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休閒態度

本節共分為四個部份。第一部分先說明休閒的意義與功能;第二部分則說明 態度的概念,鑑於休閒態度的概念由態度而來,因此先對態度一詞之定義與特性 予以說明;第三部份則說明休閒態度之定義,其休閒態度包含三個部分,分別為 休閒認知、休閒情感及休閒行為;最後第四部份則探討休閒態度之衡量構面。

一、休閒的定義與功能

休閒一詞最早的概念源於希臘,透過語言學的角度來了解休閒一詞,我們可 以初步了解休閒定義之端倪。在希臘文中的休閒(schole),意指無拘無束的行動,

擺脫生產勞動後的自由時間或自由活動;而拉丁文字中的休閒Licere,意指被允 許(to be permitted)或自由的(to be free);法語的Lisir,意指自由時間(free time),歐 美國家中,如英文Leisure 或Leisure time 都是指個人可自由或自主的時間而言(許 義雄,1983)。

在中文的定義,從「休閒」字面上來說,包含了「休息」和「閒暇」兩個概 念,故休閒是指一個人所擁有的「閒暇自由時間」,和「從事任何可以恢復精神 或體力的活動」為主(林東泰,1992)。

透過上述語言學的角度,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在從事休閒活動時,是在個 人可自由支配的非工作時間下進行的,而國內外學者則針對休閒之定義,提出以 下三種分類:第一,時間的觀點;第二,活動的觀點;第三,心理的狀態(Godbey,1994;

Mannell & Kleiber, 1997;李晶,2000)。各家學者對休閒概念觀點各有不同,以 下針對各種說法進行綜合整理:

(一) 時間的觀點

Parker(1976)定義休閒是利用剩餘的時間,即一天減去非休閒之時間,如工 作、吃飯、睡覺、等其他生理上所需的時間,即等於剩餘時間。從時間的角度來 探討休閒的意涵,通常是指生活中的某些情境,個人在工作、義務責任和生存以 外的時間,擁有相對的自由去從事自己想做的事(Godbey, 1994; Mannell & Kleiber,

1997)。Dowd(1981)指出,有些學者認為休閒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所從事的活動,

它是以時間的角度來探討休閒的定義。也就是說休閒是指個人在工作、義務責任 和生理需求以外的可自由支配時間,去從事自己想做的事。

(二) 活動的觀點

休閒是一種活動(或舉動),而舉動可分為感覺舉動及制式舉動,一般來說,

制式的舉動比較傾向於分內必須去完成的事情,如上學、工作等;而感覺舉動則 伴隨較愉悅的消遣,如嗜好、運動旅行等,因此,休閒是比較傾向於感覺的舉動 (李晶,2000)。休閒被定義為一系列不同類型的活動,從社會活動的角度來定義 休閒,可以擴展休閒這個概念的內涵;Dumazedier(1967)則認為,休閒是盡職業 家庭與社會責任之後,讓個人能夠自由盡情發揮從事的一系列活動,它可以是休 息,也可以是自娛,亦可以是非功利性的增長知識、提高技能,同時也可以是對 社團活動的主動參與。Kelly(1982)認為休閒是為了自己的緣故而去選擇的活動,

它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且可與其他盡義務和責任的活動加以區別,這些活動包括 工作和家庭責任。Rossnam(1995)認為,Leisure(休閒)包含了recreation(休閒活動)、

play(遊戲)、game(比賽)三個層面。Leisure(休閒)是內在滿足、自由選擇及有積極 影響的;recreation(休閒活動)是具有恢復再造、社會目的、特殊寓意等特性;play(遊 戲)是具有自發性、自我表現及創造性等兒童特質;game(比賽)則是指休閒的經驗 是來自於有規則,對手的競賽與嘗試等。

(三) 心理的狀態

70年代的美國,休閒研究發展迅速,且學者提出一種休閒的新觀點,強調休 閒是一種心理的狀態,不著重特定時間或活動的特性(余嬪,1999)。個體本身的 知覺自由(perceived freedom)是休閒參與的基本要素之一。休閒活動所得到的經驗 是一種重要且特殊的心理狀態,它不只是在自由時間內所從事的活動,同時也是 心理上或生活態度上的一種心理狀態(李晶,2000)。Godbey(1994)綜合許多休閒 定義之後,將休閒定義為從文化環境和物質環境的外在壓力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

對自由的生活,它使個人能夠以自己所喜愛的、感到有價值的生活方式,在內心 充滿愛的驅動下行動,並為信仰提供一個基礎。

Kraus(1990)整合多位學者對休閒的研究,提出五個觀點,來解釋休閒的意 義:

(ㄧ) 古典休閒論

此觀點強調內心層面的休閒觀,認為休閒是自由的理想狀態,也是精神與心 智的啟蒙機會,而不是外在形式化的休閒活動,亞里斯多德是此觀點的代表。

(二) 社會階層的休閒論

在封建與文藝復興時期,休閒被視為是一種社會階層的符號,唯有富豪身分 地位者,才有休閒的能力。但是隨著社會越來越富裕,此觀點已不能說明目前休 閒的意義。

(三) 休閒即自由時間

社會學的觀點是將休閒界定為工作以外的自由時間,或者是把有關工作和日 常生活所需(如吃、睡、作家事)的時間扣除之後,所剩餘的個人可支配自由的時 間。此種說法如同上述的分類方式,將休閒以時間的分類相符。

(四) 休閒即活動

此觀點把休閒定義為人們在自由時間裡從事的遊憩活動。此觀點與遊憩 (recreation)的概念相似,亦與上述的分類方式,將休閒視為活動的分類相符。

(五) 整體性的觀點

此觀點綜合休閒的內在主觀意義和外在客觀的自由時間與活動型態,強調在 活動中覺知自由及休閒涉入的角色,藉由探索自己的能力來豐富經驗與尋求自我 的實現。

Ajzen (1991)提出休閒活動具有六大功能:(一)帶給個人快樂,可以無冒險地

進行社會實驗與認知;(二)增進身體健康與增加生活的多樣貌;(三)增加個人的自 由感、體驗各種生活目標;(四)發展人際關係與建立友誼;(五)娛樂與放鬆;與(六) 經由需求而滿足人生。

林東泰(1994)從社會心理學的層面,指出休閒的功能和價值,包含了八點:(一) 人們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接受社會化的涵育過程;(二)藉由休閒參與來拓展視 野,培育休閒態度,學習休閒技能;(三)休閒參與可維持或提昇人際關係和社會 互動。(四)透過休閒涵化個人個性和品德。(五)藉由休閒來改進與工作有關與技能,

以提昇工作效率;(六)休閒可防範反社會行為;(七)休閒可發展社區意識;與(八) 休閒可啟迪人生觀和社會觀。

高俊雄(1995)表示一個人參與休閒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改善其身心狀態、滿足 需求的滿足。論點如下:(一)均衡生活體驗:紓解生活壓力、豐富生活體驗、調 劑精神情緒。(二)健全生活內涵:維持健康體適能、啟發心思智慧、增進家庭親 子關係、促進社會交友關係、關懷生活品質;與(三)提升生命品質:欣賞創造真 善美、肯定自我能力、實踐自我理想。

綜合上述學者之論述,休閒的定義不外乎個人的自由意志與非工作以外的自 由時間為重要的關鍵指標。故本研究定義休閒乃個人在從事非工作與義務之外的 時間,可自由支配從事自己所喜歡的活動,而本身所從事的休閒活動,是具正面 意義的。

二、態度的定義

態度一詞本身具有評價(evaluation)的意思,「評價」是指對某些事物持肯定 或否定的反應組合,在行為科學的研究上,被認為是心理的準備狀態(Eagly &

Chaiken,1993a)。

Kenyon(1968)曾聲明在社會學領域,態度的定義與測量方法一直都是個令人 困擾的問題,將態度定義為一種潛在的、不易察覺的、複雜的、但較穩定的、對 某種特殊理由並具方向與強度的行為性格。縱使如此,多數學者仍認為態度是可

以被評價的(Ajzen, 1998)。

黃金柱(1985)認為態度包含有具特定對象、具方向性、具有強弱度、具學習 而來的、具有一致性和一貫性的特質。(一)態度需有特定對象:此對象可能是具 體的人物,也可能是抽象的概念,也可能是某政策或規劃,所以在態度的研究上,

需對於態度對象有清楚的界定。(二)態度具有方向性:對此態度對象所產生積極 或消極、喜愛或厭惡、贊成或反對等正負面傾向。(三)態度具有強弱度:分正負 傾向的程度,而態度的強弱對其行為的影響力成正比。(四)態度是學習而來的:

個體從生活經驗中逐漸發展而成。(五)態度具有一致與一貫性特質:個體持久的 傾向。

Weber(1992)綜合過去的研究,指出態度是對於態度評價對象評價的歸類,

而態度對象的整體評價是由認知、情感與行為所形成的(一)認知訊息:對態度對 象的了解、知識和看法;(二)情感訊息:對態度對象的情緒與正負評價;(三)有關 過去行為或行為意圖的訊息:對態度對象所採取的行為反應。

Myers(1993)亦認為,態度是由認知、情感、行為意向三者之間的綜合所構 成。(一)認知:帶有好壞的評價及意義敘述的成分,內容包含個體對態度對象的 認識、理解、贊成及反對。(二)情感:指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好惡情感。(三)行為意 向:個體對態度對象的行為傾向。

大多數的社會心理學家認為,態度是對於某特定對象經由學習所表現出來的 一種持續性的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傾向。態度的情感成分是個體對事物的感受及 正負評價;認知成分是個體對事物的看法、認知與信念;行為成分是個體對事物 所採取的行為反應或傾向(時蓉華,1996)。

三、休閒態度之定義

Fishbein&Ajzen(1975)認為態度的定義不但符合社會科學與行為研究,同時 也適用於休閒行為的研究。其在休閒上的定義即為對休閒對象所產生的情意表現,

此處所提及之對象,係指休閒活動本身、休閒活動的場所、參與休閒的人事物或

是相關之休閒方針和計畫。根據過往的研究,希望能透過休閒態度去預測休閒行 為的產生,國內學者林東泰(1992)認為每個人的休閒行為大抵上是休閒態度的外 在行為表現,所以只要掌握個人的休閒態度,就可以確認他可能採行的休閒行為,

而Iso-Ahola(1980)的研究,說明態度與行為間並非直接相關,探討休閒態度雖可 助於了解休閒行為,但卻無法對特定的休閒行為進行預測。

Neulinger(1981)主張休閒態度即是個人對休閒的特殊想法、感覺和行為表現,

並且會影響個人的休閒參與情形。Ragheb&Beard(1982)認為休閒態度是個體對休 閒 的 事 實 、 知 識 與 信 念 , 對 休 閒 的 好 惡 情 感 , 個 體 對 休 閒 的 準 備 狀 態 。 Estrem-Fuller(1990)指出,休閒態度是經由學習而來的,個人早期在家庭休閒經驗、

並且會影響個人的休閒參與情形。Ragheb&Beard(1982)認為休閒態度是個體對休 閒 的 事 實 、 知 識 與 信 念 , 對 休 閒 的 好 惡 情 感 , 個 體 對 休 閒 的 準 備 狀 態 。 Estrem-Fuller(1990)指出,休閒態度是經由學習而來的,個人早期在家庭休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