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單一量尺對四種疾患的區辨效度 —得分差異探討

第五章 綜合討論

第一節 單一量尺對四種疾患的區辨效度 —得分差異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第五章 綜合討論

第一節 單一量尺對四種疾患的區辨效度

—得分差異探討

回顧過去文獻可以發現 HPH 有良好的發展基礎:與目前診斷系統相融合,

每一量尺代表不同的心理疾患傾向;其內容參照各疾患診斷準則,並加入了習慣 的概念來編製題項,以控制其他因素的混淆並提昇題目的預測力;而後在信效度 檢驗上,也透過內部一致性、再測信度、效標關聯效度、構念效度等方式來檢驗,

結果也支持 HPH 有中上程度的信效度。也因此,目前 HPH 被廣泛使用在臨床、

教育情境中,幫助實務工作者評估個案在多種心理疾患的傾向程度。

然而,過去研究中較缺少 HPH 在臨床上的區辨與構念效度。因此,這篇研 究主要目的在探討 HPH 的臨床效度,提供 HPH 在臨床效度上的實證基礎,並將 此研究結果提供後續研究與測驗編修參考,以及提供臨床工作者在實務應用上的 建議。

在回顧其他類似測驗的發展過程與方法之後,研究者認為每個測驗都同樣重 視「測驗是否能如同其構念區辨出目標對象」,因此採行區辨與構念效度並重的 方式,主要先探討測驗在臨床上是否真能區辨不同疾患,再探討臨床上的構念是 否如同原先編製。而考量背景變項對結果混淆的可能,本研究先以共變數分析控 制背景變項的混淆,檢驗每個量尺實際的區辨力。接著為了降低臨床上高共病對 單一量尺區辨的影響,再採用羅吉斯迴歸探討量尺組合整體區辨預測的結果,以 及哪些量尺最能區辨預測兩兩疾患間的差異。同時,也比較有無納入背景變項在 結果上的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在共變數分析結果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精神分裂症傾向(A1)、躁症傾向(A2)、

憂鬱類量尺(A3,B4)、自殺傾向(A4)、與心理功能與健康(D1,D3~D6)量尺,在四組 疾患間的區辨情形都大致符合原預測,區辨效度獲得支持。但在焦慮量尺 (B1,B2,B3,B5)、憂鬱類量尺(A3,B4)對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間的區辨、功能輕損量 尺(D2)、以及作答可靠(D7,D8)與罕見(D9)量尺則未獲證實。茲討論如下:

1.精神分裂症量尺:

在控制性別或教育程度後,精神分裂症組在 A1 量尺的分數顯著高於重鬱症 與低落型情感,而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分數顯著高於焦慮患者。此結果顯示精神 分裂症患者在妄想、幻覺等正性症狀的程度高於其他三組疾患,而嚴重重鬱症患 者也可能出現妄想幻覺等症狀,因此得分也顯著高於焦慮患者。而低落型情感疾 患得分顯著高於焦慮疾患的情形,雖不是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但此結果或許 一部份是因為低落型情感疾患共病重鬱症的可能所致。整體來說,研究結果顯示 A1 量尺可以區辨精神分裂症者與其他三組疾患間的差異。

2.躁型情感量尺:

原預測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能出現類似 A2 量尺中的誇大妄想症狀,因此得 分顯著高於其他三者。研究結果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 A2 量尺上得分顯著高於 焦慮患者;其中在控制教育程度後,更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顯著高於重鬱症與焦 慮症患者。但為何精神分裂與低落型情感患者間沒有顯現差異,研究者檢視四組 在 A2 量尺之分數,可以看到精神分裂症組與低落型情感組之平均數差異比重鬱 症組多,但可能因為標準差較大的原因導致事後比較不顯著。因此,研究者認為 此結果有可能受到樣本取樣的影響,還需後續研究檢驗。但整體來說本研究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5

可以支持的是,(控制教育程度影響後的)A2 量尺可以區辨精神分裂症與重鬱症、

焦慮組間的差異。

3.憂鬱類量尺:

結果顯示重鬱症組與低落型情感組在鬱型情感(A3)、憂鬱型焦慮(B4)量尺上 得分均顯著高於精神分裂症與焦慮症,與預測不完全相同。此結果一部份支持兩 量尺能區分憂鬱疾患與另外兩類疾患間的差異,但另一部份反映兩量尺皆無法區 分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間的差異。

研究者認為此結果有下列一種或幾種可能:(1)雙重憂鬱(double depression) 的影響:由於本研究是依照第一診斷(主要診斷)進行分組,而過去研究曾指出大 部分低落型情感疾患病人會發展出重鬱症(Schmaling & Hernandez, 2006),故兩憂 鬱疾患組有可能因雙重憂鬱而造成難以區辨的情形。基於此原因,研究者進一步 檢視兩憂鬱組的其他診斷,卻發現兩組中僅有四位患者有雙重憂鬱的診斷。但由 於臨床實務中,醫生可能不會特別診斷兩者共病的情形,故仍無法排除本研究受 試同時共病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的可能性。因此,此結果一方面或許反映的是本 研究受試的特性,而不一定表示量尺不具有區辨性。 (2)根據 DSM-IV 診斷準則,

兩疾患相似的部分就有憂鬱心情、食慾、睡眠習慣改變、疲累或失去活力、專注 能力減退或做決定有困難、無價值感 vs 低自尊等六項,故也可能因兩種疾患症 狀/本質上就很相近而難以區辨; (3)由於 A3 量尺內容主要為重鬱症的悲傷心情、

無價值感、自殺意念/嘗試,並持續數個星期以上,B4 量尺內容主要為低落型情 感的悲傷心情、無望感、自殺意念/嘗試、胃口不好或吃得過多、疲勞、低自尊、

專注能力減退等,並持續兩年以上,相互比較可以發現兩疾患都同樣可能出現兩 量尺之症狀,故此結果也可能反映兩量尺缺乏能區辨兩者的內容。加上本研究重 鬱症組平均罹病時間約四年,在時間向度上更無法顯現兩組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總的來說,本研究結果可以支持的是,A3 與 B4 量尺可以區辨憂鬱類疾患與 精神分裂症、焦慮疾患間的差異。

4.自殺量尺:

原預測精神分裂症、重鬱症、低落型情感疾患在 A4 量尺得分顯著高於焦慮 症組,但結果顯示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組得分顯著高於精神分裂症與焦慮症組。

此結果支持原預測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在 A4 量尺得分顯著高於焦慮症組,顯示 兩類憂鬱疾患在自殺傾向上顯著高於焦慮症。

但與預測不同的是,精神分裂症者得分顯著低於兩類憂鬱疾患,且與焦慮疾 患沒有顯著差異。對於此結果研究者認為可從兩方面解釋:由於本研究的精神分 裂症組平均罹病時間長達 8 年(平均月數=97.92),在長期接受治療後病情已慢性 化且較為穩定,其自殺及其他焦慮憂鬱症狀傾向也隨之降低,因此在 A4 量尺上 得分較低,與焦慮疾患沒有顯著差異。而精神分裂症組在其他焦慮憂鬱量尺上的 得分偏低似乎也支持上述說法,且此種情形也與柯永河與張小鳳(民 88)的結果類 似。

至於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的 A4 量尺得分顯著高於精神分裂症者,顯示憂鬱 患者的自殺傾向顯著高於精神分裂症者。雖不是本研究原先預測,但也可理解。

因為過去研究顯示,對於企圖自殺或完成自殺者,約有 90%當時正罹患一些精神 疾患(Kessler, Berglund, Borges, Nock, & Wang, 2005; R. A. Stolberg, D. C. Clark, & B.

Bongar, 2002),最有關係的精神疾患為情感、物質濫用與衝動控制疾患(Barlow &

Durand, 2009);又有研究顯示 40~60%的自殺行為是發生在憂鬱發作期間或復原 階段(Rich & Isacsson, 1997; R. Stolberg, D. C. Clark, & B. Bongar, 2002)。因此可知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鬱與自殺之間常有很密切的關係,也就不難理解憂鬱患者的自殺傾向通常高於精 神分裂症患者。

5.焦慮類量尺:

原先預測焦慮組得分顯著高於其他三組,結果顯示四組在恐懼型(B2)量尺上 得分沒有顯著差異,重鬱症組、低落型情感組在恐慌型焦慮(B1)、泛焦慮型(B3) 量尺上得分顯著高於精神分裂症組或焦慮組,以及在強迫型焦慮(B5)量尺上顯著 高於精神分裂症組。對於上述結果與原預測不一致的情形,研究者認為可能受到 下列一種或以上的原因影響:焦慮組受試診斷不特定、共病影響、或量尺題項內 容描述不清(不特定於該疾患)。

因為 B1、B2、B3、B5 分別是測量恐慌、特定恐懼、泛焦慮、強迫症狀,但 此次因臨床收案限制,焦慮組內特定診斷的患者人數都過少,如 Panic disorder(7 人)、specific phobia(9 人)、GAD(2 人)、OCD(23 人),反而是非特定的 Anxiety State 診斷佔了焦慮組的一半以上(44 人),使得焦慮組無法在這些量尺上明顯呈現出特 定於(specific to)恐慌、特定恐懼、泛焦慮、強迫疾患的症狀,故可能是造成焦慮 組在上述量尺的分數沒有高於精神分裂症、重鬱症、低落型情感的原因之一。而 研究者為確認此因素影響的可能性,將焦慮疾患組區分出強迫症組與焦慮狀態組,

進行共變數分析,結果顯示強迫症組在 B5 量尺上得分顯著高於焦慮狀態組(詳 見附錄二),故 B5 量尺區辨效度獲得支持,也支持上述原因的可能性,故其他 量尺也可能因此次收取特定診斷患者的人數過少或未進一步將焦慮組分組而無 法顯現區辨效度。

再者,憂鬱疾患共病焦慮的可能性高(Maser, Weise, & Gwirtsman, 1995),美 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中,發現 32%憂鬱患者有恐慌症,31%曾有恐慌發作,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8

有強迫意念或行為(Class et al., 1989);許多 MDD 病人雖然沒有達到焦慮疾患的診 斷,但其實也有明顯的焦慮困擾(Fava et al., 2004),而共病又常使得患者的症狀 更為嚴重,因此可能造成重鬱症與低落型情感在上述量尺分數高於焦慮症組。

而某些量尺內題項描述不清(不特定於該疾患),也可為精神分裂、重鬱或低 落型情感疾患的症狀之一,也可能是造成其他疾患得分偏高的情形。像是強迫型 焦慮量尺(B5)中 14 題有 6 題(第 29、50、94、136、137、184 題),如「(#29)好久 以來,我一直為了某些自己無法控制的行為而覺得很痛苦」、「(#50)很久以來,

我習慣在做某件事情時,就無法控制地會想到另一些使我非常焦慮不安的事情」、

「(#94)幾年來,常會有一些莫名的想法浮現在腦海裡,我的讀書或工作效率因 此降低很多」;恐慌型焦慮量尺(B1)中的第 5、10、143、213 題,如「(#5)最近 好幾次,我莫名地害怕自己會失去控制,而做出很不好的事」、「(#10)最近好 幾次,我莫名地害怕自己將要死去」;泛焦慮型量尺(B3)的第 8 題「(#8)近半年

「(#94)幾年來,常會有一些莫名的想法浮現在腦海裡,我的讀書或工作效率因 此降低很多」;恐慌型焦慮量尺(B1)中的第 5、10、143、213 題,如「(#5)最近 好幾次,我莫名地害怕自己會失去控制,而做出很不好的事」、「(#10)最近好 幾次,我莫名地害怕自己將要死去」;泛焦慮型量尺(B3)的第 8 題「(#8)近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