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關係攻擊與相關研究

本節將探討關係攻擊相關文獻與研究,藉以瞭解關係攻擊的意義與理論基 礎。以下分別就攻擊的意義、關係攻擊的意義與理論,以及關係攻擊的相關研究 與現況加以探討。

壹、攻擊的意義與類型

一、攻擊的意義

與攻擊行為(aggression)相關的詞彙眾多,國內文獻有將攻擊行為、攻擊、

暴力、犯罪暴力等名詞交替使用之情形,其相關概念亦經常合併討論,只是行為 嚴重程度與特性的不同(李怡青,2001)。

張春興(2011)將攻擊定義為有敵意的行動直接攻擊傷害他人或破壞物品;

洪榮照(1998)指出攻擊是企圖傷害對方,敵意的施加傷害或侵犯的行為;周百 營(2003)表示攻擊行為是指人際之間,以言語或肢體意圖傷害他人的行為;顏 綵思(2004)則將攻擊行為定義為使他人身心受創或謀取財物、權力為目的,以

直接、間接、肢體、口語等形式從事破壞性的行為,範圍小至個人,大至國家戰 爭皆屬之;Lochman(1984)表示攻擊行為是個體在受挫情境中被激怒,並對他 人意圖有不當認知偏誤所造成的反應;Myers(1993)指出攻擊行為的產生是個 體為了達成目標,意圖以不法方式傷害他人的手段,包含身體與口語的方式,是 一種行為意圖的結果;Archer 與 Coyne(2005)則主張意圖使他人受傷的行為 即稱為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的理論基礎不同學派之看法不一,且成因相當錯綜複雜,小至微觀 的心理認知大至鉅觀的生態系統(廖鳳池,1996)。從生物本能論的生物性觀點;

心理分析論強調焦慮與衝突會引發防衛機轉;客體關係理論持投射性認同機轉看 待生氣情緒的回饋激發;挫折攻擊假說提出外在線索喚起與攻擊行為的連結;社 會訊息處理認為攻擊行為是對訊息、情境、與認知歷程交互作用的產物;到行為 學派重視外顯加害行為之表現,各學派對於人類行為之哲學觀不同,不同的介入 角度在攻擊行為上則有不同意義之詮釋。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認為攻擊行為是指懷有敵意性的、或出於防禦,以肢 體言語或工具的形式,意圖使對方身心或物品受到傷害的行為,即稱為攻擊行為。

二、攻擊的類型

攻擊行為的概念複雜,且分類形式多樣,以不同的角度觀點,將得到不同的 解讀,而其通常的方類方式如下。

Cole 與 Dodge(1986)依攻擊行為的目的將攻擊行為分為工具性攻擊與敵 意性攻擊。前者以攻擊為手段,目的僅是獲取財物,或損毀物品,非以傷害他人 為主要目的;後者則為憤怒的結果,以傷害某一對象為目的,往往受限於情緒而 導致對方身心的痛苦。

張春興(2011)依攻擊的表現形式區分為直接攻擊與間接攻擊;前者只針對 造成挫折的對象,進行敵意性或工具性的攻擊,以發洩怒氣或達到預定的目標為 主。

洪莉竹(1993)則以攻擊人數多寡區分為人際攻擊與集體暴力;前者指一對

一、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後者指依整個群體對少數受害者施暴,如戰爭。

Spence(2003)將攻擊定義為故意傷害他人,並將攻擊行為分成外顯攻擊、

間接攻擊、社會攻擊與關係攻擊四種不同形式。分別說明如下。

(一)外顯攻擊:使直接透過肢體或言語,造成對方的傷害。

(二)間接攻擊:間接攻擊首先由 Buss 所提出(引自蔡慧苓,2006),是指 採用間接的方式,如縱火、散布謠言、社交逃避、排斥等形式,加害者比較隱密,

未與受害者正面衝突的攻擊形式。

(三)社交攻擊:是指操弄友誼與同儕團體,企圖傷害他人社會地位與自尊、

對某人言語中傷或毀謗等形式的攻擊方式。

(四)關係攻擊:由 Crick 與 Grotpeter(1995)提出,指將對方排除在同儕 關係之外,或脅迫終止友誼,打擊對方在團體中的地位,達到孤立他人的形式之 攻擊行為。

此些類似概念的攻擊形式詞彙中,研究者認為由 Crick 與 Grotpeter(1995)

提出的「關係攻擊」一詞最能清楚詮釋操弄人際關係之意義,且其發展出的兒童 社交行為量表(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Scale,CSBS),多次被使用於實徵研究 中,也具備良好之信、效度,故本研究以關係攻擊作為攻擊方式之名稱。

貳、關係攻擊的源起與意義

Feshbach(1969)研究發現,兒童對待外來者的攻擊行為在性別上有顯著差 異,女孩比男孩更可能在團體中以社交排除的方式去對待不熟悉的同儕。男孩被 證實有較多的反社會攻擊(anti-social aggression),而女孩則傾向於允許社交的 攻擊方式,稱為贊成社交攻擊(pro-social aggression),這是首次提及關係攻擊的 概念;Lagerspetz 等人接續探索此種間接攻擊同儕的行為,並以同儕評定量表確 認此種攻擊的類型;Ö sterman 等人在 1998 年一份受試者來自芬蘭、以色列及波 蘭的國際研究中指出,此種間接攻擊的方式並非特定國家的文化現象,而是跨文

化界限普遍存在的(引自 Bowie, 2007)。

Björkqvist(1994)提出間接攻擊一詞,是以社會操弄,透過同儕力量將某 人排除於團體之外,企圖傷害其人際關係的攻擊方式;Galen與 Underwood

(1997)則以社交攻擊來指稱當面以表情、非言語的形式威脅他人,或以散布謠 言,終止人際關係、孤立他人、傷害其自尊與社會地位的攻擊方式;而 Björkqvist

(2001)指出間接攻擊與社交攻擊,只是在使用的名稱上有所差異,內涵是相同 的,皆是指透過社會關係的操弄,從而達到傷害他人目的的攻擊形式,即是今日 所指的關係攻擊。

Crick 與 Grotpeter(1995)針對三至六年級的學童,以同儕提名的方式,進 行關係攻擊、性別與社會心理適應的研究,發現相較於男生,女生有較多以操弄 人際關係去傷害同儕的舉動,並將此種透過人際操弄,企圖傷害對方社交地位的 攻擊方式稱為關係攻擊;Crick 與 Werner(1998)亦發現在中等學校的女生群體 間,關係攻擊行為是典型的攻擊方式;王孜甯(2008)的研究中,將關係攻擊的 表現形式分為直接與間接,直接是指加害者直接利用自己對受害者進行施壓,如 以非語言的表情,如與對方友誼斷交、冷落或忽視對方、與對方冷戰、用肢體語 言或臉部表情進行拒絕或鄙視等行為;而間接是指加害著隱匿於第三者之後,透 過第三者的關係或群體同儕的力量與排擠受害者、散布惡意謠言、刻意損毀對方 社會地位等方式。王明傳與雷庚玲(2007)採用同儕提名法測量青少年前期的社 會計量地位,同儕估計法評估受試者的關係攻擊行為,以驗證性的因素分析,確 立關係攻擊行為可視為包含關係操弄、社會排擠與散播謠言三個彼此獨立而又具 有關連的多向度構念;劉小薇(2011)則以此三向度來定義關係攻擊的受害經驗,

分別為遭受到他人有目的性的以操弄友誼、社會排擠與散播謠言等方式,來破壞 人際關係,致使身心受創的經驗。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關係攻擊行為乃指個體以操弄人際關係為手段,在同

儕間操弄關係,以散布謠言、終止斷交或暗地裡孤立他人等方式為手段,致使對 方受到傷害的行為。

參、關係攻擊的理論基礎

在說明關係攻擊的理論中,Dodge 用社會訊息處理模式作詮釋(引自 Dodge

& Coie, 1987),而 Björkqvist(1994)以效益風險率假來說明女生採用關係攻擊 傷害同儕的機制,茲說明如下。

一、社會訊息處理模式(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SIP)

Dodge 認為個體對環境、人際互動與事件的解讀,會反應在所處的社會情境 及展現在個人的因應行為中,個體在接收到外在情境的刺激後,會有數個階段的 歷程與心理運作(引自 Crick & Dodge, 1994);Dodge 並將此模式用於解釋兒童 攻擊行為的產生與社會認知的歷程,其步驟分別是線索編碼(endcoding of clues)、線索詮釋(interpretation of clues)、目標釐清(clarification of goals)、反 應建構(response access or construction)、反應決定(response decision)和行為 制定(behavioral enactment),如圖 2-5 所示。

圖 2-5 兒童社會適應的社會訊息處理模式

資料來源:翻譯自“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of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 by N. Crick & K. Dodge, 1994, Psychological Bulletin,115, p76.

這些步驟在個體行為的過程中會不斷循環、來回進行,若歷程中的某一步驟 有缺陷或遺漏,便會產生不適應的行為(Dodge & Coie, 1987)。Crick與Dodge

(1994)後來提出了修正模式,認為社會訊息處理模式除了原先的階段外,情緒 因素對於社會訊息處理的每個步驟也都會產生影響,應考慮在內,表示個體在情 境中的情緒會影響著整個訊息處理的歷程;其中,Lemerise與Arsenio(2000)

指出高憤怒挫折的個體傾向於將模糊曖昧的情境理解為敵意挑釁,引發的強烈情 緒使其意識狹隘化,而難於產出非攻擊性的衝突解決策略,因而產生了合理化的 攻擊信念;Crick 與 Grotpeter(1995)也認為當兒童在人際互動中,若經常感受

4.反應建構

到被總是被他人所拒絕、忽略與孤立,當然就會容易對同儕產生敵意歸因;藍珮 君(2006)亦指出具關係攻擊傾向的青少女,更傾向於在訊息處理歷程中,將情 境裡曖昧不明的人物意圖做敵意歸因,對方的行為做負面或敵意性的解讀,而此 意圖歸因和生氣情緒在後續的社會訊息處理模式中交互影響,進而在行為的處理 上,相較於一般的非關係攻擊者更容易採取攻擊行為去回應。

由此可知,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理論著重歷程處理、潛在心智運作及情緒的交 互作用,攻擊型兒童從情境中獲取線索後,對線索的解釋也有賴於以往在人際互 動中的經驗,更傾向於用敵意來解釋社會線索,因而採取了攻擊性行為去回應。

二、效益風險率假說(effect-danger ratio hypothesis)

Björkqvist(1994)提出效益風險率假說來解釋女性傾向於以關係攻擊傷害 他人的機制。其指出加害者會先對自己在心理、生理及社交上做風險的評估,找

Björkqvist(1994)提出效益風險率假說來解釋女性傾向於以關係攻擊傷害 他人的機制。其指出加害者會先對自己在心理、生理及社交上做風險的評估,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