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的網路人際關係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182-187)

第五章 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

第三節 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的網路人際關係

在有些紛擾的咖啡館裡,我獨坐一隅。不遠處是一對情侶,

原本狀似親暱的交談突然被刺耳的手機鈴聲所打斷。未久,不耐 等待的另一方也拿起自己的手機撥號,因而形成一幅耐人尋味的 畫面:一對同坐一桌的男女卻各自與電話另一端的他人交談。此 刻,他們之間的距離究竟是遙遠的還是親近的呢?是與電話另一 端的朋友比較接近,還是與坐在眼前的戀人比較接近?

距離做為心理現象

正如前述 Heidegger 所言,距離、空間是由關切所決定,而不是實體上 物理距離的問題。 Coyne(1999) 也曾運用 Heidegger 的見解,以車廂上冷漠 的乘客之間物理距離與心理距離之間的對比來加以闡述。換言之,關切才是

日常生活實作中決定距離的關鍵。 Simmel 也有過類似的主張,他認為,遠 近不只是物理空間的距離問題而已,「並非空間接近性的形式或是距離創造 出親近或陌生的特殊現象」,相反地,「他們也是純粹由心理內容造成的事 實」。「空間一般只是心靈的活動」(Simmel, 1997:137-138,142) ,乃至於是 社會關係的產物(Simmel, 1997:141-144)。因此,他說:「界限不是一個具有 社會學後果的空間事實,而是一個空間地形成他自身的社會學事實。」

(Simmel, 1997:143) 此外, Simmel 還認為,經由交談所產生的接近性遠較 視覺上的接近更為重要,後者只會形成抽象的關係,而前者才會產生個別化 的親近關係 (Simmel, 1997:155) 。雖然在此 Simmel 所指的是聽覺比視覺更 重要,但同理而言,文字的交談也一樣可以動態地傳遞思想與情感,而不像 是視覺所傳遞的只是相對上較固定的外貌。這也說明了何以網路上素未謀面 的陌生人之間竟然能夠形成極為親密的關係,乃至於對個人帶來深刻的影響。

Simmel 甚至主張,物理空間的接近導致的往往是關係的削弱與情感的保留 (Simmel, 1997:156)。幾位學者之間見解的共通性應是源於對現代生活的觀 察。而這之所以是現代生活的寫照,正是由於電子媒介的發展使得運輸媒介 與溝通媒介區分開來的緣故。在這樣的狀況下,人們不再必須移動身體才能 夠與遠方的他人聯繫,因而心理距離也與物理距離區分開來,甚至取得超越 後者的重要性。進而,我們彷彿就在電子通訊網路所構成的模控空間中與他 人相遇、或根本就居住其中。鄰里(neighborhood )這個字原意就是位置鄰 近的意思,這顯示出過去與我們經常往來的鄰里是受到地域上位置的鄰近所 決定。但在網路上,我們卻可以輕易地跨越地域的限制,根據自己的意願與 他人密切交往。我們可以說這是親密關係從鄰里到網友(cyberhood)的發展。

網路上陌生人間的親密關係

過去人們在空間上的行動能力受到極大的限制,牽涉到時間的差異往往

非常之大,以致於前往某些遠方所需耗費的時間過長,甚至幾近不可能。就 某些遠方而言,我們的行動能力可以說是全有全無的問題,而與某些人的互 動,認識某些社會世界的可能性,也是全有全無的問題。昔日的遠行,甚至 可說就是生離死別。但現代溝通媒介與運輸媒介的分化使得人類的世界擴大,

行 動 能 力 已 經 不 再 是 全 有 全 無 的 問 題 , 而 是 高 低 的 問 題

( Tuan , 1998:49 )。因此,剩下來的就只是意願的取決。就網際網路的 隔離作用而言,它意涵著人際互動時的風險降低,因而無形中強化了人們與 陌生人接觸的意願。

正如本文開頭所指出來的,現今都市中疏離的陌生人之間少有親密關係。

Simmel 在對都市人際關係的分析中,提到物理上的接近與心理上的疏遠不 僅只是一種對照,還會具體地在個人身上形成一種強大的驅力(Simmel, 1997:145) 。因此,我們經常疏離了身邊的親友,卻經由媒介與遠方的人發 展出親密感。正如 Gwinnell( 葛溫尼 , 1999:115) 所指出的:「在現實世界中,

真正親密的朋友也能夠感受這種信任和親密感。但是根據我的調查,許多人 只有對在網路上認識的人才能找到這種親近感。大多數人都同意,面對面時,

對方的肢體語言會限制甚至延遲親密感的發展。」

Giddens( 吉登斯 ,2000:103) 認為:「在傳統文化中,除了農業大國的某 些大城市的街區有部份例外之外,自己人和外來者或陌生人之間存在著非常 清晰的界限。不存在非敵意的與自己並不認識的人相互交往的廣泛領域,而 正是這些領域構成了現代社會行動的特性。」進而,「個體在街上遭遇另一 個個體,通過有風度的一瞥,表示對方值得尊重,然後通過調整目光顯示自 己對對方沒有威脅;對方也是如此。而在傳統場域中,『熟人』和『生人』

之間的界限是明確的,個體不具有市民冷淡的儀式。他們或者避免凝視對方,

或者盯住對方,而這種方式在現代社會環境中會顯得粗魯、富於威脅。」

( 吉登斯,1998:52)也就是說,「在現代性條件下,世俗的不經意是在與陌生 人相遇時當面承諾的最基本類型。」 ( 吉登斯,2000:71)但在網路上,對陌生 人保持一定的友善才是最基本的承諾。我們可以這麼說,在現代社會中,我 們與陌生人做局部、工具性的接觸。而在虛擬社區中,我們與陌生人既可以 有局部、工具性的互動,也能發生情感性的接觸。在網路上,我們藉著(文 字上的)聆聽與回應來表示對於對方的尊重與善意,甚至經由暱稱、名片檔、

簽名檔、聊天、發言來展現自己,並對於他人的注意感到愉快。

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

Moore(摩爾 , 1998:72) 指出:「計算機其實只是一些塑料和矽,但是在 其他計算機的另一端,有時是在這樣一條電子花邊條上的一個遙遠的角落,

卻有著另外一個人,而對於我們中間的有些人來說,或許這才是一種充分的 靠近。」 Gwinnell( 葛溫尼 , 1999:32) 也曾提到:「派屈克和布蘭溫之間也 發展出某種親密感,其程度遠比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其他人所培養出的親密 感還要強烈得多。」網路人際關係似近實遠又似遠實近的性質,也表現在網 友們的某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實際經驗。例如,「你在真實世界尋尋覓覓的人,

後來居然發現早就在網路上遇見到了。」有位網友曾經在課堂上遇到一位很 令他心動的女孩,但一直到他離開那個班上為止,他都沒有跟那個女孩說過 話。只是在老師點名時知道了她的名字。兩年多以後,他經過多方嘗試,終 於憑著這個名字查到了她的電話號碼。在這段期間,他曾在外校的BBS上認 識一個網友,兩個人雖然有著共通的興趣,但因有各自的生活而沒有密切保 持聯絡,也沒有見面或是交換電話、姓名。直到有一天,他鼓起勇氣打電話 給課堂上的那個女孩。在女孩給他聯絡的電子郵件信箱時,才發現自己費盡 心力尋找的她,就是一年多以前認識的那個網友。這過程就像是日劇「網路 情人」,或是電影「電子情書」裡面的情節,浪漫得不像是真的,不可思議、

卻又確實這麼發生了。「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兩個置身茫茫人海中 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卻早已在網路上擦身而過。而他在網路上與她相認時的 第一句話是:「此刻我感覺自己從未與你如此接近,卻又如此遙遠。」 ( 網 訪6)

喬薇在她的小說裡提到:「這種感覺讓人欲罷不能,就像是遙遠而陌生 的兩個人,在因緣際會下突然有了共通的話題,然後意外地發現彼此的心靈 竟是如此契合⋯⋯網路最可愛的一點,大概就是這樣天涯若比鄰的互動感覺 吧。」 ( 喬薇,1999:57-58)Gwinnell也指出:「網路溝通同樣具有匿名性,使 通信雙方得到很大的安全感。你可以將最親密的思想和祕密與對方分享,並 且發現對方也正在與你分享他的靈魂。原本姓名不詳的陌生人變成最了解你、

最關心你的人!不難想見,就是這種匿名性促使通信雙方在最短時間內建立 了強烈的親密感;就像有人經常對火車上遇見的陌生人傾吐他們的祕密、希 望和恐懼,而根本不管對方怎麼想--至少剛開始是如此。」 ( 葛溫尼 , 1999: 15,56,85) 如此的感覺所以容易發展出來,其關鍵在於,「因為沒有預 期 見 面 , 反 而 讓 他 們 更 能 無 所 顧 忌 地 在 信 件 中 暢 所 欲 言 。 」 ( 葛 溫 尼,1999:31)

進一步來說,這也是由於在現實世界中,和周遭親近的人分享祕密有比 較高的風險,例如洩密的影響、形象的破壞等。相形之下,與陌生人分享祕 密反而較無顧忌,而祕密的分享甚至還有助於關係的拉近。實際上,心理距 離的指標就是親密感,表現在深度資訊或祕密的分享上。Goffman 也曾提到 祕密分享與社會距離的關係;他認為祕密分享是界定自家人的關鍵 ( 高夫曼,

1992:152) 。所以藉著網路的隔離與連結確實可以產生親密的關係。更精確 地說,是似近實遠,而又似遠實近的關係 ( 葛溫尼 ,1999:134) 。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18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