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研究"

Copied!
1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魏麗敏 博士.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 關係攻擊之研究. 研究生:陳瓊瑋 撰. 中華民國一○三年六月.

(2)

(3)

(4)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行為之關係, 以及不同性別、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父親、母親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 擊行為的差異,並進一步探討挫折容忍力在父母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之間的中介 效果。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國民小學之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 象,得有效樣本為 718 份,採用問卷調查法,使用「父親依附量表」 、 「母親依附 量表」 、 「兒童挫折容忍力量表」及「關係攻擊行為量表」作為評量工具。所得資 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多變量分析、Pearson 積差相關差異考驗及結構方程模式 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母親依附關係良好,是相互信任、能溝通分享與具有親 密感的。 二、 高年級學童之學業與人際挫折容忍力為中上程度,大致良好。 三、 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行為之狀況屬於很少如此,尚不嚴重。 四、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學業、人際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行為上皆達顯著 差異;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父親、母親依附關係上的差異未達顯著。 五、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學業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行為上達顯著差異;不 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父親、母親依附與人際挫折容忍力的表現上皆未達顯 著差異。 六、 高年級學童之父親、母親依附關係和挫折容忍力有顯著正相關,和關係攻擊 之間有顯著負相關;高年級學童之挫折容忍力和關係攻擊行為之間有顯著的 負相關。. I.

(5) 七、 修正後之路徑模式,在模式一中,高年級學童之父親依附、挫折容忍力對關 係攻擊具有直接效果之影響,而父親依附透過挫折容忍力對關係攻擊有部分 中介效果之影響;在模式二中,高年級學童之母親依附、挫折容忍力對關係 攻擊具有直接效果,並且母親依附透過挫折容忍力對關係攻擊有部分中介效 果的影響。.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後續研究、相關單位與輔導人員提出建議與參考。. 關鍵字: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關係攻擊. II.

(6) A study on attachment,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of senior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and grade. This study further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mediator on frustration tolerance between paternal/maternal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in Taichung city, C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of Taiwan we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otal 718 effectiv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via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the instruments included Attachment to Father Scale, Attachment to Mother Scale, Frustration tolerance of Children Scale and Behavior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Scale. Collected data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good, they trust, communicate, share and be close.. 2.. The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owned above-average, approximately good degree on academic and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tolerance.. 3.. There were rare relational aggression from senior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not critical.. III.

(7)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ting academic/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behavior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ternal/maternal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ting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behavior of relational aggression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seni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ating paternal/maternal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interpersonal frustration tolerance..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bu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among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7.. In modification indices of model, in model one, there were direct effects on paternal attachment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to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partially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ternal attachment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model two, there were direct effects on maternal attachment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to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frustration tolerance partially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attachment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future researche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school counselors.. Keyword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 Frustration Tolerance, Relational Aggression. IV.

(8)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次……………………………………………………………………VII 圖次……………………………………………………………………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7.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依附關係與相關研究…………………………………………………11. 第二節. 挫折容忍力與相關研究………………………………………………25. 第三節. 關係攻擊與相關研究…………………………………………………37. 第四節. 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的相關研究……………………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55. V.

(9) 第三節. 研究工具……………………………………………………………..…56. 第四節. 實施程序………………………………………...…………………...…7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7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75. 第一節.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現況………………75. 第二節.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差異分析…………79. 第三節.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相關分析…………91. 第四節.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9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7.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研究建議………………………………………………...................110. 參考文獻………………………………………………………………117 壹、中文部分…………………………………………………….………………..117 貳、英文部分………………………………………….…………………………125. 附錄……………………………………………………………………135 附錄一. 國小學童生活經驗問卷………………………………….……………135. 附錄二. 父母依附量表使用同意書……………………………….……………141. 附錄三. 兒童挫折容忍力量表使用同意書…………………………….………142. 附錄四. 關係攻擊行為量表修改暨使用同意書…………………………………143. VI.

(10) 表次. 表 2-1. 國內學者對依附之定義…………………………………………………12. 表 2-2. 國外學者對依附之定義…………………………………………………14. 表 2-3. 失敗的因素與其對失敗反應的預測……………………………………30. 表 3-1. 父親、母親依附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58. 表 3-2. 兒童挫折容忍力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62. 表 3-3. 關係攻擊預試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66. 表 3-4. 關係攻擊量表各因素下之題目表………………………………………67. 表 3-5. 關係攻擊行為量表之因素、觀察變項之內在結構適配度摘要表……68. 表 4-1.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描述統計摘要表…………………………………76. 表 4-2. 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描述統計摘要表………………………………77. 表 4-3. 高年級學童關係攻擊描述統計摘要表…………………………………78. 表 4-4.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依附關係之差異分析…………………79. 表 4-5.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父親依附關係與母親依附關係之差異分析…80. 表 4-6.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依附關係之差異分析…………………81. 表 4-7.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依附關係之差異分析………………………81. 表 4-8.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挫折容忍力之差異分析………………82. 表 4-9.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挫折容忍力之差異分析……………………83. 表 4-10.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挫折容忍力之差異分析………………84. 表 4-11.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挫折容忍力之差異分析……………………85. 表 4-12.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關係攻擊之差異分析…………………86. 表 4-13.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關係攻擊各層面之差異分析………………86. 表 4-14.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關係攻擊之差異分析…………………87. 表 4-15.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關係攻擊各層面之差異分析………………88. VII.

(11) 表 4-16.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係數差異性考驗摘要……91. 表 4-17. 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之相關係數差異性考驗摘要………93. 表 4-18. 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相關係數差異性考驗摘要……94. 表 4-19. 觀察變項之平均數、標準差、偏態與峰度一覽表……………………97. 表 4-20. 研究結構之測量模式適配度檢定值摘要表……………………………98. 表 4-21. 修正後研究模式之參數估計摘要表……………………………………99. 表 4-22. 修正後之整體模式適配度檢定值摘要表………………………………99. 表 4-23. 修正後研究模式之內在適配度摘要表………………………………102. 表 4-24. 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對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各項效果摘要表…103. VIII.

(12) 圖次. 圖 2-1. 內在運作模式……………………………………………………………17. 圖 2-2. 依附策略的控制理論分析………………………………………………19. 圖 2-3. 成人依附模式的類型……………………………………………………21. 圖 2-4. 挫折不能容忍信念的多向度模式………………………………………32. 圖 2-5. 兒童社會適應的社會訊息處理模式……………………………………42. 圖 2-6. 研究假設概念模式一……………………………………………………51. 圖 2-7. 研究假設概念模式二……………………………………………………51. 圖 3-1. 本研究架構………………………………………………………………53. 圖 3-2. 父親依附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59. 圖 3-3. 母親依附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60. 圖 3-4. 兒童挫折容忍力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64. 圖 3-5. 關係攻擊行為量表之驗證性因素分析…………………………………69. 圖 3-6. 本研究流程………………………………………………………………72. 圖 4-1. 研究模式一修正後之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100. 圖 4-2. 研究模式二修正後之結構方程模式路徑分析…………………………101. I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行為之相關。 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 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近年來,校園中的霸凌事件頻傳,不僅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也不斷引發教 育改革的聲浪,更是令教師和輔導人員疲於奔命。魏麗敏與黃德祥(2003)指出 霸凌行為是具優勢的個人或團體,重複且持續的對弱勢的一方,採言語或肢體等 不同方式,進行身心上的壓榨與迫害,造成他人身心傷害的攻擊行為;而攻擊的 形式不外乎肢體上的挑釁與衝突、言語上的嘲諷與侮辱以及關係上的孤立與排擠 等。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05)的調查報告顯示,校園中最令兒童感到困擾的問 題是同儕關係,有超過六成的學童,表示曾經有過被排擠或嘲笑的經驗;兒童福 利聯盟(2011)進一步調查校園霸凌的方式,發現目前校園霸凌的種類中,以關 係霸凌為最多,比例高達七成七(76.7%) ,具體的行為包括不理他,跟他保持距 離(67.9%)、故意講八卦散佈謠言,破壞他的人際關係(37.6%)。 Crick 與 Grotpeter(1995)將此種透過人際關係的操弄,企圖傷害對方社交 地位的攻擊形式稱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使用的手段包含沉默威 脅、社交排除、謠言中傷、脅迫終止友誼等(Young, Nelson, Hottle, Warburton & Young, 2011);其中,散播謠言、孤立對方或社交排除的攻擊方式,由於較不容 易被直接觀察到具體的傷害,經常被忽略,所以造成的心理創傷也相對的提高(程 景琳,2009);兒童福利聯盟(2005)報告也指出,遭受到關係攻擊的兒童,在. 1.

(14) 心理上會產生無助、沮喪的情緒、在人際上產生疏離感,並且在行為上較為退縮。 Kawabata 與 Crick(2013)針對亞裔與歐裔的美國小孩所做的研究中,發現學 童的內化適應問題與遭受同儕拒絕有顯著的相關;換言之,經驗同儕拒絕的學童 有較多心理適應的失衡,可見關係攻擊與兒童的人際關係、同儕拒絕、負向情緒、 行為問題有關。而遭受關係攻擊的受害兒童較容易出現自卑、低自我價值、焦慮、 憂鬱、不安全感、退縮、孤獨等情緒(林淑菁,2005;張素秋,2008;張晴琇, 2012;蔡慧苓,2006);加害者在攻擊事件中雖是採取主動操弄關係的角色,但 卻容易有心理孤單、疏離、感到被拒絕或自覺不好的感受,嚴重者還會出現偏差 行為等問題(Bowie, 2007;Mckay, 2003;Miller & Vaillancourt, 2007);Dukes、 Stein 與 Zane(2010)的研究指出青少年間的關係攻擊甚至比肢體霸凌更能預測 攜帶武器的偏差行為。由上述可知,關係攻擊在校園中確實存在,而參與關係攻 擊事件的學童,不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在身心上皆遭受某種程度的傷害,足以 見得關係攻擊對學童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大大的提高了兒童心理創傷的可能 性,若學童能與同儕建立良好的互動,採用正確的方式平和的解決人際間的衝 突,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必定有所裨益。因此,本研究期望了解學童間關係攻擊的 現況,並對關係攻擊的相關因素做深入的探討。 Williams 與 Kennedy(2012)研究發現學童的關係攻擊行為與不安全型依附 有顯著關聯,當女童和媽媽有較高的依附焦慮,而男童和爸爸有較高的依附焦慮 時,會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Saner 與 Ellickson(1996)研究亦指出子女的攻 擊行為與父母缺乏情感交流與支持的管教方式具有顯著的相關;Craig、David、 Clyde、Susanne 與 Mary(1998)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論,當母親採取高壓管教, 而父親採行較少責任管教時,男童明顯有較多的外顯攻擊與關係攻擊行為。孩童 從呱呱墜地之後,便非常仰賴照顧者的撫育行為,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情感 的連結與回應方式稱為依附(attachment) ;依附的概念最早由 Bowlby 提出,他 認為當嬰幼兒與照顧者之間,情感連結的經驗一旦建立,會形成個體內在運作的 基模,對個人的認知發展、情感知覺及行為產生深切影響,並延續到與他人的互. 2.

(15) 動關係上(引自洪蘭譯,1997);此種內在運作基模,會持續在個體的生命歷程 中發揮影響力,更是個體日後人際互動品質的基礎(Goldsmith, 2010) ;Jacobson 與 Willie(1986)指出親子間的依附品質,影響著兒童的與同儕間的互動方式, 安全依附的兒童較能與同儕維持和諧且合群的關係,有較正向且穩定的人際往 來;Lieberman、Doyle 與 Markiewicz(1999)研究也發現學童和父母的依附關 係,與其友誼品質存在相關;Michiels、Grietens、Onghena 與 Kuppens(2008) 更認為依附理論為父母教養與關係攻擊提供了理論性架構,依附與關係攻擊兩者 都是關係構念,且不安全依附與外顯的攻擊行為已被確立為是有其關聯性,以此 為前提,嘗試提出父母教養透過依附關係影響關係攻擊的架構;因此,兒童的在 人際互動上的發展,與早期家庭經驗息息相關。由上述可知,學童之依附關係與 人際衝突有顯著的負相關,表示個體與父母之間良好的依附品質能有效預測學童 和朋友間的低衝突,本研究欲針對高年級學童的依附關係做進一步的研究,並探 討學童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行為間的關聯。 兒童福利聯盟(2004)在台灣心貧兒現象的觀察報告中,發現有42.5%的學 童遇到挫折時容易放棄、有46.2%的學童感覺生活不快樂、有40.4%的學童自覺 不受歡迎,顯示出目前許多學童有感覺生活空洞,對挫折忍受力低,人際關係不 佳等心靈貧乏的狀況。Brooks 與 Goldstein 認為挫折容忍力是強大的力量,能 讓孩子勇於面對挑戰,克服困難,以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策略解決問題,而愈挫 愈勇的孩子也較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引自馮克芸、陳世欽譯,2003);陳雅慧 (2010)也指出有八成六的國中小教師認為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挫折容忍力,即 心理的堅忍度不足,稍遇不如意,便可能引發學生的挫折感;而個體在受挫後的 反應,大致可分為情緒反應與行為反應兩類,其中行為反應是指個體可能表現出 攻擊行為及防衛動作(吳武典、洪有義,1988),並可能直接針對使自己受挫的 對象採取報復性的攻擊行為(李海洲、邊和平,1995) 。Crick 與 Grotpeter(1995) 指出具關係攻擊傾向的兒童與一般的兒童相比,較容易將人際互動情境中,曖昧 模糊的線索做敵意歸因,進而產生挫折;Knaus(2006)指出低挫折容忍力傾向. 3.

(16) 的個體,在國小學童的行為表徵上,容易出現與同儕爭吵、暴力、採取報復性排 擠等狀況;Mahon 與 Yarcheski(2006)針對青少年的研究中發現,低挫折容忍 力和特質生氣、情境生氣與敵意有中等程度的相關;吳俊緯(2010)的研究發現, 具外控傾向人格特質的個體,由於在關係中自我調適能力較低,當遭遇人際互動 挫折時,便容易出現憤怒情緒和敵意態度,而展現出較多的關係性攻擊;徐慎怡 (2008)的研究也指出,挫折容忍力中挫折後情感反應向度與具敵意的攻擊有顯 著的關聯路徑,表示挫折容忍力愈低的學童,與人互動時,對人的敵意與攻擊傾 向愈高;也就是說,個體的挫折傾向與關係攻擊行為間有關聯,並且能顯著的預 測回應式的關係攻擊(Dane & Marini, 2014) 。由此可見學童挫折容忍力之高低, 在其人際互動線索的詮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於學童將採取何種行為與同 儕的互動,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故本研究欲針對學童的挫折容忍力做進一 步的探究,並嘗試探討與學童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行為間的關聯。 此外,曾玲娟(2009)認為適度的挫折教育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心理彈性 (resilience),使個體能夠在逆境中擁有恢復的能力,並能夠有效的處理壓力情 境,戰勝困境,此能力即為本研究中所指的挫折容忍力;而依附風格、父母教養 方式與家庭氣氛即是影響挫折容忍力的關鍵因素,良好穩定的依附品質是發展挫 折容忍力的內部保護因子,當個體具備面對挫折的能力,自然可以在人際交往、 問題解決與情緒調節上有良好正向的展現(曾玲娟,2009);李董平、張衛、李 丹黎、王豔輝與甄霜菊(2012)的研究也指出,個體氣質向度中的憤怒挫折,在 父母教養與直接、間接攻擊行為間具有中介效果,換句話說,憤怒挫折情緒的展 現,對於個體是否具有攻擊行為,是ㄧ項重要的影響因素;綜上所述,研究者認 為,挫折容忍力在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之間,具有影響性的關聯路徑,因此,探 討挫折容忍力在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行為間的中介作用,是研究者關切的重點之 一。 有關性別與研究變項的文獻中,Bowie(2007)指出從學齡前期到青少年階 段,對許多女孩來說,某種程度的關係攻擊行為似乎是面對人際衝突的正常反. 4.

(17) 應;Crick 與 Grotpeter(1995)也指出在三至六年級的學童中,女孩間的關係攻 擊行為顯著高於男孩;Kistner、Counts-Allan、Dunkel、Drew、David-Ferdon 與 Lopez(2010)的研究也指出女孩比男孩有較頻繁的關係攻擊行為;王明傳與雷 庚玲(2008)表示在關係攻擊事件中,女性比男性感到較大的困擾,對心理產生 的影響也較男性明顯。在依附關係上、陳彤羚(2007)和許舒雅(2008)的研究 皆發現依附關係存在著性別上的差異,女童在整體依附關係上顯著的優於男童, 顯示出女生與依附對象建立的依附品質較為穩定正向;Diener、Isabella、Behunin 與 Wong(2008)表示女孩與母親建立的依附關係優於男孩,而男孩與父親的依 附品質則優於女孩,也就是說,相同性別組合的親子,所建立的依附關係品質較 佳。而在挫折容忍力方面,賴靜如(2011)研究發現男生在受挫後的情緒調適能 力,顯著的優於女生;谷宗芸(2007)亦發現男童在學業受挫後的情緒感受上較 女生正向;但女童在受挫後的行動則較男童積極。由上述可知,在依附關係、挫 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的變項上,皆存在著性別的差異,故研究者欲將性別納入背 景變項中,探討與研究變項之間的關係。 另一個經常被研究者納入背景變項中探討的因素則為年級, Björkqvist (1994)指出個體的關係攻擊行為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更頻繁的出現,並且會在青 春期時達到巔峰;Galen 與 Underwood(1997)也表示關係攻擊行為的發生與年 齡有關,在青少年前期,生理年齡愈成熟的個體愈容易對同儕展現出關係攻擊行 為;Kistner 等人(2010)研究中亦指出在愈高年級的女孩,有愈多的關係攻擊 行為,顯示出關係攻擊在不同年級上存在的差異。在依附關係上,陳彤羚(2007) 研究表示年級在依附關係存在著差異,五年級學童與父母的依附關係較六年級為 佳;吳佩靜(2010)的研究亦呈現出年級在依附關係上具有差異;在挫折容忍力 方面上,賴靜如(2011)研究發現五年級學童的挫折容忍力優於六年級學童,顯 示出在挫折容忍力上存有年級的差異;Clifford(1988)研究中亦發現四年級學 童在遭受挫折後,比高年級的學童有較積極的行動,並認為學童的挫折容忍力受 到年齡的影響而有下降的趨勢;然而,徐慎怡(2008)、廖純雅(2006)的研究. 5.

(18) 則皆指出學童的年齡差距在挫折容忍力上並未造成顯著的差異。簡言之,上述的 研究指出年級在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變項上是否存在差異,研究結 果仍然未具有一致論見,故研究者認為有必要將年級因素納入背景變項中,做進 一步的了解與探討。 研究者身為國小教育人員,擔任導師與從事輔導工作的實務觀察中,發現學 生之間經常有小團體的出現,或以威脅斷交的方式去排擠同學,而衍生出許多的 問題,顯見人際上的相處是多數學童在校生活的困擾之一。而學童處理人際困擾 的方式,通常與原生家庭成員的互動經驗有關,再加上學童面對困難的忍受程度 也影響著其所採取的行動。由於高年級學童與同儕的互動內涵,對其身心發展扮 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更是其人格養成與情緒穩定發展的基礎,學童若能與同儕建 立良好的互動,在人際交往有正確的知能與行動,獲取成功經驗,才得以延續經 驗,遷移到日後的關係中,與人建立良善溫暖的互動回應。綜合上述,研究者希 望深入瞭解學童關係攻擊的經驗,並探討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間 相互影響的關聯性,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教育輔導實務工作者擬定方 案或從事輔導工作之參考。.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為了深入瞭解國小學童在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 係攻擊的現況與關聯性,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 探討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的現況。 二、 探討不同性別、年級兩個背景變項之高年級學童在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 與關係攻擊的差異情形。 三、 探討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三者間的關係。 四、 探討高年級學童的依附關係與挫折容忍力是否對關係攻擊具有預測力。 五、 探討高年級學童的挫折容忍力在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間之中介效果。. 6.

(19) 六、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教育單位、諮商輔導實務工作者與未 來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壹、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及目的,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 高年級學童在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現況為何? 二、 不同性別與年級的高年級學童在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差異 情形如何? 三、 高年級學童之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三者間相互的關係為何? 四、 高年級學童之依附關係與挫折容忍力對關係攻擊的預測力為何? 五、 高年級學童之挫折容忍力在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間之中介效果為何?. 貳、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的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高年級學童在依附關係上有差異。 1-1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依附關係有差異。 1-2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父親依附關係有差異。 1-3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母親依附關係有差異。 1-4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依附關係有差異。 1-5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父親依附關係有差異。 1-6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母親依附關係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高年級學童在挫折容忍力上有差異。 2-1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挫折容忍力上有差異。. 7.

(20) 2-2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學業挫折容忍力上有差異。 2-3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人際挫折容忍力上有差異。 2-4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挫折容忍力上有差異。 2-5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學業挫折容忍力上有差異。 2-6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人際挫折容忍力上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之高年級學童在關係攻擊上有差異。 3-1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關係攻擊行為上有差異。 3-2 不同性別之高年級學童在關係攻擊行為上有差異。 3-3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整體關係攻擊行為上有差異。 3-4 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關係攻擊行為上有差異。 假設四、高年級學童之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三者相互間具有 顯著相關。 4-1 高年級學童之父母依附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4-2 高年級學童之父母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之間具有顯著負相關。 4-3 高年級學童之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間具有顯著負相關。 假設五、高年級學童之依附關係與挫折容忍力對關係攻擊具有預測作用。 假設六、高年級學童之挫折容忍力在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間具有中介效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相關的重要名詞,分別界定如下。. 壹、高年級學童(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高年級學童是指介於10歲至12歲,就讀於臺灣地區公私立國民小學五、六年 級之學童。而本研究所稱之高年級學童,是指臺灣中部地區(臺中市、彰化縣、. 8.

(21) 南投縣),一O二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普通班五、六年級之在學學生。. 貳、依附關係(attachment relationship) 依附關係是指嬰兒與依附對象之間所建立的情感連結與情感回應方式,是一 種雙向、穩定且持久的關係傾向。本研究採用孫淑琴(1998)所修訂的父母依附 量表所得的分數,作為依附關係的指標,受試者在各分量表的總分愈高,即表示 與此依附對象的依附關係品質愈好。. 參、挫折容忍力(frustration tolerance) 挫折容忍力是指個體遭受到困境或目標受阻時,能有效處理情緒壓力,持續 面對現實,勇於接受挑戰,嘗試解決問題的心理能力。本研究採用谷宗芸 (2007) 修訂的兒童挫折容忍力量表所得分數,所得分數愈高者,表受試者在此向度上的 挫折容忍力愈高。各分量表的總分愈高,即表示受試者在此方面忍受挫折的限度 愈高。. 肆、關係攻擊 關係攻擊行為是指個體有意圖的操弄人際關係,並以社會排除和散布謠言的 方式,達到傷害他人心理之行為。本研究在關係攻擊行為上採用張素秋(2008) 所編製關係攻擊行為量表所得之分數,受試者得分愈高,表示愈有關係攻擊行為 之傾向。.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探討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關係。以下. 9.

(22) 將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研究者因個人之人力、時間、經費等客觀因素之限制,在研究對象上僅以就 讀於中部地區(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一 O 二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之高年級 學童為樣本母群體進行抽樣。. 貳、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根據學生自陳經驗調查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依附關 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之情形,學童填答時可能受當時外在環境等隨機因素 之干擾,或基於心理防衛或是社會期待而影響答案之真實性,造成不可避免之誤 差。. 參、研究變項的限制 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討高年級學童在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三變項 間的關係。然而關係攻擊所涉及之範圍極廣,影響關係攻擊的相關變項眾多且複 雜,本研究所界定之層面仍有不足,如學童之同理心、內外控傾向、社交技巧、 意圖歸因、及人際衝突因應策略等,皆可能對關係攻擊具有影響力,可納入未來 研究之探討。. 10.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探討與本研究變項有關之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全章共分為四 節,第一節為依附關係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挫折容忍力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 關係攻擊與相關研究,第四節為三變項間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依附關係與相關研究. 依附理論是探討個體與他人互動的情感關係,是解釋社會與人格發展之重要 模式。本節先闡述依附的定義與特性,接著再介紹依附關係的理論基礎與類型, 最後針對依附關係的相關研究之現況加以探討。. 壹、依附的定義與特性 一、依附的定義 依附的概念最早由 John Bowlby 於1958年從動物行為學的觀點提出,用來 說明嬰幼兒和其母親之間的聯繫,最初是指個體(或動物)幼年時期,在塑造出 另一特定獨立個體時,所產生的情感聯繫。而依附並不限於未成熟或無行為能力 的個體,而是會持續發生於任何年齡層,並且會因對象的不同,具有區辨性與特 定性(引自Tracy, Lamb & Ainsworth, 1967) 。Ainsworth(1979)認為依附行為是 一動態歷程,當嬰幼兒處於不安或苦惱時,會以哭泣或眼睛尋找的方式,發出渴 望與照顧者親近的訊息,此時,主要照顧者若能回應嬰幼兒的依附需求,個體會 因獲得安全而感受到被尊重與被愛;Holmes(1993)表示依附是個體與特定對象 之間,親近的任何形式之行為,包含所建立的關係程度和品質;張春興(2005) 指出依附是人際間彼此相互親近的傾向,當個體與其欲親近的對象相互靠近產生 情感交流時,會獲得滿足與安全感;黃秀惠(2004)指出依附是一種本能行為,. 11.

(24) 是個體為了生存及保有安全感,對他人尋求互動回應的行為。而此種行為通常發 生於母親與子女之間,因相互親近的行為所產生的情感鍵結,會使雙方更緊密的 連結在一起(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依附情感的鍵結有利於嬰兒的 生存,透過密切的情感回應,嬰兒對母親與環境會產生信任感(蘇建文、黃迺毓, 1993);而此情感連結產生的關係,更可以使個體滿足心理、生理需求及安全感 與愛的隸屬,更是個體人格發展中自我概念、社會能力與行為模式的重要依據(郭 啟瑞,2005) ;蘇建文(2008)指出依附是一種情感關係,使雙方產生緊密連結, 而依附行為則是與依附對象渴望親近的行為表現,依附行為具有四項特徵:嬰兒 會主動地親近特定對象;特定對象離開時,嬰兒對分離會產生焦慮;特定對象再 次出現時,嬰兒會顯得開心雀躍;嬰兒會刻意關注特定對象的活動。國內外有許 多學者,針對依附加以詮釋,以下就各學者對依附的定義加以整理。 表2-1 國內學者對依附之定義 研究者. 年份. 定義. 莊麗雯. 2002. 依附是孩子為尋求親近及獲得安全感,與照顧 者之間強烈且持久的雙向情感連結。. 林伊莉. 2003. 依附是個體為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及尋求心理 的安全感,主動親近依附對象的傾向,而依附 行為是一種適應環境的生物功能。. 黃秀惠. 2004. 依附是個體為了求生存及保有安全感,對他人 尋求互動回應的本能行為。. 張春興. 2005. 依附是人與人之間,相互親近的傾向,當個體 與其欲親近的對象靠近時,會感覺到滿足與具 有安全感。 (續下頁). 12.

(25) 國內學者對依附之定義(續) 研究者. 年份. 定義. 魏銘相. 2006. 依附是一種原始需求,促使個體表現依附行 為,維持和依附對象的親密接觸,以建立依附 關係。. 陳彤羚. 2007. 依附是嬰幼兒與主要照顧者間的動態互動,具 有持續性、發展性及組織性,個體的依附行為 會隨經驗與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陳靜儀. 2007. 依附是個體在幼年時期對主要照顧者一種特定 而強烈的聯結情感。. 黃曉雯. 2007. 依附是一種促使個體與依附對象產生雙向且緊 密的情感聯結的原始驅力。. 葉合倩. 2007. 依附是嬰幼兒與父母親之間互動回應的動態發 展關係。. 朱伊文. 2008. 依附受原始驅力所驅使,是個體藉由依附行為 對特定對象所形成的親近傾向。. 林慧貞. 2008. 依附是促使個體與照顧者產生情感連結的原始 驅力,是一種具有發展性及組織性,持久且堅 固的關係。. 蘇建文. 2008. 依附是嬰幼兒依賴父母親的靠近,擔心父母親 離開的情形。. 王建雅. 2010. 依附是個體與其親代的互動後,交織於內在心 理建構的人際互動模式。. 白嘉玲. 2010. 依附是指人與人之間持久且穩定的情感傾向。 (續下頁). 13.

(26) 國內學者對依附之定義(續) 研究者. 年份. 定義. 林佩諭. 2012. 依附是個體為尋求安全感及滿足需求,對特定 對象形成的情感連結。. 顏世華. 2012. 依附是個體為滿足生理與情感需求,獲取安全 感與親密感,和特定對象之間所建立的一種強 烈、互惠且持久的情感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表2-2 國外學者對依附之定義 研究者. 年份. 定義. Tracy, Lamb &. 1967. 依附是個體在幼年時期,形塑另一特定獨立個 體時,所產生的情感連結。. Ainsworth Armsden &. 1987. 感鍵。. Greenberg Paterson &. 1988. 依附是一種原始驅力,促使個體表現出依附行 為,吸引依附對象靠近,持續提供照顧與親近。. Moran Holmes. 依附是人與人之間一種堅固、強烈而持久的情. 1993. 依附是個體與特定對象之間,為獲得與保持親 近,所建立的關係程度與品質。. Lopez. 1995. 依附是個體為了獲取安全感與親近,對特定對 象一種強烈且持久的情感聯繫。. McLeod. 2009. 依附是一種連結個人與他人,跨越時間與空 間,深切且持久的情感聯繫。. Peluso, Peluso, Buckner, Kern &. 2009. 依附是嬰幼兒與一或兩個照顧者間,所形成的 親密而強烈的情感關係。. Curlette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14.

(27)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依附是個體為尋求親近與心理安全,和特定對象間所 建立的一種雙向情感連結,發展於個體的嬰幼兒時期與其主要照顧者間的互動回 應,具有發展性與組織性,會延續到個體的生命全期,持續在人際互動模式中產 生影響。 二、依附關係的特性 Weiss ( 1991 ) 指 出 兒 童 時 期 的 依 附 關 係 具 有 下 列 特 性 : 1. 尋 求 親 近 (proximity-seeking):向依附對象尋求距離的靠近與肢體上的接觸;2.安全堡壘 (secure base) :依附對象是兒童獲取舒適與安全感的來源;3.抗議分離(sepration protest):兒童會反抗與依附對象的分離;4.威脅喚起依附需求(elicitation by threat):當感受到威脅,兒童會向依附對象尋求保護;5.依附的特定性(specificity of attachment ) :依附對象具有特定性,能提供他人無法給予的安全感;6.無法由 意識控制(accessibilty to conscious control ):儘管已辨識依附對象的不在或死 亡,依附的情感仍會持續;7.執著(sistence ):依附在缺乏增強或不曾獲得下, 兒童仍會執著於渴望獲得;8.對經驗感覺遲鈍(insensitive to experience):即使 過去是受到忽略或虐待的,仍會經常維持能與依附對象有安全感的連結。 Ainsworth(1989)認為當嬰幼兒與依附對象建立起情感連結之後,會希望 時常與此對象互動,以維持生理的基本需求與親密感的滿足,並認為對方是重要 且不可取代的;Panfile 與 Laible(2012)亦指出依附關係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 相當重要,當主要照顧者能及時提供有效與敏感的回應,滿足嬰幼兒的需求時, 個體能發展出對世界的瞭解與信任;Ainsworth 與 Bowlby(1991)表示依附關 係不僅只發生在嬰兒期,而是存在於個體的生命歷程中,透過與重要他人的互動 經驗,會延續到其他的人際關係上。Toni、 Hiroko 與 Keiko(2004)亦指出依附 關係在兒童早期便會擴展到母親以外的對象,如父親、祖父母,從兒童後期到成 人期,更會擴展到同儕、朋友與配偶上,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同事與孫子間,是 一種生命全期的發展歷程;王建雅(2010)認為依附關係來自於個體綜合親子之 間互動模式的反映,與心理建構的產物,會隨著個體的成長與發展,擴展到手足、. 15.

(28) 同儕、人際與兩性的關係上;蘇容禾(2007)表示良好的依附關係品質,能滿足 個體對安全感的需求,進而發展出自信與自我價值感,是個體日後人格發展的重 要依據。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依附關係是個體與生俱來是一具有持續性與發展性的 動態歷程,從個體幼年開始發展出尋求人際親密的傾向,會隨著生活經驗的改變 而擴充,建構出一套人際互動情境的架構,影響著個體日後在關係中的感受、互 動與回應,可說是一切人際關係的基礎,因此,依附關係的品質對兒童身心發展 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貳、依附關係之理論基礎 依附理論由 Bowlby 整合了動物行為學、神經機械論、訊息處理歷程、發展 心理學與心理分析論等理論觀點後提出,為了解個體早期的依附經驗,與往後情 緒發展及人際互動模式提供了理論架構(引自Bretherton,1992);Bowlby 認為 嬰幼兒經由與依附對象的互動經驗中,會形成一套內在運作系統( internal working models),此運作系統會統合到個體的人格結構中,導引著個體的行為、 情感與知覺,並延續交織到後期與人互動的情境中(引自Simpson, Winterheld, Rholes & Oriña, 2007)。茲將其要點分述如下。 一、內在運作模式 Bowlby 使用內在運作模式來說明個體在嬰幼兒時期藉由與主要照顧者間 的互動回應,形成了一套對世界、對重要他人與對自我的內在心理表徵(引自 Collins, 1996) 。嬰幼兒會以此運作模式來探索外在環境,並根據主要照顧者對其 需求的回應形成對自己的看法,當照顧者的回應與嬰幼兒的需求一致時,個體會 發展對社會環境與自己有較溫暖正向的看法;反之,當照顧者的回應與嬰幼兒的 需求不一致時,個體會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照顧的,他人是不可信任的(白嘉玲, 2010)。此外,兒童在成長過程,會持續的將與依附對象的互動經驗,納入內在. 16.

(29) 運作模式中,攜帶至往後的社會情境,持續影響著兒童社會化的歷程(蘇建文、 黃迺毓,1993)。 Collins(1996)指出內在運作模式包含下列要點,用以解釋人際互動歷程的 潛在影響:1.自動化的喚起與依附有關的記憶,包含對事件的評價、對經驗的情 緒,對行為的解讀與情緒反應模式;2.與依附經驗有關,對自我、他人與社會環 境的看法會隨不同的依附類型而有不同的解讀。3.與依附有關的需求,不同依附 類型的個體會發展出不同的依附需求;4.與依附有關的目標與計畫,個體會根據 內在運作模式評估所經驗到的互動歷程,而採取相對應的行為。其運作模式如圖 2-1所示。 認知反應. 過去依附經驗的 運作模式. 行為反應. 情緒反應. 圖2-1 內在運作模式 資料來源:翻譯自“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Implications for explana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by N. L. Collins, 1996,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4), 812.. 由此架構發現,內在運作模式的形成是個體以過去的依附經驗為基模,透過 認知與情緒的交互作用,評估所經驗到的互動模式,來決定所要採取的策略,因 此,情緒經驗是運作模式中,過去的依附經驗與行為模式間的重要中介變項。 二、依附策略的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 of attachment strategies) Bowlby 認為嬰幼兒的依附行為是為了達到生存目的與尋求安全感與生俱 來的本能反應,是一種目標調整行為系統(goal-corrected behavior system) (引自. 17.

(30) Collins & Read, 1990) ;Fraley(2010)亦認為嬰幼兒的依附行為,是為了達到生 存目的之本能反應,如哭泣,是避免與主要照顧者分開,期望照顧者的持續提供 照 育 , 而 能 夠 成 功 維 持 依 附 關 係 的 嬰 兒 會 比 較 容 易 生 存 。 Kobak 、 Cole 、 Ferenz-Gillies、Fleming 與 Gamble(1993)指出依附理論說明了親子間的互動 模式,是日後兒童人格自我調節的重要因子。當個體認為環境是安全無虞時,會 則將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並自在的探索環境;反之,當兒童意識到對依附 對象需求的可得性與現實情境不一致時,則會激發依附行為的調整策略,以減少 不一致。茲將此調整策略的要點分述如下(Kobak et al., 1993)。 (一)初級策略(primary strategy) 當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預期到照顧者有效的反應時,個體會積極主動的與依 附對象接觸,此種行為有效的減少了依附的不一致,並能使個體自在的轉移注意 表現出對環境的探索行為,稱為初級策略,僅會出現在個體與依附對象建立安全 的依附關係時。 (二)次級策略(secondary strategy) 次級策略發生於當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預期依附對象不會有敏覺的反應 時,個體不僅會持續關注依附對象的可得性,更會發展出替代策略以調節依附行 為。此次級策略可分為不激發策略(deactivation strategy)與過度激發策略 (hyperactivation strategy)。前者是指當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預期會遭受到依附 對象的拒絕時,會轉移注意力或限制自己對依附對象尋求親密,以減少依附關係 對自己的重要性;後者則是當個體預測依附對象將會出現不一致的行為時,個體 會減少對環境的探索,並對依附對象表現出混合著尋求親近與生氣情緒的矛盾行 為,試圖減少不一致。 嬰幼兒與依附對象的互動過程,其依附行為的控制策略如下圖2-2所示。. 18.

(31) 監測依附對象的 可得性(不一致) 是 誇大 依附的訊息 過度警覺. 繼續探索. 試圖減少不一致. 依附對象是否 有所反應 否. 激發強烈行為 是. 是. 自在的探索 並表現依附行 為. 評估內在運作模式 (是否有效) 否 不激發依附系統. 逃避 尋求親密. 轉移對依附 的注意力. 圖2-2 依附策略的控制理論分析 資料來源:翻譯自“Attachment and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mother-teen problem solving: A control theory analysis,” by R. R. Kobak, H. E. Cole, R. Ferenz-Gillies, W. S. Flemin, and W. Gamble, 1993, Child Development, 64, 232.. Kobak 等人(1993)認為嬰幼兒與依附對象的互動歷程中,會藉由初級策略 或次級策略來控制情境,以維持內在認知與現實環境間的平衡,當個體覺察到內 在運作模式的預期與現實情境不符合時,便會啟動此調節的策略系統,以減少不 一致之處。黃瓈箴(2012)表示次級策略是兒童在適應情境上,所採用的短期調 節策略,若長期使用,會容易導致日後在關係建立上產生困難;Kobak 與 Sceery (1988)亦指出採用次級策略的個體,較容易有情緒調節失功能的傾向。. 19.

(32) 綜上所述,嬰幼兒從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回應歷程中,會形成其內在的運作 模式,此運作模式會交織著認知與情緒感受的作用,內化到人格系統中,影響著 個體知覺社會環境,與日後的人際互動關係。而根據依附對象與互動方式的不 同,個體會啟動調節策略來面對不同的互動經驗,以降低內在認知與現實情境間 的差距,以維持心理安定的平衡,滿足自身人際互動的需求。. 參、依附關係的類型 Bowlby 最早的研究將依附分為安全與不安全依附兩種,而Ainsworth、 Blehar、Waters 與 Wall 將依附關係分為安全型依附、逃避型、焦慮-矛盾型等三 種類型(引自Ainsworth, 1979)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則分為安全型、 過度依賴型、拒絕型、害怕型等四種類型,茲分述如下。 一、Ainsworth 對依附的分類 Ainsworth 等人透過陌生情境的測驗,將依附理論付諸於實證研究,在情境 中觀察兒童對陌生人之反應、與母親分離之反應,以及與母親重逢後之行為,將 兒童與照顧者之間依其依附品質的差異,分為安全依附(secure)與不安全依附 ( insecure ), 其 中 , 不 安 全 依 附 包 含 逃 避 型 ( avoidant ) 及 焦 慮 矛 盾 型 (anxiety-ambivalent),茲說明如下(Ainsworth, 1979)。 (一)安全依附 安全依附的孩童將媽媽視為一安全堡壘,因此能在分離前安全的探索環境, 分離時會有焦慮不安的情緒,探索行為隨之減少,重逢後會尋求親近,或主動與 媽媽互動。 (二)逃避依附 逃避型的孩童不會主動尋求和依附對象的親近與互動,面對和主要照顧者的 分離有不悅情緒,但很少哭鬧,重逢時會對母親表現出混合著尋求親密和逃避行 為,或者是忽視他的母親,而把注意力轉向實驗室中的其他玩具。. 20.

(33) (三)焦慮-矛盾依附 此類型的兒童較為依賴,通常較不願意主動探索環境,和媽媽分離前就相當 焦慮,對於分離有極度的痛苦、不安,但在與母親重逢時卻又表現出矛盾的情緒, 一方面尋求與母親親近,一方面又對母親表現出生氣、憤怒的情緒,拒絕與母親 接觸。 二、Bartholomew 與 Horowitz 的分類 Bartholomew 與 Horowitz(1991)根據 Bowlby 的內在運作模式,將自我與 他人的內在運作系統分為正向與負向,發展出四種依附類型,用來解釋個體的內 在運作模式如何影響兒童日後的人際互動,如圖2-3所示。針對四種類型茲說明 如下(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1997;陳彤羚,2007;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內. 在. 自. 我. 模. 式. (依賴傾向). 正. 內 在. (. 正 (. 他逃 避. 向. (高). 安全型. 焦慮型. 在親密關係與自主間. 執著於. 皆感到舒適. 關係的維持. 排除型. 逃避型. 拒絕親密關係 反抗依賴. 害怕親密關係 逃避社交. 高. 向. ). 式. (. ). 模. 負. 向. (低). 傾. 人向. 負. ). 低. 向. 圖2-3 成人依附模式的類型 資料來源:翻譯自“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by K. Bartholomew and L. M. Horowitz, 1991,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1, 227.. 21.

(34) (一)安全型(secure) 安全型的個體與他人互動傾向於低焦慮、低逃避的態度,皆以正向模式看待 自己與他人,覺得自己是可愛、有價值的,並認為他人是善意、可信賴與接納的, 能自在的與他人相處時,能信任及坦誠,在親密關係中也能保有自主的完整性。 (二)焦慮型(preoccupied) 焦慮型的個體與他人互動傾向於高焦慮、低逃避的態度,認為他人比自己積 極正向,具有低自我價值感,在關係上十分依賴,時常過度關注依附的對象,抑 制個體的自主性,極度渴望親密關係,在關係中仰賴他人的接納與認同來自我肯 定。 (三)排除型(dismissing) 排除型的個體與他人互動傾向於低焦慮、高逃避的態度,對自己有積極正向 的看法,具有高自我價值感,重視自我的獨立感,對待他人持負向看法,認為他 人是無價值或不可信任的,不喜歡依賴別人與被依賴,逃避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以維持自我的獨立性,壓抑對痛苦的覺察與尋求親密支持的意圖。 (四)逃避型(fearful) 逃避型的個體與他人互動傾向於高焦慮、高逃避的態度,對自我及他人皆持 負面看法,具有低自我價值感,認為自我不值得被愛、他人也不可信賴,渴望與 人建立親密關係,卻又害怕遭受到他人之拒絕,故在關係中維持冷淡與疏離,傾 向於自我中心與孤立,以避免遭受到拒絕而受傷。 綜上所述,在依附關係中形成安全依附的個體,對自己及環境皆擁有較正向 的預期與評價,發展出能順利適應環境的能力;反之,不安全依附的個體,在人 際互動經驗中,因未能滿足親密與安全感的需求,會展現出較多的焦慮與防衛, 太過關注自己或他人,認為自己或他人不值得被關愛,對關係採取焦慮、逃避或 拒絕的態度去回應,因而在親密關係中會較常經驗到挫折。 Armsden 與 Greenberg(1987)根據 Bowlby 的依附理論編製父母與同儕依 附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測量青少年對父母、同. 22.

(35) 儕信任的正向情感/認知經驗,以及生氣、絕望的負向情感/認知經驗,分為父母 依附與同儕依附兩個分量表,分量表下皆包含信任、溝通與疏離三個因素;信任 是指依附對象對我的了解與尊重;溝通是指和依附對象間口語溝通的程度與品 質;疏離則是指與依附對象間疏遠隔離的情感。楊芳彰(1997)將之改編為適用 於國小六年級學童的依附關係,孫淑琴(1998)再增修其中同儕依附分量表的題 目,修訂後之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有多位研究者採用(徐晉偉,2008;郭啟瑞, 2005;葉合倩,2007),是一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之量表;而本研究關注高年級 學童與父母的依附關係,故採用孫淑琴(1998)修訂之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中的 父親與母親依附分量表,來進行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之評量。. 肆、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一、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之現況 朱伊文(2008)針對高年級學童進行依附關係的測量,研究結果發現整體學 童的依附關係每題平均數為 3.00 分,屬於經常這樣;各分量表的平均數分別為 爸爸依附是 2.73 分,介於經常這樣與有時這樣之間;媽媽依附是 3.16 分,介 於都是這樣與經常這樣之間;換言之,高年級學童在父母依附關係的品質,以媽 媽依附平均得分最高,其次是爸爸依附。陳彤羚(2007)針對1090名學童為研究 對象,發現在不同對象的依附關係品質上,依序是媽媽依附、同儕依附與爸爸依 附,整體學童的依附關係每題得分平均2.74分,大於中間值,屬於中等偏正向的 程度。郭啟瑞(2005)調查四、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之現況,發現整體學童之依 附關係品質大致良好,在不同的依附對象上之依附關係由高至低依序是母親依 附、同儕依附與父親依附;而顏世華(2012)的研究亦發現學童整體的依附關係 均為中等偏正向之程度,在不同對象上的依附關係高低依序是對母親依附、對學 校朋友依附、對父親依附、對班導師依附與對兄弟姊妹依附。 朱伊文以父母依附關係量表為工具,測量四至六年級學童的依附關係,發現. 23.

(36) 與父母依附關係的向度上,信任與溝通平均得分為 3.55 分,高於中間值 3.00 分,疏離平均得分為 1.78 分,低於中間值 3.00 分;孫淑琴(1998)的研究亦 指出在整體學童的依附關係上由高志低依序是母親依附、同儕依附與父親依附, 而在依附的向度上則是信任得分最高、溝通次之、疏離得分最低,顯示出學童之 整體依附關係品質良好。 綜上所述,目前高年級學童之整體依附關係品質為中等偏良好之程度,而在 依附對象上,顯示出與母親依附是目前國小學童最重要的依附關係,其次是同儕 依附關係與父親依附關係。 二、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和性別之相關研究 而在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之性別差異的研究上,朱伊文(2008)以高年級學 童為樣本的研究中發現,對不同依附對象的依附關係存在著性別上的差異;在爸 爸依附、媽媽依附與同儕依附上皆達顯著差異,且女生優於男生;許舒雅(2008) 的研究中發現,女童在父親依附與母親依附的依附關係上,皆顯著的優於男童; 陳彤羚(2007)的研究同樣發現女童在媽媽依附、同儕依附與整體依附關係上皆 顯著高於男童;而在爸爸依附上的性別差異則未達顯著;而黃曉雯(2007)的研 究結果則呈現出性別在父親依附與母親依附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Coleman (2003)、呂秋桂(2005)、陳靜儀(2007)、黃秀慧(2004)、郭啟瑞(2005)、 楊芳彰(1997)、顏世華(2012)及賴怡君(2002)的研究也同樣發現性別在依 附關係上的差異未達顯著。吳佩靜(2010)以四至六年級學童為樣本,研究結果 發現,性別在父母依附關係的構面上存在著顯著差異,其中,女生在信任與溝通 的構面上高於男生,而在疏離構面上則低於男生。 Diener 等人(2008)以一、三、四年級的學童為樣本,結果發現女孩與母親 的依附關係優於男孩,而男孩與父親的依附則優於女孩;Feldman(2003)的研 究結果也顯示出,男孩與父親的依附關係顯著優於女孩,顯示性別相同的親子組 合之依附關係,會優於不同親子性別組合的依附關係;此外,Lieberman(1995) 的研究中發現,依附關係在學童性別上的差異會隨著受試者年齡的增加而產生變. 24.

(37) 化:9 到 11 歲的女孩在父母依附關係的知覺上並無差異,但在 12 歲至 14 歲的 女孩上,所知覺到的母親依附則優於和父親的依附,此研究顯示出性別在依附關 係上的差異,會隨年齡的增長而有變化。 三、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和年級之相關研究 在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之年級差異的研究上,陳彤羚(2007)以國小高年級 學童為對象進行研究,發現不同年級在依附關係上的表現有顯著差異:在整體依 附關係上,五年級學童高於六年級;在父親與母親依附關係上,五年級學童高於 六年級;吳佩靜(2010)以四至六年級學童為對象,研究結果亦發現四年級學童 在父母依附的溝通與疏離向度上的得分,顯著的高於六年級學童。而顏世華 (2012)的研究中,僅發現四年級學童對同學的依附關係高於六年級學童,其他 對象的依附在年級上的差異皆未達顯著;朱伊文(2008)、葉合倩(2007)與郭 啟瑞(2005)的研究中,皆發現不同年級的學童在依附關係上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從文獻上可發現,學童與父母依附關係在性別與年級上的差異,在實證研究 上尚未有一致的定論,因此,本研究以高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將性別與年級因 素納入背景變項中,探討不同性別與不同年級之高年級學童在父母依附關係上是 否存有顯著的差異。. 第二節. 挫折容忍力與相關研究. 本節旨在藉由相關文獻的探討,瞭解挫折容忍力的意義與理論。以下就挫折 的定義、挫折容忍力的定義與因素、挫折容忍力的理論基礎與現況加以探究。. 壹、挫折的定義 挫折(frustration)是指事情進行的不順利或遭遇到失敗,也是指個體達不 到目的時所引起的不悅情緒。心理學家 John Dollard 將挫折定義為存在於當目標. 25.

(38) 遭遇阻礙或遭受威脅時的情形,也包含隨之而來的不滿情緒(引自 Knaus, 2006)。張振成(2003)指出挫折是指個體的行為受到了干擾,以致願望、需求 或目的不能實現或延遲實現的經驗;也是一種當個體知覺到阻礙時,會出現的自 然、原始、情感上的反應,而這樣的反應可能會發生在轉瞬之間(Knaus, 2006)。 因此,挫折在心理學上有兩個意涵,一是指對個體動機性行為造成阻礙或干擾的 外在或內在情境。外在情境中對個體產生阻礙作用者,可能是個人、事物或自然 情境,也可能是個體的能力、經驗等本身的條件;另一意涵是指個體在上述內外 在情境中,因追求的目標無法達成所產生的情緒性困惑、憤怒、焦慮等心理狀態 (李伯黍等譯,2003;張春興,2011)。 王夢萍(2005)主張挫折是一個人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所遇到的障 礙或干擾,而致使理想無法實現時產生的情緒狀態與心理反應,此時,個體的緊 張、煩亂等即是挫折感;王雪梅和王雪琴(2006)表示挫折是指個體在通往目標 的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如面臨無法解決的問題,致使需求無法獲得滿 足,所產生的不愉快情緒反應,包括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各種交織的情緒 狀態。而這樣的負面感受也稱之為挫折感(吳清山、林天祐,2003)。這樣的挫 折感即是使個體從事目標行為遭遇阻礙的內外在情境,及對該情境的主觀知覺與 評價,與當需求未能獲得滿足時所引發的情緒感受;而當個體對情境的主觀評價 不同,心理感受隨之不同,引發挫折的程度也因人而異;因此,江靜宜(2009) 表示挫折應包括挫折情境、挫折認知以及挫折感受三個層面。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挫折是阻礙個體滿足需求的內外在情境,包含個體對 該情境的認知與評價,以及個體在此狀況下所引發的不愉悅的情緒反應,而此反 應所影響的程度則因人而異。. 貳、挫折容忍力的定義與因素 一、挫折容忍力的源起與定義. 26.

(39) 早期的研究,如挫折攻擊假說,假定個體遭遇挫折後會轉為攻擊,認為攻擊 是挫折後必然的結果;後來陸續有學者提出修正,認為個體遭受挫折後未必引發 攻擊,Saul Rosenzweig 於 1944 年便提出了挫折-容忍度(frustration -tolerance) 的概念(引自洪榮照,2006);係指當個體處於挫折的情境時,能夠接納、等待 並忍耐,不會採取不適應的行為,而是能克服它的力量(羅佳,2007);張春興 (2006)將挫折容忍力定義為個體在挫折情境下,能夠承受精神打擊而不致於灰 心喪志的堅忍不拔能力,或是當需求目標尚未達到時,能砥礪自己以繼續努力的 方式,取代立即享樂的忍耐力;也就是說當個體遭受困難和挫折時,能夠忍受和 擺脫挫折,免於心理失衡、行為失常,且能採取積極正向的態度與行為,加以抗 禦和對付的一種能力(王夢萍,2005);吳清山與林天祐(2003)指出當個人在 遭遇困境或是無法滿足需求時,能夠承受打擊與挫折,免於行為失常,足以維持 正常生活的能力,即稱為挫折容忍力。 Wiebe(1991)研究指出挫折容忍力是指個體在面對到失敗或困難時,仍願 意堅持下去的傾向;Clifford(1988)研究指出個人在面對具挑戰性的工作時, 若想要持續參與,就必須在這個過程中容忍可能遭遇的失敗或犯錯,而此種容忍 力會影響個人願意冒險的程度以及面對失敗的反應,即稱為挫折容忍力。 綜合上述的文獻,研究者認為挫折容忍力是指當個體遭遇到逆境或者當需求 未能獲得滿足時,能有效處理情緒壓力,持續面對現實,並勇於接受挑戰,嘗試 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影響挫折容忍力的因素 挫折容忍力的高低因人而異,且與個人的人格特質密切相關,低挫折容忍力 的人,一經些微打擊,可能致使言行失序、人格失常;反之,挫折容忍力高的人, 能忍受挫折的打擊,愈挫愈勇,維持人格的統整及正常的心理活動,有良好的適 應(袁之琦、游恒山, 1990);因此,具備高度挫折容忍力是心理健康的一項標 誌(王鍾和,2001);然而,挫折容忍力雖然與人格特質有關,但是更重要的, 是可經由後天的教養、學習與鍛鍊來培養與提升(王雪梅、王雪琴,2006);而. 27.

(40) 關於影響個體挫折容忍力高低的因素,研究者整理相關文獻後,歸納為個人因素 與環境因素兩個面向,分述如下。 (一)個人因素 在個人因素方面,生理條件、心理認知與學習經驗都會影響個體挫折容忍力 的高低。1.生理條件:王夢萍(2005)認為生理條件健全的個體相較於具有生理 缺陷、病痛纏身的人,會有較高的挫折容忍力,較有自信去面對困難。2.心理認 知:理情行為治療學派認為遭遇挫折時,事件本身並不是造成結果的原因,情緒 主要來自於人們的信念、評價與解釋,以及對事件情境的反應,因此,挫折本身 並不足以構成心理困擾,人們對於該挫折事件的解釋與信念,才是影響結果的重 要因素(Harrington, 2011);換言之,當個體愈熱衷於生活,便會愈投入,發展 出清楚的目標,且盡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難以達成目標,為自己負責,則個體會 具備較高度的挫折容忍力(王鍾和,2001)。3.學習經驗:個體遭遇挫折後的行 為表現,會根據個人平日回應挫折的習慣而有所變化,顯示出過去面對挫折的經 驗與學習,也是影響個體是否具備挫折忍受力的重要因子(Waterhouse & Child, 1953);若個人在過去曾經有效處理情緒,正面迎向挫折,就較容易在困境中琢 磨,培養出不氣餒的心理素質,當然會比不曾具備此經驗的個人,有較高度的挫 折容忍力(王雪梅、王雪琴,2006);此外,同時遭遇挫折事件的多寡,也會影 像個體是否具足夠的堅忍度去面對困難,若個體同時遭遇到來自多個面向的壓力 事件,則會削落其對挫折的忍受限度,致使個體灰心喪志(王以仁、林淑玲、駱 芳美,1997)。 (二)環境因素 在環境因素上,父母的教養方式與社會支持的網絡都會是個體挫折容忍力高 低的重要因子:1.父母教養方式:王夢萍(2005)認為個體小時候是個性形成的 關鍵,若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以身作則,示範正確面對挫敗的態度與處 理方式,並適時適度的給予挫折經驗,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培養 獨立處理困難的勇氣,孩子從小就能具備較紮實的心理承受能力。2.社會支持網絡:.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garding out of school traffic guidance staff with different gender, job title, guidance counselors seniority and age in the

Given different levels of homeroom teachers’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regarding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Students have

(1) Parents in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backgrounds, vocations,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in school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acher’s changes dimension related to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haviors of a low-carbon diet among with different mother’s occupations.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gained among knowledge attitudes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could be affected by their comprehension on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