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休閒阻礙的相關研究

個人參與某些休閒活動時,常受到內在及外在因素影響,大多為個 人內在心理狀態、喜好、休閒時間、花費、器材、場地等。有些因素影 響很大,有些則有限,而這些因素主要是休閒阻礙的來源。因為影響休 閒阻礙的因素相當廣泛。以下即針對休閒阻礙定義及因素來討論休閒阻 礙的相關因素。

一、休閒阻礙的定義

從事休閒活動時多多少少都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進而阻礙想從 事休閒活動的動力。近年來,休閒阻礙研究在休閒領域受到重視,在1960 年代,由美國ORRRC(Outdor Recreation Resources Review Commission)

所作的一項全國性戶外遊憩活動調查,其重點在探討那些影響遊憩活動 參與的外在阻礙因素,目的是在提供服務的改進。到了70和80年代,當 研究主題逐漸複雜後,才有較多研究者同意休閒活動間存在許多不同類 型的休閒阻礙因素(賴家馨,2002)。為釐清休閒阻礙真正的意涵與相 關概念,本節試圖綜合各研究者所持的論點加以整理歸納,並進一步的 探討休閒阻礙的因素。

許多研究者皆認為休閒阻礙乃是指任何能抑制個體去參與休閒活 動、減少參與的時間及妨礙個體獲得滿足感的所有原因(王振宇,2009;

王薰禾,2004;李枝樺,2004;林佳蓉,2001;陳香菁,2006;陳藝文,

2000;陳曉萍,2011;連婷治,1998;黃立賢,1996;葉文玲,2006;

劉芳遠,2001;賴家馨,2002;蕭採崙,2009;鍾瓊珠,1997;Crawford

& Godbey,1987;Henderson,1991)。其中鍾瓊珠(1997)認為休閒 阻礙不僅會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次數,也會減少休閒活動愉快感的各種因 素。連婷治(1998)、賴家馨(2002)及王薰禾(2004)皆認為休閒阻

礙不僅導致個體不願意參與休閒活動,也會使得個體無法獲得休閒滿足

Crawford&Godbey(1987)

休閒阻礙是個體知覺到不喜歡或是不能投 入參與休閒活動之影響因素

鍾瓊珠(1997)、連婷治(1998)、 陳藝文(1998)、林佳蓉(2001)、 賴家馨(2002)、Henderson(1991)

抑制或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次數和愉快感的各

與活動中獲得休閒滿足,亦或是中斷、停止參與活動的各項因素」。 二、休閒阻礙的因素

Crawford和Godbey(1987)歸納各類休閒阻礙的研究,認為要瞭解 阻礙的運作一定要從休閒喜好著手,在喜好和參與之間去探討阻礙的內 容,因而發展出休閒阻礙階級模式,將休閒阻礙歸納為以下三類(如圖 2-1):

1.個人內在阻礙

意指個體因內在的心理狀態或態度,而影響其休閒喜好或參與,如 壓力、憂慮、信仰、焦慮、自我能力及對適當休閒活動之主觀評價等。

也有其他研究者認為個人內在阻礙包括:個人的生理狀況(健康及體能 因素)、休閒動機、知覺休閒重要性的程度、需求的滿足、壓力狀況、

個人能力、知識興趣以及對休閒活動之便利性評估等(Crawford & Godbey, 1987)。

2.人際阻礙

意指人際互動或是個人特質之間關係影響的結果;指個體因沒有適 當或足夠的休閒參與伙伴而影響其休閒喜好與參與。例如:在想參與休 閒活動時,當個體想參與休閒活動時,找不到友伴一同進行,或因為友 伴因為課業或其他要事而無法陪同,導致無法參與休閒活動。

3.結構性阻礙

意指影響個體休閒喜好或參與的外在因素,例如:休閒資源、設備、

時間、金錢及休閒機會等。

圖 2-1 休閒阻礙階級模式

Crawford, Jackson和 Godbey(1991)又提出休閒阻礙因素間有層次 的決策過程,強調層次的重要性,認為休閒阻礙的層次是從最初的個人 內在阻礙、人際阻礙到最後的結構性阻礙,三者的關係是依序影響的。

第一個阻礙層級為「個人內在阻礙」。強調個人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

必須先與個人內在的阻礙(壓力、憂慮、信念等)交涉。當個人內在阻 礙消失或是因個人的努力克服困難後,到達下一個階段的阻礙是「人際 阻礙」。個人最易接觸到人際阻礙是在兩個人以上的休閒活動中,但個 人性的休閒活動則較不受影響。若能瞭解阻礙發生之原因,而加以協 調、調整,得以適應後,使能面對下一個階段「結構性阻礙」。個人面 對結構性的阻礙,其為休閒選擇面對外在干擾因素,包括金錢來源、能 夠取得的時間和機會等。倘若所有的阻礙因素都能被克服則可能順利參 與休閒活動,否則不然。Raymore, Godbey , Crawford和Von Eye(1993)

的研究也將阻礙因素分為個人內在阻礙、人際間的阻礙、結構性阻礙三 類,且支持Crawford,Jackson, 和 Godbey的三類型阻礙是有階層性的。

張玉玲(1999)的研究發現限制青少年參與休閒的原因包括:課業 壓力大、沒有錢、缺乏設備、沒有機會、缺乏社交能力與同伴、父母不 鼓勵、沒有興趣、個性不適合、及環境不安全等因素。張良漢(2002)

個人內在阻礙 人際阻礙 結構性阻礙

休閒喜好 人際關係協調 參加或不參加

的研究也發現參與休閒運動之阻礙因素包括:個體阻礙(例如:對休閒 運動沒有興趣、沒時間或時間無法配合、沒有錢、沒經費、休閒活動的 技巧不熟悉、沒有同伴陪同或團體互動不佳,以及課業太多及考試壓力 等問題)、人際阻礙(例如:家人不鼓勵或反對我參與等問題)、結構阻 礙(例如:缺乏指導人員、缺乏休閒活動的相關資訊等問題)。王禎祥

(2003)的研究則發現資優班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包括:個體 阻礙(例如:課業繁重、.健康情形不佳、體力不好、自己的個性、沒有 多餘的時間)、人際阻礙(例如:家人的反對)、結構阻礙(例如:場地 設施不足)。另外,魏展聘(2007)則表示發現臺北市國小資賦優異學 童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最主要是沒有時間、學業負擔太重、天氣不好,以 結構性阻礙層面的阻礙最大。

綜合上述國內外相關文獻可知,在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方面,分成個 人內在阻礙、人際阻礙、結構性阻礙等。而本研究依研究目的和研究對 象,並參考上述文獻的阻礙因素之分類,作為探討國小一般智能資賦優 異學生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構面之依據,共分為三個構面,分別為「個體 阻礙因素」、「人際阻礙因素」、「結構阻礙因素」。

三、休閒阻礙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性別對於休閒阻礙有顯著的影響力(胡信吉,

2003;陳肇華,2009;鍾念濡,2013)。而李志凌(2010)更發現女性 休閒阻礙大於男性。

(二)就讀年級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年級對於休閒阻礙有顯著的差異(鍾念濡,

2013;龔俊豪,2009)。而姜國才(2013)的研究也發現不同年級對於 休閒阻礙有顯著的差異。

(三)父母管教方式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父母管教方式會對學生休閒活動造成影響

(林琇雯,2009)。另外,鄭靖霖(2013)的研究也發現,國小高年級 學童之休閒阻礙在家長管教方式上有差異存在。綜合上述,父母管教方 式的不同會對學生休閒阻礙產生不同的影響。

(四)課業負擔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課業負擔對學生休閒阻礙會有影響(白家 倫,2006;陳肇華,2009)。白家倫(2006)研究發現就課業壓力與休 閒阻礙的關係而言,課業壓力愈重,感受休閒阻礙的程度愈高。由於課 業壓力繁重,相對就會減少活動的參與。顯示出學生休閒阻礙會因課業 負擔的程度不同而有差異存在。

(五)可支配零用錢

國內相關研究指出不同可支配零用錢會對學生休閒阻礙造成影響

(胡信吉,2003;白家倫,2006;鍾念濡,2013)。白家倫(2006)研 究發現就零用錢與休閒阻礙的關係而言,青少年認為零用錢愈不夠用,

其個人內在阻礙就愈高。顯示出學生休閒阻礙會因零用錢的多寡而有差 異存在。

綜合上述,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在休閒阻礙上部分有所差異(胡 信吉,2003;白家倫,2006;陳肇華,2009;林琇雯,2009;龔俊豪,

2009;李志凌,2010;鍾念濡,2013;鄭靖霖,2013)。顯示學生背景 變項對休閒阻礙之影響尚未有定論,本研究將進一步驗證國小一般智能 資賦優異學生背景變項對休閒阻礙之影響。本研究擬將進一步探討不同 性別、年級、父母管教方式、課業負擔、可支配零用錢等背景變項對國 小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休閒阻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