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東地區國中生依附關係與 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東地區國中生依附關係與 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台東地區國中生依附關係與 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曹如伶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六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諮商心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台東地區國中生依附關係與 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研 究 生: 曹如伶 撰

指導教授: 何俊青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六 年 八 月

(4)
(5)

ii

台東地區國中生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6)

iii

致 謝

一路走來,真的很感謝在我身旁為我支持與打氣的所有人,因為有你們走 進我的生命裡,使我更有勇氣與力量完成這份論文。

感謝碩士班的師長們,讓我在撰寫論文期間,摸不著頭緒的時候,提供眾 多想法,給予方向讓我繼續能夠書寫下去。感謝指導教授何俊青老師,總是像 慈父一樣不苛責我,並且給予我許多方向與信心。感謝魏俊華老師,讓我在修 改論文上更有靈感。感謝凃金堂老師,讓我克服對統計的恐懼,並且對論文提 供寶貴的建議。

感謝同事與輔導夥伴們,協助完成專家效度內容的建議、發放與回收問卷,

並且在我人生最低潮的陪伴與鼓勵,讓我可以在每次跌倒後,又可以擦乾眼淚,

繼續拿起鍵盤書寫論文。

感謝碩士班的同學們,跟你們三年同窗,快樂總是說不盡,也因為你們讓 我的碩士生活不孤單,有你們在的日子,快樂倍增,幸福感也倍增。

感謝我的教會家人們,總是在我工作與論文焦頭爛耳之際,為我禱告,陪 伴與支持我,讓我更能與天父的關係更加靠近,更有信心完成這份論文。

感謝我的家人們,總是支持我做的每一個決定,也感謝你們體諒支持,如 伶愛你們,永遠愛。

碩士班三年生活,終於要畫下句點了,謝謝身旁所有愛我的人,是你們豐 富我的生活,並且在我生重病時,默默無悔的陪伴與照顧,這一些,都放在我 的心底最深處,能夠認識你們,與你們相遇,真的是我的小幸運,謝謝你們,

我愛你們大家。

曹如伶 謹致

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八月

(7)

iv

台東地區國中生依附關係與 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作 者 : 曹 如 伶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東地區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 現況,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與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間的 差異及相關情形。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東地 區國中的學生,分層抽樣 610 位學生,所得資料透過描述統計分析、

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 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處理。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根據台東地區國中生的依附關係量表中,發現在「信任」

因素分數最高,在「疏離」因素分數最低;而在生涯自我效能 量表中,在「自我了解與正確評估」分數最高,在「訂定目標 與問題解決」分數最低。

二、 在不同背景變項中,發現到性別、學校所在地區、年級、

族群、家長教育程度、家庭社經地位,都與依附關係量表達到 部分顯著差異;而在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中,也發現到性別、家 庭社經地位都達到部分顯著。其它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三、 台東地區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具有正相關。

四、 台東地區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具有預測力,但 其解釋力不高。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各項建議,希冀可以提升父母親的親 職教育,亦可作為學校生涯輔導的依據,或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關 鍵 詞 : 國 中 生 、 依 附 關 係 、 生 涯 自 我 效 能

i

(8)

v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Taitung Area

Ru-Ling Tsao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Taitung area,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610 students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from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Taitung area.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various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one 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In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scal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Taitung area, the “trust” factor had the highest score, while the “alienation” factor had the lowest scor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elf-efficacy scale,

“self-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 evaluation” had the highest score, while “goal setting and problem solving” had the lowest score.

2. Among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scale, gender, school area, grade, ethnicity, parental education,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found to achieve parti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elf-efficacy scale, gender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also found to achieve parti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variables.

3.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Taitung area.

4.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self-efficac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Taitung area had a predictive power but a low explanatory power.

Last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suggests recommendations for parents to enhance their parental education, and also hopes to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school’s career counseling and for future relevant research.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attachment relationship,career self-efficacy

ii

(9)

vi

目 次

摘 要 ... i

目 次 ... iii

表 次 ... v

圖 次 ... v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依附關係理論基礎 ... 9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基礎 ... 20

第三節 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3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7

第六節 研究程序與進度 ... 58

iii

(10)

vii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61

第一節 樣本資料之描述性統計 ... 61

第二節 學生背景變項對依附情形之差異分析 ... 65

第三節 學生背景變項對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分析 ... 89

第四節 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分析...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9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建議...111

參考文獻 ... 115

附錄一「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使用同意書 ... 121

附錄二「生計決策自我效能預期量表」使用同意書 ... 122

附錄三 人際互動感受量表專家意見審查表 ... 122

附錄四 未來生涯選擇信心程度意見審查表 ... 125 附錄五 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以及未來生涯選擇信心程度量表(預試) . 131 附錄六 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以及未來生涯選擇信心程度量表(正式) . 139

iv

(11)

viii

表 次

表 3-1 研究母群狀況 ... 33

表 3-2 樣本取樣表 ... 34

表 3-3 正式樣本取樣表 ... 35

表 3-4 職業分類表 ... 37

表 3-5 專家效度名單 ... 39

表 3-6 人際互動感受量表修改表... 39

表 3-7 未來生涯選擇信心程度量表修改表 ... 40

表 3-8 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42

表 3-9 國中生未來生涯選擇信心程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47

表 3-10 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父親)預試因素分析轉軸表 ... 51

表 3-11 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母親)預試因素分析轉軸表 ... 52

表 3-12 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同儕)預試因素分析轉軸表 ... 53

表 3-13 國中生未來生涯選擇信心程度預試因素分析轉軸表 ... 54

表 3-14 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預試問卷信度表 ... 56

表 3-15 國中生未來生涯選擇信心預試問卷信度表 ... 56

表 4-1 不同背景變項的敘述性統計資料 ... 63

表 4-2 臺東縣國中生依附關係現況摘要表 ... 64

表 4-3 臺東縣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現況摘要表 ... 65

表 4-4 性別與依附關係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66

表 4-5 不同地區之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68

表 4-6 不同地區之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9

表 4-7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72

v

(12)

ix

表 4-8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3 表 4-9 族群別與依附關係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76 表 4-10 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與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78 表 4-11 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之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表 ... 79 表 4-12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家長與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之人數、平均數與標 準差 ... 83 表 4-1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家長之國中生依附關係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 84 表 4-14 性別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90 表 4-15 不同地區之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91 表 4-16 不同地區之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1 表 4-17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的人數、平均數與標準差 .... 92 表 4-18 不同年級之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93 表 4-19 族群別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94 表 4-20 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與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人數、平均數與標準 差 ... 95 表 4-21 不同教育程度的家長之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摘要表 ... 95 表 4-22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家長與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之人數、平均數 與標準差 ... 96 表 4-23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家長之國中生生涯自我效能量表的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 ... 97 表 4-24 國中生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績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 99

vi

(13)

x

表 4-25 國中生依附關係與自我了解與正確評估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4 表 4-26 國中生依附關係與訂定目標與問題解決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5 表 4-27 國中生依附關係與目標選擇與行動實踐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 106

vii

(14)

圖 次

圖 2-1 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圖 ... 11

圖 2-2 依附行為系統圖 ... 12

圖 2-3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四種依附類型 ... 17

圖 2-4 Bandura 自我效能期望架構圖 ... 23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1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58

viii

(15)

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國中生的依附關係、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希 冀本研究結果能成為學術上的交流,並提供給相關實務工作者參考。本章分為 四節,依序就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名詞釋義、研究範圍與 限制分別進行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人類生活以家庭為源頭,家庭不僅提供我們生活上物質所需,而且提供基 本愛與關懷的基本心理需求,而人類在嬰兒時期,最常與身邊的照顧者接觸,

照顧者與子女間的互動方式,經由互動所建立強烈且持久得情感連結,稱之為

「依附」(Ainsworth,1991);根據 John Bowlby 於 1958 年所提出的依附理論中,

認為依附主要的核心概念是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而母親 通常是第一個依附對象,由於母親的保護,應元能與母親建立起依附系統,以 依附系統而產生的安全感為基礎,可以使個體有能力達成分離的目的,並可以 探索環境與環境中的人、事、物進行交流(Bowlby,1969)。

從 Bowlby(1969)依附理論的內涵可知,個體會依據父母或是重要他人的 依附經驗回憶,會開始經驗到依附對象的可親近性與回應性,並依據這樣的經 驗,個體會開始判斷依附對象的可獲得性,進而開始對外在環境、依附對象、

重要他人以及整體的自我概念,個體會依據這樣的概念,不僅會成為個體的內 在心理表徵或認知,而形成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施宇峰、

譚子文,2011)。

近十年來,依附理論的研究已由早期的嬰幼兒期,發展到全人生取向,研 究的年齡層廣泛,從嬰幼兒時期、學前兒童、青少年、大學生、成年人甚至老 年人,主題也包括愛情關係、人際關係、生涯發展、情感發展、壓力因應到人 格特質上,這些研究顯示依附在人生的嬰幼兒期、青少年期、成人期乃至老年

(16)

2

期等不同階段,與個體的心理健康、社會能力與情緒穩定發展都有關係,是個 體與他人相處的基礎,影響個體生命各期的行為表現。

根據 Super 所提出的生涯彩虹圖中說明,人類的生涯發展,從出生到死亡 可以分成五階段,分別是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成長期約略在出生 到十四歲左右,這段期間會開始玩耍、觀察等方式開始發展自我;探索期為十 五歲到二十四歲,大概是青少年和成人初期,透過團體的學習、學校教育的教 導,會開始有更多的自我覺察、探索生涯;接下是建立期,大約在二十五歲至 四十五歲之間,這時期的成年人會開始力求工作升遷與成效;再來是維持期,

成年進入老年期,心態趨於保守,享受數十年的成果;最後是衰退期,準備退 休。故從中可以看出,生涯是一個連續性的過程,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沒有良 好的基礎、探索、覺察自我,可能會影響日後的發展階段(Super,1980)。

十二年國教之因素,國中生初次面臨生涯的選擇,加上多元的升學方式,

常常讓學生不知該如何抉擇,學生面對無助或是徬徨的時候,可能與人討論,

此人有可能是父母,也有可能是同儕或是學校老師,像是在面對選擇未來高中 職的時候,有時候會與同儕一起討論,或是跟同儕一起選擇,而父母親則是大 多以現在社會的工作概況與發展性給予建議,青少年除了家庭之外,最常接觸 的群體生活為學校,因此與同儕的互動也變為重要,許多青少年常常以同儕的 互動與相處,來作為評斷自己的依據;由此可見,國中生在做生涯選擇的時候,

大多以家庭成員、重要他人、同儕的建議,做一大參考。

當青少年必須與家庭分離到校求學的時候,學校的群體關係,就變得非常 重要,對於青少年時期來說,同儕的影響力不亞於父母親,而在生涯輔導的議 題上,發現到對於青少年來說,重要他人與自己的關係,會影響自己的生涯自 我效能以及做出生涯決策,而其重要他人大都來自於父母親以及同儕,另外,

在國內外多項研究中,也不斷探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以作為實務現場之參考。

無奈在這方面的文獻不多,根據研究者在台灣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中,若 運用關鍵字搜尋「依附關係」,所搜尋到的論文篇數為 224 篇,但若是針對國 中生進行研究的篇數則只有三分之一;若運用關鍵字搜尋「生涯自我效能」則 只有 132 篇,對象為國中生的篇數更為其少,不到 10 篇的文獻,但在近期的教

(17)

3

育政策改變,國中生的生涯選擇變成是人生中,第一個必須要去面對的重要事 情,在國內外也有許多研究都顯示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兩者之間具有顯著 性的差異存在,故值得深入探究。

生涯自我效能源自於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自我效能概念,於 1982 提出自我效能之觀點。乃指個人自認是否能成功完成某種行為的信心程度,個 人的信心程度,會影響是否能克服困難並維持(Lent & Hackett,1987)。而自我 效能即指個人對自己從事某項工作或表現某種行為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對工作 或行為可能達到何種程度的一種主觀評價;簡言之,即個人估計完成某項工作 所具有的能力與信心(Taylor & Betz,1996)。

在學校場域,現今許多學校輔導工作者、教育人員與相關工作者皆於生涯 教育方面下了很多苦心,不僅搭配教育部出版的生涯輔導紀錄手冊,還自行設 計學生的學習檔案、自編教材、開設小團體輔導、一對一的晤談、適性輔導、

高職參訪、十五職群介紹,為的是要幫助國中的生涯規劃能更貼近自己的需求。

國民教育階段的九年一貫課程亦將生涯規畫界定為基本能力,為的也是期國中 學生能盡早建立出良好的生涯規畫觀念,並培養出自主的能力,覺察自我,同 時也了解生命意義,進而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學校開設之綜合輔導,不僅會 進行相關測驗與解釋,也會檢測其興趣、性向、平時學科表現、長才與其他表 現,並搭配說明目前十五職群的內容與出路,也會教導國中學生可以依據自己 的興趣、性向、價值觀等方面,選擇其未來可能之目標。也就是學生需要不斷 的自我檢核,總和所有的表現與資訊,進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涯規劃書。由 此可見,教育政策其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並配合其興趣教導學生未來方 向,而且在教授生涯規畫的同時,也會教導學生擁有蒐集資訊等的能力,並且 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特質和價值觀,以及對工作世界資訊的了解,幫助學生選擇 適合自己的職業,減少其浪費時間在社會做摸索,讓學生有個確定性的方向。

在國外研究中,Blustein(1991)、Brown、Solberg、Ryan、(1996)、

Wolfe、Betz(2004)、Nawaz 和 Gilani(2011)、Mattanah、Lopez 和 Govern

(2011)等研究中,發現到不論是男生或是女生,皆可以預測生涯自我效能,

而加入家庭功能障礙後,則更能預測生涯自我效能;由此可見,依附關係與生

(18)

4

涯自我效能有顯著相關,而從中亦可以發現到不僅依附關係是否良好,其性別、

依附對象、獨立性也會影響生涯自我效能,同時也發現到個體如果與父母之間,

擁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其在同儕與學業表現上,也會表現較佳,同時也與自我 概念成正比。

在國內研究中,楊淑萍(1995)、胡湘萍(2009)和黃立立(2014)等皆 研究中可以看見,可以得知青少年的不論是在性別、年級、依附對象上,其依 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皆具有顯著相關,在目前研究結果中,發現到依附關係 與生涯自我效能相關文獻並不多,但面臨到多元的升學變化與取向,生涯輔導 相關議題的研究結果值得更深入探討;另外,在國內研究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 效能,較多以大學生或高中生,未來可以試試針對國中生進行研究,再與高中 職、大學生研究結果一併比較,也許會有不同卻有趣的研究結果,而其結果可 以作為學校輔導老師或相關人員實務之參考。

研究者為現今國中端的專任輔導教師,面對如此多元的升學管道,加上平 時與國中生討論生涯議題的時候,不免都會提到重要他人的建議,重要他人不 僅有父母親,同儕亦是,而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青少年在生涯自我效能上,身受 父母親、同儕之影響變化,也藉此探討親子關係的重要性,藉此,也希望透過 研究之探討結果能作為親職教育和生涯輔導上之參考依據。

(19)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之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目的為:

(一)探討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現況。

(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差異情形。

(三)探究國中生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的相關。

(四)探究國中生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的預測力。

二、待答問題

根據本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現況為何?

(二)探討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是否與背景變項有關?

(三)探究國中生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是否存在顯著相關?

(四)探究國中生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是否存在預測力?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國中生

本研究所指的國中生是目前就讀於臺東區國民中學七、八、九年級普通班 的學生(不含補校、私立學校及附屬中學)。

二、依附關係

依附關係指的是嬰兒與照顧者之間強烈而持久的情感關係,是強烈而且持 久的,青少年與父母的親密關係或情感依附,對青少年各方面的發展與功能也 有重要的影響(Bowlby,1982)。

(20)

6

國內學者蘇建文將依附定義為一種情感的表現,使雙方緊密連結,而依附 則是尋求依附對象親近的表現,本研究所指的依附關係,指的是受試者在研究 者自編的「國中生人際互動感受」量表中的得分情形,量表內容都包含「父親 依附」、「母親依附」和「同儕依附」三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都包含信任、

溝通和疏離三個因素。受試者在信任與溝通這兩個因素得分越高,且疏離分數 越低,則表示受試者在此依附對象關係越佳;反之亦然。受試者作答的時候,

是採用李克特(Likter)五點量表,由「總是如此」選項至「不曾如此」選項,

代表不同的程度。

三、生涯自我效能

其概念來自於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中自我效能概念發展而來,意旨個人 在進行生涯選擇、教育選擇或做決定時所表現的信心程度,同時也包括個人自 我的評價(Lent & Hackett,1987;Taylor & Betz,1983)。

其概念來自於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中自我效能概念發展而來,意旨個人 在進行生涯選擇、教育選擇或做決定時所表現的信心程度,同時也包括個人自 我的評價。本研究所指的依附關係,指的是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國中生未 來生涯選擇信心程度」量表中的得分情形,總共分成三部分,分別是「自我了 解與正確評估」、「訂定目標與問題解決」以及「目標選擇與行動實踐」,若 其分數愈高,其生涯自我效能程度越高,也就越能有信心做出生涯決策,反之,

則代表生涯自我效能越低。受試者作答的時候,是採用李克特(Likter)五點量 表,由「完全有信心」選項至「完全沒信心」選項,代表不同程度的情形。

(21)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由於本研究受到人力、財力及時間上的限制,因此在取樣的過程中無法達 到盡善盡美,為了避免研究結果過度推論或應用,以下便是本研究的研究範圍 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調查臺東地區國中生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為主,研究範圍 如下:

(一)自變項:學生個人背景變項

以性別、學校所在地區、年級、族群別、家長教育程度與家庭社經地位作 為研究變項,希望了解這些背景因素和依變相的呈現是否具有關聯性。

(二)依變項 1. 依附關係

依附對象分為父親、母親與同儕,探討不同背景的學生與不同依附對象之 間是否有關連性。

2. 生涯自我效能

調查臺東地區國中學生的生涯自我效能,量表設計分為自我了解與正確名 估、訂定目標與問題解決、目標選擇與信心實踐,了解臺東區國中生生涯自我 效能之現況。

(三)研究地區與對象

以臺東縣 16 個鄉鎮區域為範圍,取樣對象為 105 學年度學籍在縣立國民中 學的七、八、九年級學生,一共 21 所學校(不含附屬中學以及私立學校)。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以臺東區學生為研究範圍,因此結果可能無法推論到其他縣市 的國中學生。

(二)本研究在探討其就學期間的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現況與生涯自 我效能,結果不足以代表畢業之後升學或就業的成就表現。

(22)

8

(三)影響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變相眾多,在此僅從部分變相(性別、

學校所在地區、年級、族群別、家庭結構、管教態度、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社 經地位)為背景變相,仍有部分因素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個體(例如:心理中介 變相、個人特質等)。

(四)本研究工具以問卷為主,對於學生填答時的狀態或對題目的解讀是否 正確,也無從得知,對於研究結果的影響需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認。

(23)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分成三部分討論,一為依附關係理論基礎;二為探討生涯自我效 能理論基礎,最後,則是探討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關係理論基礎

人際關係中,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是最早建立的,人類為了要適應環境,開 始會以哭、笑等訊號方式來獲得照顧者的注意,並藉此得到保護,也會吸吮、

目光追隨來抓緊母親,希望可以更親近照顧者,也會增進彼此間的互動,這些 方式連結了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也代表親子關係之間的內涵。(張東盟、

蔡明昌,2011;Holmes,1993)

依附的定義,最早由英國精神病理學家 Bowlby 在 1958 年提出,首先採用 此名詞以表達個體與親密伴侶之間的情感聯繫,如果嬰兒在母親照顧下成長,

而且嬰兒也將母親是為安全堡壘,讓嬰兒能夠毫無顧忌的去探索環境,而且可 以跟他人建立持久的關係,甚至可以影響個人成長,可以統整自我並適應環境

(張秋蘭,2000)

一、 依附關係理論的重要概念

(一)內在運作模式(intimal working model)

所謂的內在運作模式,指的是一種對世界、對自己以及重要他人等的心智 表徵,是屬於是動態的,可以隨著環境而運作,且逐漸發展而形成較為複雜的 內在模式(張秋蘭,2000;鄭居安,1995),Bowlby 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 內在運作模式,去知覺外在刺激,並根據內在運作模式所形成的預測,對外在 刺激加以反應(紀怡如,2002)。

內在運作模式是在嬰兒時期形成的,Bowlby 認為照顧者對嬰兒所發出的訊 息敏感,且做出適當反應,能夠讓嬰兒產生安全感以及自信心,是嬰兒離開照 顧者探索外面世界的保護罩,而且經由不斷跟照顧者(依附對象)不斷互動,

(24)

10

嬰兒會對世界、依附對象以及自己有一套的看法,而這一套的看法就是所謂的 內在運作模式,這種運作模式會在潛意識中運作,成為嬰兒在新環境中的衡量 依據,同時他也是動態的過程,在個體成長過程中,也會整合環境與重要他人 的互動經驗,影響其社會化的過程,發展與形成個人人格,並成為其他人際交 往時的指標(黃凱倫、蘇建文,2003;Bowlby,1988),如果早期的依附對象可 靠、穩定、有反應、敏感的,嬰兒便能由依附對象為安全堡壘向外探索及尋求 社會互動,假使遇到威脅或危險時,不會產生焦慮,反而是有信心的可以回到 安全堡壘獲得保護。因此,安全可靠的依附關係會使嬰兒形成安全的內在運作 模式,嬰兒也能夠自由地探索,進而促使嬰兒獨立自主發展,也能夠主動探索 社會環境,建立良好的互動(孫世維,1994;張芝鳳,2000),簡單來說,如果 嬰兒與他人互動和世界有正向的看法,他們可以主動順利地去適應外在環境;

反之,如果照顧者(依附對象)無法敏感地覺察嬰兒的需求與情緒,嬰兒則會 開始對他人有不信任、不安全感,甚至覺得自己是不夠被愛,產生極度自卑感,

在行為上也會呈現害怕、擔心、過度依賴他人的行為表現(Ainsworth,1969)。

Collins 與 Read(1994)進一步說明瞭依附的內在運作模式。從下頁圖 2-1 中可瞭解個體處於依附的情境時,會把記憶中過去的依附經驗,和當時的情緒 反應產生交互作用,最後反應在行為上,在某些情形下,內在運作模式會透過 個體的認知與情緒反應,進而影響行為,而這樣的運作過程,是一種自發性的 反應,個體在意識層面上不一定有所知覺。

(25)

11

圖 2-1 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圖

資料來源:引自 Collins & Read(1996)。Attachment process in adulthood.

Pennsylvania: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p69

內在運作模式一旦建立之後,個體常常是不自覺的做出行為,有時不一定 會有所察覺,因此也較難藉由意識的引導來修正,所以內在運作模式可說是一 套穩定且不容易改變的認知結構,只有當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或是當個體開始經 驗、覺察到具有運作的能力,才有可能開始改變,而且這套模式會影響到個體 日 後 的 人 格 發 展 、 人 際 關 係 、 思 考 層 面 、 行 為 等 等 , 皆 有 重 大 的 影 響

(Bretherton,1985)。

(二)依附行為系統

由 Bowlby 根據生物進化論觀點所提出,依附來自於演化的產物,因此依 附的連結是一種增進嬰兒生存、保護的機制,嬰兒天生具有一些自發性的本能,

例如哭泣、微笑、發聲等等,Bowlby 稱為這些行為為「訊號行為」(signaling behavior),除了這些訊號行為之外,嬰兒也會注視、抓緊依附者來表示親近,

增進自己與照顧者的互動,而 Bowlby 將這些行為稱之為「親近行為」(approach behavior);嬰兒就藉著這兩種依附行為,來維持自己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

在不斷調適與回饋修正,得以建立依附關係(許明松,1997;楊芳彰,1997;

張芝鳳,2000;陳盈珊,2000;Bowlby,1988)。

Bowlby 認為個體天生會對嬰兒發出的訊號有所反應,但是安全的依附關係 仍需透過嬰兒與依附對象有合適的互動行為才能夠達成,若當嬰兒有所需求,

認知性反應

情緒性反應

內在運作模式 行為性反應

(26)

12

照顧者(依附對象)若能及時出現,並滿足嬰兒的所要,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依附 關係,從下圖 2-2 可以說明依附的行為系統。

圖 2-2 依附行為系統圖

資料來源:引自許明松(1997)。大學生的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p,57

總合內在運作模式以及行為系統觀點可知,個體內化的主要目標,是與依 附對象親近並獲得安全感,而依附對象也會影響個體的依附行為,並內化在個 人的內在模式運作中,若當環境發生改變,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被激發,進而 會對認知、情緒以及行為造成影響。

依附對象是否可以接近 或回應?

被愛、有自信、

有安全感

樂於遊戲、探索、微笑 的、較外向、親和力佳、

社交佳 是

恐懼 防衛 焦慮

逃避、警戒、小心

矛盾、黏抱、生氣

依附行為:眼睛尋找、懇求、

黏抱、發出訊號行為

(27)

13

二、依附的理論背景

依附的定義,最早由英國精神病理學家 Bowlby 在 1958 年提出,首先採用 此名詞以表達個體與親密伴侶之間的情感聯繫,如果嬰兒在母親照顧下成長,

而且嬰兒也將母親是為安全堡壘,讓嬰兒能夠毫無顧忌的去探索環境,而且可 以跟他人建立持久的關係,甚至可以影響個人成長,可以統整自我並適應環境

(張秋蘭,2000),依附理論結合很多觀點,茲摘要分述如下:

(一) 心理動力理論(psychoanalytic theory)

Freud 以本能趨力來解釋個體與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他認為嬰兒在饑 餓的時候,照顧者的餵奶行為削減了嬰兒飢餓的壓力與不快,使得獲得滿足與 快感,是嬰兒從照顧者身上獲得情感的方式(Ainworth,1969)。

在 Freud 的理論之下,認為照顧者與個體之間的依附,可能是愛的連結、

分離焦慮、悲傷、對抗、生氣、愧疚、憂鬱以及恐慌害怕等等,所以當個體需 要照顧的時候,強烈感受到照顧者的情感支持或是安全保護,個體就會比較容 易親近人,反之,若當個體需要被照顧的時候,照顧者採取忽視、冷漠,或是 無法滿足個體的需求時,個體就會開始對他人產生懷疑、不信任,不容易親近 他人(黃立立,2014)。

(二) 社會學習論(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論的學者以操作制約來解釋依附關係,社會學習論的學者認為嬰 兒會藉由自己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包括餵食、撫摸、觸碰等行為,彼此會互 相強化並控制對方的行為,是來自於原始趨力所引發的次級趨力(丁心平,

1989;張秋蘭,2000)。

照顧者與食物、親密接觸的連結,讓嬰兒逐漸了解照顧者的出現是代表需 求即將被滿足,透過這樣的學習歷程,嬰兒也開始學會要引起照顧者注意力的 行為,以尋求滿足自己的需求(黃素英,1994)。

(三) 動物行為論(animal behavioral theory)

Bowlby 認為心理動力和社會學習論皆是降低趨力來解釋嬰兒對照顧者的 情感依附,但並沒有完整解釋依附現象,因此加入動物行為論的觀點,將依附 視為個體為了求生存而發展的行為(Ainworth,1969)。

(28)

14

此派學者運用進化論的觀點來解釋依附關係,他們認為生物為了生存,都 具備種族特有的行為傾向,不僅能夠增加生存機會、種族繁殖的機會,同時也 可以促使某一些的社會行為發生,嬰兒與照顧者之間也是如此,照顧者不僅可 以保護幼童、避免痛苦、被攻擊,還可以減少恐懼(丁心平,1989)。

動物行為論相信依附關係是因為嬰兒天生的適應特質和照顧者之間的互動 所產生的,其看法影響了日後的一些學者,而 Bowlby 即是針對動物的依附研究 中,逐漸形成依附理論的(張秋蘭,2000)。

(四)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atal theory)

認知發展論對依附關係的解釋,來自於 Piaget 對認知發展的研究。Piaget 認為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來自於嬰兒的認知發展程度而定,嬰兒出 生七至九個月時,即是感覺動作期的第四階段,嬰兒會開始區別照顧者與陌生 人,也會對身邊的人有所選擇,並藉著物體恆存的概念,了解照顧者的離開不 是真正離開,照顧者依然還存在著,會對母親產生穩定的基模,進而形成依附 關係(許瑞蘭 2002;龔美娟,1994)。

Kohlberg 和 Schaffer 將依附定義為:將對方跟自己的關係,而這格關係是 可以分享、溝通、合作,其認為要建立特殊的依附需要考量個人的智力發展情 形,而也要三項基本的能力:能分辨自己和他人、能分辨熟人與陌生人、當依 附對象不在,會有想像依附關係的模樣,並且會有情緒反應(丁心平,1989)。

(五)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relation theory)

客體關係理論對 Bowlby 產生許多重大的影響。客體關係理論中的客體

(object),是指個體在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當個體與客體互動時,透過內射、

內化、分裂和投射認同等心理表徵的方式反映出來,逐漸形成對自己與他人的 內化形象,進而影響個人的期待與感覺,如果個體的早期客體發展不順利,將 會影響個體的人格發展,亦可能產生心理疾病,此觀點和 Bowlby 提出的內在 運作模式十分相像(Liebert & Liebert,1998)。

客體關係理論著重在個體之情形,而個體需要在支持、接納、同理與關懷 中的關係發展,有安全依附作為後盾,個體才會得以發展,安全的依附關係可

(29)

15

讓個體與重要他人分離,並促進個人的發展(紀怡如,2002;黃筱甄,2008;

Rice,1995)。

由上述理論可知,Bowlby 整合不同觀點,包括心理動力的原始趨力、社會 學習論的增強與次級趨力、動物學習論的進化觀點、認知發展的基模以及客體 關係的互動與心理表徵,都對於依附關係有更深一層的解釋,可以從這些理論 中得知,不論是哪一種理論解釋依附關係,都非常強調個體與照顧者之間的關 係與親密度,重視個體與他人互動的情形,是一種心理學、演化、動物行為學 理論,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以及與個體互動間的感受。依附理論最重要的原 則是,幼童因為社會與情感需求,而至少與一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親近關係,

否則將造成其心理與交際功能長久的不健全;以上眾多理論整合,再 加上 Bowlby 本身的臨床經驗,將依附關係解釋的完善,為日後依附關係的研究奠定 良好的基礎。

三、依附關係的類型 (一) Ainworth 的分類

依附理論有一項著名的實驗,稱為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的研究,

由研究者 Ainworth、Bell 和 Staytom(1971)進行實驗,該實驗對象是針對 12-18 個月的嬰兒,觀察嬰兒與母親相處情境下,陌生人的介入,嬰兒對母親產生的 情感連結,其研究設計內容主要由母親把嬰兒帶入實驗室,將嬰兒放置在一堆 玩具的中央,然後退後到實驗室的椅子上,接著一位陌生的女性進到實驗室,

先坐到母親對面的椅子上,接著離開椅子,嘗試與嬰兒互動,接著母親離開實 驗室,但母親的手提袋留在椅子上,表示會再回來,接著母親又回到實驗室,

一同與嬰兒互動,陌生人在悄悄離去,接著母親又再度離開,讓嬰兒獨處三分 鐘,陌生人再回到實驗室,最後母親再度回來(張春興,1992;黃筱甄 2008)。

透過這項實驗,依據嬰兒在實驗室的探索行為、對陌生人的焦慮以及對母 親的分離焦慮、重聚等行為反應,將依附行為分成三種類型—安全依附型

(secure attachment)、迴避依附型(avoid attachment)、矛盾依附型(ambivalent attachment),分述如下:

(30)

16

1.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嬰兒會把母親視為安全基地,當母親在身旁的時候,會主動探 索環境,當陌生人一同互動時,會友善對待之;當母親離開時,他會緊張,

甚至會哭泣,不過當母親又再次往返的時候,他會開心地主動與母親互動,

在 12-18 個月嬰兒群中,有 65%的嬰兒屬於此類型。

2. 迴避依附型(avoid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嬰兒,母親在的時候,他不會特別注意,但母親離去的時候,

也不會覺得焦慮、痛苦,但母親去而復返時,他不但不表示高興,反而會 生氣,陌生人出現時,不會有特別反應,在受試者中,屬於這一類型的約 25%。

3. 矛盾依附型(ambivalent attachment)

一開始會不適應實驗的環境,會很擔心母親的去向,母親離開的時候,

會展現焦慮、極度不安,可是當母親返回的時候,卻又表現矛盾的心情,

他希望母親抱抱他,可是又對母親生氣,不在去玩玩具,反而一直注視著 母親,屬於這一類型的約占 10%。

鄭居安(1995)表示安全依附型的孩童,會展現出自我信賴的特質,

並且與他人發展親密關係中,不僅能夠獨立自主,亦能信任他人;而逃避 行依附的孩童,會強迫自己要信賴自己,並且無法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會害怕與他人接觸,至於矛盾型依附的孩童,在依附關係中會非常害怕失 去安全感,因而常表現出憤怒、生氣、焦慮等情緒。

(二)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的分類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根據早期 Bowlby 提出的依附關係理 論,提出四種類型為安全型、焦慮型、害怕型以及疏離型,四種類型依據對自 我、對他人再加以分類,每個面向可再分為正向和負向。Bartholomew 認為個 體所呈現出來的依附行為模式,應該要透過下列兩種內在運作模式來分類:

1.對自我的內在模式-此模式指在個體內心的自我影像(image of self) ,也就 是對自我的認知與理解;區分出正向與負向兩個分類。2.對他人的內在模式-此

(31)

17

模式指在個人內心的他人影像(image of other people),也就是對他人的認知 與理解;也是區分呈正向與負向,圖 2-3 說明之:

圖 2-3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四種依附類型

資料來源: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227

1.安全依附(secure)

對自己和他人都有正向的看法,認為自己有價值且值得被愛;相信他 人是可以親近並會有所回應的,能在關係中尋求親密感,且不失自主性。

2.焦慮依附/過度依賴(preoccupied)

對自我看法表示負面,但對他人持正向的感覺,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極度自卑,並害怕被拋棄;但是會尋求他人的支持與接納,不斷討好他人。

3.拒絕依附(dismissing)

對自己抱持正面看法,但理解他人卻抱持負面,認為自己有價值,所 以不會擔心被拋棄,但是卻懷疑他人,會有防衛的和他人相處。

安全依附(secure)

有安全感 (感覺親密且自在)

焦慮依附(preoccupied)

過度依賴/不斷討好 (努力維持關係)

拒絕依附(dismissing)

拒絕、逃避的 (有條件的依賴)

害怕依附(fearful)

害怕、恐懼 (害怕親密、拒絕社交)

他 人 模 式

正 向

負 向

自我模式

正向 負向

(32)

18

4.害怕依附(fearful)

不論對自己或他人,都抱持負面看法,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害怕被拋 棄,也覺得他人都是不能信任的,所以會害怕、恐懼地和他人相處,以保 護自己不被他人拒絕。

總合以上理論,幼兒的依附型態主要反映照顧者與個體之間的互動行 為,加上與家人之外的人群學習而來,擁有安全依附的人,可以透過依附 經驗處理愉快與不愉快的事情,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反之,非安全依附 的人,則會用防衛、恐懼、害怕與擔心來與他人相處,無法建立親密關係;

除非個體有重大轉變,否則此早年經驗,會深且影響個體一生的生命歷程。

四、依附理論的相關研究

Bowlby 提出依附理論,解釋兒童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關係,如果兒 童能感受到主要照顧者所提供的安全堡壘,將會有助於孩童長大後,在人際關 係上有助於探索與他人互動(Bowlby,1988)。Ainsworth(1989)則進一步說 明依附不只發生在幼年時期,青少年甚至到成人時期,個體都會與父母有依附 關係。

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及研究目的,將依附關係的研究分成性別、年級、家庭 背景等來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依附關係與性別的相關研究

Bowlby 認為依附是個體求生存的本能,是天生就會尋求照顧者接近,以建 立關係,因此依附關係不會因為性別而有差異,眾多研究結果都得到相同結論。

父母依附是子女出生後,最早建立的關係,在嬰幼兒時期發展的好壞,會 影響子女日後的身心發展與適應狀況(Laible, Carlo, & Raffaelli,2000)。依附 關係在性別相關研究上有許多的爭議,若依照 Bowlby 提出的依附理論,依附 關係在不同階段中,表現其依附行為,是沒有性別上的差異,而在楊淑萍

(1995)、楊芳彰(1997)、張芝鳳(2000)、陳瑩珊(2000)、賴怡君(2002)

等人也都支持 Bowlby 的觀點,但在同儕依附上,卻有一致性的結果,顯示女

(33)

19

生在同儕依附上,顯著高於男生,表現出較高的信任與安全感(蔡素玲,1997;

張芝鳳,2000;張秋蘭,2000;紀怡如,2002)。

不過也有一些研究顯示有不同的看法,在黃筱甄(2008)、紀怡如(2002)、

黃立立(2014)、李佩珊(2015)皆顯示,性別與依附關係之間相關,研究結 果皆有顯著性;在國外的研究中,Lieberman(1994)發現男女學童在依附關係 上是有差異,男學童對父親的依附關係較女學童佳。Wu(1992)研究中也發現 到,女生對母親的依附關係程度會高於男生。

在同儕依附上,青少年時期,與同儕建立的情感,可視為一種依附關係,

研究發現同儕依附對個人自尊、情緒狀態、生活滿意,甚至對個人的生涯發展 具有典型相關存在(張秋蘭,2000;楊淑萍,1995),但也有研究結果卻相反,

在施宇峰、潭子文(2011)針對高中職學生的研究,卻發現不同性別對同儕依 附沒有顯著差異。

由以上研究發現,青少年的依附關係,不論是對父母親或是同儕,大都皆 有良好的依附關係,且具有顯著相關,部分研究也顯示依附關係與生涯發展也 有相關性,未來在進行相關研究上,可以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二)依附關係與年級的相關研究

張東盟、蔡明昌兩位學者在 2011 年,針對南投地區原住民學生中發現,不 同年級的國中生,在依附關係分層上,父親依附、母親依附以及同儕依附上,

均未達顯著差異;在賴怡君 2002 年的研究中也顯示相同結果,在父親依附、母 親依附上,年級對父母親依附關係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在同儕依附上,六年級 的依附品質比四年級學童佳。但在黃秀慧(2004)的研究結果發現,國小階段 的學童,依附關係會因為不同年級而有所差異,葉合倩(2005)的研究中,也 顯示相同結果,同時也在黃筱甄(2008)的針對國中生的研究中,也發現到七 年級高於八年級、九年級。

對於學習者而言,年級是代表成熟的程度,目前依附關係針對年級的研究 相當不多,故本研究將年級設為背景變項,探究年級與依附關係之間的顯著性。

(34)

20

(三)依附關係與家庭社經地位的相關研究

家庭成員是影響個體依附行為的關鍵對象,在雙親完整家庭長大的孩子,

擁有較多的關愛、教養與親密接觸,也因此可以發展較良好的依附關係,不論 是單親、他親或是隔代教養,都還是社會中少數的家庭結構,在生活適應上難 免都會遇到困難。

Martin(1983)在探討家庭因素的文獻後,發現到父母管教態度、親子關 係以及家庭氣氛等等,都會影響到子女的行為表現,普遍來說,女生家庭依附 關係比男生家庭依附關係高,家庭依附關係高,偏差行為就會少。

楊芳梅(2007)研究結果指出,若父母親教育程度較低,對子女課業支持 也少,子女會有較多偏差行為,同時子女對父母親依附關係也較低。謝紹文

(2008)也發現到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不論依附對象為父親、母親或是同儕,

均有顯著差異,另外,在張東盟、蔡明昌(2011)針對南投縣原住民學生的研 究中,可以發現原住民學生中,雙親家庭在父母親依附關係上,顯著高於單親 或他親的家庭。

綜合上述,個人的依附關係會影響個人和他人建立人際互動和與人相處的 態度,依附關係深遠影響著個人的生活,雖然在性別、年級上有不同研究結果,

但在家庭社經地位上,卻有一致性的結果,顯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節 生涯自我效能理論基礎

一、 生涯自我效能的理論

生涯自我效能源自於 Bandura 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自我效能概念,於 1982 提出自我效能之觀點。乃指個人自認是否能成功完成某種行為的信心程度,個 人的信心程度,會影響是否能克服困難並維持(Lent & Hackett,1987)。

根據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倡導者 Bandura(1977)提出的自 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論,認為個人的效能不是被動的特質,而是自我系統 與環境、動機及自我控制機制(self-regulatory mechanism),以至個人能力與 成就等諸多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種動態性能。而自我效能即指個人對自己從事某

(35)

21

項工作或表現某種行為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對工作或行為可能達到何種程度的 一種主觀評價;簡言之,即個人估計完成某項工作所具有的能力與信心(Taylor

& Betz,1996)。

張春興(1991)即指出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在目標追求中面臨一項特殊工作 時,對該項特殊工作動機之強弱,將決定於個人在自我效能評估,而自從 Bandura 提出自我效能理論後,開始許多學者將此概念應用在生涯議題上。

最早提出生涯自我效能的學者是 Taylar 和 Betz,生涯自我效能被定義為個 體對於自己在面臨生涯抉擇能成功完成某樣事物的信心程度。簡而言之,一個 人對自己能成功完成在生涯決定過程所需行為與做的信心程度,就是生涯自我 效能(簡君倫,2010;Taylor&Betz,1996)。

二、 生涯自我效能的重要概念 (一) Bandura 自我效能期望

根據 Bandura 的理論,自我效能的形成或改變主要是透過行為表現成就

(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替代性的經驗(vivarious experience)、口 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及情緒的喚醒(emotional arousal)四種訊息來源,

而生涯的自我效能,也是相同的概念,在個體與環境互動的作用下,個體面對 生涯方向的考慮、生涯抉擇或生涯適應等方面,產生其預期心理與信心程度

根據黃惠香(2006)以及簡君倫(2010)研究中表示生涯自我效能的高與 低,會影響著對自己生涯決定能力的評估,生涯自我效能高者,不但有自信且 有計畫地解決任務,反之,低自我效能者,會影響生涯選擇、在生涯上的表現、

及面對阻礙的態度,根據 Bandura 自我效能期望,茲以下分述之:

1. 表現成就(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

表示個體過去是否成功表現於某一工作的經驗,而這項經驗是影響個 體自我效能的來源;成功的經驗累積,可以增加個體自我效能,甚至有堅 持到底的動機;反之,失敗的經驗會降低自我效能,例如:在班級裡裡能 順利的完成交辦老師交代的事務,擁有良好的成就表現,也得到老師的讚 許等,這些正向的經驗都會提高個體對該班及工作內容的自我效能,促進

(36)

22

自我認同感。

2. 替代性的經驗(vivarious experience)

如果本身沒有親身體驗,但可以透過觀察他人行為表現的過程,引發自 己的動機,並開始說服自己也有達成相同目標的能力,例如:學生聽了一 場在生涯楷模成功經驗的演講,都會使學生產生間接的學習經驗,對自己 未來生涯規劃也產生了較大的信心、更有勇氣面對未來。

3. 口語說服(verbal persuasion)

經由他人的口語肯定或讚美,讓個體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去完成某一項目 標,或是只說個體在完成某一項任務的時候,周遭他人所給予的支持與鼓 勵,例如:學生受到父母親、老師或同儕的肯定與鼓勵,個體對未來生涯 的選擇信心有了正面的提昇,對自己完成生涯任務的能力產生自信,更有 信心面對生涯的挑戰。

4. 情緒的喚醒(emotional arousal)

指的是個體在面對壓力的狀況下,常常會透過心理或生理的反應,來判 斷自己是否有能力來面對壓力,倘若情緒不穩定的狀況下,也會影響其應 有的表現水準,例如:學生在緊張的時候,面對壓力時常胃痛,也會開始 對自己失去信心,產生極度自卑感,對未來也會採取悲觀態度,如此焦慮 與不安的情緒會使得自己在面對未來時,信心降低,導致越來越悲觀想法。

個體受到上述四種訊息來源的交互作用,會影響個人在生活、能力與成就表 現上有所差異,對感受到自己的自我效能程度,也就有所不同。由此可知,當 個體在環境中得到越多成功的經驗,自我效能感越高,對個體的行為也越有預 期與決定作用。而將這樣的概念應用在生涯發展上,同樣的,一個人的自我效 能概念高低,也會進而影響個體在生涯相關事務的行為表現,詳見圖 2-4:

(37)

23

圖 2-4 Bandura 自我效能期望架構圖

資料來源:引自吳怡君(1999)。高中新生的生涯困擾與實施團體輔導之改變 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p,30

Betz(1996)根據 Bandura 自我效能的觀點,認為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 己完成某一項任務的信心程度,而個體完成任務的信心程度會影響其之後的行 為表現,可藉由 Bandura 的理論架構,讓國中生有機會在職群中探索、參加技 藝班、技藝體驗….等等,以獲取成就經驗;或是舉辦生涯楷模的經驗分享講座,

這些替代的經驗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對自己的生涯自我效能便提 高,對未來更能更有信心去面對,參考以上之論點,研究者認為探討國中生的 生涯自我效能時,除了個體本身的表現成就、情緒狀態外,給予肯定的口語說 服、塑造替代經驗,都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 Taylar 和 Betz 的生涯自我效能之概念

根據 Bandura 自我效能觀點,Taylar 和 Betz 更細緻的發展出生涯自我效能,

同時也在 1983 年的時候,針對大學生進行研究,研究方向為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與生涯定向之間的相關,發現到兩者之間的預測值高,呈正相關(黃瑛琪等,

2006)透過 Taylar 和 Betz 的研究理論更能夠可以幫助學生去對自己的生涯做出 決策,總共分成五個層面,茲以下分述之(楊璦慈,2010):

1. 正確的自我評估構面

包括對自我的了解、是否可以堅持自己的決定、遇到困擾是否會自己

表現成就

替代經驗

口語說服

情緒的喚醒

自我效能

選擇或逃避

行為表現

堅持度

(38)

24

力處理,簡言之,指個體在生涯發展過程中,對於自我了解的信心程度。

2. 蒐集職業資訊構面

包括對未來職業的發展趨勢了解程度、蒐集升學等相關資訊,簡言之,

指個體本身蒐集資料的能力,所具備的信心程度。

3. 目標選擇構面

是否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別,以及未來的理想職業生活等等,簡 之,指個體選擇未來升學目標或職業時,所具備的信心程度。

4. 計畫構面

包括訂定未來就業計畫,為自己未來的計畫,簡言之,指個體面對未 的生涯選擇上,對於自己規劃未來能力的信心程度。

5. 問題解決構面

改變自己原先的職業,尋求另一個自己滿意的科別或學校,簡言之,

個體在面對未來生涯發生的問題,具備有多少信心可以面對並解決所遭遇 的問題。

越能夠符合五構面的內涵,表示「生涯自我效能」的層級越高,因此可以 運用這五個構面,協助學生提升生涯自我效能感,進而面對生涯選擇時,更能 夠明確地做出判斷,再加上運用 Bandura 自我效能期望之概念,更能夠精確幫 助到國中生面對生涯決策時,不失迷惘,反而能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決定。

三、 生涯自我效能的相關測驗工具

國內外不少學者編制生涯自我效能之量表,以下分別以國內外之重要量表 說明其內容:

(一) 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簡 稱 CDMSE)

(39)

25

Taylor 與 Betz 在 1983 年編製了生涯自我效能量表,該量表主要用來測量 個體完成生涯決策任務的信心程度,CDMSE),將生涯自我效能量化,利於研 究。該量表分為五個分量表:「正確的自我評估」、「職業資訊的蒐集」、「目 標選擇」、「未來計畫」、「問題解決」。每個分量表各有 10 題,共計 50 題。

並採 10 點量表,0 分為最沒有信心,9 分則為最有信心,得分越高則表示生涯 自我效能感越高。該量表的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為.86 至.89,總量表則為.97。

後來,Taylor 與 Betz 在 1996 年也依原量表為基礎,設計修正出生涯決定 自我效能短式量表修改原本的 CDMSE 量表,該量表沿用原本的五個分量表,

每個分量表各有 5 題,共計 25 題。並採 5 點量表,0 分為最沒有自信,5 分則 為最有信心,得分越高則表示生涯自我效能感越高。該量表的各分量表內部一 致性從.73 至.83,總量表為.94,現已被廣泛使用(Betz,1996)。

(二) 生計決策自我效能量表

陳金定(1986)探討高一男生的生計決策行為之影響,其量表是參考在 Taylor 與 Betz(1983)所編製的「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量表」,並參考 1985 年 林清文的「生計發展量表」、1976 年的 Barrett 的「職業評量表」選取適合的 題目,問句題目保留 45 題,全量表分成六個分量表,分別是:「生計計畫」、

「目標選擇」、「生計資料蒐集」、「職業的自我評量」、「問題解決」、「能 力及人格的自我評量」等六個因素,量表得分越高則表示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預 期程度越高,即個體在做出生涯決定的信心越強。

此量表累積解釋變異量為 61.4%,在信效度方面,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α 係數依序為.88、.90、.84、.74、.69、.63,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達.95;在 重測信度中,各分量表的重測信度係數值依序為.83、.81、.73、.73、.79、.69,

總量表之重測信度值達.85,為具有信效度之量表。

(三) 多向度自我效能量表

蔡順良(2008)根據 Bandura 編制適合國高中生使用的多向度自我效能量 表,包含四個構念:「學業表現」、「人際關係」、「生涯發展」及「體能表 現」,每一分量表各有 9 個題目,總共 36 題,採用四點量表,總量表內部一致

(40)

26

性信度達.93,學業表現達.88、人際關係達.87、生涯發展效能達.91、體能表現 達.90,全量表變異量為 41.86%。

四、生涯自我效能的相關研究

生涯自我效能是影響生涯選擇之主要且最直接的原因,近年相當受到國內 外學者之關注。研究者根據相關文獻及研究目的,將依附關係的研究分成性別、

年級、家庭背景等來探討,茲分述如下:

(一)生涯自我效能與性別的相關研究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在性別與生涯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胡湘萍,

2009;簡君倫,2010),但厲瑞珍(2002)在事後比較中發現,發現一般大學 的學生與技職、師範體系學生比較,其女生的生涯自我效能感則高於男生。如 果用華人傳統文化、性別角色的觀點來探討,則發現雖然不同性別的生涯自我 效能有差異,但女性在傳統女性職業的自我效能高於非傳統女性職業,男性在 傳統與非傳統職業的自我效能則無明顯差異(簡君倫,2010),但同時也有一 些研究卻出現相反的結果,發現到高中職學生的生涯自我效能,在性別上沒有 顯著差異(王麗菱、許惠評,2005;許慧香,2007;陳靜怡,2005;賴曉庭,

2008)

若研究對象針對高中生,也顯示性別與生涯自我效能具有顯著差異(黃惠 香,2008;楊依雯,2010),在彭滋萍、張高賓(2010)研究中也發現到不同性 別之高中職學生其生涯自我效能具有顯著的差異存在,其結果顯示在「能力與 人格的自我評量」層面上,男生分類高於女生;另外在國中生身上也有相同的 結果,在賴奕銘(2013)針對台北市國中進行研究,也發現到不同性別與生涯 自我效能具有顯著性的差異存在。

(二)生涯自我效能與年級的相關研究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的年級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有顯著差異(厲瑞 珍,2002),研究結果指出生活經驗是提升生涯自我效能來源之一,而隨著年 齡或年級的增加,個人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空間亦會隨之擴增且豐富,自信心提

(41)

27

高,因此有助於生涯自我效能之形成;但也有部分研究認為大學生年級與生涯 自我效能並無顯著性差異存在(彭立民、王怡文,2007),蔣宜玟(2009)研 究顯示,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生涯自我效能能整體層面與作出計畫表現出現 高三優於高一、高二生,選擇目標表現上,高三學生優於高二學生,另外在自 我評價、蒐集資料、解決問題表現上,則無顯著差異。

若研究對象為國中生,研究結果也發現到年級與生涯自我效能並無顯著性 差異(賴奕銘,2013),目前針對此部分研究結果較少,故此研究者也希望能 將年級納入背景變相,更深入探討生涯自我效能與年級之間的相關性。

(三)生涯自我效能與家庭社經地位的相關研究

家庭是個人社會化所接觸的第一個基本單位,個體會在成長過程中,受到 家庭文化、家庭氣氛、環境影響等,而形成個人的思想、價值觀、態度與行為,

若從生涯發展歷程來看,家庭扮演重要的因素,在黃惠香(2008)研究中發現 社經地位對生涯自我效能具有影響,發現到父母親教育程度、職業等級越好,

其整體的生涯自我效能越佳,吳劍雄(1998)針對原嘉南地區的大專生,也得 到相同的研究結果,另外,在賴奕銘(2013)也顯示家庭社經地位與生涯自我 效能具有顯著性的相關。

然而在賴曉庭(2008)針對大學音樂系學生,彭滋萍、張高賓(2010)針 對高中職學生,兩項研究中卻發現到家庭社經地位與生涯自我效能卻沒有顯著 性差異。但由於研究大部分顯示家庭社經地位與生涯自我效能具有相關,所以 研究者依然會把家庭社經地位納入研究背景中,以做更深入的探討。

現今的青少年正處於面對未來生涯目標的時期,透過文獻探討發現性別、

年級、社經地位具有相關或顯著差異,故研究者會將這些變相納入背景變相中,

因此探討此階段的青少年其生涯自我效能,希冀研究結果能有助於學校輔導教 師或相關人員在生涯輔導上參考。

(42)

28

第三節 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在探討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當青少年必須與家庭分離 到校求學的時候,學校的群體關係,就變得非常重要,對於青少年時期來說,

同儕的影響力不亞於父母親,而在生涯輔導的議題上,發現到對於青少年來說,

重要他人與自己的關係,會影響自己的生涯自我效能以及做出生涯決策,而其 重要他人大都來自於父母親以及同儕,另外,在國內外多項研究中,也不斷探 討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以作為實務現場之參考。

一、國外相關研究

Diener、Isabella 和 Behunin(2008)研究兒童中期與父母依附關係中,發 現到個體如果與父母之間,擁有安全的依附關係,其在同儕與學業表現上,也 會表現較佳,同時與自我概念成正比。

Germeis 和 Verschueren(2006)之研究中也發現到相同的研究結果,此研 究是針對 281 位學生進行父母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度之相關探討,研究結果顯 示,若是對母親為安全依附者,可以預測自我效能中的生涯決策、環境探索與 自我探索。若對象為中學生的相關研究上,Turner 和 Lapan(2002)也發現到,

如果個人知覺父母親的支持與鼓勵,則可以直接預測生涯自我效能。

Blustein(1991)研究中發現到獨立性與父親依附呈正相關,尤其是男性與 父子關係更為重要,如果較為仰賴父親的信念時,也比較容易對生涯做出承諾,

但在女性方面,因為與父母親關係較好,則較不易做出選擇,由此可見與父母 親的依附關係上,若在青少年時期,採取獨立自主的教養態度,則有助於青少 年的生涯發展,進而促進生涯自我效能。

而在 Ryan、Solberg 和 Brown (1996)研究中,發現到不論是男生或是女 生,皆可以預測生涯自我效能,而加入家庭功能障礙後,則更能預測生涯自我 效能;由此可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有顯著相關,而從中亦可以發現到 不僅依附關係是否良好,其性別、依附對象、獨立性也會影響生涯自我效能。

(43)

29

在 Wolfe、Betz(2004)研究中發現到職業選擇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和職業 獨立感在和父親、母親與同儕之依附關係具有相關,女性在和母親的依附、同 儕的關係、有把握和他人相處等三方面具有顯著的相關;男性只有同儕的關係 具有顯著相關;而在其他國外研究中,發現到職業搜尋之自我效能感與父母親 依附關係皆具有顯著相關,家庭照顧若不佳的學生,則較少會去規劃生涯目標,

此若同儕依附關係較為低時,其生涯自我效能程度較低(Ryan,1996)。

而在同儕依附關係上,根據 Nawaz 和 Gilani(2011)針對中東地區的青少 年進行依附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發現到不論是父母或是同儕,皆可以預測 生涯自我效能,其中父母依附關係比同儕依附關係之影響力較為強。

二、國內相關研究

根據早期國內研究,楊淑萍(1995)研究發現到青少年依附關係與生涯發 展具有典型相關存在. 所得到的一個重疊指標為: .0667,所以可知青少年的依 附關係與生涯發展中生涯的計畫與生涯探索有典型相關,另外,也發現到若青 少年對父母親的依附關係為安全依附,則在實施生涯計劃、認識工作世界上的 資訊、從事生涯探索的程度都高於父母親依附關係低的青少年。

不僅針對父母親,同儕的依附關係也會對青少年的生涯自我效能有所影 響,楊淑萍(1995)研究發現在高中職學生中,青少年的同儕依附關係,女生 的同儕依附較男生良好,而其依附關係也與生涯發展有顯著相關,

而在胡湘萍(2009)研究中也得知,不同性別、年級之大學生,在生涯決 定狀態、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上有顯著差異存在;其大學生依附關係、生 涯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之兩兩變項間有相關;雖然此研究對象為大學生,但其 研究結果可以列入後續研究之參考;近期,黃立立(2014)針對高中職學生研 究中發現,高中職學生於依附關係與生涯自我效能之間具有顯著的負相關,其 中「對母親之依附逃避」和「解決問題」具有中度的負相關。

針對獨生子女部份,謝雅棻(2010)發現若子女知覺到父母支持與肯定,

其生涯自我效能、自我認定和生涯決定間具有相關,這項研究結果與 Nawaz 和 Gilani(2011)針對中東地區的研究結果皆相同。

數據

圖  2-1    認知、情緒、反應行為的依附內在運作模式圖
圖  2-3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四種依附類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