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之研究"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 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 之研究. 指導教授:侯雅齡博士 研究生:呂淑菁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2)

(3) 謝 誌 回首四年研究所生涯的點點滴滴,其中的辛苦、感謝永存心中,感 謝這一路走來所有支持我的人,你們是我生命中永遠的貴人。 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感謝雅齡老師在論文撰寫期間不厭其煩地 指導,在寫作過程中難免遇到瓶頸、挫折,也謝謝您所給予的建議與鼓 勵,這兩年多來的關愛,此生難忘!感謝兩位口委,李永昌老師提供精 闢的見解,經常一針見血,讓我有頓悟的感覺;以及細心的黃玉枝老師 將論文裡不論大小問題都能一網打盡,讓這本論文能更加完善。 還要感謝高雄市十五所資優班導師們及幫忙填寫問卷近四百位學 生,有您們的幫忙,才能讓我的研究順利完成。 在這段奮鬥的期間,非常感謝研究所的同窗戰友揚素、慶芳、雅綺、 孟芸、彗瑜、雅燕、傑人,謝謝你們的加油打氣及幫助,讓幾度想要放 棄的我又重新站起來走到現在!謝謝像是我第二個媽媽的幸姿姐,老是 在我需要時當我的心靈導師,讓我有力量走完這趟辛苦的旅程;感謝我 二十多年的老友曉萍,謝謝妳總是這麼了解我,總是懂得如何激勵我前 進;還有親愛的鼓山國小同事們,尤其是特教夥伴品蓉、茹涵、宛芸、 立玲,謝謝你們的加油打氣,讓我每天上班都很開心、元氣滿滿。 我還要深深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在這段時間給予我最大的關心 與協助,讓拖著疲憊身軀的我回家時還有一盞燈及一碗熱騰騰的宵夜! 最後,要感謝我當時的男友也是現在的老公威龍,這四年來真是辛 苦你了,總是在我開車回家的一個多小時車程中與我用電話聊天,開心 時有你一起分享,難過時有你打氣,生病時更有你送湯藥,你是一個不 僅能同甘也能共苦的好男人,感謝有你! 淑菁謹致 103年7月 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 礙及休閒無聊感之現況。採用便利取樣的方式,以346位高雄市一般智 能資優資源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研究者自編之「國小一般智能 資賦優異學生休閒調查表」為研究工具,並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 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獲得結果分述如下: 一、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在休閒活動參與、休閒阻礙及休閒無聊 感程度均不高。 二、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參與頻率較高者為「運動性」休閒 活動,較少參與的則是「戶外遊憩性」休閒活動。 三、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來源主要為結構性阻礙。 四、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來源主要是覺得休閒時間 對他們而言是漫長的。 五、 性別、就讀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及可支配零用錢均會影 響其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六、 性別、就讀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及可支配零用錢均會影 響其休閒阻礙。 七、 性別、課業負擔會影響其休閒阻礙,就讀年級、父母管教方式及可 支配零用錢則無顯著影響。 八、 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有顯著正相關存在,休閒阻礙程度愈高,休 閒無聊感也愈強烈;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及休閒無聊感之 間則無顯著相關。. 本研究亦提出結論,供教育單位或政策規劃者在推動相關政策之參考。 關鍵字: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休閒無聊感 II.

(5) A Study on Leisure Activities, Leisure Constraint, Leisure Boredom of Gifted Students in Kaohsiung City Elementary School.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attendance constraints, and boredom of activities attended by gifted students. By us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346 targeted senior-leve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re studied, with a self-edited “survey questionnairetargeting leisure activities for gifted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s the surveying device, together with descriptive analysis, independent t-test, and one way ANOVA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Gifted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have low attendant rates in leisure activities,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boredom. 2. The activities with higher attendance rates for gifted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re sports-oriented, while the lower ones are outdoor-oriented. 3. The main source of constraint for gifted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s structural constraint. 4. The main source of boredom for gifted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s when leisure activities seem to be overly-prolonged. 5. Sex, grade level, parental discipline, schoolwork load, and allowance do affect the categories of the leisure activities attended. 6. Sex, grade level, parental discipline, schoolwork load, and allowance do affect attendance constraint of leisure activities. 7. Sex and schoolwork load do affect attendance constraint of leisure activities, but the grade level, parental discipline and allowanceare III.

(6) irrelevant. 8.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ttendance constraint and boredom for leisure activities; the higher level of attendance about the constraint is, and accompany the boredom isstronger, but among the styles of participate, constraintand boredom are irrelevan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institutes or policy planner for promoting related bills. Keywords: Gifted Students, Types of Leisure Activities, Leisure Constraint, Leisure Boredom. IV.

(7) 目次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研究範圍..................................................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的相關研究.............................. 9 休閒阻礙的相關研究..................................... 18 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24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研究架構............................................... 31 研究對象............................................... 33 研究工具............................................... 35 研究實施與步驟......................................... 42 資料分析與處理.........................................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47 第一節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及休閒無 聊感之現況分析................................................. 4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對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 閒阻礙及休閒無聊感之差異性分析................................. 58 第三節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 聊感之相關性分析............................................... 7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77 V.

(8)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研究結論............................................... 77 研究限制............................................... 81 研究建議............................................... 82. 參考文獻 ..................................................................................................................... 87 中文文獻....................................................... 87 英文文獻....................................................... 97 附錄一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調查表(預試問卷)................................. 99 附錄二 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調查表(正式問卷)............................... 103 附錄三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量表之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 107 附錄四 休閒阻礙量表之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 109 附錄五 休閒無聊感量表之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 110. VI.

(9) 表次 表 2-1 休閒活動的定義 ............................................................................................. 11 表 2-2 主觀分類法之相關文獻 ................................................................................. 13 表 2-3 因素分析法之相關文獻 ................................................................................. 14 表 2-4 多元尺度評量法之相關文獻 ......................................................................... 15 表 2-5 休閒阻礙的定義 ............................................................................................. 19 表 2-6 休閒無聊感的定義 ......................................................................................... 25 表 3-1 資優班受試樣本人數分配表 ......................................................................... 32 表 3-2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 36 表 3-3 休閒阻礙因素 ................................................................................................. 37 表 3-4 休閒無聊感因素 ............................................................................................. 38 表 3-5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量表之預試信度分析摘要表 ......................................... 40 表 3-6 休閒阻礙量表之預試信度分析摘要表 ......................................................... 40 表 3-7 休閒無聊感量表之預試信度分析摘要表 ..................................................... 41 表 4-1 休閒參與類型之描述統計表 ......................................................................... 48 表 4-2 「知識文化性」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49 表 4-3 「技藝性」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0 表 4-4 「運動性」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0 表 4-5 「娛樂性」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1 表 4-6 「社交服務性」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1 表 4-7 「戶外遊憩性」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2 表 4-8 休閒阻礙之描述統計表 ................................................................................. 53 表 4-9 「個人內在阻礙」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3 表 4-10 「人際阻礙」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4 表 4-11 「結構性阻礙」構面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4 表 4-12 休閒無聊感之描述統計表 ........................................................................... 55 表 4-13 「休閒無聊感」各題項之描述統計表 ....................................................... 56 表 4-14 不同性別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 t 考驗分析 59 表 4-15 不同就讀年級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 t 考驗分 析.................................................................................................................................. 60 表 4-16 不同管教方式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差異性分 析.................................................................................................................................. 61 表 4-17 不同課業負擔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差異性分 析.................................................................................................................................. 63 表 4-18 不同可支配零用錢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差異 VII.

(10) 性分析.......................................................................................................................... 64 表 4-19 不同性別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之 t 考驗分析 ................ 66 表 4-20 不同就讀年級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之 t 考驗分析 ........ 66 表 4-21 不同管教方式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之差異性分析 ....... 67 表 4-22 不同課業負擔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之差異性分析 ....... 68 表 4-23 不同可支配零用錢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之差異性分析69 表 4-24 不同性別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之 t 考驗分析 ............ 70 表 4-25 不同就讀年級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之 t 考驗分析 .... 70 表 4-26 不同管教方式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之差異性分析 ... 71 表 4-27 不同課業負擔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之差異性分析 ... 71 表 4-28 不同可支配零用錢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之差異性分析 ...................................................................................................................................... 72 表 4-29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休閒無聊感之相關分析 ....................... 74. VIII.

(11) 圖次 圖 2-1 休閒阻礙階級模式 ...................................................................................... 21 圖 3-1 研究架構 ...................................................................................................... 32 圖 3-2 研究程序 ...................................................................................................... 43. IX.

(12) 第一章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 類型、休閒阻礙及休閒無聊感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一般智能 資優資源班學生在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及休閒無聊感之差異情 形。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 問題;第三節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利用機器來代替人力,使得社會型態快 速變遷,經濟結構明顯改變,國民所得大幅提高,以及個人可自由支配 運用的時間增加,使得國人在休閒活動參與日趨頻繁,對休閒活動的需 求更加殷切。而工業化社會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和人際緊張等問題,可透 過休閒活動的發展,有助於解決心理壓力和人際緊張等問題,因此休閒 活動的推廣與提升,正為現在世界各國所重視(林忠濱,2007)。 由數年來的社會發展趨勢,例如:減少工時、提早退休、週休二日, 以及休閒觀光事業的成長的現象中,發現休閒時代已經來臨了(連婷 治,1998)。休閒與個人、家庭及社會福祉密切相關,可讓人們遠離工 作及生活壓力,兼具舒壓及鍛鍊體魄的功能,對個人身心健康、人際關 係有正面積極的影響。參與休閒活動可改善人們生活品質,同時建立與 社會脈動的連結,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機會,促進個人成長;而王建堯 (2001)的研究提出,在現代化社會裡,休閒活動將成為人類生命週期 中重要且必要的元素。由於休閒意識的興起,學生在就學外的閒暇時間 也隨之增加。 根據世界兒童運動權利宣言揭示,兒童具有參加運動、選擇運動和 1.

(13) 享受運動樂趣的權利。羅明葵(2000)的研究指出,休閒運動是透過運 動來從事休閒活動的行為,涵括了運動的全部優點,同時也承接休閒所 有的功能。休閒活動能提供人們在身心方面適度做調節,減輕生活壓 力,而且有娛樂效果,兼具有促進健康體適能,滿足人際歸屬感暨自我 實現心理需求,提高生活品質等效能(林輝煌,2002) 。而成人的休閒 活動參與和興趣大多在兒童時期養成(江良規,1995) ,若欲提升民眾 從事休閒活動的能力,應從兒童時期的教育著手,而兒童時期屬於國民 小學階段,因此學校必須重視國小學童休閒活動習慣的養成(林佑隆, 2006)。 據行政院主計處(2004)的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指出小學生的休 閒活動參與類型主要是看電視和打電腦(李枝樺,2004;陳志清,2006) 。 而衛生署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報告也顯示,3-12歲的兒童,每天花 在看電視的時間將近兩個小時,看故事、漫畫書或圖畫書的時間平均有 三十五分鐘,另外還會花二十分鐘打電腦、上網或打電動(陳惠惠, 2006)。對於兒童來說,休閒活動應是生活重心的一部分,許多成年後 的休閒類型都是在國小期間養成的(趙雍台,2005)。長久以來,我國 社會常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念, 「望子成龍、望女 成鳳」是每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現在的國小學生不但要面對學校各項 課業壓力,放學後,還要參加補習班。而資優生處於以升學為導向的生 活形態中,更加窄化了生命的價值與目標,也使資優生的休閒活動參與 類型受到此種氛圍的影響,會有所變質,因此了解資優生所認定或常參 與、想參與的休閒活動,是學校和教育單位者所必須關心的課題。 在升學主義掛帥之下,必須同時地面對潛能激發和層層的升學關 卡,學校的學業壓力成為資優生主要的壓力來源。反而當資優生在參與 休閒活動時,反而會意外的遭受到更多方面的阻礙,使其無法享受應有 2.

(14) 的休閒生活。因此本研究欲了解國小資優生休閒活動的阻礙因素為何? 欲讓休閒阻礙的影響降至最小,除了要了解外在的環境外,也要注意資 優生的心理發展,培養其正確的休閒態度,協助其建立健康的休閒觀 念,以提升其休閒素養。國小資優生可能在成長階段中,在課業上投入 太多時間,因此不懂得如何安排休閒時間,導致休閒活動參與的時間與 類型受到限制,因此容易產生無聊感。 由於研究者在所服務之學校擔任特教業務承辦者,又恰逢本校一般 智能資賦優異班級新設班,故接觸了一些家長及學生,發現國小資優生 不喜歡參與休閒活動,課後補習情況嚴重,大多重視智育發育不重視身 體發育。因此,研究者欲透過本研究來深入了解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 賦優異學生對於休閒活動參與類型與現況,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一。 中華文化長久以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儒家傳統思想 引導家長對其子女的教育觀念,休閒活動被視為可有可無的玩樂活動。 時至今日,即使教育普及、所得提高,資優生家長普遍對於資優生的期 望更為殷切,經常忽略休閒活動的重要性。因此進一步了解高雄市國小 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參與休閒活動的阻礙因素為何,此為本研究的研 究動機二。 國小資優生的教育成就均相當高,大部份在步入社會後多成為領導 者或是從事專業工作及半專業性工作(曾晏慧,2004) 。所以如果能藉 由本研究來了解資優生在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這 三者之間的關係,未來不僅可提供學校、教育單位參考。也能進一步增 加國小資優生之休閒活動參與類型、減低休閒無聊感,引導其正確休閒 觀念與休閒活動。因此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的休閒活動參 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三者之間是否有相關存在?值得加以探 究,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三。 3.

(15) 除學生休閒參與類型、休閒阻礙、休閒無聊感三者間之關係探討 外,梁恒華(2006)在其研究中發現國小學生的休閒參與類型會因性別、 年級、居住地區、可支配零用錢金額及家庭社經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而林文漢(2009)則發現休閒參與類型不會因為年級、家庭類型之 不同而有差異。從上述相關研究結果可知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參與類型 影響之情形尚未有定論,本研究將進一步驗證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 生背景變項對休閒參與類型之影響。 在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休閒阻礙之相關研究上,鍾念濡(2013)在 其研究中發現不同的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可支配零用錢的國中學生的 在休閒阻礙上有達到顯著差異。陳肇華(2009)在其研究中則發現不同 性別、學業壓力、家庭生活現況之滿意度之城鄉高中職學生,在休閒阻 礙中有差異存在。而李志凌(2010)則發現休閒阻礙不會因為年級、地 區、休閒費用之不同而有差異。顯示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阻礙之影響尚 未有定論,本研究將進一步驗證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背景變項對 休閒阻礙之影響。 在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對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上,黃倩雯(2009) 在其研究中發現不同背景變項國中生在休閒無聊感上,不同性別、年 級、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家庭年總收入等有顯著差異。蔡嘉 玲(2010)則發現休閒無聊感不會因為性別、家庭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 差異。顯示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無聊感之影響尚未有定論,本研究將進 一步驗證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無聊感之影響。. 4.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旨在以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 賦優異學生為調查對象,探討資優生在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及 休閒無聊感之現況,以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單位參考。本研究目的有下 列5點: 1. 探討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參與的類型。 2. 探究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的因素。 3. 探究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的情形。 4.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在休閒參與 類型上、休閒阻礙因素上及休閒無聊感上的差異情形。 5. 探討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的類型、休閒 阻礙及休閒無聊感的關聯性。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條列如下: 1. 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參與的類型為何? 2.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在休閒參與類型 上的差異情形為何? 3. 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因素為何? 4.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在休閒阻礙因素 上的差異情形為何? 5. 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為何? 6.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在休閒無聊感上 的差異情形為何? 7. 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在休閒活動參與的類型、休閒阻 礙及休閒無聊感的相關情形為何? 5.

(1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茲將所使用的重要名詞,包括「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 、 「休 閒活動」 、「休閒阻礙」和「休閒無聊感」的重要概念解釋如下: 一、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 根據「特殊教育法」 (2013)所稱資賦優異學生包含:一般智能優 異、學術性向優異、藝術才能優異、創造力優異、領導能力優異與其他 特殊才能優異等六類。 本研究所指「資賦優異學生」(簡稱資優生),係指經由高雄市鑑 定及就學輔導會(簡稱鑑輔會)鑑定通過之學生,並於一百零二學年度 就讀於高雄市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賦優異資源班之五、六年級學生。 二、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是運用個人閒暇時,也就是在工作之餘下班之後所進行的 活動(王福生,2003;周佳慧,2001;林清崎,2002;張正一,2004; 程紹同,1994;謝政諭,1990)。本研究所指的休閒活動,係指研究對 象在放學後(包括週一至週五、週休二日、寒暑假、國定假日等) ,不 用參加安親班或補習班,以及除了練習主/副修樂器、作作業、吃飯、 睡覺和生理需求之外,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主決定所從事任何種類的 遊玩、消遣、運動、遊戲或競爭等正當的動態或靜態之活動。 本研究所指的休閒活動,係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的「休閒活動 參與類型量表」之得分而言,本量表係採主觀分類法將休閒活動方式區 分為知識文化性、技藝性、運動性、娛樂性、社交服務性、戶外遊憩性 六種類型,分數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評分,測量分數越高代表休閒活動 參與程度愈高,反之,分數越低則代表休閒活動參與程度愈低。 三、休閒阻礙 6.

(18) 休閒阻礙乃是指任何能抑制個體去參與休閒活動、減少參與的時間 及妨礙個體獲得滿足感的所有原因(王薰禾,2004;李枝樺,2004;陳 香菁,2006;陳曉萍,2011) 。陳藝文(2000)也提出休閒阻礙是指制 止或中斷參與休閒活動的因素,因為這些因素使得人們不論是有意或無 意的,停止參與某項休閒活動。 本研究所指的休閒阻礙,係指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編的「休閒活動 阻礙因素量表」之得分而言,此量表共分為三個構面,分別為「個體阻 礙因素」 、「人際阻礙因素」、 「結構阻礙因素」 ,分數採用李克特五點量 表評分,測量分數越高代表休閒阻礙感受程度愈高,反之,分數越低則 代表阻礙感受程度愈低。 四、休閒無聊感 休閒無聊感是一種個體主觀的知覺感受,也是個人對於經驗的需求 與休閒行為實際體驗間的一種失衡的狀態,以及需求未得到滿足的負面 感受,而這種無法獲得滿足的情形,即使個人產生無聊的感受(林晉宇, 2003;黃倩雯,2009;葉文玲,2006) 。Iso-Ahola 和 Weissinger(1987) 在發展休閒無聊感量表時,依據 Patrick(1982)針對 100 位面臨無聊 問題的當事人所設計之開放性問題的結果,將無聊感界定為不滿足、無 活動傾向、無渴望選擇事物的能力、消極的態度、一種時間懸宕的感覺 及情緒崩潰的感覺。 本研究所指的休閒無聊感,係指個體無法從活動中滿足需求;因 此,將休閒無聊感視為個體因無法由休閒活動過程中,獲得滿意之需求 體驗,而對活動產生厭煩、無意義之負面感受。以研究對象在研究者自 編的「國小兒童休閒無聊感量表」得分而言,分數採用李克特五點量表 評分,分數越高代表兒童休閒無聊感越強烈。. 7.

(19) 第四節研究範圍 本研究為達成上述的研究目的,故採問卷調查方式,研究範圍說明 如下: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資料收集以一百零二學年度,高雄市設有分散式資優資源 班之國民小學,不涉及其他地區。.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以經由高雄市鑑輔會鑑定通過,並一百零二學 年度就讀高雄市國民小學的分散式資優資源班之高年級資賦優異學生。. 8.

(20)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 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之情形,本章將探討與本研究有關的文 獻,共分成三節:第一節「休閒活動參與類型的相關研究」 ;第二節「休 閒阻礙的相關研究」 ;第三節「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第四節「休閒 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的相關研究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非常廣泛,且功能和分類方式也不盡相同。以下 即針對休閒活動定義、功能及分類來討論休閒活動參與的類型。 一、休閒活動的定義 隨著國民所得增加及週休二日實施,休閒活動愈來愈受到大家的重 視。人的一生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休閒時間,因此,如何藉由休閒活 動紓解身心壓力,豐富生活內涵,進而提昇生活素質,更顯得重要。亞 里斯多德曾說過「工作是為了休閒」。他認為生命中的每樣事物皆與休 閒有關,休閒活動是人類行為目標之一(陳思倫、歐聖榮和林連聰, 2001)。然而「休閒活動」究竟為何?休閒活動的定義,由於隨著時代 的變遷,及各研究者從不同角度的出發觀點,例如:從歷史、哲學、社 會學、心理學、經濟學,以及政治學各種不同的角度與觀點來看休閒活 動,對休閒活動的看法都會有所差異,因此休閒活動定義具有複雜和多 樣的特徵。為釐清休閒活動真正的意涵與相關概念,本節試圖綜合各研 究者所持的論點加以整理歸納,並進一步的探討休閒活動的功能及休閒 活動的參與類型。 9.

(21) 從研究上顯示休閒活動的領域廣泛,例如:包含運動、音樂等動態 活動或靜態屬性,而休閒活動是內在動機促發而成,以追求個人的滿意 感為目標,而非外在目的或回饋所致(李炳昭、陳秋曇,2009;Kraus, 1990)。 從許多研究上發現休閒活動動是生活型態的一種表現,也是人類日 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休閒活動可使人們愉快、輕鬆、滿足、調和情 感及促進健康,並能增加豐富的生活經驗(李鐘元,1982;陳彰儀,1986)。 其中陳彰儀(1986)認為個人會因不同的經驗、文化影響、個人特質等, 選擇不同的休閒活動。 休閒活動是運用個人閒暇時,也就是在工作之餘下班之後所進行的 活動(王福生,2003;周佳慧,2001;林清崎,2002;張正一,2004; 程紹同,1994;謝政諭,1990)。其中謝政諭(1990)認為人們可藉由 休閒活動擺脫工作的疲乏單調和壓力,而使人恢復活力。林清崎(2002) 認為可以能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去從事某項休閒活動,並能從活動中獲 得樂趣或滿足感。王福生(2003)認為個人由參與有興趣的活動中得到 心情的愉悅及滿足感,並累積參與不同活動的經驗,達到最佳休閒品 質。張正一(2004)則認為參與休閒活動並沒有嚴格規範或強制規定、 屬於自願或非強迫性參加、不求財物報酬、無評比或競賽壓力的正當而 不變質的活動,與為謀財物報酬或榮譽成就、而負有任務的工作不同。 且個人依其興趣與需要所從事之活動,藉由參與活動可享受愉悅滿足的 體驗。其它研究者則表示休閒活動是除了生理需求(吃飯、睡覺、盥洗) 、 學業等日常生活必須之事外,在一段能隨心所欲運用的時間裡,自由且 無特定目的,所從事的各種自己想做的靜態或動態的正當活動,並能達 到身心快樂與滿足的狀態(連振杰,2005)。. 10.

(22) 茲將上述休閒活動定義的分類整理於下表2-1: 表 2-1 休閒活動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的定義. 周佳慧(2001)、Kraus(1990). 意指由個體自由選擇的並非受人宰制. 李鐘元(1982). 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活動. 陳彰儀(1986). 生活型態的一種表現. 陳彰儀(1986). 生活型態的一種表現. 林清崎(2002)、張正一(2004)、 意指工作時間以外依其興趣與需要所從事之活動 謝政諭(1990) 王福生(2003)、程紹同(1994). 閒暇時間所進行的活動 除了生理需求(吃飯、睡覺、盥洗)、學業等日常. 連振杰(2005). 生活必須之事外,所從事的各種自己想做的靜態或 動態的正當活動 意指運動、遊戲、音樂、藝術、旅遊及社交活動等,. 李炳昭、陳秋曇(2009) 自發性的參與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文獻,發現休閒活動的定義雖因研究者的研究取向而有不 同的觀點,但是在「閒暇時間」 、 「自由」 、 「不受限制」 、 「愉快」 、 「滿足」 和「身心健康」上有一致的看法。而且重要的是,休閒活動不專屬任一 特定對象所享有,青年人期望藉由休閒活動來消耗精力,兒童一樣也需 要藉參加休閒活動來滿足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當然學生也期望藉由 參與休閒活動達到鬆弛身心的效果,因為,休閒活動能使人們感到愉 悅、滿足及身心健康。 二、休閒活動的功能 從研究上顯示(朱敬先,1996;余嬪,1996;黃定國,1991)大家. 11.

(23) 都肯定休閒活動的正面功能。休閒活動不僅對個人具有助益,對家庭、 社會、經濟、醫療、國家文化發展也具有積極正面的影響。以下將針對 個人、家庭、社會等觀點加以說明。 (一)對個人的功能 國內外研究皆認為透過休閒活動可以鬆弛身心,消除個人的壓力, 並增進個人身心發展(朱敬先,1996;張酒雄、邱祖賢、鍾蔚起、郭丁 熒、羅瑞玉和楊景堯,1992;Coleman&Iso-Ahola, 1993)。休閒活動還 有助於個人生活及智能發展,以有進一步的表現(Michael, 1984)。另 外,休閒活動也可幫助個人彌補生活中的不足或缺憾,使人有機會達成 其他活動所無法達成的目標或無法滿足的需求(Witt & Bishop, 1979)。 (二)對家庭的功能 Shaw 和Dawson(2001)的研究發現,父母親大多認為全家參與休 閒活動具有高度價值,透過全家一起參與休閒活動,可促進家人彼此間 的感情交流,增進凝聚力、減少疏離感。對家中小孩而言,還可以學到 健康的生活型態與道德價值觀。尤其,在現行工商社會中,大多是雙薪 家庭,家人相聚時間相對減少,若家庭成員能夠一起參加休閒活動,則 可藉由參與過程,來增進家人彼此間的感情,形成溫馨、和諧、快樂的 家庭氣氛。 (三)對社會的功能 有益的休閒活動具有消弭暴力,減少犯罪,匡正社會風氣,以及促 進社會和諧的功能(林東泰,1994;余嬪,1996;陳彰儀,1986) 。研 究指出休閒活動具有三種社會功能:1.使人們學習如何在社會中扮演他 們的角色,並學習正確的社會行為;2. 休閒活動可解除人們的疲勞, 重新恢復精神和體力,提高生產力,為社會貢獻,以完成社會目標;3. 休閒活動可讓人們有歸屬感,進而養成組織的意識和認同感。吳綿 12.

(24) (1994)的研究指出,休閒活動對青少年而言具有拓展人際關係,促進 友誼交流的功能。藉由同儕團體的互動,青少年在休閒活動中建構其人 際關係的網路,透過人際關係的處理經驗,學習社會參與的溝通技巧, 進而達到社會化的目標。由此可知,推展正當的休閒活動將有助於維持 社會的和諧與安定,促進社會的發展與繁榮。 三、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 隨著時代變遷,國人休閒時間增多,對其生活品質隨之重視,一般 人對休閒活動的選擇皆因各種因素而不同,透過休閒參與類型相關之研 究,有助於瞭解到現在人對休閒活動選擇的社會趨勢。一般用來分類的 方式主要有三項:主觀分類法、因素分析法、多元尺度評量法(羅明訓, 1999)。以下即針對此三種分析法討論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一)主觀分類法 主觀分類法是由研究者主觀的見解來區分類別,將某些具有共同性 質的休閒活動歸於一類,並加以命名。所以特質不同就形成不同的分 類,這是最常用的分類法(張翠珠,2001)。採用此分類法的相關文獻 彙整如表2-2。 表 2-2 主觀分類法之相關文獻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梁坤茂(2000). 知識型、運動型、娛樂休憩型、社交型、技藝作業型。. 張翠珠(2001). 藝文性、體能性、娛樂性、社交性。. 李世文(2002). 藝文性、運動性、消遣性、社交性、實用性。. 胡信吉(2003). 知識性、藝文性、體能性、娛樂性、社交服務性。. 李三煌(2004). 知識技能類、體育運動類、遊憩逸樂類、社交活動類。. 蘇瓊慧(2005). 藝術性、知識性、體能性、社交性、戶外性、服務性、娛樂性。. (續下頁). 13.

(25)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陳志清(2006). 藝術性、知識性、體能性、娛樂性. 張永明(2007). 運動類、娛樂類、社交服務類、知識技藝類。 知識藝文型、娛樂消遣型、社交型、消費性大眾活動、體能活. 許雅婷(2007). 動、遊憩性體育活動、戶外活動、極限(挑戰)型、消費性體 育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將受試者可能從事的休閒活動作成量表,運用訪問或 測驗的方式蒐集資料,將所得資料利用統計方法中的因素分析,分析其 潛在的因素結構,並歸類命名性質相近的活動。採用此分類法的相關文 獻彙整如表2-3。 表 2-3 因素分析法之相關文獻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社團體能類、視聽感官類、社交友誼類、網路休閒類、自我充實. 嚴祖弘(2000). 類。 李文題(2001) 家庭型、社交型、消遣型、遊逛型、休憩型、運動型、進修型。 運動性球類、閒逸性、旅遊性、技擊性、水上暨水中活動、娛樂 洪惟泉(2001) 性、藝文性、健康體適能、刺激性。 陳萬結(2003). 藝術性、知識性、體能性、娛樂性。. 林金城(2005). 藝術性、知識性、體能性、娛樂性、服務性。.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多元尺度評量法 多元尺度評量法是將休閒活動兩兩配對,形成多組的相對休閒活 動,並由受試者對此兩種活動的相似度知覺加以評定。採用此法所得到 14.

(26) 的分類結果較為簡單,一般只有二至三個類型,可以很清楚的瞭解每一 個類型的特性,但因為可以分析的數量相當有限,故採用此方法的研究 較少(胡信吉,2003),採用此分類法的相關文獻彙整如表2-4。 表 2-4 多元尺度評量法之相關文獻 研究者(年代).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De Grazia. 主動—被動、個人性—社會性、戶內—戶外、家庭內—家庭外、. (1964). 坐著做—站著做. Brent(1975). 主動—被動、個人—團體、心智—非心智、戶內—戶外。 自主—他人導向、參與—旁觀、減少厭煩—逃避參與、主動— 被動、尋求刺激—彌補工作、創造性—非創造性、自我表現—. 張文禎(2002) 工具性、消磨時間—享受、競爭—合作、自我統整—角色文 化、獨處—交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大多是按照休閒的性質、 內容或功能作為分類的依據,即研究者依據樣本的特性,以主觀分類法 來區分類別。因素分析法雖然具有形式上的客觀性及效度上的檢驗,但 礙於統計上的數字難以明確劃分各活動的類型及其特色所在,故常會造 成類別間的混淆或模糊的現象產生(張翠珠,2001),而多元尺度評量 法又較為繁複不易處理(曾家球,2002) 。有鑑於此,本研究採主觀分 類法,將休閒活動分成知識文化性、技藝性、運動性、娛樂性、社交服 務性和戶外遊憩性六大種類,以探討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參與的 程度: 1.知識文化性:係指能夠增廣個人見聞、提升內涵的休閒活動,例如: 閱讀報章雜誌、看書、參觀各項展覽等。 2.技藝性:係指能夠培養專長和技能的休閒活動,例如:閱讀、寫作、 15.

(27) 音樂、繪畫等。 3.運動性:係指有助發展體能及強健體魄的各式體能性的休閒活動,例 如:球類運動、游泳、舞蹈、體操等。 4.娛樂性:係指為了打發時間、玩樂及調劑身心的消遣性休閒活動,例 如:看電視、電影、打電動、逛街購物等。 5.社交服務性:係指能夠增進人際關係、學習各種社交禮儀及服務他人 的閒逸性休閒活動,如打電話聊天、到親戚朋友家玩、擔任社工、義工、 從事宗教活動等。 6.戶外遊憩性:係指倘佯於自然環境中所進行的休閒活動,例如:散步、 爬山、健行等。 四、休閒參與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性別對於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有顯著的影響力(王水 文,1994;王美芬,1993;王建堯,1998;蔡佳容,1991) 。而徐蒲玲 (1987)的研究也發現,國小兒童在各類休閒活動的參與類型上的,會 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國小男生比國小女生較常從事運動性休閒活 動,女生比男生較常從事藝文性及康樂性活動。 (二)就讀年級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年級對於休閒活動的參與有顯著的差異(王建 堯,1998;李枝樺,2004;程紹同,2000)。而林芝怡(2005)的研究 也發現低年級學生比高年級學生有更多娛樂時間,故低年級的學生較高 年級的學生熱衷參與休閒活動。而張文禎(2002)的研究則指出國小六 年級學童在遊憩類、體育類、知識類、技藝類、逸樂類、及社交類等休 閒參與之平均數均高於四年級學童。並認為可能是六年級學童之身心發 展已較四年級學童成熟有關。 16.

(28) (三)父母管教方式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父母管教方式會對學生休閒活動造成相當影響 (江中皓,2000;曾正吉,2006;程紹同,2000) 。另外,蔡素琴(1998) 的研究也發現,兒童休閒態度因不同父母休閒教養方式而有差異,父母 對兒童休閒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四)課業負擔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課業負擔對學生休閒活動會有影響(張少熙, 1994;張文禎,2002)。顯示出青少年娛樂性休閒參與會因課業負擔的 程度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五)可支配零用錢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可支配零用錢會對學生休閒活動造成相當影響 (陳冠惠,2003;梁恒華,2006) 。顯示出青少年娛樂性休閒參與會因 可支配零用錢金額不同而有差異存在。姜國才(2013)研究亦發現表示 可支配零用錢多寡會對休閒活動參與類型有顯著差異。顯示出青少年娛 樂性休閒參與會因可支配零用錢金額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綜合上述,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在休閒參與類型上會有所差異(蔡 佳容,1991;王美芬,1993;王水文,1994;張少熙,1994;王建堯, 1998;程紹同,2000;江中皓,2000;張文禎,2002;陳冠惠,2003; 李枝樺,2004;曾正吉,2006;梁恒華,2006)。本研究擬將進一步探 討不同性別、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可支配零用錢等背景變 項對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的影響。. 17.

(29) 第二節 休閒阻礙的相關研究 個人參與某些休閒活動時,常受到內在及外在因素影響,大多為個 人內在心理狀態、喜好、休閒時間、花費、器材、場地等。有些因素影 響很大,有些則有限,而這些因素主要是休閒阻礙的來源。因為影響休 閒阻礙的因素相當廣泛。以下即針對休閒阻礙定義及因素來討論休閒阻 礙的相關因素。 一、休閒阻礙的定義 從事休閒活動時多多少少都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進而阻礙想從 事休閒活動的動力。近年來,休閒阻礙研究在休閒領域受到重視,在1960 年代,由美國ORRRC(Outdor Recreation Resources Review Commission) 所作的一項全國性戶外遊憩活動調查,其重點在探討那些影響遊憩活動 參與的外在阻礙因素,目的是在提供服務的改進。到了70和80年代,當 研究主題逐漸複雜後,才有較多研究者同意休閒活動間存在許多不同類 型的休閒阻礙因素(賴家馨,2002)。為釐清休閒阻礙真正的意涵與相 關概念,本節試圖綜合各研究者所持的論點加以整理歸納,並進一步的 探討休閒阻礙的因素。 許多研究者皆認為休閒阻礙乃是指任何能抑制個體去參與休閒活 動、減少參與的時間及妨礙個體獲得滿足感的所有原因(王振宇,2009; 王薰禾,2004;李枝樺,2004;林佳蓉,2001;陳香菁,2006;陳藝文, 2000;陳曉萍,2011;連婷治,1998;黃立賢,1996;葉文玲,2006; 劉芳遠,2001;賴家馨,2002;蕭採崙,2009;鍾瓊珠,1997;Crawford & Godbey,1987;Henderson,1991)。其中鍾瓊珠(1997)認為休閒 阻礙不僅會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次數,也會減少休閒活動愉快感的各種因 素。連婷治(1998)、賴家馨(2002)及王薰禾(2004)皆認為休閒阻 18.

(30) 礙不僅導致個體不願意參與休閒活動,也會使得個體無法獲得休閒滿足 感,進而影響休閒生活的品質。葉文玲(2006)認為休閒阻礙可能來自 主觀的個人因素、或客觀的環境因素。蕭採崙(2008)和陳曉萍(2011) 認為休閒阻礙包括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社會環境因素等, 皆屬休閒阻礙之範疇。茲將上述休閒阻礙定義的分類整理於下表2-5: 表 2-5 休閒阻礙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休閒阻礙的定義 休閒阻礙是個體知覺到不喜歡或是不能投. Crawford&Godbey(1987). 入參與休閒活動之影響因素. 鍾瓊珠(1997)、連婷治(1998)、 抑制或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次數和愉快感的各 陳藝文(1998)、林佳蓉(2001)、 種因素 賴家馨(2002) 、Henderson(1991) 影響或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次數和愉快程度的 黃立賢(1996)、 各種因素 劉芳遠(2001)、賴家馨(2002)、 減少個體參與或不想參與休閒活動的所有因 李枝樺(2004)、陳香菁(2006)、 素 葉文玲(2006) 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阻礙,以及結構性阻 蕭採崙(2009) 礙 王振宇(2009). 參與休閒運動時所遭遇的阻礙因素.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文獻,發現休閒阻礙可能存在於活動前或活動進行中,而 影響所及,是降低或限制個體的休閒參與。而本研究將休閒阻礙定義成 「當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參與休閒活動時,受到某些因素之影響 而造成減少參與的欲望、降低參與之頻率也使得在參與過程中無法從參. 19.

(31) 與活動中獲得休閒滿足,亦或是中斷、停止參與活動的各項因素」 。 二、休閒阻礙的因素 Crawford和Godbey(1987)歸納各類休閒阻礙的研究,認為要瞭解 阻礙的運作一定要從休閒喜好著手,在喜好和參與之間去探討阻礙的內 容,因而發展出休閒阻礙階級模式,將休閒阻礙歸納為以下三類(如圖 2-1): 1.個人內在阻礙 意指個體因內在的心理狀態或態度,而影響其休閒喜好或參與,如 壓力、憂慮、信仰、焦慮、自我能力及對適當休閒活動之主觀評價等。 也有其他研究者認為個人內在阻礙包括:個人的生理狀況(健康及體能 因素)、休閒動機、知覺休閒重要性的程度、需求的滿足、壓力狀況、 個人能力、知識興趣以及對休閒活動之便利性評估等(Crawford & Godbey, 1987)。 2.人際阻礙 意指人際互動或是個人特質之間關係影響的結果;指個體因沒有適 當或足夠的休閒參與伙伴而影響其休閒喜好與參與。例如:在想參與休 閒活動時,當個體想參與休閒活動時,找不到友伴一同進行,或因為友 伴因為課業或其他要事而無法陪同,導致無法參與休閒活動。 3.結構性阻礙 意指影響個體休閒喜好或參與的外在因素,例如:休閒資源、設備、 時間、金錢及休閒機會等。. 20.

(32) 個人內在阻礙. 人際阻礙. 結構性阻礙. 休閒喜好. 人際關係協調. 參加或不參加. 圖 2-1 休閒阻礙階級模式 Crawford, Jackson和 Godbey(1991)又提出休閒阻礙因素間有層次 的決策過程,強調層次的重要性,認為休閒阻礙的層次是從最初的個人 內在阻礙、人際阻礙到最後的結構性阻礙,三者的關係是依序影響的。 第一個阻礙層級為「個人內在阻礙」。強調個人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 必須先與個人內在的阻礙(壓力、憂慮、信念等)交涉。當個人內在阻 礙消失或是因個人的努力克服困難後,到達下一個階段的阻礙是「人際 阻礙」。個人最易接觸到人際阻礙是在兩個人以上的休閒活動中,但個 人性的休閒活動則較不受影響。若能瞭解阻礙發生之原因,而加以協 調、調整,得以適應後,使能面對下一個階段「結構性阻礙」 。個人面 對結構性的阻礙,其為休閒選擇面對外在干擾因素,包括金錢來源、能 夠取得的時間和機會等。倘若所有的阻礙因素都能被克服則可能順利參 與休閒活動,否則不然。Raymore, Godbey , Crawford和Von Eye(1993) 的研究也將阻礙因素分為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的阻礙、結構性阻礙三 類,且支持Crawford,Jackson, 和 Godbey的三類型阻礙是有階層性的。 張玉玲(1999)的研究發現限制青少年參與休閒的原因包括:課業 壓力大、沒有錢、缺乏設備、沒有機會、缺乏社交能力與同伴、父母不 鼓勵、沒有興趣、個性不適合、及環境不安全等因素。張良漢(2002) 21.

(33) 的研究也發現參與休閒運動之阻礙因素包括:個體阻礙(例如:對休閒 運動沒有興趣、沒時間或時間無法配合、沒有錢、沒經費、休閒活動的 技巧不熟悉、沒有同伴陪同或團體互動不佳,以及課業太多及考試壓力 等問題) 、人際阻礙(例如:家人不鼓勵或反對我參與等問題) 、結構阻 礙(例如:缺乏指導人員、缺乏休閒活動的相關資訊等問題) 。王禎祥 (2003)的研究則發現資優班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包括:個體 阻礙(例如:課業繁重、.健康情形不佳、體力不好、自己的個性、沒有 多餘的時間) 、人際阻礙(例如:家人的反對) 、結構阻礙(例如:場地 設施不足)。另外,魏展聘(2007)則表示發現臺北市國小資賦優異學 童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最主要是沒有時間、學業負擔太重、天氣不好,以 結構性阻礙層面的阻礙最大。 綜合上述國內外相關文獻可知,在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方面,分成個 人內在阻礙、人際阻礙、結構性阻礙等。而本研究依研究目的和研究對 象,並參考上述文獻的阻礙因素之分類,作為探討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 異學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構面之依據,共分為三個構面,分別為「個體 阻礙因素」、 「人際阻礙因素」 、「結構阻礙因素」。 三、休閒阻礙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性別對於休閒阻礙有顯著的影響力(胡信吉, 2003;陳肇華,2009;鍾念濡,2013) 。而李志凌(2010)更發現女性 休閒阻礙大於男性。 (二)就讀年級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年級對於休閒阻礙有顯著的差異(鍾念濡, 2013;龔俊豪,2009)。而姜國才(2013)的研究也發現不同年級對於 休閒阻礙有顯著的差異。 22.

(34) (三)父母管教方式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父母管教方式會對學生休閒活動造成影響 (林琇雯,2009) 。另外,鄭靖霖(2013)的研究也發現,國小高年級 學童之休閒阻礙在家長管教方式上有差異存在。綜合上述,父母管教方 式的不同會對學生休閒阻礙產生不同的影響。 (四)課業負擔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課業負擔對學生休閒阻礙會有影響(白家 倫,2006;陳肇華,2009)。白家倫(2006)研究發現就課業壓力與休 閒阻礙的關係而言,課業壓力愈重,感受休閒阻礙的程度愈高。由於課 業壓力繁重,相對就會減少活動的參與。顯示出學生休閒阻礙會因課業 負擔的程度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五)可支配零用錢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可支配零用錢會對學生休閒阻礙造成影響 (胡信吉,2003;白家倫,2006;鍾念濡,2013) 。白家倫(2006)研 究發現就零用錢與休閒阻礙的關係而言,青少年認為零用錢愈不夠用, 其個人內在阻礙就愈高。顯示出學生休閒阻礙會因零用錢的多寡而有差 異存在。 綜合上述,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在休閒阻礙上部分有所差異(胡 信吉,2003;白家倫,2006;陳肇華,2009;林琇雯,2009;龔俊豪, 2009;李志凌,2010;鍾念濡,2013;鄭靖霖,2013) 。顯示學生背景 變項對休閒阻礙之影響尚未有定論,本研究將進一步驗證國小一般智能 資賦優異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阻礙之影響。本研究擬將進一步探討不同 性別、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可支配零用錢等背景變項對國 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的影響。. 23.

(35) 第三節 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影響休閒無聊感的因素大多為個人心理特質、時間、反權威控制、 技能與挑戰性等,由於影響休閒無聊感的因素相當廣泛。以下即針對休 閒無聊感定義及相關研究來討論休閒無聊感。 一、休閒無聊感的定義 過去有關休閒無聊感之研究相當繁多,Iso-Ahola 和Weissinger (1987)在發展休閒無聊感量表時,依據Patrick(1982)針對100位面 臨無聊問題的當事人所設計之開放性問題的結果,將無聊感界定為不滿 足、無活動傾向、無渴望選擇事物的能力、消極的態度、一種時間懸宕 的感覺及情緒崩潰的感覺。休閒無聊感是個體在休閒情境中,所感覺到 無聊、倦怠及煩躁的程度(楊敏玲,1996) 。而個體在從事休閒活動時, 常會將過去經驗或期待做為滿意度的衡量標準,只要其間產生落差,無 法由活動中獲得滿足,即可能產生休閒無聊感。關於休閒無聊感的定 義,各研究者間持有不同的看法與論點,本節試圖綜合各研究者所持的 論點加以整理歸納,並進一步的探討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 很多研究者表示休閒無聊感是一種個體主觀的知覺感受,也是個人 對於經驗的需求與休閒行為實際體驗間的一種失衡的狀態,以及需求未 得到滿足的負面感受,而這種無法獲得滿足的情形,即使個人產生無聊 的感受(林晉宇,2003;陳淑湘,1999;陳南琦,2000;陳婉容,2002; 陳進豐,2002;施清發,2000;黃倩雯,2009;葉文玲,2006)。其中 陳南琦(2000)、施清發(2000)及陳婉容(2002)皆認為休閒無聊感 是在休閒體驗中知覺較低程度的覺醒,也就是無法適時獲得覺醒的主觀 感受。陳進豐(2002)、林晉宇(2003)及黃倩雯(2009)皆認為休閒 無聊感是在休閒時間裡未能將其有效安排及運用,導致個體對於休閒活 動產生厭煩、無意義的負面感受。葉文玲(2006)認為休閒無聊感是個 24.

(36) 體在可利用的休閒時間裡,無法根據主觀意志安排符合個體心之所向的 活動。 也有研究者認為休閒無聊感是在可自由支配之剩餘時間中,知覺到 無事可做、阻礙、低社交刺激、涉入程度不足、重複厭倦、無成就感、 期待與實際經驗失衡之心理狀態(江逢維,2004;蔡嘉玲,2010) 。其 中江逢維(2004)和蔡嘉玲(2010)皆認為閒無聊感是在休閒時間中感 到無事可作,進而無法獲得變化與新奇的感受,導致個體在休閒過程中 感到無聊、沮喪和無意義。 茲將上述休閒無聊感定義的分類整理於下表2-6: 表 2-6 休閒無聊感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休閒無聊感的定義 不滿足、無活動傾向、無渴望選擇事物的. Iso-Ahola &Weissinger(1987). 能力、消極的態度、一種時間懸宕的感覺 及情緒崩潰的感覺. 施清發(1998) 、陳南琦(2000)、 意指個體未能有效安排休閒時間及需求未 陳進豐(2002)、陳婉容(2002) 得到滿足的負面感受 個體在休閒活動中無法充分經驗到需求得 陳淑湘(1999)、林晉宇(2003) 到滿足 在可自由支配之剩餘時間中,知覺到無事 江逢維(2004)、蔡嘉玲(2010) 可做,、期待與實際經驗失衡之心理狀態 個體實際休閒體驗過程與理想產生差距, 葉文玲(2006)、黃倩雯(2009) 導致個體內心有挫敗、不滿、憤怒等負向 情緒的心理狀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無論從哪個研究者的觀點定義休閒無聊感,都 25.

(37) 有一個共通點,即個體無法從活動中滿足需求;因此,本研究將休閒無 聊感視為個體因無法由休閒活動過程中,獲得滿意之需求體驗,而對活 動產生厭煩、無意義之負面感受。 二、休閒無聊感的因素 很多研究者針對大學生所作的休閒無聊感相關研究,發現閒無聊感 受的重要指標是休閒情境中缺乏內在動機,同時自我抉擇的能力較低, 較缺乏休閒技能者,在休閒情境中就比較容易感到無聊。而休閒內在動 機能有效預測青少年休閒無聊感之程度(Iso-Ahola &Weissinger,1987; Weissingeret al.,1992;張玉玲,1999) 。也有研究者針對大學生所作的 休閒無聊感相關研究,發現大學生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間具有正向 關係。休閒無聊感和休閒參與行為間則有顯著負向關係(汪在莒、林金 杉,2003)。綜合以上文獻可知,雖然目前國小階段的學童,大部分的 休閒時間均由父母親或師長所安排,學童可以依照自己意志所安排的休 閒時間及活動有限,當他們必須被動接受父母親或師長所安排的休閒活 動時,而這些活動又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時,無聊感便由此而生,輕則 發呆、無助;嚴重的話可能產生反社會的行為(張秀慧,2001)。本研 究根據Iso-Ahola 和 Weissinger (1987)發展之「休閒無聊感量表」作 為測量本研究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無聊感的指標,並探討休 閒無聊感與休閒參與類型及休閒阻礙的關係。 三、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性別對於休閒無聊感有顯著的影響力(陳南琦, 2000;黃倩雯,2009)。而陳南琦(2000)研究更顯示臺北市女性青少 年休閒無聊感程度高於男性。Shawet al.(1996)指出女生比男生更容易 感受到時間壓力,並較常被師長、朋友或男朋友期待參與學校或家庭等 26.

(38) 特定活動,而減少自由選擇休閒的機會,故無聊感相對亦較多。針對國、 高中生所作的休閒無聊感相關之研究,發現男、女生在休閒無聊感上有 顯著差異存在,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有休閒無聊感。 (二)就讀年級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年級對於休閒無聊感有顯著的差異(黃倩 雯,2009)。而張秀慧(2001)的研究則發現就年級而言,國中生在休 閒無聊感之差異,並無顯著水準存在。 (三)父母管教方式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父母管教態度會對學生休閒無聊感造成相 當影響(葉文玲,2006) 。顯示出學生休閒無聊感會因父母管教方式不 同而有差異存在。 (四)課業負擔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課業負擔對學生休閒無聊感有影響(葉文 玲,2006)。顯示出學生休閒無聊感會因課業負擔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五)可支配零用錢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可支配零用錢會對學生休閒無聊感產生影 響(葉文玲,2006;吳家碧、劉兆達、吳海助,2008) 。顯示學生休閒 無聊感會因可支配零用錢金額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綜合上述,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在休閒無聊感上會有所差異(陳 南琦,2000;張秀慧,2001;吳宗勳,2001;陳進豐,2002;葉文玲, 2006;黃倩雯,2009)。顯示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無聊感之影響尚未有 定論,本研究將進一步驗證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 無聊感之影響。本研究擬將進一步探討不同性別、年級、父母管教方式、 課業負擔、可支配零用錢等背景變項對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 無聊感的影響。 27.

(39) 第四節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本節係探討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之相關研究,述 敘如下: 一、休閒活動參與與休閒阻礙的相關研究 在休閒活動參與與休閒阻礙相關研究中,袁小雄(2008)的研究發 現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阻礙間確有相關性存在。從相關分析可知,結構 性阻礙層面出現較多的阻礙相關。而在休閒阻礙在個人內在阻礙層面計 有「因為宗教信仰的因素」及「因為我沒有高超的休閒活動參與技巧」; 在人際阻礙層面計有「我所認識的人住得太遠」及「我所認識的人沒有 多餘的時間」 ;在結構性阻礙層面計有「我沒有多餘的時間」等因素, 顯示休閒活動參與深受上述阻礙因素的影響。謝燕慧(2011)的研究亦 發現休閒阻礙將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的參與,且兩者之間的關 係呈現負相關,休閒阻礙越高,則休閒活動參與度則會降低。陳曉萍 (2011)的研究亦發現學童之「休閒活動參與」與「影響參與休閒活動 之阻礙因素」呈現顯著負相關。 謝秀華(2009)的研究卻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參與及休閒 阻礙之間有正向顯著相關性。進一步以多元逐步迴歸進行分析,發現國 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阻礙對休閒活動參與的解釋變異量為 24%,其中以 「人際間阻礙」層面最具預測力。蕭採崙(2009)的研究亦發現總體休 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因素的總分之間,達顯著正相關。鄭味玲(2007) 的研究亦發現國中生休閒活動參與和休閒阻礙有正相關。 由此可知,休閒活動參與與休閒阻礙的相關性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本研究將探討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與休閒 阻礙間的相關性。. 28.

(40) 二、休閒活動參與與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在休閒無聊感與休閒活動參與方面,當人有休閒無聊感時,會為了 休閒無聊感而去參與休閒活動;也有可能休閒無聊感愈高的人,休閒活 動參與是愈少的(蔡嘉玲,2011) 。在休閒無聊感與休閒活動參與相關 研究中,陳淑湘(1999)的研究發現青少年所選擇的休閒型態愈負向, 則其產生的休閒無聊感就愈強。黃倩雯(2009)的研究亦發現、國中生 的休閒活動參與對休閒無聊感有負相關存在。汪在莒、林金杉(2003) 的研究亦發現國中生的休閒活動參與對休閒無聊感有負相關存在。 陳南琦(2000)研究中則發現休閒無聊感高的青少年最常參與之前 五項休閒活動項目依序為看電視、逛街、閱讀、音樂欣賞、沈思,而最 少參與之前五項休閒活動項目依序為跳土風舞、看餐廳秀、跳社交舞、 衝浪、飆車;休閒無聊感低的青少年最常參與之前五項休閒活動項目依 序為看電視、閱讀、音樂欣賞、逛書店、逛街,而最少參與之前五項休 閒活動依序為舞廳跳舞、跳土風舞、跳社交舞、飆車、看餐廳秀。 雖然休閒無聊感對休閒活動參與的相關研究不多,但從上述相關言 就可知休閒無聊感是有可能影響休閒參與,本研究將進一步的驗證高雄 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活動參與與休閒無聊感的相關性。 三、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的相關研究 Torkildsen ( 1992 )的研究發現,人們參與休閒活動的因素是相當複 雜的,會受到各種不論內在、外在因素或機會因素,所作出不同的休閒 的內容及形式的休閒活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種種的因素卻也 造成休閒阻礙的因素。Iso-Ahola 和 Weissinger(1987)的研究顯示, 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張玉玲(1999)也提出相同 論點,大學生在整體及各層面之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均達顯著水 準,休閒阻礙最能有效預測休閒無聊感。而陳南琦(2000)同樣也發現 29.

(41) 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之間存有正相關。由此可知,休閒阻礙與休閒無 聊感之間呈現正向關係,休閒阻礙程度愈高,個體愈無法由活動中獲得 適當酬賞,相對會提升休閒無聊感的程度。. 30.

(42)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據前述的研究動機、研究問題、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之探 討,發展出本章節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 學童為抽樣對象,以期獲得研究結果。本章內容共分成五節,依序分別 為: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研究工具,第四 節、研究實施與步驟,第五節、資料分析與處理,茲陳述如後。.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之研究動機、研究問題、研究目的及相關文獻之探討所 發展出研究架構如下: 一、研究架構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及相關文獻探討結果,提出本研究架構,如圖 3-1。架構圖顯示出本研究變項分為四大類:背景變項(性別、年級、 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可支配零用錢)、休閒活動參與類型(知識 文化類、技藝類、運動類、娛樂類、社交服務類、戶外遊憩類)、休閒 阻礙(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阻礙、結構性阻礙)與休閒無聊感。本研究 架構圖中各研究路徑,分別說明如下: A: 分析不同性別、不同就讀年級、不同父母管教方式、不同課業負擔 及不同可支配零用錢的國小資優生在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休閒阻礙 與休閒無聊感之差異情形。 B:探討國小資優生休閒活動參與類型和休閒阻礙之相關。 C:探討國小資優生休閒阻礙和休閒無聊感之相關。 D:探討國小資優生和休閒活動參與類型和休閒無聊感之相關。. 31.

(43) 背景變項 1.性別 2.就讀年級 3.父母管教方式 4.課業負擔 5.可支配零用錢. A.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1 知識文化類 2.技藝類 3.運動類 4.娛樂類 5.社交服務類 6.戶外遊憩類. A. B. A. 休閒阻礙 1 個人內在阻礙 2.人際阻礙 3.結構性阻礙. D. 圖 3-1 研究架構. 32. C. 休閒無聊感.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一、取樣方式 本研究之受訪對象是兒童期中後期或青少年,且正值形式操作期 (11-12歲) ,其認知作用不再受到具體經驗或現實世界的限制,能運用 高水準的邏輯運思或形式運思來解決問題,及合於邏輯的推理、特徵、 假設、抽象思考或概念,進行認知推理因此抽樣時,以接近此時期之國 民小學五到六年級的學生為取樣對象,取樣方式採便利取樣,便利取樣 屬於非機率取樣。因研究者考量資源的限制及班級老師配合度,故以便 利取樣作為樣本抽取的方法。 二、受訪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是以高雄巿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為 母群體,一百零二學年度高雄巿共有 33 所國民小學有一般智能資賦優 異的五、六年級學生。本研究採便利取樣,共選取 15 所國小,預計發 放 448 份問卷,發放學校全數寄回但各校回收並不完全,共計回收 382 份問卷,剔除填答不完整者 36 份,共得有效問卷 346 份,有效問卷回 收率 77.2%。其中五年級有 176 位,六年級有 170 位,有效樣本人數分 配如表 3-1. 33.

(45) 表 3-1 資優班受試樣本人數分配表 區域 鼓山區. 學校名稱. 五年級人數(N=176). 六年級人數(N=170). 中山國小. 5 12 11 9 14 11 15 7 22 24 5 8 6 15 12 176. 6 9 14 8 21 11 6 8 24 22 3 7 12 14 5 170. 龍華國小 加昌國小 莒光國小 新莊國小 福山國小 瑞豐國小 新興國小 陽明國小 東光國小 忠孝國小. 楠梓區 左營區 前鎮區 新興區 三民區 鹽埕區 小港區. 漢民國小 福東國小 四維國小 前金國小. 苓雅區 前金區 合計. 346 人. 共計. 34.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依研究需求,編製「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 調查表」為研究工具,問卷內容除第一部份是背景資料外,其餘分成三 大部分,第二部份為休閒活動參與類型量表,共有28題;第三部分為休 閒阻礙因素量表,共有13題;第四部分為休閒無聊感量表,共有8題, 問卷編製過程分述如下: 一、問卷架構 (一)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旨在瞭解國小資優生參與休閒活動之現況,並作為後面研 究分析之用,共有5題項,有性別、就讀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 擔、可支配零用錢。 (二)休閒活動參與類型量表 本研究的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係採主觀分類法將休閒活動方式區分 為知識文化性、技藝性、運動性、娛樂性、社交服務性、戶外遊憩性六 種類型,並參考黃薇如(2006)、蔡嘉玲(2010)國小學生休閒活動調 查中休閒參與項目,本量表共28題,計分方式採五點量表,針對受試者 過去一年在課外休閒時間實際參與休閒活動的次數,分為「從不曾參 與」 、 「一年約一至二次」 、 「每月約一至二次」 、 「每星期約一至二次」 、 「幾 乎每天參加」 ,分別給予1至5分,量表分項如表3-2所示。. 35.

(47) 表 3-2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分類. 題項. 閱讀書籍 閱讀報章雜誌 知識文化性. 參觀展覽 參加冬、夏令營 欣賞音樂演奏或演唱會 繪畫 書法. 技藝性. 演奏樂器 學習各項才藝 收藏物品(集郵、集電話卡、集石頭等) 游泳 溜冰. 運動性. 球類運動 騎腳踏車 慢跑 看電影 聽音樂. 娛樂性. 逛街 上網 看小說或漫畫 拜訪朋友. 社交服務性. 聊天 社團活動(如:童軍營、親子成長營) 宗教團體(例如:兒童讀經班、主日學等) 登山健行. 戶外遊憩性. 郊遊烤肉 露營 國內外旅行. 36.

(48) (三)休閒阻礙因素量表 本研究之休閒阻礙因素量表,是依據張良漢(2002)、王禎祥 (2003) 、魏展聘(2007)等曾對休閒之阻礙因素所提出的因素構面進 行分析與歸納,並參酌王禎祥(2003) 、葉文玲(2006) 、王振字(2009) 等人的問卷,加以整理,再請益指導教授之建議,就題目歸類方式、題 目文義恰當與否,給予意見並修定後編制而成。休閒阻礙因素量表共有 13題,計分方式採五點量表,針對受試者對其休閒阻礙情形之看法,分 為「從不如此」 、 「很少如此」 、 「有時如此」 、 「經常如此」 、 「總是如此」, 分別給予1至5分,量表分項如表3-3所示。 表 3-3 休閒阻礙因素 因素. 題項. 因本身個性關係 因缺乏參與休閒活動技巧 個人內在阻礙. 因對休閒活動缺乏興趣 因參與休閒活動會浪費時間 因害怕休閒活動傷害 因缺乏參與休閒活動的夥伴. 人際阻礙. 因父母不支持休閒活動 因朋友不支持休閒活動 因和朋友同學的休閒興趣不同 因缺乏休閒場地. 結構性阻礙. 因缺乏休閒設施 因休閒活動花費較高 因場所太遠,交通不方便. (四)休閒無聊感量表 本研究之休閒無聊感量表,是依據Iso-Ahola 和Weissinger(1987) 所編製的「休閒無聊感量表」 ,並參酌葉文玲(2006) 、蔡嘉玲(2009) 的問卷,加以整理,再請益指導教授之建議,就題目歸類方式、題目文. 37.

數據

圖 2-1  休閒阻礙階級模式
表 3-1 資優班受試樣本人數分配表  區域  學校名稱  五年級人數(N=176)  六年級人數(N=170)  鼓山區  中山國小  5  6  龍華國小  12  9  楠梓區  加昌國小  11  14  莒光國小  9  8  左營區  新莊國小  14  21  福山國小  11  11  前鎮區  瑞豐國小  15  6  新興區  新興國小  7  8  三民區  陽明國小  22  24  東光國小  24  22  鹽埕區  忠孝國小  5  3  小港區  漢民國小  8  7  苓雅
表 3-2 休閒活動參與類型  分類  題項  知識文化性  閱讀書籍 閱讀報章雜誌參觀展覽 參加冬、夏令營 欣賞音樂演奏或演唱會 技藝性  繪畫書法 演奏樂器 學習各項才藝 收藏物品(集郵、集電話卡、集石頭等) 運動性  游泳溜冰 球類運動 騎腳踏車 慢跑 娛樂性  看電影 聽音樂  逛街  上網  看小說或漫畫  社交服務性  拜訪朋友 聊天  社團活動(如:童軍營、親子成長營)  宗教團體(例如:兒童讀經班、主日學等)  戶外遊憩性  登山健行 郊遊烤肉  露營  國內外旅行
表 3-7 休閒無聊感量表之預試信度分析摘要表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具有一般智能資賦優異潛能之應屆畢業生,其資賦優異學生家長觀察推薦表、資賦 優異學生專家學者或指導教師觀察推薦表(附件四)均達

要如何安排課後的休閒活動呢?我們 可以依照自己的個性和興趣,做適當 的選擇,並且考量天候、時間,做適

為建立永續經營理念,宜以兼具三生一體之共識與做法,確實依據休閒農場

The Cogni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Meatless Day” from Pupils~A Case of PinTung County Fang Liao Junior

• 請打開 Word, 利用字型功能區任意設定 10 種不同 字型文字... 德霖休閒事業管理系

有感過去於休閒事業管理系的學習非常充實與快樂,因此於 93 年 3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

4.選修學分至少須修習 40 學分,其中「第二外國語文」、「藝術與人 文」 、 「生活、科技與資訊」 、 「健康與休閒」 、 「全民國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