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模控空間的空間特性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118-162)

第四章 模控空間 (cyberdpace) 1 的空間隱喻與空間特性

第二節 模控空間的空間特性

一、地方(place) :移除 (dis-place) 或取代(re-place)?

1985年, Meyrowitz(1985) 在《無地方感》("No Sense of Place") 這本書 中探討媒介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主張電視等電子媒介已經改變了社會事 件中物理上的臨場所具有的重要性。臨場與經由媒介的溝通原本是有很大差 別的,但現在兩者間的界限已經模糊了(Meyrowitz,1985:vi) 。而這也使得空 間的區劃被打破,不再能夠以實體的圍牆為其界限,公、私領域的劃分也就 變得更為困難。於是,人們所處的位置(location)與其生活經驗逐漸分開,時 空在社會互動中的意義已然改變,被圍牆與門窗所區隔的具體時空變得只是 社會互動的場景之一而已(Meyrowitz,1985:vi-vii) 。

Meyrowitz 這本書的理論基礎是 Goffman 的戲劇學分析架構與McLuhan 的媒介分析。他認為,Goffman 對社會互動的分析點出了社會秩序的情境特 性,亦即,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合宜行為。但Goffman 的理論欠缺對社會變 遷的關照,以致於把每個情境的社會規範視為不變。不過,McLuhan則不同,

他直指媒介與社會變遷的關係,認為不同的溝通媒介會塑造不同的社會文化。

只是,McLuhan並沒有解釋何以不同的媒介條件會導致不同的行為模式。他 認為,這兩種理論長期以來所被隔離而未被聯繫起來,推其原因,是因為我 們習慣於把Goffman 所分析的面對面互動,與McLuhan分析的媒介溝通視為 兩種截然不同的溝通形式,而非一個連續光譜上的兩點。但是,如今,電子 媒介創造了一個經由媒介而引發的社會互動情境,這使得面對面互動與媒介 溝通兩者之間出現了結合點。循此,Meyrowitz 把McLuhan與 Goffman 的理 論結合起來,截長補短,主張電子媒介確實導致社會文化的變遷。就人際關 係而言,其機制正是在於新的媒介創造了新的溝通情境,亦即公私領域的融

合,因而有不同的社會規範與相應的合宜行為 (Meyrowitz,1985:4) 。

然而,放到資訊時代的脈絡中,這個對變遷機制的解釋顯然仍有不足之 處。一來,網際網路的影響不僅在於社會公私領域的融合,而作者過於強調 融合的部份,忽略了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尤其,其對公私領 域劃分的複雜影響。二來,以電視這個電子媒介為例,電視並無互動性,其 公私領域的融合效果或許如Meyrowitz 所言,乃因被報導、拍攝的對象暴露 在觀眾眼前而對其行為有所影響的緣故。但就觀眾來說,它既無互動性,如 何能造成互動情境的改變,進而影響觀眾的行為規範呢?這一點Meyrowitz 並未著墨,也顯然無法用來說明何以McLuhan認為電視會改變人們 ( 也包括 觀眾 ) 的生活。在此若引進傳播資訊的內容來加以解釋,便偏離了McLuhan 媒介分析的形式化特色。因此,唯一的解釋就只剩下暴露於公眾的可能性可 以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Meyrowitz,1985:5) 。然而這個說法卻同樣不適用於網 際網路那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簡言之,網際網路所具既隔離又連結的 媒介特性不僅造成公私領域重劃,也導致了新的私領域產生。網際網路的連 結功能使得公領域與私領域相互交錯,打破了物理上的劃分界限,但其隔離 功能也容許個人以化名的方式出現在眾人面前,隱匿了其在真實世界的部份 或全部身分,進而在網路上重新營造自己的私領域。換句話說,網際網路既 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使得選擇性地對公眾曝光的彈性大增。這裡所謂的 選擇性,不僅意味著自我呈現方式的選擇,也包括了互動對象的選擇。尤有 進之的是,其對行為改變的關鍵在於彈性,而不僅止於與公眾連結的可能性 而已。準此種種條件,由此可見,在援用McLuhan對電子媒介涵括、吸納等 連結特性的分析時,不可忽略的應當是網際網路容許化名的特性,也就是隔 離的功能。涵括性的電子媒介確實形塑了一個容許社會互動發生的模控空間,

但接著網際網路的隔離功能所提供的化名機會則創造了探索自我認同的基礎。

相對於Meyrowitz 認為,電視意味著新公共領域的形成以及公私領域的融合,

網路溝通可說是在繼續開創公共領域以及導致公私領域交錯、重組的過程中,

恢復了部份私密或私有領域的表現。

回過頭來看,我們從Goffman 的戲劇學分析架構中得到的啟發是,就社 會互動而言,隔離與連結是一樣重要、甚至是一同發揮作用,這從他對前後 台的區分中便可看出(Goffman,1959;Meyrowitz,1985:23; 高夫曼 ,1992) 。連結 與隔離所劃定的前後台、乃至於舞台或觀眾的區隔是必要的,因為只有如此,

我們才可能得到明確的情境定義,也才知道什麼是此時此地的合宜行為。進 一步來說,現代生活與傳統生活的最大差異即在於,現代人可以藉著角色的 分化與情境的區隔,在各個情境的社會壓力之間,找到擺脫社會壓力的間隙。

我們之所以說這是間隙,乃是因為社會是無所不在的。即使是獨處之時,個 人身上仍有社會內化的成份。事實上,人們是很難忍受孤獨的,因此,總會 想要與他人接觸。但與他人互動,卻也可能意味著社會壓力的存在。所以人 們終究只能在不同情境社會壓力的切換之間,一面滿足互動的慾望,一面找 到喘息的空間。能夠在不同的舞台中遊走,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是既自由且 安全的,這也正是網路人際關係具有解放感的來源。

誠如在上文中所提示的,網路研究的興起顯示出,媒介不再被視為只是 傳遞訊息的中性工具,網際網路所展示之媒介的「空間」特性已日漸得到肯 定。顯然的,此一研究取向可以說是由McLuhan(1964) 「媒介即訊息」的主 張奠定下基礎。同時,過去的媒介理論雖經常觸及口語傳播的現象,但極少 把焦點放在即時面對面互動的動態關係。以上的論述也很明白地告訴我們,

模控空間的興起,使得媒介分析必須去正視即時互動的情況。因此,過去西 方社會學中有關所謂微觀人際互動的研究,也因為網路人際關係的出現,必 須與媒介溝通的情境結合在一起考慮。這更是使得媒介分析與社會互動研究

有了結合的必要。此一必要性早為 Meyrowitz(1985:34) 所凸顯,在網際網路 日漸普及後,也因而更形迫切。總地來說,雖說Meyrowitz 在1985年結合媒 介理論與情境主義的創舉,在今日看似平常,而且,運用Goffman 前後台等 戲劇學分析架構來剖析網路人際關係的文獻更是不在少數,然而,這都無礙 於Meyrowitz 這本書的重要性與開創性。更別說那值得一提的成就--他細 膩地為這兩種研究取徑的結合所奠定下的理論依據(Meyrowitz ,1985:35)。

在理論方面, Meyrowitz(1985) 以資訊系統為中介,結合McLuhan的傳 播理論與Goffman 對社會互動的情境分析。面對面互動與經由媒介的溝通不 再被視為是完全不同的狀況,而只是分別位於資訊流通連續體兩極的兩種資 訊系統。就前者而言,人們的面部表情完全暴露,是較開放的資訊系統;而 就後者而言,則是人未能面對面之較為封閉的資訊系統。無論是面對面互動 或經由媒介的互動,都是資訊系統;資訊系統的開放與否,恰可對應於在互 動中極為關鍵的公私領域劃分,尤其是公開與私密的區分6 。事實上,把互 動當作一種資訊系統,乃意味著從過去地方即認知圍籬,而至網路上以認知 圍籬做為地方的觀點轉變。所謂認知圍籬是指認知的範限,它決定了我們可 以知道什麼,以及無法知道什麼,也就是哪些資訊是公開的或私密的的區分。

社會互動中的情境定義即取決於哪些資訊的公開或私密,恰好對應於本文所 謂的連結與隔離。在過去,地方就是認知圍籬,而認知圍籬又決定了我們的 情境定義。例如,前後台的區分往往就是藉著地方所造成的顯隱效果而影響 我們對情境的認知。因此,Goffman 即極為重視物理上的地方在互動時的重 要性,主張我們經常利用地方特性來定位對方的身分 ( 高夫曼 , 1992 :1)。

如今,原有的空間劃分為媒介所打破,但又隨即經由媒介形成一個新的互動

6在此,公私領域的劃分必須進一步分殊為使用上的公開或私密,以及所有權的公共與私有。

在經過如此概念上的釐清後,於稍後的章節中才能更清楚地呈現模控空間中公私場域交錯的

空間,認知圍籬本身就決定了情境定義,因而發揮著類似於地方的作用。循 此,本文將要追問:如今在資訊時代,尤其是網際網路上,地方(place) 在互 動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模控空間中地方可以被移除 (dis-place) 或是取代 (re-place)嗎?換言之,模控空間是否可能取代真實世界的地方,而形成一個 獨立於真實世界之外的無何有之鄉(u-topia) 呢?

確實,模控空間即不是一個物理上的地方,也經常根本就不位於任何物 理上的位置,而是存在於位元流交錯的無何有之鄉,但這無礙於模控空間做 為一個互動發生(take place) 的地方。情形所以如此,乃因為互動情境是由自 我的呈現與不呈現而界定出來的。同時,此一認知圍籬才是認知框架與情境 定義的關鍵,而非物理空間中的地方。在此一觀點下,地方做為認知圍籬,

無疑的只是一個特例而已。實際上,Meyrowitz 也曾主張認知圍籬才是以地 方來界定情境的真正關鍵 (Meyrowitz,1985:36) 。只要有認知圍籬的存在 ,

Goffman(1959) 所謂的前後台才確實可以同時並存於一個地方。

簡言之,這個章節乃是延伸與轉化Meyrowitz 有關電視對社會文化影響 的分析,以用來探討網際網路的空間特性。這是為了解決一個更為根本的問

簡言之,這個章節乃是延伸與轉化Meyrowitz 有關電視對社會文化影響 的分析,以用來探討網際網路的空間特性。這是為了解決一個更為根本的問

在文檔中 第一章 前言 (頁 11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