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分析

本章依據研究問題與假設,針對問卷調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就分 析結果加以討論,以瞭解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依附關係及生涯自我效能 之間的關係與影響。本章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分 析,第二節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之分析,第三節探討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 之分析,第四節探討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 關分析。

第一節 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分析

本節主要在探討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一般狀況,並以單因子多變量 變異數分析,分別考驗不同背景變項的大學生,其生涯決定狀態及其生涯 未定向原因之差異情形,以回答研究問題一、二,並考驗研究假設一。

壹、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概況分析

本研究以陳怡樺所編製的「生涯決定量表」來測量大學生的生涯決定 狀態及其生涯未定向原因,量表包含焦慮猶豫、缺乏個人知識、缺乏教育 及職業的知識、決定時機及外在阻礙共五個分量表。

由表4-1可知,就整體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而言,平均數為2.78,低於 中間值3.0以下,生涯決定狀態略趨於定向,本研究結果與陳怡樺(2008)的 研究相近,研究皆發現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為中等而略趨於定向。在各 層面生涯決定狀態中,以「焦慮猶豫」的平均數得分最高(M=3.05),其次 依序為「外在阻礙」(M=2.90)、「缺乏個人知識」(M=2.77)、「缺乏教育 及職業的知識」(M=2.74)及「決定時機」(M=2.35),此研究結果與陳怡 樺(2008)的研究結果相近,顯示出大學生多因「焦慮猶豫」的原因造成生

涯未定向,而較少因「決定時機」的原因造成生涯上的未定向。亦即大學 生多能覺察到生涯決定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會提早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涯選 擇。這可能與近年來各大學院校輔導單位多能提供學生個別晤談、心理測 驗、生涯團體或工作坊等方式,協助學生釐清自我生涯興趣、性向與價值 觀等,加上學校就業輔導單位積極辦理諸多就業博覽會、求職面試技巧訓 練,讓學生除了能更瞭解自己以外,也能對職業資訊與就業市場有更多的 了瞭解與掌握。然而,大學階段的學生在面臨決定時仍會感到相當地猶 豫,而造成其焦慮不安、緊張的情緒,如其本身鮮少有自己做決定的經驗,

再加上容易受到外在環境、他人的影響,則更易導致其在生涯決定上處於 未定向的狀態。因此,大學生對未來的猶疑徬徨,會延遲其做生涯決定(林 清文,1994),此現象在現代社會有愈來愈明顯的趨勢,因越來越多的大學 生畢業後卻找不到一份理想工作,或是擔心畢業即失業,而延長其青年 期,逾就業年齡還在讀大學、考研究所,甚至等工作,生活全靠父母供養 (林郡妙,2008)。這種啃老現象,致使大學生雖還不確定以後要做什麼,

但也不需急著做決定,但卻反映出個體對於自我生涯的未定向,也反映出 個體無法對自我生涯決定做出承諾。

表4-1 大學生生涯決定各層面之現況分析

分量表 平均數 標準差 題數 排序

焦慮猶豫 3.05 .65 8 1

缺乏個人知識 2.77 .77 8 3

缺乏教育及職業的知識 2.74 .80 5 4

決定時機 2.35 .69 6 5

外在阻礙 2.90 .59 7 2

總量表 2.78 .52 34

N=934

貳、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生涯決定之一般狀況與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涯決定之一般狀況與差異分析

就生涯決定的一般狀況而言,男生在生涯決定總量表之平均數(M=

由表4-2可知,Wilks’λ值為.94,達統計顯著水準(F值=11.28,p<.001),

顯示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整體生涯決定狀態上具有顯著差異,研究假設1-1 獲得支持。本研究繼續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別考驗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五 個生涯未定向原因上的差異情形,結果發現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缺乏教 育及職業的知識」、「決定時機」及「外在阻礙」等分量表上有差異存在,

且男生在「缺乏教育及職業的知識」、「決定時機」及「外在阻礙」層面上 的得分皆高於女生,顯示男生易因缺乏教育及職業的知識、決定時機與外 在阻礙而造成生涯上的未定向。本研究結果與邱卉綺(2005)的研究皆發現 男生較女生不易覺察生涯決定的重要性與急切性,因此在做決定時亦較不 積極主動。

個人、社會與情境等因素會透過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過程影響個體的生 涯決定歷程(Newman & Newman, 2003),過去的研究中多發現男生的生涯 確定程度高於女生(林清文,1994;Mau, 2002;Rowland, 2004),然而,在 本研究中卻發現,女生不但不會受到教育制度的限制與社會期待影響,反 而較會去蒐集教育與職業的相關知識,敏於覺察生涯決定時機。研究者認 為一方面可能是現代社會提倡性別平等、女性意識抬頭,因此大學女生較 不會受到傳統性別角色的影響而限制其生涯發展;另一方面可能是大學男 生較不喜歡花時間在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涯方向與目標,比較著重於目前的 課業、社團與休閒中,且其畢業後即會面臨到兵役問題,因此在生涯決定 上會有推遲的情形(林清文,1994),致使大學男生忽視做決定的重要性,

所以也不願花較多的時間去蒐集教育與相關的職業知識。此外,無論在傳 統社會或現代社會中,男性皆被賦予家庭經濟之重責,造成男性在選擇職 業時,除考量自身能力和興趣外,尚有社會期待之壓力。所以研究者認為 社會期待似乎也是造成男大學生外在阻礙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進而影響 其生涯處於未定向的狀態。

二、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決定之一般狀況與差異分析

就生涯決定的一般狀況而言,大一學生在生涯決定總量表之平均數(M

=2.91)均較大二(M=2.75)、大三(M=2.79)與大四(M=2.69)年級為高,顯 示大一學生生涯決定狀態較其他年級大學生略趨於未定向,而年級越高的 學生其生涯定向的程度愈高。為了解不同年級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是否 具有統計上差異,乃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進行考驗,其結果達顯著差異 後,再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不同年級大學生在生涯決定各層面上的差異情 形,結果如表4-4與4-5所示。

由表4-4可知,Wilks’λ值為.94,達統計顯著水準(F值=4.13,p<.001),

顯示不同年級大學生在整體生涯決定狀態上具有顯著差異,研究假設1-2 獲得支持。再以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發現大一學生相較於大二、

大三及大四學生缺乏教育及職業的相關知識與忽略做生涯決定的重要時 機而造成生涯上的未定向;且大一學生比大四學生容易因為缺乏個人知識 與外在阻礙而造成生涯未定向的狀態。

在林惠瑜(2004)的研究中發現,高年級學生在生涯發展定向上較低年 級學生多屬於自主定向型;反之,低年級學生則多屬於迷失方向型,此與 本研究發現高年級學生在生涯決定的狀態上均較低年級學生定向有相似 之處。而本研究與陳怡樺(2008)的研究皆顯示大一學生在缺乏教育及職業 的知識上得分較高,也就是說大一學生是因為缺乏職業世界的知識而造成 生涯上的未定向;此外,還包括忽略做決定的重要時機而造成生涯未定向 的狀態。研究者認為大一學生剛進入大學生活,其較關切學業與社團參與 方面的議題,對於未來生涯則尚未進一步思考;然而高年級的學生比大一 學生關切就業訊息、未來生涯發展、做決定等議題,因此較大一學生趨於 定向的狀態。

表4-4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