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 Heidegger談科技決定論與空間性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60-86)

第三章 理論鋪陳:科技決定論、模控空間與速度

第一節 從 Heidegger談科技決定論與空間性

「然而,我們可曾退一步想,把科技當作是引發變化的原因,

是否恰當?就算我們承認科技是變因,它又是什麼樣的變因,它 跟其他變因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如果沒有以因果的概念來處理 科技與社會、科技與文化、科技與人群心理的關係,那麼就算是 最好而最認真進行的本土『效果』研究,恐怕也將流於膚淺。因

果概念的把持,對於我們提出問題的方式很重要,很多時候這也 決定了我們會找到什麼樣的答案。」(Williams, 1991 : 21)

「我們可以終其一生去思索這些問題,但在電視如此重要的 現實社會裡,還有那麼多實際的工作等著我們立即去做:做調查 、 搞研究等等我們都懂得怎麼去作的事。這些說法,確實讓人聽得 進去,尤其在我們這樣的一個社會,不實用還真找不到人提供資 助。相形之下,另有一些問題就被當成只是理論,不切實際。」

(Williams, 1991 : 21-22)

一、科技決定論

「我們對技術提出發問,並想借以為與技術的一種自由的關係做準備。

當這種關係把我們的此在向技術的本質而敞開時,這種關係是自由的。如果 我們符合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就能夠對技術的東西就其限度加以了解。」

(Heidegger, 1996:9)這是 Heidegger 在〈向技術提問〉這篇文章開頭的一段 話。這句話清楚地標示出 Heidegger 對技術1 進行思索的基本立場,同時也 是本文對網際網路進行社會學研究的目的。換句話說,本文對網際網路等資 訊科技的思考,也是為了在人類與資訊科技之間建立適切的關係,而非看著 水晶球預測未來、預言資訊科技對社會的衝擊、並提出悲觀或是樂觀的看法。

1關於 Heidegger 這方面的討論,在中文世界裡有些作品將 technique 翻譯為技術,有些則將之 譯為科技。實際上,Heidegger 認為技術在傳統與現代是有所不同的。除了本文稍後會詳述的 差異以外,現代技術與科學的緊密結合是其重要特色之一 (Heidegger, 1996:25-26) 。因此,

關於網際網路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現今的研究可以簡單地區分為樂觀、

悲觀、以及科技與文化配合說三種立場。麻省理工學院的Mitchell 指出,無 論對網際網路抱持樂觀或悲觀的態度,都會落入科技決定論的陷阱(Mitchell, 1999: 11-12) 。在此,本文還要加入社會決定論這個陷阱。科技決定論者要 不認為網際網路的本質將會引導我們走向平等與民主,要不就是預言知識差 距的擴大將進而強化社會既有的不平等。而社會決定論的主張則著眼於社會 的人口組成以及目前的使用狀況,彷彿科技沒有其固有的特性,社會的既定 結構早已經決定了科技將如何地被使用。然而,以我個人的觀點而言,實際 的情形是兩者都說錯了。資訊科技確實有其特性,但社會如何運用科技也會 決定我們未來的走向,只是關鍵不在於既定的結構,而在於我們對資訊科技 本質的認識,以及隨之而來我們將如何加以運用的問題。

科技與科技應用:科技應用是科技特性與社會文化互動的結果

堪稱英國文化研究鼻祖的Raymond Williams 在《電視:科技與文化形 式》一書中探討科技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時,也有類似的主張。他區分了 科技與科技應用,並指出:「如果科技是原因,我們最多也只能調整或設法 控制它所造成的效果;但如果科技在特定的情況下使用,才是產生效果的原 因,那麼,我們所要採取的行動,以及所要了解的這些情況與效果的關係,

也就有了不同。」(Williams, 1991 : 22)

本文認為,科技應用是科技特性與社會文化互動下的產物。就資訊科技 而言,除非我們對它的應用毫無觀察與反省,否則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既定 的結構,而在於我們對資訊科技本質的認識,以及隨之而來我們將如何加以 運用的問題。就如Heidegger(1996 :9)所說的:「技術的本質完全不是什麼 技術的東西。」所以他堅持哲學家有資格對技術的本質進行反省並提出見解。

同樣地,也因為科技應用並不只是科技性的問題,故而,面對先進、深奧的 資訊科技,社會學家的分析也應有一席之地。基於這樣的立場,本文著手對 網際網路此一新科技提出發問。

也如同Williams(1991: 21) 所說的,提問的方式已經決定了我們會找到 什麼樣的答案,決定論式的問題也只能找到決定論式的答案。所以,本文所 試圖解答的,不是科技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而且,以現有的使用狀況來論 斷未來,也是不妥當的。本文的重點在於,必須認識個別的科技有何特性;

即:這些特性被使用在哪些方面時,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反之,此一科技 特性用在哪些方面,則不能發揮其正面的效果,甚至會導致災難的誤用。

天命:危險與救援

科技有其特性,不代表它僅有某種單一的用途,而只是意味著它有固有 的特性,並且會改變我們的現實。但 Heidegger 在論及現代科技時曾經主張 哪裡有危險,那裡就有拯救。人類的危險與拯救也都維繫於現代科技,也因 此, Heidegger 認為,現代科技是我們的天命。所謂天命 (destiny) 並不是宿 命(fatality) ,亦即不是無法抗拒、不可改變的際遇,而是既屬危險也是救援、

同時是隱蔽與解蔽(陳榮華,1992: 146 )。就中國傳統哲學來說,所謂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顯然,天命不是命定,而是人 類必須準備好自己,以便迎向前去的道路。同理,網際網路也是我們的天命,

我們必須了解它,以便迎接它的來臨。既然我們無可避免,也就只能藉著思 考與認知來面對挑戰。此種天命觀所蘊含的不是宿命的決定論,反而是凸顯 出人類認知與實作的重要性。我們雖然只能面對此一天命,但卻可以努力地 藉著思想與認知來掌握人類自身的發展道路,而非宿命地被動接受現代科技 的影響。

契機、危機:危險與轉機

由此可見,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一直存在著解救與危險的兩面性,網 際網路做為一種科技的成果表現,情形正是如此。它確實幫助我們解決了許 多溝通上的阻礙,但同時也引進了許多溝通上的困境。雖然技術還是會限制 我們能夠怎麼來使用它們,但相對於其他媒體,我們在網路上既是使用者,

也是生產者、創造者。套用Baudrillard(1988:207-208)的措詞來說,我們所面 對的不再是一個不可以反應且不負責任的(ir-responsible )媒介,因而也有 了更大的影響。網際網路雖然助長了許多脫序現象,但也提供了許多擺脫不 合理限制、挑戰權力與權威的契機。就這一點來說,相較於以往由少數財團 經營的大眾傳播媒介,網際網路可以說是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一張牌。就像 是 Gouldner(1979 :7)對知識份子的描述一樣,最好的一張牌並不等同於完 美的一張牌,但如果我們錯過了這個契機,就得等待下一次歷史的發牌了。

所謂契機,就是需要條件配合才會實現的機會,這也符應於本文認為科 技應用是科技特性與社會文化互動結果的見解。配合著不同的條件,契機所 隱含的可能是危險,也可能是轉機。在中文裡,危機一詞恰是危險與轉機的 結合。未來的發展如何端視我們的認知與決策,並以什麼樣的行動來應和這 個機會。

就英文而言,危機(crisis) 與批判 (critic) 有著相同的字源,所指的是決斷 與分歧的關鍵。在此一關鍵時刻,最需要做的就是藉著批判來找出其他的可 能性,而不是任由科技來擺佈人類的前途。與 Heidegger 所謂現代科技既是 危險也是救援的見解一樣,網際網路也是我們所面臨的危機,既是危險又是 轉機。因此,我們需要有所抉擇,因為若是淪入Baudrillard 所謂的過度真實 (hyperreal) ,那就是危險。反之,我們也可使之成為 Giddens 筆下自我認同

反思性建構的媒介,那就是轉機。雖然每個時代的每一刻都可能是一種危機,

但資訊科技引入了新的危機,迫使我們必須重行反省、觀照自己的時代特性,

以便在社會文化與網際網路的科技特性之間建立一個適切的關係,進而化危 險為轉機。這也就是天命說所具有的正面意義。實際上, Heim 也曾根據 Heidegger 的 見 解 , 指 出 資 訊 科 技 就 是 我 們 的 天 命 (Heim, 1993:61-65) 。Giddens (吉登斯, 1998a: 91) 也曾說過:「人類的歷史是由人的有意 圖的活動創造的,但它並不是某種合乎意圖的籌劃;它總是頑固地躲開人們 將其置於自決意識指引之下的努力。雖說如此,人類還是始終不斷地做著這 樣的嘗試。環境告訴人們,人類是唯一能認識到自己在創造自己的『歷史』

的造物。這樣的境況既含有威脅,又帶著希望。人類正是面對這種威脅和希 望,進行著他們的嘗試。」

技術:從工具到世界的展現

根據 Heidegger 的看法,技術並不只是人類的達成某種目的的工具,而 是參與了我們所面對的現實之構成。所以,他主張,技術的工具性定義與人 類 學 定 義 片 面 地 把 技 術 視 為 人 類 的 工 具 , 並 不 能 捕 捉 到 技 術 的 本 質 (Heidegger, 1996: 10-11) 。實際上,雖然是我們造就了現代科技,但現代科 技也參與了現實的構作,進而造就了我們。 Heidegger 這種認為技術構成我 們的現實之主張,與McLuhan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如同 Michael Heim 在《虛 擬實境的形上學》一書中探討 Heidegger 與McLuhan的關係時所指出來的,

循著他們兩個人的觀點來看,電腦已經不再只是從人工智慧的角度,以人類 的對手之姿態呈現,電腦做為人類的工具也不僅只是工具而已,而是我們自 身的組成部份之一( Heim ,1993: 55-72 )。這是McLuhan所謂「媒體即 訊息」、乃至於「媒體即人的延伸」所要點出的人與科技、尤其是傳播科技

循著他們兩個人的觀點來看,電腦已經不再只是從人工智慧的角度,以人類 的對手之姿態呈現,電腦做為人類的工具也不僅只是工具而已,而是我們自 身的組成部份之一( Heim ,1993: 55-72 )。這是McLuhan所謂「媒體即 訊息」、乃至於「媒體即人的延伸」所要點出的人與科技、尤其是傳播科技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6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