPH 的發展,題項是以 DSM-IV 各疾患診斷準則為依據編製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並融入習慣概念於其中,在過去效標關聯、構念效度上,也都支持了 其量尺的內容層面。但是,HPH 較缺乏的是臨床區辨效度的部份,也 就是在臨床上實際區辨的「效用」如何;以及,過去也未曾以臨床樣 本來探討 HPH 的構念效度,因此難以確認其在臨床上的量尺構念是否 如同原先編製一般。故回顧其他測驗發展後,更確認 HPH 區辨效度探 討的必要。

2. 區辨效度驗證方式:大抵可以分成兩階段。首先,在最初發展時都先 進行組別差異的變異數分析、t 考驗等探討,以確認不同組別在量尺 上的分數是否具有差異。其目的在於先考驗各量尺的編製是否如同原 先工具構念的預測,可以區別出不同組別的差異。再者,當量尺分數 達到區別性時,可進一步以 ROC 曲線分析,來探討單一量尺區辨不同 組別的效果,並進一步決定最適切截分數(如利用 SEN、SPE、PPP、NPP 等指標來說明);也可透過羅吉斯迴歸、區辨分析探討多個量尺的組合 能否有效區辨不同組別、或探討增益效度、或比較量尺間的相對重要 性、或從多個量尺中找到最適組合(Bagby, Gillis, & Rogers, 1991; Bagby, Gillis, Toner, & Goldberg, 1991; Ben-Porath, Butcher, & Graham, 1991;

Daubert & Metzler, 2000; Davis Jr, Offord, Colligan, & Morse, 1991; Egger, De Mey, Derksen, & van der Staak, 2003; Greenblatt & Davis, 1999;

Daubert & Metzler, 2000; Davis Jr, Offord, Colligan, & Morse, 1991; Egger, De Mey, Derksen, & van der Staak, 2003; Greenblatt & Davi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