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依附關係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成三部分討論,一為依附關係理論基礎;二為探討生涯自我效 能理論基礎,最後,則是探討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關係理論基礎

人際關係中,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是最早建立的,人類為了要適應環境,開 始會以哭、笑等訊號方式來獲得照顧者的注意,並藉此得到保護,也會吸吮、

目光追隨來抓緊母親,希望可以更親近照顧者,也會增進彼此間的互動,這些 方式連結了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也代表親子關係之間的內涵。(張東盟、

蔡明昌,2011;Holmes,1993)

依附的定義,最早由英國精神病理學家 Bowlby 在 1958 年提出,首先採用 此名詞以表達個體與親密伴侶之間的情感聯繫,如果嬰兒在母親照顧下成長,

而且嬰兒也將母親是為安全堡壘,讓嬰兒能夠毫無顧忌的去探索環境,而且可 以跟他人建立持久的關係,甚至可以影響個人成長,可以統整自我並適應環境

(張秋蘭,2000)

一、 依附關係理論的重要概念

(一)內在運作模式(intimal working model)

所謂的內在運作模式,指的是一種對世界、對自己以及重要他人等的心智 表徵,是屬於是動態的,可以隨著環境而運作,且逐漸發展而形成較為複雜的 內在模式(張秋蘭,2000;鄭居安,1995),Bowlby 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 內在運作模式,去知覺外在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 刺激加以反應(紀怡如,2002)。

內在運作模式是在嬰兒時期形成的,Bowlby 認為照顧者對嬰兒所發出的訊 息敏感,且做出適當反應,能夠讓嬰兒產生安全感以及自信心,是嬰兒離開照 顧者探索外面世界的保護罩,而且經由不斷跟照顧者(依附對象)不斷互動,

10

嬰兒會對世界、依附對象以及自己有一套的看法,而這一套的看法就是所謂的 內在運作模式,這種運作模式會在潛意識中運作,成為嬰兒在新環境中的衡量 依據,同時他也是動態的過程,在個體成長過程中,也會整合環境與重要他人 的互動經驗,影響其社會化的過程,發展與形成個人人格,並成為其他人際交 往時的指標(黃凱倫、蘇建文,2003;Bowlby,1988),如果早期的依附對象可 靠、穩定、有反應、敏感的,嬰兒便能由依附對象為安全堡壘向外探索及尋求 社會互動,假使遇到威脅或危險時,不會產生焦慮,反而是有信心的可以回到 安全堡壘獲得保護。因此,安全可靠的依附關係會使嬰兒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 模式,嬰兒也能夠自由地探索,進而促使嬰兒獨立自主發展,也能夠主動探索 社會環境,建立良好的互動(孫世維,1994;張芝鳳,2000),簡單來說,如果 嬰兒與他人互動和世界有正向的看法,他們可以主動順利地去適應外在環境;

反之,如果照顧者(依附對象)無法敏感地覺察嬰兒的需求與情緒,嬰兒則會 開始對他人有不信任、不安全感,甚至覺得自己是不夠被愛,產生極度自卑感,

在行為上也會呈現害怕、擔心、過度依賴他人的行為表現(Ainsworth,1969)。

Collins 與 Read(1994)進一步說明瞭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從下頁圖 2-1 中可瞭解個體處於依附的情境時,會把記憶中過去的依附經驗,和當時的情緒 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最後反應在行為上,在某些情形下,內在運作模式會透過 個體的認知與情緒反應,進而影響行為,而這樣的運作過程,是一種自發性的 反應,個體在意識層面上不一定有所知覺。

11

圖 2-1 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圖

資料來源:引自 Collins & Read(1996)。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

Pennsylvania: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p69

內在運作模式一旦建立之後,個體常常是不自覺的做出行為,有時不一定 會有所察覺,因此也較難藉由意識的引導來修正,所以內在運作模式可說是一 套穩定且不容易改變的認知結構,只有當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或是當個體開始經 驗、覺察到具有運作的能力,才有可能開始改變,而且這套模式會影響到個體 日 後 的 人 格 發 展 、 人 際 關 係 、 思 考 層 面 、 行 為 等 等 , 皆 有 重 大 的 影 響

(Bretherton,1985)。

(二)依附行為系統

由 Bowlby 根據生物進化論觀點所提出,依附來自於演化的產物,因此依 附的連結是一種增進嬰兒生存、保護的機制,嬰兒天生具有一些自發性的本能,

例如哭泣、微笑、發聲等等,Bowlby 稱為這些行為為「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除了這些訊號行為之外,嬰兒也會注視、抓緊依附者來表示親近,

增進自己與照顧者的互動,而 Bowlby 將這些行為稱之為「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嬰兒就藉著這兩種依附行為,來維持自己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

在不斷調適與回饋修正,得以建立依附關係(許明松,1997;楊芳彰,1997;

張芝鳳,2000;陳盈珊,2000;Bowlby,1988)。

Bowlby 認為個體天生會對嬰兒發出的訊號有所反應,但是安全的依附關係 仍需透過嬰兒與依附對象有合適的互動行為才能夠達成,若當嬰兒有所需求,

認知性反應

情緒性反應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性反應

12

照顧者(依附對象)若能及時出現,並滿足嬰兒的所要,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依附 關係,從下圖 2-2 可以說明依附的行為系統。

圖 2-2 依附行為系統圖

資料來源:引自許明松(1997)。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p,57

總合內在運作模式以及行為系統觀點可知,個體內化的主要目標,是與依 附對象親近並獲得安全感,而依附對象也會影響個體的依附行為,並內化在個 人的內在模式運作中,若當環境發生改變,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被激發,進而 會對認知、情緒以及行為造成影響。

依附對象是否可以接近 或回應?

被愛、有自信、

有安全感

樂於遊戲、探索、微笑 的、較外向、親和力佳、

社交佳 是

恐懼 防衛 焦慮

逃避、警戒、小心

矛盾、黏抱、生氣

依附行為:眼睛尋找、懇求、

黏抱、發出訊號行為

13

二、依附的理論背景

依附的定義,最早由英國精神病理學家 Bowlby 在 1958 年提出,首先採用 此名詞以表達個體與親密伴侶之間的情感聯繫,如果嬰兒在母親照顧下成長,

而且嬰兒也將母親是為安全堡壘,讓嬰兒能夠毫無顧忌的去探索環境,而且可 以跟他人建立持久的關係,甚至可以影響個人成長,可以統整自我並適應環境

(張秋蘭,2000),依附理論結合很多觀點,茲摘要分述如下:

(一) 心理動力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Freud 以本能趨力來解釋個體與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他認為嬰兒在饑 餓的時候,照顧者的餵奶行為削減了嬰兒飢餓的壓力與不快,使得獲得滿足與 快感,是嬰兒從照顧者身上獲得情感的方式(Ainworth,1969)。

在 Freud 的理論之下,認為照顧者與個體之間的依附,可能是愛的連結、

分離焦慮、悲傷、對抗、生氣、愧疚、憂鬱以及恐慌害怕等等,所以當個體需 要照顧的時候,強烈感受到照顧者的情感支持或是安全保護,個體就會比較容 易親近人,反之,若當個體需要被照顧的時候,照顧者採取忽視、冷漠,或是 無法滿足個體的需求時,個體就會開始對他人產生懷疑、不信任,不容易親近 他人(黃立立,2014)。

(二) 社會學習論(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論的學者以操作制約來解釋依附關係,社會學習論的學者認為嬰 兒會藉由自己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包括餵食、撫摸、觸碰等行為,彼此會互 相強化並控制對方的行為,是來自於原始趨力所引發的次級趨力(丁心平,

1989;張秋蘭,2000)。

照顧者與食物、親密接觸的連結,讓嬰兒逐漸了解照顧者的出現是代表需 求即將被滿足,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嬰兒也開始學會要引起照顧者注意力的 行為,以尋求滿足自己的需求(黃素英,1994)。

(三) 動物行為論(animal behavioral theory)

Bowlby 認為心理動力和社會學習論皆是降低趨力來解釋嬰兒對照顧者的 情感依附,但並沒有完整解釋依附現象,因此加入動物行為論的觀點,將依附 視為個體為了求生存而發展的行為(Ainworth,1969)。

14

此派學者運用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依附關係,他們認為生物為了生存,都 具備種族特有的行為傾向,不僅能夠增加生存機會、種族繁殖的機會,同時也 可以促使某一些的社會行為發生,嬰兒與照顧者之間也是如此,照顧者不僅可 以保護幼童、避免痛苦、被攻擊,還可以減少恐懼(丁心平,1989)。

動物行為論相信依附關係是因為嬰兒天生的適應特質和照顧者之間的互動 所產生的,其看法影響了日後的一些學者,而 Bowlby 即是針對動物的依附研究 中,逐漸形成依附理論的(張秋蘭,2000)。

(四)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atal theory)

認知發展論對依附關係的解釋,來自於 Piaget 對認知發展的研究。Piaget 認為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來自於嬰兒的認知發展程度而定,嬰兒出 生七至九個月時,即是感覺動作期的第四階段,嬰兒會開始區別照顧者與陌生 人,也會對身邊的人有所選擇,並藉著物體恆存的概念,了解照顧者的離開不 是真正離開,照顧者依然還存在著,會對母親產生穩定的基模,進而形成依附 關係(許瑞蘭 2002;龔美娟,1994)。

Kohlberg 和 Schaffer 將依附定義為:將對方跟自己的關係,而這格關係是 可以分享、溝通、合作,其認為要建立特殊的依附需要考量個人的智力發展情 形,而也要三項基本的能力:能分辨自己和他人、能分辨熟人與陌生人、當依 附對象不在,會有想像依附關係的模樣,並且會有情緒反應(丁心平,1989)。

(五)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relation theory)

客體關係理論對 Bowlby 產生許多重大的影響。客體關係理論中的客體

(object),是指個體在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當個體與客體互動時,透過內射、

內化、分裂和投射認同等心理表徵的方式反映出來,逐漸形成對自己與他人的 內化形象,進而影響個人的期待與感覺,如果個體的早期客體發展不順利,將

內化、分裂和投射認同等心理表徵的方式反映出來,逐漸形成對自己與他人的 內化形象,進而影響個人的期待與感覺,如果個體的早期客體發展不順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