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的相關研究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非常廣泛,且功能和分類方式也不盡相同。以下 即針對休閒活動定義、功能及分類來討論休閒活動參與的類型。

一、休閒活動的定義

隨著國民所得增加及週休二日實施,休閒活動愈來愈受到大家的重 視。人的一生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休閒時間,因此,如何藉由休閒活 動紓解身心壓力,豐富生活內涵,進而提昇生活素質,更顯得重要。亞 里斯多德曾說過「工作是為了休閒」。他認為生命中的每樣事物皆與休 閒有關,休閒活動是人類行為目標之一(陳思倫、歐聖榮和林連聰,

2001)。然而「休閒活動」究竟為何?休閒活動的定義,由於隨著時代 的變遷,及各研究者從不同角度的出發觀點,例如:從歷史、哲學、社 會學、心理學、經濟學,以及政治學各種不同的角度與觀點來看休閒活 動,對休閒活動的看法都會有所差異,因此休閒活動定義具有複雜和多 樣的特徵。為釐清休閒活動真正的意涵與相關概念,本節試圖綜合各研 究者所持的論點加以整理歸納,並進一步的探討休閒活動的功能及休閒 活動的參與類型。

從研究上顯示休閒活動的領域廣泛,例如:包含運動、音樂等動態 活動或靜態屬性,而休閒活動是內在動機促發而成,以追求個人的滿意 感為目標,而非外在目的或回饋所致(李炳昭、陳秋曇,2009;Kraus,

1990)。

從許多研究上發現休閒活動動是生活型態的一種表現,也是人類日 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休閒活動可使人們愉快、輕鬆、滿足、調和情 感及促進健康,並能增加豐富的生活經驗(李鐘元,1982;陳彰儀,1986)。

其中陳彰儀(1986)認為個人會因不同的經驗、文化影響、個人特質等,

選擇不同的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是運用個人閒暇時,也就是在工作之餘下班之後所進行的 活動(王福生,2003;周佳慧,2001;林清崎,2002;張正一,2004;

程紹同,1994;謝政諭,1990)。其中謝政諭(1990)認為人們可藉由 休閒活動擺脫工作的疲乏單調和壓力,而使人恢復活力。林清崎(2002)

認為可以能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去從事某項休閒活動,並能從活動中獲 得樂趣或滿足感。王福生(2003)認為個人由參與有興趣的活動中得到 心情的愉悅及滿足感,並累積參與不同活動的經驗,達到最佳休閒品 質。張正一(2004)則認為參與休閒活動並沒有嚴格規範或強制規定、

屬於自願或非強迫性參加、不求財物報酬、無評比或競賽壓力的正當而 不變質的活動,與為謀財物報酬或榮譽成就、而負有任務的工作不同。

且個人依其興趣與需要所從事之活動,藉由參與活動可享受愉悅滿足的 體驗。其它研究者則表示休閒活動是除了生理需求(吃飯、睡覺、盥洗)、 學業等日常生活必須之事外,在一段能隨心所欲運用的時間裡,自由且 無特定目的,所從事的各種自己想做的靜態或動態的正當活動,並能達 到身心快樂與滿足的狀態(連振杰,2005)。

茲將上述休閒活動定義的分類整理於下表2-1:

都肯定休閒活動的正面功能。休閒活動不僅對個人具有助益,對家庭、

社會、經濟、醫療、國家文化發展也具有積極正面的影響。以下將針對 個人、家庭、社會等觀點加以說明。

(一)對個人的功能

國內外研究皆認為透過休閒活動可以鬆弛身心,消除個人的壓力,

並增進個人身心發展(朱敬先,1996;張酒雄、邱祖賢、鍾蔚起、郭丁 熒、羅瑞玉和楊景堯,1992;Coleman&Iso-Ahola, 1993)。休閒活動還 有助於個人生活及智能發展,以有進一步的表現(Michael, 1984)。另 外,休閒活動也可幫助個人彌補生活中的不足或缺憾,使人有機會達成 其他活動所無法達成的目標或無法滿足的需求(Witt & Bishop, 1979)。

(二)對家庭的功能

Shaw 和Dawson(2001)的研究發現,父母親大多認為全家參與休 閒活動具有高度價值,透過全家一起參與休閒活動,可促進家人彼此間 的感情交流,增進凝聚力、減少疏離感。對家中小孩而言,還可以學到 健康的生活型態與道德價值觀。尤其,在現行工商社會中,大多是雙薪 家庭,家人相聚時間相對減少,若家庭成員能夠一起參加休閒活動,則 可藉由參與過程,來增進家人彼此間的感情,形成溫馨、和諧、快樂的 家庭氣氛。

(三)對社會的功能

有益的休閒活動具有消弭暴力,減少犯罪,匡正社會風氣,以及促 進社會和諧的功能(林東泰,1994;余嬪,1996;陳彰儀,1986)。研 究指出休閒活動具有三種社會功能:1.使人們學習如何在社會中扮演他 們的角色,並學習正確的社會行為;2. 休閒活動可解除人們的疲勞,

重新恢復精神和體力,提高生產力,為社會貢獻,以完成社會目標;3.

休閒活動可讓人們有歸屬感,進而養成組織的意識和認同感。吳綿

(1994)的研究指出,休閒活動對青少年而言具有拓展人際關係,促進 友誼交流的功能。藉由同儕團體的互動,青少年在休閒活動中建構其人 際關係的網路,透過人際關係的處理經驗,學習社會參與的溝通技巧,

進而達到社會化的目標。由此可知,推展正當的休閒活動將有助於維持 社會的和諧與安定,促進社會的發展與繁榮。

三、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

隨著時代變遷,國人休閒時間增多,對其生活品質隨之重視,一般 人對休閒活動的選擇皆因各種因素而不同,透過休閒參與類型相關之研 究,有助於瞭解到現在人對休閒活動選擇的社會趨勢。一般用來分類的 方式主要有三項:主觀分類法、因素分析法、多元尺度評量法(羅明訓,

1999)。以下即針對此三種分析法討論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一)主觀分類法

主觀分類法是由研究者主觀的見解來區分類別,將某些具有共同性 質的休閒活動歸於一類,並加以命名。所以特質不同就形成不同的分 類,這是最常用的分類法(張翠珠,2001)。採用此分類法的相關文獻 彙整如表2-2。

表 2-2 主觀分類法之相關文獻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梁坤茂(2000) 知識型、運動型、娛樂休憩型、社交型、技藝作業型張翠珠(2001) 藝文性、體能性、娛樂性、社交性

李世文(2002) 藝文性、運動性、消遣性、社交性、實用性胡信吉(2003) 知識性、藝文性、體能性、娛樂性、社交服務性李三煌(2004) 知識技能類、體育運動類、遊憩逸樂類、社交活動類

蘇瓊慧(2005) 藝術性、知識性、體能性、社交性、戶外性、服務性、娛樂性。

(續下頁)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的分類結果較為簡單,一般只有二至三個類型,可以很清楚的瞭解每一 個類型的特性,但因為可以分析的數量相當有限,故採用此方法的研究 較少(胡信吉,2003),採用此分類法的相關文獻彙整如表2-4。

表 2-4 多元尺度評量法之相關文獻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De Grazia

(1964)

音樂、繪畫等。

3.運動性:係指有助發展體能及強健體魄的各式體能性的休閒活動,例 如:球類運動、游泳、舞蹈、體操等。

4.娛樂性:係指為了打發時間、玩樂及調劑身心的消遣性休閒活動,例 如:看電視、電影、打電動、逛街購物等。

5.社交服務性:係指能夠增進人際關係、學習各種社交禮儀及服務他人 的閒逸性休閒活動,如打電話聊天、到親戚朋友家玩、擔任社工、義工、

從事宗教活動等。

6.戶外遊憩性:係指倘佯於自然環境中所進行的休閒活動,例如:散步、

爬山、健行等。

四、休閒參與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性別對於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有顯著的影響力(王水 文,1994;王美芬,1993;王建堯,1998;蔡佳容,1991)。而徐蒲玲

(1987)的研究也發現,國小兒童在各類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上的,會 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國小男生比國小女生較常從事運動性休閒活 動,女生比男生較常從事藝文性及康樂性活動。

(二)就讀年級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年級對於休閒活動的參與有顯著的差異(王建 堯,1998;李枝樺,2004;程紹同,2000)。而林芝怡(2005)的研究 也發現低年級學生比高年級學生有更多娛樂時間,故低年級的學生較高 年級的學生熱衷參與休閒活動。而張文禎(2002)的研究則指出國小六 年級學童在遊憩類、體育類、知識類、技藝類、逸樂類、及社交類等休 閒參與之平均數均高於四年級學童。並認為可能是六年級學童之身心發 展已較四年級學童成熟有關。

(三)父母管教方式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父母管教方式會對學生休閒活動造成相當影響

(江中皓,2000;曾正吉,2006;程紹同,2000)。另外,蔡素琴(1998)

的研究也發現,兒童休閒態度因不同父母休閒教養方式而有差異,父母 對兒童休閒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四)課業負擔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課業負擔對學生休閒活動會有影響(張少熙,

1994;張文禎,2002)。顯示出青少年娛樂性休閒參與會因課業負擔的 程度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五)可支配零用錢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可支配零用錢會對學生休閒活動造成相當影響

(陳冠惠,2003;梁恒華,2006)。顯示出青少年娛樂性休閒參與會因 可支配零用錢金額不同而有差異存在。姜國才(2013)研究亦發現表示 可支配零用錢多寡會對休閒活動參與類型有顯著差異。顯示出青少年娛 樂性休閒參與會因可支配零用錢金額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綜合上述,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在休閒參與類型上會有所差異(蔡 佳容,1991;王美芬,1993;王水文,1994;張少熙,1994;王建堯,

1998;程紹同,2000;江中皓,2000;張文禎,2002;陳冠惠,2003;

李枝樺,2004;曾正吉,2006;梁恒華,2006)。本研究擬將進一步探 討不同性別、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可支配零用錢等背景變

李枝樺,2004;曾正吉,2006;梁恒華,2006)。本研究擬將進一步探 討不同性別、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可支配零用錢等背景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