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共有二段,分別如下:一、使用行為的定義,二、使用行為的相關文獻。

一、 使用行為的定義

根 據 Ajzen 與 Feshbein (1980) 所 提 出的由 理性行 動論而 修訂 的理性 行 為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將實際使用行為定義為特定一段時間內,使用者使 用的頻率與次數。如在網誌使用行為方面,包括使用時間、文章發表頻率、平均每天使 用網誌及瀏覽他人網誌時間、使用目的、分享資訊的頻率,以獲得資訊頻率七個項目。

高日鬲婈、郭函芸 (2010) 探討應用 POE 於臺中市鄰里公園更新評估,指出觀察 使用者在不同時段的使用數量、年齡、性別,產生的不同行為特性,以了解使用者的使 用行為。

鄭惠萍 (2004) 研究臺北市象山晨間運動情形指出,在生活忙碌的社會中,藉由運 動來抒壓提身心靈頗重要,因此現代人對休閒行為中之時間、場所,以確能提供運動及 調養身心之處為重要因素。

簡新添 (2013) 研究臺北市天母登山步道中就登山健行施測,發現參與者對休閒地 點會因為交通便利、可及性高、喜好等因素而有不同的參與頻率、同伴類型、參與強度。

綜合上述研究者,將使用行為定義為使用者在特定一段時間內選擇到一目的活動,

其使用的頻率、目的、活動類型等因素,係受其當下社會、心理、生理及環境空間等需 求 程 度 不 同 及 產 生 交 互 作 用 下 , 而 顯 現 出 不 同 的 行 為 , 並 無 一 定 的 規 律 性 。 二、 使用行為的相關文獻

Rutledge (1985) 指出有關行為觀察之方法與內容,說明如下。

(一)如何觀察

主要觀察人與人之間及人與環境間的的互動關係,所形成的空間有行為 場所、行為圈、行為痕跡。

1.行為場所

指任何一個場所,根據空間具體特徵相關的、有規律出現的行為,可 直接逕行分析這個位置的設計,是阻礙的還是便利,以及其影響的程度。

2.行為圈

係有關於人們進行活動的行為流 (stream) 。行為圈則是若干行為場所 及包含其間的活動模式。行為圈是進行行為分析的有效工具,這種調查,

包括用圖來描述所發生的一切,顯示人們聚集、活動、及何處能帶來開發 的機會等。

3.行為痕跡

可提示曾經發生的行為線索,稱為行為痕跡;根據行為痕跡進行分析或 推理判斷,能提供調查者所需要的全部證據,以作為設計或改善之決策。

將行為痕為兩類,分別是以「磨損度」和「添加物」為線索的行為跡象。

(1)第一類以「磨損度」:為某些物質的損耗程度提供判斷依據,如草坪踐踏出 來的小路,足印越深越能說明使用者越常走這條路,亦暗示人們常在此坐 憩,相反,若餐桌下與座位旁長出茂盛的青草,說明這些設施乏人問津。

(2)第二類以「添加物」:以某些積留物質為提供判斷的依據。在垃圾桶周圍 轉一圈,可能看到丟棄的紙屑,或是由快餐盒的丟棄位置,得知有人在此

進行過用餐。進行系統的觀察計畫所需的事前準備工作,有編印調查表格 或地圖,以進行現場記錄,或是準備素描本、相機,俾利捕捉行為活動,

特別是相機的使用,能補充初次觀察時的可能遺漏,從中發現觀察和潛在 的問題大量信息。而在進行觀察計畫時,穿著打扮與行為舉止,要隨意自 然不引人注目,避免活動者行為中斷,並對觀察者做出種種反應,讓觀察 過程得以順遂。

(二) 觀察內容

行為觀察中應該設法獲得的信息,即為五個 W,分別是什麼活動 (what) 、 什麼人 (who) 、什麼地點 (where) 、什麼時間 (when) 、及為什麼 (why) 等。

1.活動形態 (what)

實際觀察人們正在進行的活動,且對活動類型準確記錄,記錄內容應包 括描述人們的姿勢與基本行為 (站、坐、躺、步行、跑等) 及記錄主要活動。

2.活動對象及其背景 (who)

記下活動者的形態,必要時也記下活動類型的確實人數,與活動者的類 型稱呼,如大學生、親子團體等;此外,亦可就活動者的文化背景或民族、

社會階級、年齡階層、社會角色、性別予以詳細記錄,便於日後推測活動者 的需要、價值觀、世界觀。

3.活動地點 (where)

將所見的何人?在做什麼事?與具體環境特徵,簡要的描述其場所,

例如:在靠近籃球場的草坡上、在市區噴水池周圍等。對重要的信息加以 記錄或描述,力求簡明。

4.活動時間 (when)

一個場域,可能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各類的活動。在使用尖 峰期和離峰期,了解活動者在活動場所的行為方式,藉此瞭解某一處經常 發生的行為,並針對不同時間斷面予以記錄。

5.活動目的 (why)

主要記錄或推測活動者,為何在某個時間、地點?從事某種活動。這 些推測驗證出,有些美學以外的環境屬性特徵,在吸引或拒絕人們去活動 與使用。

因此透過五個 W「什麼活動-什麼人-什麼地點-什麼時間-為什麼」的行為觀察與分 析,將可建立該場域中的種種行為模式,並獲得實質價值;在實質環境層面上,將能讓 設計者與管理者瞭解該場域為什麼適合人們行為活動,並進一步改善該場所的某些局部,

以及未來如何提供最佳的服務,或是得知活動者來自何方,以便於管理者能安排適切的 活動;心理層面上,則能瞭解主要活動對象與次要對象之間的關係,進而合理配置空間 與設施、排除障礙,並組織各類活動場所。

陳昭蓉 (1996) 曾進一步地藉由文獻的回顧,將使用者到公園的使用行為歸納出:1.

散步、2.會友聊天、3.休憩賞景、4.運動舒展身心、5.看書報、6.帶小孩來玩、7.路過順 便停留、8.遊戲玩耍等八項。

胡淑雲 (1998) 將民眾公園的使用行為從生理及心理二方面探討:

(一)生理上的:包含為了身體健康、減肥、呼吸新鮮空氣及增強體力等方面。

(二)心理上的:

1.自我滿足:追求精神愉快、增加生活樂趣。

2.安全上的:打發時間、排除無聊、煩悶、減輕心理壓力及緊張情緒等。

3.教育上的:橋新、學習運動等。

4.美學上的:為觀賞風景、欣賞花木。

5.社會學上的:為陪小孩玩遊戲、陪家人同樂、與朋友相聚等。

6.其他:臨時想去就去。

韓鴻恩 (2000) 研究斗六運公園使用者之活動類型,如:慢跑、遛狗、社交、作體操、

靜態休憩及其他等。使用特性構面,有探討參與夥伴人數、是否為附近居民等及使用頻 率、時段、基地的區位條件等。

鄭惠萍 (2004) 研就象山晨間休閒運動發現不同休閒運動行為變項之交通方式、參 與頻率、持續歷史、到達時間、停留時數、同伴型式、有無參加團體活動在休閒運動動 機上有顯著差異。

王怡婷 (2010) 研究都市居民對鄰里公共設施之研究中,指出行為學家認為只有直 接觀察的資料才是合乎科學的,詳述如下:

(一)行為背景分析

羅吉‧巴克 (Roger Barker) 的行為背景分析方法中,指出某些標準的行 為模式,會在特定地點及規律的間隔下一再重複出現,背景形式及數量的描 述,含括空間範圍、實質的特性、使用者及相關的活動,是任何一般環境的 基本描述。結論的資料是關於容量、偏好、習慣性活動、週期性改變及潛藏 的環境問題或成效。

(二)行為模式分析

行為觀察中最典型的方式是交通量的統計,在特定的地點某一段時間 內,調查車輛或行人通過的數量。

(三)行為循環分析

指一個個體在一段時間週期中活動的軌跡。

高日鬲婈、郭函芸 (2010) 探討應用 POE 於臺中市鄰里公園更新設計成效之評估,

在使用行為構面分內、外在行為,從中可歸類出每週次數、停留時間、使用時段、活動 時間、與誰同伴、交通工具、交通時間、活動類型、選擇公園原因、動機、整體滿意度。

指出,以局外觀察者的身分進行結構式的觀察使用者行為,觀察使用者基地內平日與假 日在不同時段的使用者數量、年齡、性別等,所產生的不同使用者行為特性。活動類型 如:散步、遊戲、運動、看書報等。觀察過程沿途記錄、攝影所觀察到之使用者的活動類

型、其空間的偏好以及使用者的屬性,並於平面圖上座標註,進而繪製公園使用者的活 動分佈圖,經過各項資料蒐集後,將對資料作統計分析歸納,以了解使用者的使用行為。

綜上學者對使用行為研究顯示,大致可分為使用者的特性、目的、動機、頻率、活 動類型與需求程度等因素,而個人在不同場域的使用者行為,會隨著社交、認知及為獲 得內心滿足需求,在從事休閒運動、遊憩及社交互動關係過程中,產生交互運作,可從 使用行為中發現使用者為何選擇到此活動、參與活動的類型、再來意願等不同使用結果,

進一步瞭解潛藏問題及可供改善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