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依附關係理論及其相關實徵研究

青少年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變時期,個體從兒童轉變為成人,從原本 對家庭、父母的依賴,轉而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在親子關係上,個

體一方面要與父母分離,以能獨立自主,同時又期待能與父母親近,藉由 父母的支持去面對新的挑戰(江捷如,1998)。而幼時依附經驗的好壞,影 響個人的一生甚鉅,John Bowlby 的依附理論架構即認為親子關係對個體 的發展有延續性,是一種動力的過程,因此,依附關係對個人有無法忽略 的影響力。

壹、依附關係之基本概念

依附係指個體對於特定對象永久的情感連結,個體從出生後,即與他 人有著親密的情感關係,特別是父母,這種關係深深影響個體的發展,此 種關係即為依附關係(江捷如,1998)。張春興(2002)認為依附是指人對人的 親近傾向,個體對其所欲親近之對象得以親近時,將會感到安全與滿足。

依附關係從很早就開始發展,嬰兒一出生,即以哭、笑及發出聲音等方式 向依附對象表達他們的需求,並試圖引起照顧者的保護,這使嬰兒能與照 顧者連結在一起。所以,依附關係在人生早期階段具有保護個體生存的功 用。而依附情感連結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安全堡壘」

(secure base),一方面提供個體在發展過程中安全感的滿足,進而使個體能 能夠以此為後盾,進行積極的探索行為,因應發展過程中的種種挑戰(陳欣 怡,2000)。因此,依附行為可能表現於生理或心理上,主要是讓個體獲得 安全感與滿足。而且依附關係不易改變,但依附行為會隨著個體的經驗與 其發展階段而有所改變(蔡秀玲,1997)。

在台灣文化中,嬰兒的主要照顧者或最重要他人通常是母親,將依附 理論應用在母親和兒女的情感關係上,依附指的是母親對子女,或子女對 母親所產生之親密情感的行為,是一種相互關係,藉由情感的連結將雙方 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因此,母親與孩子間的依附關係,就是兩人之間持 續的情感鏈帶。依附關係的特徵是孩子尋求接近母親及從母親那兒獲得安 全感、分離時產生壓力、重逢時感到喜悅、失去母親時感到悲傷等;母親

對孩子而言有如安全據點,其所提供的安全感,能夠促進孩子對外在環境 的信心及探索,並影響孩子情感與認知上的調適(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

2008)。

John Bowlby 認為依附關係的發展可以分為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 (phase of undiscriminating social responsiveness)、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 (phase of discriminating social responsiveness)、主動尋求親近接觸的階段 (phase of active in seeking proximity)、目標調整的合夥關係階段(phase of goal-corrected parternership)四個階段(引自 Holmes, 1993):

1.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此階段約在嬰兒出生至二、三個月大左右。

嬰兒的各項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無法區辨人的不同,只能以眼睛去注視 及追蹤外在的世界。此時,嬰兒會對周遭人的舉動有所反應,特別是人 的臉孔。

2.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此階段約在嬰兒二至六個月大的時候。嬰兒 已具備區辨能力,他能區辨出熟悉和陌生的人,對熟悉的對象,嬰兒 會主動表達出訊號和親近的依附行為,依附對象通常會因此而和嬰兒 進行雙向的互動。如果親子間能夠發展出雙向回饋與穩定的關係,依 附關係將逐漸發展成形。

3.主動尋求親近接觸的階段:此階段在嬰兒七個月至一歲左右。在七個月 大時,嬰兒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並會抗議與依附對象的分離。

這種分離焦慮的現象將在十四至二十個月大時,達到最高峰,隨後再 逐漸減退。Bowlby 認為依附關係的建立就在這個階段。

4.目標調整的合夥關係階段:由於幼兒角色取替能力逐漸發展,使其越來 越能推論出依附對象的目標及計畫;同時,由於語言能力也逐漸成熟,

使得依附雙方能透過語言來進行溝通,因而幼兒更容易建立自己與依附 對象關係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而與他人產生連結。

依附關係隨著不同階段逐漸發展,而早期依附關係是後來建立自我及 他人內在運作模式的基礎,這些模式影響個人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甚至 對環境的適應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紀怡如,2002)。安全依附的個體,對於 自我有較多的自信,對於他人也有較多的信任,亦即對於自主和親密皆能 感到舒適,並且在往後的發展任務上能產生較好的調適(陳欣怡,2000),

可見依附關係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貳、依附關係的理論

依附關係理論研究的是人生形成的過程中,情感依附扮演何種角色,

強調嬰兒和其他人,特別是和母親之間的關係。關於依附的理論主要有心 理分析論、學習論、認知發展論和動物行為論等四種觀點(王雪貞、林翠湄、

連廷嘉、黃俊豪譯,2003),而 Bowlby 的理論源自於客體關係心理學理論,

並融合進化論、動物行為學、控制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所建構提出 其依附理論(Bowlby, 2005),其對依附理論之發展貢獻最多。另外,

Mikulincer 和 Shaver(2007) 為整合依附系統理論模式,提出成人期的依附 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因此,本研究僅針對 Bowlby 與 Mikulincer 和 Shaver 的理論觀點加以探討。

一、Bowlby 的依附理論

英國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研究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情感依附、疏離 以及失去三種狀態的重要性,不同於目標關係理論學家,其有興趣的是母 親和孩子之間的早期關係,及此關係對心理疾病方面的影響(Sharf, 2006)。

Bowlby 的依附理論強調影響孩童發展最具影響力的因素為父母對待孩童 的方式,特別是母親的角色(Bowlby, 2005),且 Bowlby 試圖解釋何以早期 的親子關係會持續影響未來的人格發展(Mikulincer & Shaver, 2007),甚而 延續至成人期。另外,Bowlby 特別感興趣於理解個人的價值觀、對自我能

力的看法以及對他人的看法等。因此,在這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 依附人物」的角色。

其後,美國心理學家 Mary Ainsworth 進行長期觀察研究嬰幼兒的依附 行為,不僅以實證的研究肯定和支持 Bowlby 的依附理論,並且進一步探 討不同的依附類型和不同依附行為的形成原因,因而擴展了依附的理論和 依附的研究。在安全的依附關係中,嬰兒會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他 會對外在的他人及世界有著正向的預期;反之,在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中,

嬰兒所發展出來的內在運作模式,會視自己是不好的,並認為別人也是不 好的(楊芳彰,1997)。亦即,有著不同內在運作模式的人,對相同的事件,

往住會以不同的方式去知覺,並以相異的方式去反應。

Collins 和 Read(1994)進一步闡述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從圖 2-2 可瞭 解到在某些情形下,內在運作模式會透過個人的認知與情緒反應,進而影 響個人的行為。亦即,當個體處於依附有關的情境時,其會從記憶中提取 過去的依附經驗,和當時的情緒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最後反應在目前的互 動行為上。幼年時期發展的內在運作模式包含照顧者的關愛、有回應性和 個體自我關注之信念與期待,此運作模式提供了個體在人生全程中所呈現 的依附風格之參考架構,亦瞭解到早期關係對於往後成人關係發展的重要 決定性角色(Collins & Read, 1990)。

內在運作模式在人生中的前六歲是呈現穩定的狀況,如果孩子在嬰幼 期所經歷到的情感依附模式是安全的,其就比較願意去探索和其他人之間 的關係(Claudia & Huebner, 2008;Sharf, 2006),此有助於他們熟悉周遭世 界與日後的工作世界。Kenny 和 Rice(1995)認為在青少年的發展過程中,

安全依附關係能提供個體實際的社會支持,形成一種外在資源;也會間接 地透過影響個體內在的運作模式,使個體能夠對於自己與他人感到安全與 信任,形成一種內在資源。藉由安全依附所提供的內、外在資源,具有緩 衝發展壓力的作用,幫助青少年適應性的發展。

圖 2-2 認知、情緒、行為反應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by N. L. Collins, & S. J. Read,

1994, p.58.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二、Mikulincer 和 Shaver 的控制系統模式

為整合依附系統理論模式,Mikulincer 和 Shaver(2007)提出控制系統 模式,圖 2-3 則為成人期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當個體意識到威脅 的訊號出現,其則會運作他的依附系統,開始尋求趨近(seeking proximity) 外在或內化的依附對象,如果此依附對象是可得的、有回應的,則個體會 感到安全、放鬆,並擁有正向的情緒,進而建立安全的依附系統;反之,

如個體沒有獲得依附對象的回應,則會產生不安全的依附,而當個體又沒 有可替代的趨近尋求選擇時,其將會疏遠威脅和依附關係間的相關連結訊 號。

整個依附系統亦會受到個人長期主要的依附型態所影響。這個影響有 三個部分:1.主要的依附類型能夠藉由評估威脅而改變內在表徵活動的內 容。安全依附者對於威脅評估會增加其內在趨近的想法,並與依附對象擁 有正向的互動關係;反之,不安全依附者在面臨威脅時,則會提取出負向 的想法與記憶,像是分離、受傷的感覺、拒絕與失落。2.依附類型會影響

認知反應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反應

情緒反應

圖 2-3 成人期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

資料來源:“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by M. Mikulincer, & P. R. Shaver, 2007, p.31. New York: Guilford.

第一種模式

個體尋求趨近與支持的行為。安全依附者和依附對象的可得性與其有回應 的互動歷程,促使他們有信心去尋求趨近,如同情緒調節策略和加強依賴 此策略於壓力情境;相反的,不安全依附者則擁有痛苦的互動經驗,此來 自於被依附對象的拒絕,使他們擔心且確信其完成尋求趨近的目標將失 敗。3.依附類型可以決定個體在壓力情境下是否使用安全基礎的自我意

個體尋求趨近與支持的行為。安全依附者和依附對象的可得性與其有回應 的互動歷程,促使他們有信心去尋求趨近,如同情緒調節策略和加強依賴 此策略於壓力情境;相反的,不安全依附者則擁有痛苦的互動經驗,此來 自於被依附對象的拒絕,使他們擔心且確信其完成尋求趨近的目標將失 敗。3.依附類型可以決定個體在壓力情境下是否使用安全基礎的自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