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 McLuhan 談科技決定論與空間隱喻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86-90)

第三章 理論鋪陳:科技決定論、模控空間與速度

第二節 從 McLuhan 談科技決定論與空間隱喻

一、科技決定論

McLuhan成就其所具傳播學大師的地位,只有更早的Innis足堪比擬。他 們一位是文學評論家,另一位是經濟史學家,但卻都強調媒介特性本身對社 會文化與政治體制的影響,進而開創了全新的媒介分析與媒介理論。

McLuhan 提出「媒介即訊息(按摩、大眾時代、一團亂的時代)」

(McLuhan,1964; McLuhan and Fiore, 1967) 的主張。他認為,人類社會受我們 藉以溝通的媒介所影響遠高於受溝通內容的影響。因此,對社會、文化變遷 的理解,一定要基於對媒介運作的理解之上(McLuhan and Fiore, 1967:8)。在 前面曾經提過,他主張所有的媒介都是人類心理或身體機能的延伸。媒介藉 著改變我們的環境,引發我們感官知覺之間的獨特比例關係,因此,任何感 官的延伸都會影響這個比例的分配,而改變我們的思考與行動方式、乃至於 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與當代的文化特性(McLuhan and Fiore, 1967:26-41) 。這 樣的說法極為類似 Heidegger 所說的,技術與人類之間的關係並非做為達成 某 種 目 的 的 手 段 , 而 是 技 術 參 與 了 我 們 所 面 對 的 世 界 之 構 成 。 也 跟 Heidegger 一樣,McLuhan的研究是企圖幫助我們了解我們所面對的變遷,

進而經由了解來控制未來的發展。由此可見,他們的學說都不能被輕易地劃 歸為技術決定論。例如,McLuhan雖然強調媒介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但也認

為做為行動者的人類可以經由對現況的反思來控制未來的走向。他也曾在書 中引用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 的小說,說明只要我們願意去了解現在所發 生的事情,就沒有無可避免的情況(McLuhan and Fiore, 1967:25,150-151)。此 外,他的非決定論色彩還可證諸於他主張同樣的媒介對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 的影響這樣的主張 ( 麥克魯漢, 2000:61-62,65,78)。例如,他認為,電視引入 原本強調聽、觸覺的歐洲則會強化其視覺的重要性,而引入原本重視視覺文 化的美國則使得美國人開始以聽、觸覺去認識世界 (McLuhan,1964:45) 。這 也意味著科技應用是科技特性與社會文化互動的結果,而不是由科技特性所 片面決定。

McLuhan還說過:「在過去,媒介的效應是比較緩慢漸進地被感受到的,

讓個人和社會能在某個程度上吸收並緩衝它們的衝擊力量。今天,在立即通 訊的電子時代裡,我相信我們的存活,或最起碼的我們的舒適和快樂,全賴 於我們能瞭解我們這新環境的本質,因為,和過去的環境變遷不一樣的是,

電氣媒介是對文化、價值、態度的全面和幾乎即刻的轉變。這種劇變製造了 很大的痛苦和自我認知的喪失,而要減輕這痛苦只有經過有意識地知覺到它 的動力現象才可能。假如我們瞭解以往所有由新媒介引發的革命性轉變,我 們就能預測並控制它們;但如果我們持續不肯離開我們這自我引發的潛意識 催眠狀態裡,我們就會變成它們的奴隸。」(McLuhan and Zingrone, 1999:34) 進而,「瞭解就已是打勝一半的仗。我的工作的中心目的就是要傳達這訊息:

經過瞭解正在延伸人類的媒介,我們 就能獲致對它們的一些控制。」

(McLuhan and Zingrone, 1999:70-71) 因此,McLuhan主張:「對於媒介,我 們可以借用希歐巴特(Robert Theobald) 關於經濟不景氣的一句話:『幫助控 制不景氣的還有一個額外的因素,就是對於不景氣發展的較深的理解。』」

(McLuhan and Zingrone,1999:182; 另參見麥克魯漢 , 2000:23,42-43)

實際上,McLuhan至多只能被視為是軟性的科技決定論者。學者 Heim 也曾經把McLuhan的這種軟性科技決定論與 Heidegger 對現代科技的分析做 一比較。前面提過,用 Heidegger 的措詞來說,網際網路可以說就是我們的 天命,天命並不是宿命,而是我們必須學習去理解、掌握的道路。而 McLuhan的思想正是相當有助於我們了解我們與傳播科技之間密不可分的關 係。

二、模控空間與空間隱喻

McLuhan在分析媒介特性時擅長運用空間隱喻。他主張文字與印刷術引 發了支解、分殊化、與抽離的過程,而電子媒介則鼓勵連結、與涉入 (McLuhan and Fiore, 1967 :8)。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文字的產生,尤其是 拼音文字的產生,使得人類從原始文明的聽覺世界轉變成以視覺為主的文明。

其間的差異在於口語與聽覺是同時性,因此音響空間是沒有邊界、沒有方向 性、沒有水平面的;這樣的世界是涵括的(inclusive )、強調涉入的。但是,

相對地,文字所蘊含的視覺空間則是線性、劃一的。文字的發明開創了西方 所謂的理性思考,強調抽離與前後連貫。尤其,印刷術的發展則加速了此一 過程,導致了部落社會的消逝,個人主義由此而生。個人於是成為抽離、孤 立的個體(McLuhan and Fiore,1967 : 44-53,110-111) 。這就是所謂的外爆炸 (explosion) 。McLuhan認為,電子媒介的誕生又促成了再部落化的發展,使 得世界融合為地球村,而這正是建立在電子媒介強調涉入、感官整合的效果 (McLuhan and Fiore, 1967 : 63-67,156 - 157) , 產 生 了 所 謂 的 內 爆 (implosion)(McLuhan,1964:92-93; 麥克魯漢 ,2000:39,20,67-68,94) 。其學生 Levinson (李文森,2000)曾延伸McLuhan的空間隱喻,主張模控空間也是

一個具吸納與涵括性的聽覺空間。這些主張與 Heidegger 有關空間性和涉入 的見解極為類似。準此基調,關於模控空間的空間隱喻及其空間特性,本文 除了依循前述 Heidegger 對空間性的分析以外,在稍後的章節裡,也將根據 McLuhan的論點做進一步的說明。

電子媒介的革命性元素:速度、雙向互動、或多媒體?

McLuhan警語式的書寫方式使得他對電子媒介的分析神祕難解,甚至顯 得武斷,也因而有人斥之為天馬行空的玄學。我們因此有必要在應用與延伸 McLuhan的媒介分析之前,先更細緻地掌握其論證的基礎。這其中最關鍵的 問題便是電子媒介所形塑的吸納、涵括式的聽覺空間,及其蘊含的融合效果 從何而來?如果具體地以電視為例,必須追問的是,到底是電視的多媒體特 性、還是其傳輸速度使之具有再部落化的作用?諸如電報與電話等電子媒介 是否因為具備同樣的特性而對當代社會文化有類似的影響?或是電報與電話 在此一觀點下,並不具有電子媒介塑造聽覺空間的效果?我們的答案必須忠 實地根據McLuhan的作品,從他本人的見解裡尋找。如此一來,對其理論的 應用與延伸才不致於偏離McLuhan的原意。

對McLuhan來說,空間只是個幫助理解的隱喻。無論是文字媒介或是電 子媒介,他們的效果都可以利用空間隱喻來理解。基本上,文字媒介所構成 的是線性的視覺空間,而電子媒介所構成的則是具同時性、吸納而涵括的聽 覺空間。就我們所關注的電子媒介特性而言,其空間效果來自電子媒介的速 度,也就是即時性。例如,自從有了即時性的溝通或傳播媒介之後,我們雖 然未能置身於球場,但卻可以藉著廣播或電視與現場觀眾一同感受比賽當時 的興奮與緊張。雖說經由媒介的溝通永遠無法取代實際的參與,但卻已經遠 比其他非即時性的媒介更能提供參與感。此外,即使只有聲音而沒有影像,

或只是單向地接收,也都還是能夠讓人超脫肉體的限制,有如身歷其境地在 心靈上「見證」事情的發生。

速度

就電子媒介的即時與互動特性而言,即時所帶來的臨場感及空間性遠比 互動更為重要,因為在實作上時間經常是距離的度量尺度,速度可以縮短距 離,使得我們有自身經由電子媒介傳送出去的幻想。這也是McLuhan強調電 子媒介衝擊社會文化的關鍵所在。他認為,電子媒介對現代文化的影響是以 電報為起始。而電報的互動性實際上並不強,使用時所著重的只是即時性。

此外,經由一般郵政系統通信雖然有非即時性互動,但並沒有因而讓我們覺 得置身於郵政系統所構成的空間之中。更精確地說,互動性就是基於電子媒 介的速度所能提供的即時性而來。當速度過慢,以致於互動所需的回應時間 太長時,我們就不再感受到互動性,也失去身歷其境的臨場感。當然,無論 如何,臨場感並不等同於臨場。經由媒介的互動還是與親臨現場、躬逢其盛 有所不同,而臨場所蘊含的集體亢奮更是無可取代的。在此本文僅就電子媒 介的即時與互動功能來比較何者才是空間性的決定因素。

同樣地,Levinson 也循著McLuhan的主張指出,是即時性的溝通媒介才 使得我們有身歷其境的參與感,使用者雖沒有藉著運輸工具而移動,卻有經 由傳播媒介輸送出去的臨場感,而不只是藉著溝通媒介單純地傳遞訊息。正 是只有在這樣的即時性的溝通條件下,我們才逐漸產生網路活動場域做為一 種空間的感覺,從此跨進模控空間裡 ( 李文森 , 2000 : 81) 。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