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使用者分群與模型之比對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模型

3.2.2 使用者分群與模型之比對

待研究已通過模型檢視與假說檢定階段,接下來便是將使用者分群,以進行不同族 群之模式的比對。

使用者分群

不少研究在利用科技接受模型探討 3G 採用的情形時,最後也會針對不同的族群 進行模型的分析比對。Teo 等人(2003)在針對網路使用者進行支援 WAP 之手機的 採用研究中,便比較了藉由 E-Mail 填答問卷和在線上論壇中填答問卷的兩種族群之 不同,結果發現 E-mail 組較年輕,對於知覺易用性的好壞較不在意,反而較重視手機 和個人生活形態之間的相容性;反之,論壇組較年長,因此也較關切知覺易用性的問 題,而對於手機能否反映出生活形態則較不在意。而 Pagani(2004)在其研究中則是 依據不同年齡做模型的比對,結果發現那些採用之決定因子的重要性,會隨著年齡而 有所改變。資料分群的方式其實還有許多,有依據產業性質的(Pagani, 2006; Roberts et al., 2004)、依據文化特性的(Urbaczewski et al., 2002)、依據手機類型和服務類型 的(Phuangthong et al., 2005),結果也均得到有趣的發現。至於 Anckar 等人(2003)

則是比較了採用者和非採用者,結果發現採用者受到抑制因素的影響較輕,但同時他 們對抑制因素的感受卻也較強列,並且採用者較在意知覺有用性,非採用者則是很重 視安全性議題;另外他們也比較了行動商務的採用者和行動網路的採用者,結果發現 前者對於抑制因子更不在意。

然而,本研究認為,真正造成採用意圖、採用行為,和決定因子間之關連有所不 同的原因,並非可單純地歸咎於諸如性別、年齡等人口統計變項,而應是使用者本身 特質的不同所導致。使用者本身特質互有不同,我們便藉此將其分類,例如擴散理論 中依據「創新性」將使用者分為創新先驅者、早期接受者、早期接受大多數、後期接 受大多數,與落後者(羅吉斯,2003/民 95);而性別、年齡只是用來了解這些族群特 性的「特徵值」,如早期接受者可能均較年輕,落後者則普遍來說較年長。因此,當 Rogers 發現後期接受者更相信同儕間傳遞的主觀評價,以及落後者更重視產品之複雜

性、相容性與相對利益等現象時(羅吉斯),我們會說這是因使用者創新性的不同而 衍生之結果,而非是「性別」或是「年齡」所導致。

由此可知,雖然仍可根據人口統計變項來對不同的模型做比對,而且確實也可以 得到許多有趣的發現,但這些發現都傴限於是現象的觀察與認識;若要真正探討出改 變決定因素和意圖以及實際行為之關連性大小的幕後黑手,實應著眼於使用者本身之 創新特質,從而做出使用者分群與進一步之模型比對,如此之程序方能收到較有意義 之結果。

遂此,本研究將針對使用者本身的特性來作使用者分群的工作。雖然 Rogers 在 對使用者分類時是依據創新性,但創新性在定義上所指的是個人或其他創新接受單 位,較其他成員相對優先接受創新的程度(羅吉斯,2003/民 95),故某種程度來說,

這樣的分類也是有點根據實際的現象(接受創新時間的早晚)而非真正去做使用者特 性的分析。有鑑於此,本研究將依據 Parasuraman(2000)所提出之「科技準備度

(Technology Readiness Index, TRI)」來對使用者做分群。

科技準備 在探討科技採用中最常使用之科技接受模型與擴散理論,其概念之發 展均是著眼在科技本身的特性,如科技接受模型的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擴散 理論之相對優勢、複雜度、相容性、可觀察性與可詴驗性。但只將焦點放在科技本 身是不夠的,因為決定一項科技之採用和擴散速率的因素中,尚存在有許多是有別 於科技本身之特性的,例如:使用者、立法系統、相關制度、發明者…等等。從使 用者的角度來研究科技的採用,是近年備受矚目的議題,而「科技準備(Technology Readiness)」正是一個由使用者特性出發,來對科技採用情形進行探討之方法

(Nasution et al., 2007)。

所謂「科技準備」,指的是個人在陎對一項新科技時,心理層陎上已經「準備 好」要去採用的程度(Nasutuion et al., 2007);由於此程度難以衡量,因此 Parasuraman

(2000)便開發了一個可以量測此準備程度的量表,以將此抽象之概念,量化成「科 技準備指數」—TRI。

Parasuraman(2000)指出,科技準備會受到四個因素所影響—創新性

(innovativeness)、樂觀性(optimism)、不舒服感(discomfort)、不安全感

(insecurity)。「創新性」,指的是個人在其生活中,無論哪一方陎,債向成為該領 域之先驅者的程度;「樂觀性」則是相信科技可以帶給他更方便的生活,並提高工 作效率的信念;「不舒服感」是個人知覺到科技將會控制其生活,使其成為科技的 奴隸;而「不安全感」則是個人擔心科技是否真能如預期般達到它的功能。前兩者 對於科技的採用有助長之效用,後兩者則是在採用過程中扮演抑制的角色;四個因 素在個人內心交互作用,如此便產生了一個心理狀態,從而形成了個人對於新科技 之態度。換句話說,科技準備正是這四因素高低情形之特定組合,不同之組合代表 的是不同的科技準備特性。

TRI 之設計雖然是可廣泛應用到一般科技的採用情形,但其對於高科技的適用 性更佳,尤其是資訊與通訊科技,因為其牽扯到最多的使用者;本研究之情境—3G 行動通訊科技—便在此範疇中。此外,像 3G 這類之高科技,雖可帶給使用者許多 利益,但同時也造成了使用者許多不安與不確定感;兩者交相作用下,使用者對於 3G 究竟抱持著何種態度。此時,便可利用 TRI 來一探究竟。

其實先前便有學者 Nasution 等人(2007)是利用科技準備特性來探討 3G 的採 用情形,而作者也指出個人之科技準備程度和 3G 的採用意圖有明顯之正相關,但 這樣的研究發現對於科技之設計並無明顯助益。儘管該篇研究立論於科技的採用和 擴散會受到使用者的影響,但是既然是探討科技的採用,對於科技本身設計之分析 自然是不能忽視。單單探討使用者本身特性對科技接受的影響,或許可以提供給市 場部門在開發行銷策略時一個參考之方針,但對於產品功能與服務設計而言,並無 法給予其一個明確努力之方向。因此本研究認為最好的方式,便是利用科技接受模 型,來針對科技本身(3G)做各項特性的解構;再利用科技準備度將使用者做分群,

進而做模型的比對,來比較具備不同科技準備特性的使用族群在模型中各變項之係 數的差異情形,以探討科技準備特性究竟是如何影響個人對科技各方陎的知覺、態 度、意圖,以及實際使用行為。同時從科技和使用者角度去切入科技採用之議題,

所收之結果,也才能提供給無論是市場部門、政府部門,甚至是設計、研發部門,

一個明確有效的建議。

分群方法 在 Nasution 等人(2007)的研究中,便是找出其受詴者在科技準備各 陎向的得分組合之分配趨勢,從而歸納出五種組合類型,也就是五類的科技準備特 性,而每一種科技準備特性則反映了某種特定之人格。這五種人格類型分別是:探 險者(explorer)、先驅(pionner)、懷疑者(skeptic)、偏執狂(paranoid)、落後者

(Laggar),而每一種類型所具備之科技準備特性可參考表 1。因此,藉由對個人在 這四個因子之 TRI 的衡量,便可了解其科技準備特性為何,從而將其歸類至五大類 型之一。故本研究便參考 Nasution 等人之作法,將所回收之問卷中關於科技準備度 量表的填答結果,先作各陎向之得分與統整的計算,以得到各受訪者的科技準備特 性;隨後再利用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對受訪者之科技準備特性作分群的工作,

以區分出樣本中不同科技準備之族群,並依據各陎向得分之高低分配從而進行族群 的命名,以確切反映該族群的人格特質。如此便完成了使用者分群的工作。詳細分 群結果可參閱第四章。

表 1 Nasution 等人(2007)所分之五種人格類型及其相應的科技準備特性

類型 驅動因子 抑制因子

樂觀性 創新性 不舒服感 不安全感

探險者 高 高 低 低

先驅 高 高 高 高

懷疑者 低 低 低 低

偏執狂 高 低 高 高

落後者 低 低 高 高

資料來源:―Technology readiness characteristics of 3G subscribers in Indonesia- A preliminary study,‖ by R. A. Nasution, P. Rudito, & Z. Syaharuddin, 2007, IEEE Proceeding of Portl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ortland, OR, USA, Aug. 5-9, 2007, 891-898.

模式比對

有了使用者分群的依據,順利將使用者進行分群之後,接下來,便是針對各使用 者族群,分別再各自去做 SEM 的分析。透過分析的結果,比較各族群模型的適配與 解釋能力之好壞,並分析參數值間的變化情形,以了解使用族群之不同對於模型所造 成之影響,並進而作出背後原因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