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伍、綜合活動領域實施之現況與困境

與本研究主題有關的,研究目前綜合活動的實施現況與困境,多少反應出了 一般教師對於綜合活動所抱持的教學信念,以下就學者對於此一問題的相關研究 做一資料的搜集與整理。

部份學者如湯梅英(2000)、黃義良、鄭登文(2002)與張政一(2004)等 的研究指出教育工作現場的第一線教師對於綜合活動此一領域施行至今仍不甚 了解;湯梅英(2000)在一篇討論有關綜合活動領域的文章中認為,在七大學習 領域或多或少可以找到對應的舊有學科名稱,例如「社會領域」包括現有的地理、

歷史、公民,雖未能完整描述,而常引發誤解、爭論,但是至少觸及社會學習領 域學習內涵的澄清,而不至過於陌生。相較之下,「綜合活動」就常讓人「摸不 清頭腦」而不免猜疑。黃義良、鄭登文(2002)在一項針對台南縣小學一年級教 師所實施的調查中,研究教師的認知與需求現況看「綜合活動領域」實施,研究 結果發現,國小一年級教師對於綜合活動的正確認知屬中等,意即有多數教師對 該領域的內容與施教屬於「部份了解」,且教學年資越深及學校規模越大的教師 所抱持的正向態度也較低。張政一(2004)則提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是一門 新設置的課程,對大部份的教師而言,是相當陌生與疑惑的,尤其對於本領域課 程的發展,該如何掌握其理念與領域內涵;以及實際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更是茫 然不知應從何處著手。

依據吳瓊洳、楊鈴絨(2004)、曾端真(2000)、李坤崇(2003)、陳慧琳、

王儷靜(2004)、張憲庭(2004)、陳聖謨(2 004)等人的研究,綜合活動在實施 的現況與所遭遇的困境有以下的情況:

1.教師對綜合活動的體認與認知不足,造成實施的困境:過去輔導活動基礎未穩 與團體活動無明確目標,以這樣的基礎來設計綜合活動,教師自然會產生相當 的迷惑與茫然。另外,一般教師受到家長觀念、文憑主義、升學主義與現實主 義的影響,比較偏在認知領域的學科,對於屬於情意領域的綜合活動,其重視 之程度認為比不上語文、數學等領域來得重要。甚至認為綜合活動屬於次要的 學習領域,造成在實施的困境,教師對此一領域的觀念有待加強。

2.領域範圍廣闊,內容紛雜,目標太過理想化,窒礙難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 範圍包括能夠引導學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 動,其領域範圍包括:現行活動課程,如童軍活動、輔導活動、團體活動,跨 領域及跨班級活動、校際間活動、四大主題軸及二十項主題軸內涵、六大議題、

十大指定內涵等等。試想以每週二到三節的實施時間,意圖涵蓋如此廣闊的範 圍,有其實質上的困難性。

3.教師依賴教科書施教,教材重複問題揮之不去:囿因於前述範圍包羅萬象,形 成書商選編教科書彈性自由度相當大,儼然怎麼編都對,只要言之成理,可連 結課程綱要規定之要項即可。因此不僅與相關領域間的重疊性不易區隔,與同 一年段不同版本間的領域教材重複問題更是嚴重。即使教師有很大的空間自主 規劃與設計,然而教科書的簡便與可靠性優勢,一般教師並不願化簡為繁,或 貿然自力發展,其所衍生的教材重複現象則無可避免。

4.教學資源取得與行政支援程度不一,致使課程品質落差大:綜合活動領域課程 實施所需的後勤支援配套措施常因設施資源取得的多寡、教師人力的協同配合 難易與行政服務品質的高低,而有校際間的差異。更由於並不屬於智能學科課 程,教師自主空間甚大的現象,使得班際間的課程品質差異亦屬明顯,且教學 群之統整教學配合度不夠,教學效果亦不易彰顯。

5.能力指標動詞過於明確限制,使得教師施缺乏彈性:「能力指標」係編輯教材 的依據,確立教學目標與運用教學方法的前提,教師實施教學評量的準則。然 而在「能力指標」中的動詞(如說出、舉例、認識、蒐集、辨識、整理、應用 等)礙於在撰時文句要力求精簡,故指標中的動詞只呈現該項能力的某一面向 無法從容地使學習者實踐所知,表達自己的體驗。

6.試圖兼顧質與量的多元評量,受限於學科屬性不易落實:課程範圍的寬廣多 樣;活動型態的動靜不一,不似學科課程,空易以簡便速效的紙筆測驗進行客 觀性評量,評量過程耗時費力,家長亦質疑教師評量的客觀性。例如:教學日 誌、會議記錄、研究報告、活動心得、成品製作或遊記。因此有關評量方式的 設計、文字描述、批閱與成績登錄等文案負擔變得相當沈重。

由以上的研究可以發現綜合活動在施行上仍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與本研 究有關的則是教師對綜合活動精神與內涵的了解、評量的實施等仍有所疑惑未完 全認同之處。或許從了解教師態度與信念後,進而使之改變綜合活動領域所面臨 的問題即能得到改善。

第二節 綜合活動領域教材選用現況研究

林銘山(2004)認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綜合活動領域的課程發展因各 校的差異與解讀不同,而有不同的面貌呈現。洪睿聲(2004)的研究也有類似的 看法。不同學校及老師對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看法與教法並不相同,其中包括 教科書的採用與否;內容偏重於童軍、團體、輔導或家政等各有爭議;或是有些 學校將綜合活動安排為社團活動、分組活動;甚至有部份學校將學校行政放入綜 合活動課程。

吳菜霞等(2003)在針對台北市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現況研究的調查結果 發現,在教材運用的統計:自編教材的佔 10%、改選編的佔 25%、使用審定教科 書的佔 42%、自編和教科書混用的佔 17%、自編和改選編和教科書佔 3%、自編

教科書和其他的佔 3%。另外研究者因擔任綜合活動輔導員藉職務之便,於綜合 活動相關研習時間,訪談擔任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用以瞭解教學現場之課程 內容決定。依訪談結果及研究需要將綜合活動領域教材的選擇做以下的分類,分 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