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從無何有之鄉 (utopia) 到烏托邦 (eutopia) ,污脫 幫 (dystopia) ,或差異地點 (heterotopia) ?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162-166)

第四章 模控空間 (cyberdpace) 1 的空間隱喻與空間特性

第三節 結論:從無何有之鄉 (utopia) 到烏托邦 (eutopia) ,污脫 幫 (dystopia) ,或差異地點 (heterotopia) ?

「⋯⋯可能在每一文化、文明中,也存在著另一種真實空間

──它們確實存在,並且形成社會的真正基礎──它們是那些對 立基地( counter-sites ),是一種有效制定的虛構地點,於其中 真實基地與所有可在文化中找到的不同真實基地,被同時地再現 、 對立與倒轉。這類地點是在所有地點之外,縱然如此,卻仍然可 以指出它們在現實中的位置。由於這些地點絕對地異於所有它們 的反映與討論的基地,並因它們與虛構地點的差別,我稱之為差 異地點(heterotopias)。我相信在虛構地點與這些截然不同的基 地,即這些差異地點之間,可能有某種混合的、交匯的經驗,可

做為一面鏡子。總之,這片鏡子由於是個無地點的地方,故為一 個虛構地點。在此鏡面中,我看到了不存在於其中的自我,處在 那打開表層的、不真實的虛像空間中;我就在那兒,那兒卻又非 我之所在,是一種讓我看見自己的能力,使我能在自己缺席之處 , 看見自身:這是一種鏡子的虛構地點。但就此鏡子確實存在於現 實中而言,又是一個差異地點,它運用了某種對我所處位置的抵 制。從鏡子的角度,我發現了我於我所在之處的缺席,因為我在 那兒看到了自己。從這個凝視起,就如它朝我而來,從一個虛像 空間的狀態,亦即從鏡面之彼端,我因之回到自我本身;我再度 地開始凝視我自己,並且在我所在之處重構自我。這個鏡子,在 下述的角度有一差異地點的作用:當我凝視鏡中的我時,那瞬間 , 它使我所在之處成為絕對真實,並且和周遭所有的空間相連,同 時又絕對不真實,因為,為了感知它,就必須穿透存在於那裡面 的這種虛像空間。」 (Foucault,1986:403)

技術是世界對我們展現的方式,因而也參與了現實的構成。在人與科技 的關係中,科技也改變了人類的自我認識。科技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見 自己。就正如Turkle 所指出來的,網際網路的的出現,使得我們跨入鏡子裡,

在與他人的關係中照見自己的本性。當我們跨過電腦螢幕,進入模控空間與 他人互動時,我們就踏進了一個差異地點。就如同差異地點的多種作用一樣,

模控空間可以成為我們理想的烏托邦,也可以讓我們照見真實世界的污濁,

或認識自己隱而未顯的面貌。事實上,模控空間的心靈性質恰好使我們發現,

現代都市社會物理上擁擠的空間,反而襯托出人與人之間遙遠的心理距離。

網際網路之所以會脫離原來的國防用途,而朝向人際關係上的挪用,其實是

人們以網路隔離作用的保護為前提,利用其連結功能,尋求與他人心靈接觸 的表現。

Wertheim( 魏特罕 ,1999) 指出,正因為模控空間恢復了過去神聖的心靈 空間在我們認知上的位置,一些對模控空間抱持著樂觀期待的人們,總是不 禁使用帶有宗教意味的措詞來談論網際網路,模控空間便成了這些人心目中 的新天國,這種對網際網路的宗教式崇拜恰好反映出現代人空虛的心靈世界,

這也解答了網路熱潮背後的需求。然而,如果說物質空間是由上下四方來加 以組織,且不同方位有其個別的象徵意義甚至層級劃分,那麼,相對地,心 靈空間應該是由垂直的上下所表現,尤其是超過人類視野範圍以外的極上與 極下。要是但丁的描繪可以代表傳統上對心靈空間的區分,那麼,在上的就 是上帝等神靈居住的天堂,在下的則是可怕的地獄。但何以具心靈空間性質 的模控空間會被表徵為神聖的空間,而沒有被視為罪惡的淵藪呢?實際上,

也確實有許多人對網路充滿疑慮。Wertheim即試圖揭露網路熱潮背後的心理 需求,卻沒有解釋為何網路也同樣引人疑慮。模控空間固然可能恢復了我們 對心靈空間的認知,但為何隨之被賦予的只是神聖性,而非但丁筆下除天堂 以外的另一個心靈空間的次領域──地獄?抑或,因為模控空間既有其物質 基礎,也具備精神性質,所以既不是天堂,也並非地獄,而是介於此世與彼 世、介於心靈空間與物質空間的煉獄,充其量只是個需要我們努力學習如何 營造一個美麗新世界的希望之地。

進一步來說,網際網路的歷史其實是一連串的挪用,從國防用途、到商 機無限,到虛擬社群與網路性愛,而這些挪用方式都超乎設計當初的想像。

但,這些挪用卻也是網友們幻想與互動的產物。無論是我們所贊成還是反對 的挪用,網路的實際使用是使用者的文化想像與網路媒介特性互動的結果。

隨著網際網路在各種動機與宣傳的浪潮中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文化與媒

介的交互作用當中,我們沒有超然、置身事外的觀察點,也沒有最佳的時機。

我們利用網際網路的媒介特性自身來營造一個期待的網路文化。這也是本文 前章提出契機與天命概念的用意。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