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許多的風險,可能來自於組織內部利害關係人、組織外部利害關係人,甚 至是這整個自然環境。企業若想永續經營,就必須在任何時刻將風險管理 與利害關係人需求納入決策考量之中,視利害關係人的意見與環境維護為 自身責任。透過資源的提供、制度的設計與創新技術的應用,滿足內外利 害關係人的需求,降低營運風險,並且創造出新的、對環境無負擔的商業 模式。最後得以讓企業達到永續經營的做法。」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方式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多元,且不同學者或組織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方式 也不盡相同。本節將簡述國內外五種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方式。

一、Modic 企業社會責任八類型

Modic 於 1988 年時,將企業社會責任按照範疇分為八個類別,分別是 產品責任、誠信行銷責任、員工在職訓練責任、環境保護責任、提供平等 雇用機會、良好的員工關係與福利、員工的安全和健康與公益活動。從這 八個類別可以發現多數類別皆與員工相關,研究者推測或許某種程度上可 以反映該年代所重視的面向。

二、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模型(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美國學者卡洛爾(Archie B. Carroll)在 1991 年時提出企業社會責 任金字塔模型的概念。他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由四種責任組合而成的,分 別是經濟責任(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法律責任(Legal

responsibilities)、道德責任(Ethical responsibilities)與慈善責任 (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ies)等四類責任所組成(Carrol,

1979,1991),且此四類責任具有階層性,亦即企業必須滿足某階層的責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之後,才有可能繼續負起下一階層的責任。以下將個別介紹四類責任:

(一)經濟責任:

經濟責任為所有責任的基礎,屬於企業必須負擔的責任。企業將 服務、產品、貨物等生產給所需的消費者,從中為企業賺取可接受的 利潤(make an acceptable profit),並促進整體社會的經濟成長。

而經濟責任做為所有責任的基礎的背後意涵是,若經濟責任無法達 成,則企業也不可能去執行其它三類的責任。

(二)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意謂著企業的運作必須遵守法律或者是同業規範,各種商 業活動須依法有據。法律責任的執行是建立在經濟責任之上,例如誠 實納稅、為員工投保、不得排放汙水、做好廢棄物回收……等等,屬 於企業必須負擔哦責任。然而,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守法不一定 就是合乎道德,故其層次低於道德責任。

(三)道德責任:

又稱做倫理責任。道德責任是超越法律這條道德底線,透過公 平、正義的行事原則,來符合社會大眾對於企業許多倫理要求上的期 待。

(四)慈善責任:

慈善責任為最高階層的責任,代表企業主動且自願地進行慈善活 動,透過物資、金錢捐贈,或知識、技術上的協助,貢獻企業資源,

增進人類的福祉,改善社會大眾的生活條件。而慈善責任與道德責任 的差別在於,慈善責任的自願性程度更高,更無條件地付出,而道德 責任則是企業回應社會的期待。慈善責任通常表現在對於偏鄉或弱勢 孩童的教育、藝術、體育與非營利組織的幫助或貢獻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慈善責任

道德責任

法律責任

經濟責任

要求的

要求的 成為企業公民

追求道德倫理

遵守法律

追求利潤

期待的 渴望的

圖 2- 1 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 資料來源:Carrol(1991);馮燕(2004)

三、三重底線理論(Triple Bottom Line)

由英國學者約翰·埃爾金頓(John Elkington)於 1997 年時提出。他 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經濟責任(Economic)、社會責任(Social)與環境責 任(Environmental)。埃爾金頓認為企業在營運的過程中,若只單方面追 求獲利,將導致環境與社會面的失衡,進而與消費者或全體社會對立,造 成企業永續經營上的困難與挑戰。故企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同步考 量環境與社會這三重底線,在三者中間取得平衡,並追求利潤(Profit)、 人民(People)與地球(Planet)等 3P 的三重盈餘,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 根本。

四、Dahlsrud 企業社會責任五構面

Alexander Dahlsrud 於 2006 年時,透過找尋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文獻 與運用 Google 關鍵字搜尋,發現從 1980 年至 2003 年間,共 27 位學者對 企業社會責任發表了 37 種不同的定義。透過質化的內容分析,Dahlsru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於同年發表《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Defined: an analysis of 37 Definitions》,並歸納企業社會責任共由五個面向所構 成,分別是環境面向(Environmental dimension)、社會面向(Social dimension)、經濟面向(Economic dimension)、利害關係人面向

(Stakeholder dimension)與自願面向(Voluntariness dimension)。由 於此研究是對過去的資料進行彙整,故對於面向上的定義與解釋,

Dahlsrud 並無多做著墨。

五、世界永續發展協會

2004 年,世界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將企業社會責任的責任範疇界定為六 大類,分別是人權、員工、環境保護、社區參與、供應商與利害關係人。

以下針對此六類進行說明(企業永續發展協會,2004): (一)人權

企業必須保障不同種族、性別、年紀、性傾向的人皆能享有其應 受保障的權利,並且給予相同的對待。例如原住民生存權、婦女權、

同性戀權……等。針對人權的推廣與維護,企業應主動透過員工訓練 與公開宣示來表達支持。

(二)利害關係人

利害關係人的範圍十分廣泛。由於股東是企業的擁有人,過去企 業對於股東的意見的重視程度往往勝過於其他利害關係人。對此,企 業必須尊重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例如員工、顧客、社區鄰里、政府機 構,並視所有利害關係人擁有相同的影響力與權利。

(三)員工權益

員工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針對員工的基本權益,如薪資、勞動 環境、工時等皆要有所保障。此外員工權益還包含集會結社的自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與勞方談判的權利、禁止非法雇用童工、消除職場歧視……等。

(四)環境保護

企業必須避免營運過程中對環境造成汙染與破壞,亦有責任保護 供應鏈所在的環境。地球只有一個,資源也是有限的,企業必須用最 有效率的方式生產服務與產品,減少資源的無謂耗用。

(五)社區參與

企業必須重視營運對當地人事物的衝擊,必須保持與當地社區居 民順暢的溝通管道,了解不同訴求並加以處理,並主動關切社區事 務,對社區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六)供應商關係

供應商與企業是緊密依存的。供應商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直接或間 接地對企業造成影響。例如供應商使用衝突礦源、雇用童工……等 等。故企業須積極地向供應鏈的上游與下游進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管 理。

六、天下雜誌四大構面

天下雜誌最早於 1994 年時,在其「年度標竿企業評比」中,加入了企 業公民的評分項目。2007 年開始,將此企業公民的評分項目獨立成為「企 業公民獎」,至今已經邁入第十一年,為台灣早期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獎項 之ㄧ。其評分方式是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 與環境保護四個面向,針對不同面向邀請該領域的專家選者進行評比。以 下針對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與環境保護四個面向進行說明:

(一)公司治理:衡量董事會的獨立性及公司透明度。

(二)企業承諾:衡量企業對消費者的承諾、對員工的培育照顧、及對創新 研發的投入。

(三)社會參與:衡量企業是否長期投入特定議題,並發揮影響力。包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社會公益、慈善捐贈及社區活動等。

(四)環境保護:衡量企業在環保及節能上是否有具體目標與作法。

七、遠見雜誌四大類別

為了促進台灣企業與國際標準接軌,遠見雜誌在 2005 年時首次舉辦企 業社會責任大調查,透過獎項鼓勵,引領台灣政府、社會與企業更重視企 業社會責任。遠見企業社會責任獎今年已經邁入第十三屆,亦為在台灣首 波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獎項的先行者之ㄧ。遠見雜誌將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 分為四個類別,分別是幸福企業組、環境友善類、教育推廣類、公益推廣 類,並分別針對各個類別予以頒獎。以下為四種類別的評分內容(資料來 源:遠見雜誌):

(一)幸福企業組:以促進職場友善環境、員工權益、員工健康為宗旨。

(二)環境友善類:以企業日常營運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廢棄物減少,以 及在策略中融入環保觀念,提升環保績效為宗旨。

(三)教育推廣類:以提升各學習階段的教育水準為宗旨。

(四)公益推廣類:以減少、改善社會問題,並推廣社會公益為宗旨。

目前企業社會責任定義與分類方法,雖然以 Carroll 所提出的企業社會責 任金字塔模型最為多數研究所採用的(黃忠發、連和吉、張書豪,2012)。但自 天下企業公民獎在台灣逐漸深耕與為人所知,從 2010 年起陸續有研究者開始使 用天下企業公民獎的四大構面來進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方式,例如徐振堯

(2010);蔡明春、鄧建中、鄭青展與邱宇文(2014)。而本研究希望能透過在 地獎項與在地企業的企業社會責任作為連結,故本次研究將以天下企業公民獎 之環境保護、社會參與、企業承諾與公司治理四大構面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分類 方式。

的表現評價」兩個尺度,來分解出不同價值主張的工具(Martilla & James,

1977)。而學者 Sampson 與 Showalter 則認為,透過運用 IPA 衡量「消費者的重 視程度」與「消費者認知的表現情形」兩個維度,可將特定的服務、產品的相 關屬性做出優先排序(Sampson & Showalter,1999)。

重要性-績效分析法是以重要程度作為橫軸,認知表現程度作為縱軸,而 交織成的一個二維尺度矩陣。Martilla 與 James 在發表此工具時,是以中位數 作為重要性與認知表現程度的中央分隔點。意即重要性的中位數以右,代表重 要性程度相對高;認知表現程度的中位數以上,代表認知的表現程度相對優良

(Martilla et al.,1977)。而也有學者提出以算數平均數作為兩維度中央分

(Martilla et al.,1977)。而也有學者提出以算數平均數作為兩維度中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