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

Copied!
1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韓楷檉 教授

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

之影響

研究生:胡湘萍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七月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影響, 以及不同性別、年級之大學生在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上的 差異情形。 本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 934 位大一至大四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方 法採問卷調查法,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親子依附關係量表」、「生涯自 我效能量表」與「生涯決定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 t 考驗、單 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 進行分析處理,研究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略趨於定向。 二、大學生依附關係以「安全型依附」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忽視-逃 避型依附」、「焦慮型依附」與「害怕-逃避型依附」。 三、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具中等以上表現程度。 四、不同性別、年級之大學生,在生涯決定狀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 能上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兩兩變項間有相關。 六、依附關係中的焦慮型依附、害怕-逃避型依附與忽視-逃避型依附會透 過生涯自我效能影響大學生的生涯決定。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對父母、實務工作者及後續研究提 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生涯決定、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中介變項

(3)

The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on Career Deci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whether students’career decision can be predicted by attachment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This study also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of attachment,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decision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grade.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934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firsr to fourth grade in north Taiwan.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the Attachment Scale, the Career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Career Decision Scale.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analysis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M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College students were rated more decided on their career decision status. (2)The highest performance of attach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secure attachment. (3)College students were rated above middle on their career self-efficacy. (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ating the career decision, attachment,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among different gender and grade. (5)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ttachment, career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decision in college students. (6)The career self-efficacy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of preoccupied, fearful-avoidant and dismissing-avoidant and career decision.

Finally, base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parents,

practical counselors, and future researches.

(4)

目 次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生涯決定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9 第二節 依附關係理論及其相關實徵研究...19 第三節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及其與生涯相關實徵研究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5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7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8 第三節 研究假設 ...5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5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60 第六節 研究程序 ...68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分析 ...71 第二節 大學生依附關係之分析 ...77 第三節 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之分析 ...83

(5)

第四節 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決定之關係 ...8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7 第二節 建議...100 參考文獻 ...105 中文部分 ...105 西文部分 ... 110 附錄一 「親子依附關係量表」初稿………118 附錄二 問卷專家效度名錄………...121 附錄三 預試量表………...122 附錄四 「親子依附關係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125 附錄五 「親子依附關係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126 附錄六 正式量表………...127 附錄七 量表使用同意書………..132 附錄八 量表使用同意書………..133

(6)

表 次 表 3-1 預試研究樣本之分配情形………59 表 3-2 正試研究樣本之分配情形………60 表 3-3 親子依附關係量表初稿架構………63 表 3-4 親子依附關係量表之題號與信度分析...….………64 表 3-5 親子依附關係量表之題號與信度分析………65 表 3-6 親子依附關係量表正式施測之因素分析摘要………66 表 4-1 大學生生涯決定各層面之現況分析………72 表 4-2 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73 表 4-3 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獨立樣本 t 檢定摘要……….73 表 4-4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76 表 4-5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76 表 4-6 大學生依附關係各型態之現況分析………77 表 4-7 大學生親子依附關係量表之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78 表 4-8 不同性別大學生依附關係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80 表 4-9 不同性別大學生依附關係之 t 檢定分析摘要……….81 表 4-10 不同年級大學生依附關係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81 表 4-11 不同年級大學生依附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82 表 4-12 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各層面之現況分析………..83 表 4-13 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84 表 4-14 不同性別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之 t 檢定分析摘要………...84 表 4-15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之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摘要………..86 表 4-16 不同年級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事後比較..86 表4-17 依附關係與生涯決定之積差相關摘要………88 表4-18 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積差相關摘要………89

(7)

表4-19 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積差相關摘要………..………90 表 4-20 依附關係對生涯自我效能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91 表 4-21 依附關係對生涯決定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93 表 4-22 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94 表 4-23 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對生涯決定之迴歸分析摘要………95

(8)

圖 次 圖 2-1 影響性別角色社會化與生涯決定過程的因素……….14 圖 2-2 認知、情緒、行為反應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23 圖 2-3 成人期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24 圖 2-4 成人依附模式………28 圖 2-5 自我效能預期模式………..42 圖 2-6 影響生涯相關選擇行為的個人、關係和經驗因素模式………..44 圖 3-1 研究架構...55 圖 4-1 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影響生涯決定之路徑圖...96

(9)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間的關 係。本章共分為三節,分別就研究動機、研究問題及名詞釋義進行描述。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處於現代急劇變遷的社會裡,生涯議題愈來愈受到重視,人們對於自 己的現在與未來也愈來愈關切。在每個人的生涯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許 許多多關鍵性的重要決定,而生涯決定(career decision)是一個連續的歷 程,前一個決定點可能影響接下來的許多決定,因此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 對個人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田秀蘭,2000)。依發展論的觀點,生涯為個人 從出生到死亡不斷發展變化的歷程,早期發展是後續發展的基礎,其中探 索期為個人生涯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大學生正處於探索階段中的轉換期, 此階段的生涯發展任務是職業的具體化、特定化,並以行動加以實現 (Blustein, Prezioso, & Schultheiss, 1995)。亦即,大學生在此階段必須面臨 許多關乎未來發展的重大抉擇,例如教育與職業領域的選擇,因此其必須 選定特定目標,正式進入專業領域訓練或就業市場中,並達成自我實現。

近幾年來,國內外針對大學生做了許多有關生涯決定的相關研究(田秀 蘭,2000;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林清文,1994;祝子媛,2008; 許淑穗,1998;許淑穗、張德榮,1998;陳玫君 1995;陳怡樺,2008;Betz & Voyten, 1997 ; Brown, Garavalia, Fritts, & Olson, 2006 ; Johnson, Nichols, Buboltz, & Riedesel, 2002; Mathieu, Sowa, & Niles, 1993),可見生涯決定早 已成為生涯發展中的重要議題。生涯選擇、決定是一般大學生所必經的歷 程,在這個階段,其要做許多關於未來發展的重大決定,諸如主修科系、 社團活動、繼續深造或職業選擇,乃至人生價值、婚姻、生活方式的選擇

(10)

等,無一不牽涉到決定的歷程(吳劍雄,1997;林清文,1994;楊景登,2007; Guerra & Braungart-Rieker, 1999),因此生涯決定對大學生而言有其重要 性,大學階段也就成為了解個人生涯發展的重要指標。 青少年是個體由兒童轉變為成人的一個重要轉變時期,個人從原本對 家庭、父母的依賴,轉而成為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的個體。因此個體一方面 須與父母分離,以期能獨立自主,同時又期待能與父母親近,憑藉父母的 支持去面對新的挑戰。Blustein、Prezioso 和 Schultheiss(1995)認為安全感 和親密關係對個體言而,不只在童年期很重要,在青少年晚期亦扮演重要 角色,其證明情感依附理論可用來理解生涯發展的說法;個人若擁有安全 的依附關係(attachment),就能發展出強烈的職業認同感,並且有能力做出 生涯決定,而且在生涯發展任務中,依附關係與生涯定向、生涯探索特別 有關,因為這些發展任務特別需要個體有安全的心理基礎,才能有良好的 發展與適應。另外,在 Paul、Daniel、Kathleen 和 Spencer(2002)的研究發 現加入原生家庭動力評估有助於生涯衡鑑,也可讓個體瞭解家庭在其生涯 發展與生涯決定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對大學生而言,品質良好的 依附關係能夠提供其安全需求的支持,進而探尋新的經驗與選擇,此將有 助於大學生決定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涯選擇。換言之,大學生如能經驗到安 全的依附關係,將有助於其生涯決定的過程。 在生涯發展領域中,生涯自我效能(career self-efficacy)被假設能影響個 體生涯決定過程中的態度與行為,並促進個體從事與生涯決定有關的生涯 探索行為(Blustein, 1989;Luzzo, Funk, & Strang, 1996),所以,個人生涯自 我效能的介入會左右生涯決定的行為結果,並影響後續成人階段的生涯發 展與適應。Taylor 和 Betz(1983)認為生涯自我效能是提供瞭解、評估以及 介入生涯決定一個很有用的架構。根據許淑穗和張德榮(1999)的研究指 出,生涯自我效能反映出大學生對自我狀態和情境的覺察力,其不但影響 個人生涯的初始行為,更影響其後續的生涯適應。

(11)

在 Wolfe 和 Betz(2004)的研究中發現,大學生的生涯行為及功能與父 母的依附品質有關,而依附關係的構成變化反映了生涯抉擇的過程,所以 個體和父母的依附關係可用來預測生涯選擇自我效能及害怕承諾的高低 程度。當親子間的依附關係愈佳,愈能降低阻礙生涯的想法,此有助於提 升大學生生涯決定自我效能,並降低其害怕承諾的程度(Ecke, 2007;Wolfe & Betz, 2004),因此提升個人的生涯自我效能,其愈能做出生涯決定。而 個體所持的生涯自我效能信念,會決定其生涯選擇的範圍與面對問題的態 度,高生涯自我效能者面對生涯問題時,會以正向積極的態度來解決所面 臨的生涯困境;反之,低生涯自我效能者,會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勝任, 容易窄化自我生涯選擇的範圍,甚至逃避(楊景登,2007)。所以,低生涯 自我效能或生涯猶豫者在作教育或職業選擇時,則可能需要自己或環境的 協助,以建立其自我效能或自信(Wolf & Betz, 2004)。若個體在生涯發展早 期對自我瞭解與肯定的程度愈高,則愈有可能作出明確的生涯選擇,以助 於未來的生涯發展順利(林幸台,1987;張添洲,1993)。因此生涯自我效 能被視為影響生涯決定的中介變項(mediator variable),是提供瞭解、評估 以及介入生涯決定一個很有用的架構(Taylor & Betz, 1983)。

在性別與年級方面,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性別角色常會受到傳統 社會的約束以及差別期待的影響,這些不同的角色期待,往往會使兩性容 易隨著性別的刻版印象而選擇符合社會所期待的職業,進而影響兩性的生 涯發展情形。黃淑敏(1999)、繆敏志(1992)與 Mau(2002)的研究則指出,性 別與其他環境因素對個體的生涯發展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因此性別變項 也是預測個體生涯發展的有效因素,同時也說明了兩性在生涯發展上的差 異。隨著年齡與年級的增長,大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心理成熟度也會隨之增 加,進而影響其在生涯發展上的知覺(連廷誥,1996;Nevil & Super, 1998)。 Newman 和 Newman(2003)也認為個人自我經驗和教育經驗會影響到個體 生涯決定過程,而生涯自我效能即源於個人的生活經驗,所以隨著年齡的

(12)

增長,個體的生活空間逐漸擴大,從家庭到學校乃至社會,產生更多的生 活經驗,進而擴展個人的生涯自我效能(陳佩雯,2005),因此大學生在求 學階段所處的年級,可能對生涯自我效能與決定有更大的影響。綜合言 之,性別和年級在生涯決定過程中皆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在探索大學生生 涯發展議題時,此兩背景變項亦有必要納入探討之範疇。 而根據國內輔導學者實徵調查研究(林清文,1994;金樹人、林清山、 田秀蘭,1989)指出,有相當多數的大學生生涯探索不足,迄無明確的生涯 發展目標,而備感茫然、徬徨,甚至不利其專業知能的學習。可見大學階 段的青少年,有不少人存在著生涯抉擇的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究。在 Blustein(1987)的研究發現,當個體在生涯中出現了教育、社會或經濟上的 阻礙時,一個有計畫、有邏輯的決定取向,可能會對其特別有幫助。因此, 學校需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及肯定自己,做好生涯規劃以發揮潛能與自我 實現。唯有在整個發展歷程中,做好評估、選擇、準備與計劃,個人獨特 的生命意義才得以彰顯(林清文,2000)。 教育工作者、學校應協助學生提升其生涯自主意識與責任,進行個人 自我的探索,建立個人的生涯目標,發展生涯選擇的能力,以逐漸釐清其 生涯發展方向,幫助他們做成妥適的生涯選擇與決定,讓大學生能順利的 為未來進入職場的生涯做好準備。因此,先行了解大學生影響其生涯發展 與生涯決定的因素,乃顯得格外的重要。 綜合上述的研究,研究者將進一步以大學生之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 能及生涯決定三方面做深入的了解,以了解大學生之依附關係、生涯自我 效能對其生涯決定的影響。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可分為以下六點:

(13)

一、瞭解大學生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性別與年級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其在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 能與生涯決定上之差異情形。 三、瞭解大學生之依附關係、 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三者間之關係。 四、瞭解大學生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是否會影響生涯決定。 五、瞭解大學生依附關係是否透過生涯自我效能影響生涯決定。 六、歸納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大學生及輔導諮商人員參考。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相關重要名詞分別界定如下: 壹、大學生 大學生在生涯發展的歷程中是屬於青年的後期到成年的初期(大約從 18 到 24 歲)。本研究所指大學生係指台灣北部地區一般公、私立大學日間 部一至四年級的在學學生。 貳、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是指大學生因為依附對象瞭解與尊重個體的需求與期待,以 及依附對象能敏感於個體的情緒狀態,並給予關心的反應而產生正向的、 有關信任的情感、認知經驗(陳欣怡,2000)。 本研究依附關係之評定由研究者所編,內容乃參考相關文獻與量表予 以編製而成「親子依附關係量表」。「親子依附關係量表」主要在測量個體 與重要親人間的依附關係,量表內容包含「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 「害怕逃避型依附」與「忽視逃避型依附」四個分量表。以受試者的得分 為指標,在四個分量表之得分愈高者為其主要依附型態。

(14)

參、生涯自我效能

生涯自我效能是個體對於自身生涯能力的評估,而個體的自我評估係 經由其本身的自我效能覺察而來,評估的重點包括了與生涯相關行為的信 心程度(許淑穗、張德榮,1999;Betz & Hackeet, 1986)。

本研究所稱的生涯自我效能程度之評定採用過修齊(2004)所編製的 「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為評量工具,量表內容包含「信心強度」、「難度 知覺」與「推論性」三個分量表。以受試者的得分為指標,得分愈高者表 示其生涯自我效能愈高,反之,則表示其生涯自我效能愈低。 肆、生涯決定 生涯決定乃指個人在生涯發展過程中,面臨猶豫不決時,能謹慎的考 慮各項相關事項,評量分析每一種解決方法的利弊,再做最終選擇的過程 (黃中天,1991)。 本研究所謂生涯決定,指的是大學生在面臨生涯決定的情境中,對自 己生涯是否確定的狀態。本研究生涯決定之評定係以陳怡樺(2008)所編製 的「生涯決定量表」為評量工具,量表內容包含「焦慮猶豫」、「缺乏個人 知識」、「缺乏教育及職業的知識」、「決定時機」與「外在阻礙」五個分量 表。以受試者的得分為指標,得分愈高,代表其生涯決定愈趨於未定向, 而在各分量表得分愈高,則表示其愈容易因為該項因素而造成生涯未定向 的狀態。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因時間、人力、物力的關係,僅以台灣北部地區五個縣市之公 私立大學一至四年級的學生為研究母群,因此研究結果不宜類推至其他縣

(15)

市或科技大學體制之大學生。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為研究工具,透過大學生之自陳量表獲得其依附 關係、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等資料。但受試大學生在填答時可能易受 到外在環境或個人因素的影響,而使收集到的資料產生無法避免的誤差, 因此結果的解釋與推論上宜有所保留。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乃根據研究目的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生涯 決定量表、親子依附關係量表與生涯自我效能量表四個部分,雖已確認量 表的品質,但仍僅適用於北部地區之大學生,其結果不宜作過度之推論。 四、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主要以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共同探討對於大學生生涯決 定的影響性。但本研究之依附關係,是以大學生與最親密親人間的關係為 主,其他如教師、同儕等亦可能是重要的依附對象,在本研究中並未予以 探討。

(1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在探討與本研究有關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全章共分 為三節:第一節為生涯決定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第二節為依附關係理 論及其相關實徵研究;第三節為生涯自我效能理論及其相關實徵研究。 第一節 生涯決定的理論基礎及其相關研究 對每一個人而言,人生是開放的、動態的,且是不斷開展的過程,因 此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做許許多多的抉擇。所以生涯決定的議題一直受到關 注,本節將探討生涯決定的理論與相關影響因素。 壹、生涯決定之基本概念 Zunker(2006)認為生涯發展是個體在人生的每個階段與任務過程中, 所發展出來與生涯選擇、目的實現有關的需求及目標。Herr、Cramer 和 Niles(2004)則認為生涯發展是個體在心理、社會、教育、生理、經濟、機 會等因素的組合下,所形成個人一生的生涯歷程,是個體對生涯成熟、自 我認定、生涯認定等特質加以發展及重新定義的過程。所以,個人所作的 生涯決定,反映出個人如何看待自己。 Krumboltz、Mitchell 和 Gelatt 認為生涯決定是個人受不同環境刺激, 認知與情緒反應所影響的學習經驗,促使個人決定投入適當的教育或職業 領域(引自余鑑譯,1999)。吳芝儀(2000)則認為生涯決定是指個體對其職業 計畫感到確定的程度;若個人尚未或無法在生涯選項中做出明確的決定, 進而無法承諾投入特定的教育或職業領域,則稱為生涯未定向(career undecidedness)或生涯不確定(career indecision)。 生涯決定是透過合乎邏輯的分析過程,對於衝突、矛盾或含糊不清的

(18)

多重生涯目標,冷靜而合理的選出具體可行的生涯方針,因此在生涯決定 的過程中,個體需要源源不絕的正確訊息(金樹人,1997),才能在諸多生 涯選擇中權衡評估,以投入適當的教育或職業領域之中。 綜上所述,生涯決定係指個體在生涯選擇中,根據自己的需求、特性, 並配合教育與職業等外在環境因素,以合理的思考做出最明確的決定,進 而投入適當的教育或職業領域。但如果個體在生涯決定的過程中,缺乏對 自我的瞭解、教育與職業的相關訊息,甚至遇到外在阻礙等則可能造成個 體更加緊張、焦慮,使個體處於未定向的狀態。 貳、生涯決定的理論 生涯決定的相關理論乃由決定理論所發展出來,多沿襲著規範性與描 述性此兩種取向(金樹人,1997)。而當前探討生涯決定歷程的概念性模式 分為經濟學取向、資訊處理模式、社會學習取向、社會認知取向及建構取 向的生涯決定論(吳芝儀,2000)。本研究旨在探討個體自我認知如何影響 其生涯決定,因此以下即就與本研究相關的生涯決定理論作探討: 一、社會學習取向的生涯決定論

Krumboltz 將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應用在 生涯輔導的領域裡,進而討論影響個人做決定的一些因素,設計輔導方案 以增進個人的決定能力(引自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1997)。 Krumboltz 認為生涯決定是個人受到不同環境的刺激,認知與情緒反應所 影響的學習經驗,促使個人決定投入適當的生涯領域(李淑媛,1995)。而 遺傳天賦、環境條件、學習經驗和任務取向技能此四大因素在生涯抉擇中 扮演重要的角色(李茂興,1998;吳芝儀 2000;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 張德聰,1997)。 1. 遺傳天賦:個人與生俱來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不是經由學習得來

(19)

的,包括種族、性別、智力等。遺傳天賦對生涯選擇除了有正面的影 響之外,也可能限制個人的生涯機會與選擇範圍。 2. 環境條件:很多的條件狀況會影響到個人,而這些外在因素通常是超 出個人所能掌控的影響因素,包括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等考量因 素,而這些因素均有可能影響個人的學習、生涯偏好與決定。 3. 學習經驗:個人對某些生涯偏好完全是自己以前學習經驗累積下的一 個結果。學習經驗包括工具性學習經驗和連結性學習經驗。個人生涯 規劃能力及決定技巧均能透過工具式的學習經驗而獲得;而個人的職 業偏好、態度及情緒反應則依連結性學習經驗形成。 4. 任務取向技能:上述各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就是任務取向技能,是 個人所發展出的一組技巧,包括目標設定、價值觀釐清、確認選擇方 案及職業資訊的獲得等。瞭解個人如何進行某項任務,對生涯決定來 說極具關鍵性。 透過以上四個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會形成個人信念,並藉以建構出一 套個人的現實觀,也就是個人對自己與工作世界的看法,而後左右其生涯 行動。因此,社會學習取向的生涯決定論強調學習經驗的重要性,及其對 生涯決定的影響,而其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意義是:學習經驗愈多,做出 良好生涯決定的機會就愈大。 二、社會認知取向的生涯決定論

Lent、Brown 和 Hackett(1993)的社會認知生涯理論(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是基於 Bandura 的社會學習理論,及生涯自我效能理論為 基礎所發展出來的。Lent 等人主張人們的生涯選擇是環境、個人因素和行 為三者交互作用的成果,而思考和認知能力為生涯決定和生涯發展過程中 的一部份,強調的是影響行為的個人信念體系,以及用來緩和或調整行動 的認知過程。因此,用來調整生涯決定過程的三個重要認知概念為:自我

(20)

效能、結果期待和個人目標。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將會影響到他的 學業、生涯及其他方面的選擇。而在做生涯判斷時,個人往往會將結果期 待和自我效能兩者結合在一起考量,並影響到個人的目標設定(引自李茂興 譯,1998;吳芝儀,2000)。 社會認知取向生涯決定歷程之概念性模式相當的複雜,包含自我效 能、結果期待、興趣、目標、選擇、結果以及環境等因素的互動關係。這 個模式在人的一生中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並且都是循環互動的。 生涯決定的相關理論主要在探討個人如何做出生涯決定,以及對生涯 環境的調適,而個人的生涯發展歷程為一連串抉擇的過程,生涯決定能力 的高低與個人發展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因此,個體的學習經驗愈多,愈能 拓展其認知、思考能力,進而影響其生涯決定。 參、生涯決定的評量 評量生涯決定的工具包含質化和量化兩種方式。就質化方式而言,通 常透過回溯性方式來取得個體及其家庭成員在生涯選擇上之相關資訊;就 量化方式而言,早期生涯決定評量工具所含括的面向較為單一,而近年來 則含括影響個人生涯決定的多元因素(陳怡樺,2008)。 針對生涯決定的評量工具,從文獻中發現大部分是使用 Osipow、 Carney 和 Barak(1976)所編之生涯決定量表(Career Decision Scale;CDS), CDS 主要歸納生涯不確定的原因,以瞭解個體在做生涯決定的可能前因。 此量表主要包括四個向度:1.缺乏結構、信心和選擇的焦慮;2.外在障礙; 3.雙趨衝突;4.個人衝突。其適用對象為高中至大學生,且可看出個人及 生涯方面的定向程度,CDS 除了一題開放作答之外,共有 18 題,採用 Likert’s 四點量表作答,從非常不符合(1 分)到非常符合(4 分),其量表得分 愈高,代表個體愈傾向於生涯未決定。

(21)

國內參考 Osipow、Carney 和 Barak(1976)發展的 CDS 所修訂的量表 亦不少,如劉姿君(1993)所編製的「生涯決策量表」,適用對象為大學生, 在信度考驗方面,其內部一致性之 Cronbach α 係數為.87,間隔兩週之重 測信度為.75;在效度考驗上,將個人在「生涯定向分量表」上得 3 或 4 分 者,歸為生涯未定向組,得分為 1 或 2 分者,歸為生涯定向組。再將以上 兩組受試者在「生涯決策量表」之得分進行平均數差異 t 考驗,考驗結果 兩組平均數差異達顯著水準(t=-13.13,P<.001),顯示此量表為一相當具有 信、效度之測量工具。吳劍雄(1997)所編的「生涯決定量表」,其目的主 要在測量專科生的職業方向確定程度,本量表採原量表之四點量表填答方 式,得分愈高者表示生涯不確定程度愈高,生涯決定程度愈低。此量表在 信度考驗上,其內部一致性之 Cronbach α 係數達.86,折半信度也達.81, 分別達到顯著水準(p<.05)。效度檢驗則採建構效度,經因素分析與斜交轉 軸得四個因素,分別為缺乏自我瞭解和信心、缺乏職業資料、個人或外在 限制、雙趨衝突,可解釋總變異量為 58.2%。而楊智馨(1997)以 288 為大 學生為受試者,測得全量表的 Cronbach α 係數.88,且各題與總分之相關 在.34 到.68 之間。由以上結果可知,生涯決策量表的信、效度皆不錯。 另外,陳怡樺(2008)針對大學生所編製之「生涯決定量表」,乃根據相 關文獻及研究歸納出大學生生涯未定向的原因,包括焦慮猶豫、缺乏個人 知識、缺乏教育及職業的知識、決定時機及外在阻礙等五個向度編製而 成。此量表題目共包含 38 個題項,其作答方式採 Likert’s 五點量尺計分, 由「非常不符合」(1 分)到「非常符合」(5 分),在該量表得分愈高,代表 受試者的生涯決定愈趨未定向的狀態。在信度上,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 為.92,各分量表的信度普遍良好,僅外在阻礙之信度略低。在構念效度方 面,採內部一致性分析方法,根據受試者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計算各分 量表之間的相關,結果均達顯著水準(p<.01),表示該量表構念效度良好。 後經主軸因素分析法抽取五個因素後,其解釋程度佔總變異的 56.05%。

(22)

綜上所述,可知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因此本研究採此量表為評量生 涯決定的工具。 肆、影響生涯決定的因素及其相關研究 在 Super(1990)的拱形門理論中,說明自我概念在生涯發展過程的重要 性,並說明了各種影響個人生涯決定的因素:生理、心理和社會經濟因素。 個人因素包括興趣、價值觀、需求、特殊性向、性向與智能,這些特徵造 就了個人人格的發展及其成就表現;社會經濟因素則包括同儕群體、家 庭、學校、社區、勞動力市場、社會和經濟,這些因素都是個人和社會的 互動關係。當個人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將生理、心理與社會經濟因素結 合起來形成自我概念,即是影響個體生涯決定的重要因素(李茂興,1998)。 Herr、Cramer 和 Niles(2004)歸納出影響生涯決定的四大因素包括個 人因素、價值因素、機會因素和文化因素。Newman 和 Newman(2003)認 為影響個人生涯決定的歷程因素包括個人因素、情境因素、家庭因素、社 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與心理情緒因素等六大項,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過程 亦會和生涯選擇過程產生交互作用,如圖2-1所示。但這些因素都可含括在 Bandura的三元互動系統中,這個論點同意認知、情境和行為因素三者涉及 到自我知覺,進而影響個人的生涯發展與其後的選擇過程(Zunker, 2006)。 而Tien等人(2005)亦將生涯未定的影響因素歸納為三個向度,包括內在/個 人因素、外在/環境因素與內外在因素交互影響。 張添洲(1993)認為生涯決定主要考量的因素包括個人的人格特質(如 心理特質、生理特質、教育程度等)、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學習經驗與其 他因素(如文化、機會因素及重要他人的影響等),並強調各種因素交互作 用的結果。朱慧萍(2000)以質性研究探討大學轉變科系學生生涯決定歷 程,從訪談資料中歸納出個人特質、決策技巧、認知結構、神秘經驗、環 境因素與學習經驗等六大類影響生涯決定歷程之因素。蔣國慈(2005)整理

(23)

影響生涯決定的因素,大致可分為個人與環境兩因素。個人因素包括生理 特質、心理特質、個人經歷等;環境因素則包括重要他人、家庭、學校、 社區、社會、文化等因素。

圖2-1 影響性別角色社會化與生涯決定過程的因素

資料來源:引自“Career counseling: A holistic approach (7th

ed),”

by V. G. Zunker, 2006, p.214. Belmont, CA: Thomson Brooks/Cole. 家庭因素 早年的孩童經驗 母親的角色模範 父親的角色模範 情境因素 機會 最少的阻力過程 個人因素 自我經驗 能力 態度 成就需求 社會因素 教育經驗 同儕團體影響 大眾媒體 社會經濟因素 社會階層 種族 性別歧視 工作供需 心理情緒因素 害怕失敗 害怕成功 缺乏自信 缺乏魄力 角色衝突 性別角色 社會化過程 生涯決定 過程

(24)

從人格心理學出發的許多變項研究證實個人的人格特質的確和生涯 決定有密切關係,諸如自我觀念、決策型態、學習型態、內外控等因素。 某些心理因素也獲實證支持確是影響生 涯決定困難的因素(陳玫玟, 1994)。陳玫君(1995)以361位五專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影響五專生生涯決 策能力及工作價值觀的相關因素,結果發現自尊與焦慮能有效的預測生涯 決策能力。 有關生涯發展與影響生涯決定因素的相關研究,國內外文獻有相當多 的探討,可大致歸納為個人與環境兩大因素。而本研究茲就影響生涯決定 的性別、年級、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等因素敘述如下。 一、性別與生涯決定之研究 個體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性別角色常會受到傳統社會的約束及差別期 待的影響,這些不同的角色期待,往往會使兩性容易隨著性別的刻版印象 而選擇符合社會所期待的職業,進而影響兩性的生涯發展情形。Fitzgerald 和 Crites(1980)即統整有關女性生涯決定問題的研究結果發現,有三個因 素有礙於女性的生涯選擇,分別為性別角色刻版印象、害怕成功、缺乏就 業準備的協助(引自陳玫玟,1994)。後期,Rainey 和 Border(1997)的研究 結果亦指出,青少年對自己的生涯抱負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而限制 了其職業領域的選擇,例如大多數女性進入如文書、銷售和社會服務等傳 統性的職業領域。 Mau(2002)以540位美國大學生和1,076位台灣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亦發 現,性別對於生涯決定型態與生涯自我效能有影響。而Rowland(2004)研究 巴拿馬的青少年,結果發現男女生在生涯決定程度上是有所差異的,男生 的生涯確定性高於女生。因為大部分的兒童和青少年在發展他們的生涯(自 我)認同,是處於一個不利的地位,因為他們被限制去接觸不同職業領域的 角色典範(Fisher & Griggs, 1995;Gysbers, 1996)。所以多數學生根據性別角

(25)

色刻版印象來看待職業,因而限制了他們的生涯探索以及未來可能的生涯 機會(McDonald & Jessell, 1992)。

林清文(1994)研究發現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生涯確定程度上有差異存 在,男大學生的生涯確定程度整體上較女生為高,惟各年級學生的性別差 異則不一致。在邱卉綺(2005)的研究中亦發現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生涯決 定困難有顯著差異存在,高中男生比女生在作生涯決定時較不積極主動, 而女生在猶豫不決的問題則較男生為多,且易受文化及環境因素影響。但 楊智馨(1997)針對514名大一及大三學生所做的調查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 大學生,在生涯探索行動、生涯探索態度與生涯決定程度上沒有顯著差 別。亦有不少研究發現性別間並無差異(王麗芬,2003;吳劍雄,1997;金 樹人等人,1989;林惠瑜,2004;韓楷檉、王世英、洪寶蓮,2007)。各研 究在生涯決定上發現性別差異有不一致之結果,因此研究者將進一步予以 探討。 二、年級與生涯決定之研究 在生涯發展過程中,年齡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隨著年齡或年級的增 長,大學生的生活經驗、重心與心理成熟度亦會隨之增加(連廷誥,1996)。 但就學生而言,年級似乎比年齡更能顯示出個體的生涯發展。Neice 和 Bradley(1979)研究國中到大三學生的職業決策行為發現,年級愈高者,其 職業決策能力愈高,可見年級變項是影響職業決策的一個極為重要因素(引 自吳劍雄,1997)。Nevill 和 Super(1988)針對372為大學生探討生涯成熟與 工作承諾的關係研究中,發現大三、大四學生比大一、大二學生明顯具有 較多的生涯探索活動,且較能在該學習領域中選擇適當的工作。 鄭黎玲(1995)的研究中顯示,年級和生涯決策成正相關,年級越高者, 其生涯決策能力越佳。連廷誥(1996)探討專科生的生涯發展情形及其相關 因素之影響,結果顯示男女專科生的生涯發展情形在整體層面上並無顯著

(26)

差異,而在年級部分則顯示高年級學生的生涯發展情形優於低年級學生。 吳劍雄(1997)研究專科生職業認知、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決定程度關係 中,亦發現不同年級的專科生在生涯決定程度上有顯著差異。 田秀蘭(2001)以所發展之「生涯決定困難量表」對大專學生施測,探 討大專學生所面臨的生涯問題,發現到男女學生及不同年級學生所處的生 涯決定狀態屬不同類型。而在林惠瑜(2004)研究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親子界 限與其生涯自我效能的關係,亦發現不同生涯發展定向情形之各年級大學 生有顯著差異。在自主定向型中,大三、大四學生比例顯著多於大一、大 二學生;而在迷失方向型中,大一、大二學生所的比例則略多於大三、大 四。邱卉綺(2005)的研究中也發現,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生涯決定困難有 顯著差異存在。不過,楊智馨(1997)探討大學生在自我認定狀態、生涯發 展狀況的差異情形,研究結果則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生涯決定程度上 沒有顯著的差別。 三、其他相關研究 生涯定向為大學生的主要發展任務之一,金樹人等人(1989)針對 2,880 位大專學生探討其生涯發展定向狀況,其根據 Marcia 所定義的自我統整發 展程度,將大專學生的生涯發展定向歸納為四個指標:1.自主定向者—此 類學生的內在整合度較高,社會適應狀態亦較良好,對未來的生涯方向大 致有明確的目標;2.尋求方向者—此類學生對於未來該從事何種職業,感 到困惑而無法決定,並正努力地從事自我及職業探索的活動;3.他主定向 者—此類學生已經知道自己的職業目標為何,但此目標通常是由父母親或 其他重要他人所決定的;4.迷失方向者—該類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不夠,不 知道以後該選擇何種職業,也認為無須去考量此一問題。研究結果發現, 多數大專生的生涯決定狀情形處於第二類型的探索性未定向者居多。 林清文(1994)針對 827 位大學生,探討其生涯決定狀態及其不確定源

(27)

為何,並比較不同學系類別各年級男女大學生之差異。研究結果發現,生 涯目標不確定者佔樣本總數的 32.5%;生涯目標明確者只佔總樣本數的 18.3%;其中有 17.2%的大學生既缺乏明確的生涯目標,又為此感到茫然、 徬徨。在陳欣怡(2000)研究大三、大四學生其依附關係與生涯探索、生涯 不確定源、生涯定向狀態之相關中,亦發現仍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學生,其 生涯定向狀態是屬於未定向的(大三:51.2%;大四:54.2%)。林惠瑜(2004) 研究大學生知覺之家庭親子界限與其生涯自我效能的關係,在大學生生涯 發展定向情形,研究結果顯示迷失方向型佔 17.3%,焦慮性未定向型佔 13.9 %,探索性未定向型佔 38.4%,他主定向型佔 6.2%,自主定向型佔 24.0 %。這些研究皆顯示,我國大學生的生涯決定狀態多處於生涯未定向,以 致於其未能因應生涯發展任務,而呈現出發展停滯與延後的現象。 綜合上述,國內、外有關生涯決定的研究結果發現,部分研究(Mau, 2002;Rowland, 2004)認為女性的生涯選擇容易受到性別角色的限制與影 響,而男生的生涯確定性是高於女生的;但亦有部分研究(王麗芬,2003; 吳劍雄,1997;金樹人等人,1989;林惠瑜,2003;楊智馨,1997;韓楷 檉、王世英、洪寶蓮,2007)發現不同性別在生涯決定上是沒有差異的。在 年級上,大部分的研究(吳劍雄,1997;鄭黎玲,1995;林惠瑜,2004)皆 發現,年級愈高者,其生涯決策的能力愈佳,則愈能做出適當的生涯決定; 然而,亦有研究(楊智馨,1997)指出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生涯決定程度上 沒有顯著差別。因此性別、年級對生涯決定的影響並無一致定論。 第二節 依附關係理論及其相關實徵研究 青少年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變時期,個體從兒童轉變為成人,從原本 對家庭、父母的依賴,轉而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在親子關係上,個

(28)

體一方面要與父母分離,以能獨立自主,同時又期待能與父母親近,藉由 父母的支持去面對新的挑戰(江捷如,1998)。而幼時依附經驗的好壞,影 響個人的一生甚鉅,John Bowlby 的依附理論架構即認為親子關係對個體 的發展有延續性,是一種動力的過程,因此,依附關係對個人有無法忽略 的影響力。 壹、依附關係之基本概念 依附係指個體對於特定對象永久的情感連結,個體從出生後,即與他 人有著親密的情感關係,特別是父母,這種關係深深影響個體的發展,此 種關係即為依附關係(江捷如,1998)。張春興(2002)認為依附是指人對人的 親近傾向,個體對其所欲親近之對象得以親近時,將會感到安全與滿足。 依附關係從很早就開始發展,嬰兒一出生,即以哭、笑及發出聲音等方式 向依附對象表達他們的需求,並試圖引起照顧者的保護,這使嬰兒能與照 顧者連結在一起。所以,依附關係在人生早期階段具有保護個體生存的功 用。而依附情感連結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安全堡壘」 (secure base),一方面提供個體在發展過程中安全感的滿足,進而使個體能 能夠以此為後盾,進行積極的探索行為,因應發展過程中的種種挑戰(陳欣 怡,2000)。因此,依附行為可能表現於生理或心理上,主要是讓個體獲得 安全感與滿足。而且依附關係不易改變,但依附行為會隨著個體的經驗與 其發展階段而有所改變(蔡秀玲,1997)。 在台灣文化中,嬰兒的主要照顧者或最重要他人通常是母親,將依附 理論應用在母親和兒女的情感關係上,依附指的是母親對子女,或子女對 母親所產生之親密情感的行為,是一種相互關係,藉由情感的連結將雙方 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因此,母親與孩子間的依附關係,就是兩人之間持 續的情感鏈帶。依附關係的特徵是孩子尋求接近母親及從母親那兒獲得安 全感、分離時產生壓力、重逢時感到喜悅、失去母親時感到悲傷等;母親

(29)

對孩子而言有如安全據點,其所提供的安全感,能夠促進孩子對外在環境 的信心及探索,並影響孩子情感與認知上的調適(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 2008)。

John Bowlby 認為依附關係的發展可以分為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 (phase of undiscriminating social responsiveness)、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 (phase of discriminating social responsiveness)、主動尋求親近接觸的階段 (phase of active in seeking proximity)、目標調整的合夥關係階段(phase of goal-corrected parternership)四個階段(引自 Holmes, 1993):

1.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此階段約在嬰兒出生至二、三個月大左右。 嬰兒的各項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無法區辨人的不同,只能以眼睛去注視 及追蹤外在的世界。此時,嬰兒會對周遭人的舉動有所反應,特別是人 的臉孔。 2.具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此階段約在嬰兒二至六個月大的時候。嬰兒 已具備區辨能力,他能區辨出熟悉和陌生的人,對熟悉的對象,嬰兒 會主動表達出訊號和親近的依附行為,依附對象通常會因此而和嬰兒 進行雙向的互動。如果親子間能夠發展出雙向回饋與穩定的關係,依 附關係將逐漸發展成形。 3.主動尋求親近接觸的階段:此階段在嬰兒七個月至一歲左右。在七個月 大時,嬰兒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並會抗議與依附對象的分離。 這種分離焦慮的現象將在十四至二十個月大時,達到最高峰,隨後再 逐漸減退。Bowlby 認為依附關係的建立就在這個階段。 4.目標調整的合夥關係階段:由於幼兒角色取替能力逐漸發展,使其越來 越能推論出依附對象的目標及計畫;同時,由於語言能力也逐漸成熟, 使得依附雙方能透過語言來進行溝通,因而幼兒更容易建立自己與依附 對象關係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而與他人產生連結。

(30)

依附關係隨著不同階段逐漸發展,而早期依附關係是後來建立自我及 他人內在運作模式的基礎,這些模式影響個人對自己與他人的看法,甚至 對環境的適應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紀怡如,2002)。安全依附的個體,對於 自我有較多的自信,對於他人也有較多的信任,亦即對於自主和親密皆能 感到舒適,並且在往後的發展任務上能產生較好的調適(陳欣怡,2000), 可見依附關係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 貳、依附關係的理論 依附關係理論研究的是人生形成的過程中,情感依附扮演何種角色, 強調嬰兒和其他人,特別是和母親之間的關係。關於依附的理論主要有心 理分析論、學習論、認知發展論和動物行為論等四種觀點(王雪貞、林翠湄、 連廷嘉、黃俊豪譯,2003),而 Bowlby 的理論源自於客體關係心理學理論, 並融合進化論、動物行為學、控制理論和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所建構提出 其依附理論(Bowlby, 2005),其對依附理論之發展貢獻最多。另外, Mikulincer 和 Shaver(2007) 為整合依附系統理論模式,提出成人期的依附 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因此,本研究僅針對 Bowlby 與 Mikulincer 和 Shaver 的理論觀點加以探討。 一、Bowlby 的依附理論 英國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研究了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情感依附、疏離 以及失去三種狀態的重要性,不同於目標關係理論學家,其有興趣的是母 親和孩子之間的早期關係,及此關係對心理疾病方面的影響(Sharf, 2006)。 Bowlby 的依附理論強調影響孩童發展最具影響力的因素為父母對待孩童 的方式,特別是母親的角色(Bowlby, 2005),且 Bowlby 試圖解釋何以早期 的親子關係會持續影響未來的人格發展(Mikulincer & Shaver, 2007),甚而 延續至成人期。另外,Bowlby 特別感興趣於理解個人的價值觀、對自我能

(31)

力的看法以及對他人的看法等。因此,在這發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 依附人物」的角色。 其後,美國心理學家 Mary Ainsworth 進行長期觀察研究嬰幼兒的依附 行為,不僅以實證的研究肯定和支持 Bowlby 的依附理論,並且進一步探 討不同的依附類型和不同依附行為的形成原因,因而擴展了依附的理論和 依附的研究。在安全的依附關係中,嬰兒會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模式,他 會對外在的他人及世界有著正向的預期;反之,在不安全的依附關係中, 嬰兒所發展出來的內在運作模式,會視自己是不好的,並認為別人也是不 好的(楊芳彰,1997)。亦即,有著不同內在運作模式的人,對相同的事件, 往住會以不同的方式去知覺,並以相異的方式去反應。 Collins 和 Read(1994)進一步闡述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從圖 2-2 可瞭 解到在某些情形下,內在運作模式會透過個人的認知與情緒反應,進而影 響個人的行為。亦即,當個體處於依附有關的情境時,其會從記憶中提取 過去的依附經驗,和當時的情緒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最後反應在目前的互 動行為上。幼年時期發展的內在運作模式包含照顧者的關愛、有回應性和 個體自我關注之信念與期待,此運作模式提供了個體在人生全程中所呈現 的依附風格之參考架構,亦瞭解到早期關係對於往後成人關係發展的重要 決定性角色(Collins & Read, 1990)。

內在運作模式在人生中的前六歲是呈現穩定的狀況,如果孩子在嬰幼 期所經歷到的情感依附模式是安全的,其就比較願意去探索和其他人之間 的關係(Claudia & Huebner, 2008;Sharf, 2006),此有助於他們熟悉周遭世 界與日後的工作世界。Kenny 和 Rice(1995)認為在青少年的發展過程中, 安全依附關係能提供個體實際的社會支持,形成一種外在資源;也會間接 地透過影響個體內在的運作模式,使個體能夠對於自己與他人感到安全與 信任,形成一種內在資源。藉由安全依附所提供的內、外在資源,具有緩 衝發展壓力的作用,幫助青少年適應性的發展。

(32)

圖 2-2 認知、情緒、行為反應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by N. L. Collins, & S. J. Read,

1994, p.58.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二、Mikulincer 和 Shaver 的控制系統模式 為整合依附系統理論模式,Mikulincer 和 Shaver(2007)提出控制系統 模式,圖 2-3 則為成人期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當個體意識到威脅 的訊號出現,其則會運作他的依附系統,開始尋求趨近(seeking proximity) 外在或內化的依附對象,如果此依附對象是可得的、有回應的,則個體會 感到安全、放鬆,並擁有正向的情緒,進而建立安全的依附系統;反之, 如個體沒有獲得依附對象的回應,則會產生不安全的依附,而當個體又沒 有可替代的趨近尋求選擇時,其將會疏遠威脅和依附關係間的相關連結訊 號。 整個依附系統亦會受到個人長期主要的依附型態所影響。這個影響有 三個部分:1.主要的依附類型能夠藉由評估威脅而改變內在表徵活動的內 容。安全依附者對於威脅評估會增加其內在趨近的想法,並與依附對象擁 有正向的互動關係;反之,不安全依附者在面臨威脅時,則會提取出負向 的想法與記憶,像是分離、受傷的感覺、拒絕與失落。2.依附類型會影響 認知反應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反應 情緒反應

(33)

圖 2-3 成人期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

資料來源:“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by M. Mikulincer, & P. R. Shaver, 2007, p.31. New York: Guilford.

第一種模式 第三種模式 第二種模式 是 + - + 否 否 否 是 是 威脅訊號? 依附系統的運作 尋求趨近外在的或 內化的依附對象 依附對象是否為可得的 、注意的、回應的等? 不安全的依附關係 可替代的尋求趨近選擇? 過度運作的策略 過度警覺威脅與依附 關係的相關訊息 持續原來的活動 感到安全、放 鬆與正向情感 拓展與建立安 全依附系統 取消策略 疏遠威脅與依 附關係的相關 訊息 -

(34)

個體尋求趨近與支持的行為。安全依附者和依附對象的可得性與其有回應 的互動歷程,促使他們有信心去尋求趨近,如同情緒調節策略和加強依賴 此策略於壓力情境;相反的,不安全依附者則擁有痛苦的互動經驗,此來 自於被依附對象的拒絕,使他們擔心且確信其完成尋求趨近的目標將失 敗。3.依附類型可以決定個體在壓力情境下是否使用安全基礎的自我意 像。安全依附者比不安全依附者更能夠仰賴個人的安全感與能量,因為他 們和依附對象有更多促進安全感的互動經驗(Mikulincer & Shaver, 2007)。 因此,青少年、成人與孩童不同的地方除了其更有能力去尋求依附對 象外,其亦不需要實際上的趨近尋求行為。因年齡與經驗的增長使成人有 能力去獲得安全依附對象的心理表徵,而孩童則較受限於依附對象的心理 表徵與尋求趨近的行為(Mikulincer & Shaver, 2007)。

參、依附的類型 依附類型是指個體與依附對象長期互動的結果,所形成的依附類型。 以下針對幾個較常用的依附分類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Ainsworth 的依附類型分類 為了研究依附關係,Ainsworth 用「陌生情境」來觀察孩子的情感依 附行為,觀察孩子在母親的離開往返之間、陌生人的進入以及自己獨處 時,所呈現出來的反應為何。經由觀察,發現三種反應的類型,分別為安 全(secure)模式、焦慮-矛盾(anxious-ambivalent)模式與逃避(avoid)模式 (Sharf, 2006),其主要內涵如下: 1. 安全模式:嬰兒能持續自己的探索行為,而安全的經驗使其能夠和周 遭世界的人或事有良好的互動關係。 2. 焦慮-矛盾模式:嬰兒對於照顧者的替換不定感到十分焦慮,對自己 的看法有不確定感,如同其看待他人一樣,會造成孩童探索行為的退

(35)

縮。

3. 逃避模式:嬰兒會忽略或拒絕來自成人的照顧,這類孩子會發展出孤 獨感,無法相信他人。

二、Main、Kaplan 和 Cassidy 的依附類型分類

Main、Kaplan 和 Cassidy(1985)以「成人依附訪談」(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讓受試者回憶與父母的相處情形,根據個體對依附的經驗、反 應 , 將 依 附 分 為 自 主 型 (autonomous) 、 佔 有 型 (preoccupied) 、 忽 視 型 (dismissing)與未解決型(unresolved)等四個依附類型,其內含如下: 1. 自主型依附:個體與父母的依附關係是安全、支持的,而且少有敵意。 在描述過去的經驗時沒有矛盾,其珍惜依附經驗與依附關係,並認為 依附經驗是具有影響力的。 2. 佔有型依附:個體與父母依附關係常缺乏愛,過度重視早期經驗及自 己與家庭的關係。其容易憶起早期的經驗,但回憶的事件零碎或沒有 相互關連,有些個體對父母仍有強烈的憤怒,因此對於關係感到疑惑 或缺乏客觀性,常過分投入於關係中 3. 忽視型依附:個體不重視依附關係,與父母的依附經驗常是拒絕的、 要求的,與人疏離且有敵意的。所回憶的事件間相互矛盾,對依附對 象有負面經驗,而可能會將此經驗視為常態,忽略依附關係對他們的 影響,或對父母過度理想化,以否認過去的不好經驗。 4. 未解決型:個體通常具有以上三種類型的特性,對於過去生活遭遇的 創傷,與依附對象有關的創傷或失落經驗的未解決,所以當討論到過 去的經驗時,會有不理性的想法並加以否認,還會常感到害怕或有罪 惡感。

(36)

三、Hazan 和 Shaver 的依附類型分類

Hazan 和 Shaver(1987)以 Ainsworth 所提出的依附風格為基礎,將三 種嬰兒的依附風格轉化為成人的依附關係,而將人際關係分為安全型依 附、逃避型依附與焦慮型依附三種類型,其內含如下: 1. 安全型依附:個體亦與人親近,對於信賴他人或被他人信賴均感到自 在,不會擔心與人親密或被拋棄,具有高度的相互依存、信賴與承諾。 個體在工作上有自信,不會讓工作干擾親密關係。 2, 逃避型依附:個體和他人親近時會感到不自在,很難信賴他人,常用 工作來逃避社交關係。 3. 焦慮型依附:個體覺得他人不像自己那麼在乎他,擔心伴侶不關心 他,通常希望和伴侶極端親密,害怕因工作表現而被拒絕。 且 Hazan 和 Shaver(1987)在其抽樣調查中發現,三種依附類型的成人 比例以安全型依附最高,其次依序為逃避型依附、焦慮型依附。 四、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的依附類型分類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依附類型奠基於 Bowlby 的依附論 點,嬰幼兒對於自我和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來自於其與初始照顧者的經 驗,且個體隨著經驗的累積可能發展出更複雜的內在運作模式,因此,將 自我和他人各分為正向與負向兩個向度,發展出四種依附模式,分別為安 全型(secure)依附、焦慮型(preoccupied)依附、害怕-逃避型(fearful-avoidant) 依附與忽視-逃避型(dismissing-avoidant)依附,如圖 2-4,其內含如下: 1. 安全型依附:個體對自我和他人都有正向的評價,覺得自己是有價值 的,也認為他人會接納自己,值得他人的關愛,因此能信任自己和他 人,在維持親密關係的同時也能保有個人的自主性。此類型的人與 Hazan 和 Shaver(1987)的安全型及 Main、Kaplan 和 Cassidy(1985)的 安全自主型的概念是一致的。

(37)

2. 焦慮型依附:個體對於他人有正向的評價,對自己卻有負向的評價, 缺乏自信、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過度依賴親密關係、害怕被拒絕, 因此會依賴他人的接納與贊同以肯定自我。此類型的人與 Hazan 和 Shaver(1987)的焦慮型及 Main、Kaplan 和 Cassidy(1985)的佔有型的概 念是一致的。 3. 害怕型依附:個體對自我和他人都有負向的評價,一方面覺得自己是 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的,另一方面也覺得他人不可信賴、會拒絕自 己,因此害怕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且絕不輕易自我坦露。此類型的 人與 Hazan 和 Shaver(1987)的逃避型概念一致。 4. 忽視型依附:個體對自我有正向的評價,但對他人卻有負向的評價, 因此可能會逃避和他人親近,對於自我坦露也相當抗拒,以保護自己 免於失望並獲得自主性。此類型的人與 Main、Kaplan 和 Cassidy(1985) 的忽視型的概念相一致。 圖 2-4 成人依附模式

資料來源:“Attachment styles amo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by K. Bartholomew & L. M. Horowitz, 199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226-244.

負向(高) 正向(低) 他人(逃避) 自我(依賴) 正向(低) 負向(高) 安全型依附 (對親密關係感到舒服和自主) 焦慮型依附 (過度依賴關係) 忽視型依附 (害怕親密,反依賴) 害怕型依附 (害怕親密,社會逃避)

(38)

綜上所述,依附類型大致上可分為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其對自我 與他人有不同的看法與行為特徵,安全依附者能夠自在地面對依附關係; 反之,不安全依附者不是以過度關注的方式,就是以逃避的方式來面對其 對依附的需求。不過,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對依附類型的測量, 則將自我和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各分為正向與負向兩個向度,清楚的劃分 出四種依附模式,晚近許多研究者也多以此方式來評估依附型態。因此, 本研究乃採用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的依附類型作研究架構。 肆、依附關係的評量 依附關係的評量工具與方式種類繁多,包括觀察法、訪談法與問卷 法。早期對於嬰兒依附關係的研究採觀察法,例如Ainsworth用「陌生情境」 來觀察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依附行為。研究學齡期以下的子女對父母的依附 關係,考量幼兒的表達能力,多使用Waters和Dance於1985年所編製之依附 Q分類(Attachment Q-sort)技術,由受過訓練的訪員至受試幼兒的家庭中, 觀察幼兒與母親的互動情形後,依兒童依附行為測量題本計分,求得子女 對母親的安全依附係數,或將親子依附分成安全、疏離或逃避三種類型 (黃 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 對於青少年與成人則主要採用訪談法與問卷法,在青少年與成人的研 究領域中,較廣被研究者所使用的為自陳式問卷的方式,有些測量方式著 重從不同的向度作依附品質連續向度的測量,並以其得分加總作為安全依 附品質的指標(Armsden & Greenberg, 1987;Kenny, 1987);有些則著重在 依附類型的區分(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Hazan & Shaver, 1987)。 以下針對常用的量表做進一步的探討。

一、父母-同儕依附量表

(39)

Armsden 和 Greenberg 於 1987 年根據 Bowlby 依附理論中的「內在運作模 式」的概念所編製,以測量青少年與父母、同儕間的關係。其基本理念在 於藉由內在運作模式,使得依附對青少年晚期個體仍有很大的影響力。所 以本量表著重依附關係的情感與認知兩方面的測量。他們假設欲測量青少 年時期的內在運作模式,可透過下列兩個向度來測量:1.因為依附對象的 可親近性與有反應而產生正向的有關信任的情感/認知經驗;2.當依附對象 是沒反應或不一致 反應所產生 有關生氣 、無助的負向情感 /認知經驗 (Mikulincer & Shaver, 2007)。

量表題數共 75 題,內容包括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同儕依附三個分 量表,每一個分量表包括下列三個因素:1.信任-依附對象對個體的瞭解、 接納、尊重及相互信任;2.溝通-與依附對象語言溝通的程度、品質;3. 疏離-當依附對象無法回應個體情感需求時所產生的生氣或情緒疏離的 反應。在信度方面,父母依附量表在信任、溝通與疏離的內部一致性 (Cronbach α)係數分別為.91、.91、.86;同儕依附量表在信任、溝通與疏離 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 α)係數則分別為.91、.87、.72;父母依附量表在隔 三週後的重測信度為.93;同儕依附分量表的重測信度為.86。在效度方面, 其建構效度經過因素分析法分析結果顯示,父母與同儕依附分量表都具有 信任、溝通與疏離三個因素。構念效度上,亦能預測大學生的自尊與生活 滿意度。

O’Brien、Friedman、Tipton 和 Linn(2000)修訂 Greenberg 和 Armsden 的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成為「父母依附量表」,每一分量表各 25 題,各 量表亦包含信任、溝通與疏離三個因素,採 Likert’s 五點量表計分,父親 依附與母親依附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5 和.96。Vignoli、Croity-Belz、 Chapeland、Fillipis 和 Garcia (2005)採用 Vignoli 和 Mallet 在 2004 年根據 Greenberg 和 Armsden 的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修編成簡要版之父母依附量 表,各量表亦包含信任、溝通與疏離三個因素,採 Likert’s 五點量表計分,

(40)

每一量表與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皆高達.75 到.91 之間。 蔡秀玲和吳麗娟(1998)修訂的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則分為「父母依 附」、「同儕依附」兩個分量表,兩個分量表的 Cronbach α 係數為.93 與.91, 顯示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在效度考驗上,以 LISERL8.14 版統計軟體 進行二階驗證式因素分析,兩分量表的因素負荷量介於.46 至 1.00,所有 項目的因素負荷量值皆達顯著水準,支持此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但 IPPA 主要的問題就是認為不安全依附的分類(逃避和矛盾型)在青少年發 展上並不是很清楚,或是其他的不安全依附分類概念會更適合青少年(王仲 匡,2004)。 二、父母依附問卷

父母依附問卷(Parental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PAQ)為 Kenny 於 1987 年根據 Ainsworth、Blehar、Waters 和 Wall(1978)早期觀察幼兒在「陌 生人情境測驗」所發展的關於依附的理念而發展出來的。他們認為個體與 母親的安全依附關係,能促進個體在陌生情境的探索、適應行為。Kenny 將這樣的理念擴展至青少年時期,認為安全依附關係中的父母具有敏感 性、提供情緒支持,並尊重青少年自主發展的特質。並且安全依附關係有 助於提升青少年的社會及其情緒能力的發展(陳欣怡,2000)。 量表題數共 55 題,內容包括親子關係的情緒品質、父母支持青少年 發展獨立的程度、父母扮演提供情緒支持的角色三個分量表,作答方式採 Likert’s 五點量表。在信度方面,親子關係的情緒品質內部一致性係數 為.96;父母支持青少年發展獨立的程度為.88;父母扮演提供情緒支持的 角色為.88;兩週後的重測信度,總量表為.92,分量表為.82 到.91 之間。 在效度方面,其構念效度能預測大學女生的生涯計畫。

(41)

三、成人依附訪談(AAI) Geogre、Kaplan 和 Main 在 1980 年代中期,為了更貼近臨床上的成人 心理治療,而發展了一套依附測量方式,是目前測量成人依附關係的工具 中最常被使用的測量工具之一(Goldgerg, 2000)。AAI 針對 20 歲以上的成 人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去詢問一些有關於個人與父母或重要他人關係的 早期依附經驗,以及自己如何去處理失落、分離或被拒絕的細微問題,以 藉此揭露潛意識的想法和檢視內容的一致性(王仲匡,2004)。AAI 根據個 體兒時的回憶內容,將依附類型分為四類,分別為自主型、佔有型、忽視 型與未解決型依附。其評分者信度為.91 到 1.00,三個月重測信度為.74 到.80 之間。 四、關係問卷(RQ)

關係問卷是由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依據 Bowlby 依附理論中 內在運作模式的概念,對於自我和他人各分為正向與負向兩個向度,發展 出四種依附模式,分別為安全型依附、佔有型依附、害怕型依附與逃避型 依附(王仲匡,2004;Wolfe & Betz, 2004)。這種兩向度的分類方式給予成 人依附評定更完整的模式,也更適合成人依附的分類。RQ 利用半結構的 訪談和受試者的自我陳述,去評估其和伴侶間的關係,如果尚未有明確的 對象,則想像一位親近的異性對象來回答問題。RQ 採 Likert’s 五點量表作 答,1 為「一點也不像我」到 5 為「非常像我」。 Matsuoka、Uji、Hiramura、Chen、Shikai、Kishida 和 Kitamura (2006) 用 RQ 針對日本大學生進行依附風格與早年經驗的研究,其對於 RQ 題項 的因素分析中,顯示出單一的因素結構—安全型依附,亦即分為安全型與 不安全型依附。

(42)

五、關係型態量表(relationship style scale, RSQ)

Griffin 和 Bartholomew(1994)運用 Hazan 和 Shaver(1987)的自陳式關係 型 態 問 卷 (Relationship Style Questionnaire, RQ) 、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關係問卷、Collins 和 Read(1990)的成人依附量表發展出 關係型態量表,以 30 題有關自我和他人之正、負意像,針對親密關係的 整體感覺,採 Likert’s 五點量表作答,將受試者區分為安全型、佔有型、

害怕型與逃避型依附。其內部一致性α 係數在.41 到.70 之間。

六、成人依附問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 AAQ)

Simpson 是第一個將 Hazan 和 Shaver 的三種依附類型轉化為 Likert’s 項目的人,其後,Simpson、Rholes 和 Phillips 在 1996 年將 AAQ 從 13 個 項目擴展到 17 個項目,以增加焦慮依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主要在評 量愛情關係。相對於 Hazan 和 Shaver 早期的類型測量,AAQ 在成人依附 類型上呈現兩個向度,即焦慮和逃避依附。其針對男性與女性的的內部一

致 性 α 係 數 在 逃 避 量 表 分 別 為 .70 和 .74 , 在 焦 慮 量 表 分 別 為 .72

和.76(Mikulincer & Shaver, 2007)。

七、成人依附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 AAS)

Collins 和 Read(1990)針對 Hazan 和 Shaver 評量成人之愛情關係到 早期親子互動的依附類型加以分析,並增加新的項目,其內容為(1)個體相 信當他們需要的時候,依附對象是可得的、有回應的、(2)當個體和依附對 象分離時,其如何反應。此量表包含 18 個題項,而 Collins 在 1996 年修訂 此量表以增加其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Mikulincer & Shaver, 2007)。Collins 和 Read 經由因素分析得出三個因素,分別為(1)親近:不自在於親密關係、 (2)依賴:不自在於依賴他人、(3)焦慮:對於被拋棄或不被愛的焦慮。其 α 係數為.69 到.75,兩週後的重測信度為.52 到.71 之間。

(43)

八、人際依附風格量表

王 慶 福 (1995) 參 考 Hazan 和 Shaver(1987) 以 及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自陳依附風格問卷編定人際依附風格量表。該量表共 24 題,包括安全型依附、佔有型依附、害怕型依附與忽視型依附等四個分量 表,每個分量表各有六題。採 Likert’s 六點量表方式評量,1 代表「非常符 合」,6 代表「非常不符合」,將每個題項的得分合計為分量表的得分後, 選出得分最高的分量表,即為該受試者主要的人際依附風格類型。各分量 表的 Cronbach α 係數在.71 到.83 之間,具有良好的信度,在效度方面,四 種依附風格完全符合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1991)的理論架構,因此具 有良好的構念效度。鐘珮純(2008)即以人際依附風格量表來測量大學生親 子依附風格。

九、親密關係經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 ECR) Brennan、Clark 和 Shaver(1998)重新評估 Ainsworth 的兩個重要向度 -焦慮和逃避,並編製了 ECR,主要在測量個體於愛情關係中所知覺的依 附關係之安全感程度。ECR 包含兩個分量表,在焦慮型依附上,他們強調 害怕被拋棄與對於分離所產生的憤怒;在逃避型依附上,則強調缺乏親近 與情緒上的支持。而在他們以 1086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量表的內部 一致性分析中,求得逃避分量表 Cronbach α 係數為.94,焦慮分量表 Cronbach α 係數則為.91。ECR 能夠應用的範圍很廣,從特定的關係到一般 的愛情關係,甚至更廣義的指在所有關係中的依附風格(Mikulincer & Shaver, 2007)。Fraley、Waller 和 Brennan(2000)則使用項目反應理論去評定 ECR 兩個分量表的區別,並加以修訂,即為 ECR-R。ECR-R 包含 36 題自 我報告的測量題項,此二分量表各有 18 題,以 Likert’s 七點量表方式評 量,1 代表「非常不同意」,7 代表「非常同意」,分數愈高表示焦慮或 逃避程度愈高。Fraley、Waller 和 Brennan 定義焦慮型依附為個體對於依附

數據

圖 2-2  認知、情緒、行為反應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
圖 2-3  成人期的依附系統運作與功能模式
圖 2-5  自我效能預期模式
圖 2-6  影響生涯相關選擇行為的個人、關係和經驗因素模式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提供學習楷模。以活潑生動、高互動性之方式,辦理職涯規

A-16 附表 9 企業引進外勞對生產線進度落後問題的影響 (五級制量表).. -依產業別、規模別、

§  透過與教育局及⼤大專院校顧問合作,共同發展、試⾏行及驗

尋夢 追夢 圓夢

品德培育、知 識增潤及體藝 培訓 5個培育 範疇編制,以 檢視學生自我 效能感及全校 生涯規劃教育

成長歷程 生涯輔導課 多元學習經歷 自閉症輔導

香港生涯規劃協會 及 浩洋青年商會 2017問卷調查 2021-5-13 本港1,013 名本港中二至中六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