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行為之相關。

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假設,第三節 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近年來,校園中的霸凌事件頻傳,不僅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也不斷引發教 育改革的聲浪,更是令教師和輔導人員疲於奔命。魏麗敏與黃德祥(2003)指出 霸凌行為是具優勢的個人或團體,重複且持續的對弱勢的一方,採言語或肢體等 不同方式,進行身心上的壓榨與迫害,造成他人身心傷害的攻擊行為;而攻擊的 形式不外乎肢體上的挑釁與衝突、言語上的嘲諷與侮辱以及關係上的孤立與排擠 等。根據兒童福利聯盟(2005)的調查報告顯示,校園中最令兒童感到困擾的問 題是同儕關係,有超過六成的學童,表示曾經有過被排擠或嘲笑的經驗;兒童福 利聯盟(2011)進一步調查校園霸凌的方式,發現目前校園霸凌的種類中,以關 係霸凌為最多,比例高達七成七(76.7%),具體的行為包括不理他,跟他保持距 離(67.9%)、故意講八卦散佈謠言,破壞他的人際關係(37.6%)。

Crick與Grotpeter(1995)將此種透過人際關係的操弄,企圖傷害對方社交 地位的攻擊形式稱為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使用的手段包含沉默威 脅、社交排除、謠言中傷、脅迫終止友誼等(Young, Nelson, Hottle, Warburton &

Young, 2011);其中,散播謠言、孤立對方或社交排除的攻擊方式,由於較不容 易被直接觀察到具體的傷害,經常被忽略,所以造成的心理創傷也相對的提高(程 景琳,2009);兒童福利聯盟(2005)報告也指出,遭受到關係攻擊的兒童,在

心理上會產生無助、沮喪的情緒、在人際上產生疏離感,並且在行為上較為退縮。

Kawabata 與 Crick(2013)針對亞裔與歐裔的美國小孩所做的研究中,發現學 童的內化適應問題與遭受同儕拒絕有顯著的相關;換言之,經驗同儕拒絕的學童 有較多心理適應的失衡,可見關係攻擊與兒童的人際關係、同儕拒絕、負向情緒、

行為問題有關。而遭受關係攻擊的受害兒童較容易出現自卑、低自我價值、焦慮、

憂鬱、不安全感、退縮、孤獨等情緒(林淑菁,2005;張素秋,2008;張晴琇,

2012;蔡慧苓,2006);加害者在攻擊事件中雖是採取主動操弄關係的角色,但 卻容易有心理孤單、疏離、感到被拒絕或自覺不好的感受,嚴重者還會出現偏差 行為等問題(Bowie, 2007;Mckay, 2003;Miller & Vaillancourt, 2007);Dukes、

Stein與Zane(2010)的研究指出青少年間的關係攻擊甚至比肢體霸凌更能預測 攜帶武器的偏差行為。由上述可知,關係攻擊在校園中確實存在,而參與關係攻 擊事件的學童,不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在身心上皆遭受某種程度的傷害,足以 見得關係攻擊對學童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大大的提高了兒童心理創傷的可能 性,若學童能與同儕建立良好的互動,採用正確的方式平和的解決人際間的衝 突,對兒童的身心發展必定有所裨益。因此,本研究期望了解學童間關係攻擊的 現況,並對關係攻擊的相關因素做深入的探討。

Williams與Kennedy(2012)研究發現學童的關係攻擊行為與不安全型依附 有顯著關聯,當女童和媽媽有較高的依附焦慮,而男童和爸爸有較高的依附焦慮 時,會有較多的關係攻擊行為;Saner與Ellickson(1996)研究亦指出子女的攻 擊行為與父母缺乏情感交流與支持的管教方式具有顯著的相關;Craig、David、

Clyde、Susanne與Mary(1998)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論,當母親採取高壓管教,

而父親採行較少責任管教時,男童明顯有較多的外顯攻擊與關係攻擊行為。孩童 從呱呱墜地之後,便非常仰賴照顧者的撫育行為,嬰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情感 的連結與回應方式稱為依附(attachment);依附的概念最早由 Bowlby 提出,他 認為當嬰幼兒與照顧者之間,情感連結的經驗一旦建立,會形成個體內在運作的 基模,對個人的認知發展、情感知覺及行為產生深切影響,並延續到與他人的互

動關係上(引自洪蘭譯,1997);此種內在運作基模,會持續在個體的生命歷程 中發揮影響力,更是個體日後人際互動品質的基礎(Goldsmith, 2010);Jacobson 與Willie(1986)指出親子間的依附品質,影響著兒童的與同儕間的互動方式,

安全依附的兒童較能與同儕維持和諧且合群的關係,有較正向且穩定的人際往 來;Lieberman、Doyle 與 Markiewicz(1999)研究也發現學童和父母的依附關 係,與其友誼品質存在相關;Michiels、Grietens、Onghena與Kuppens(2008)

更認為依附理論為父母教養與關係攻擊提供了理論性架構,依附與關係攻擊兩者 都是關係構念,且不安全依附與外顯的攻擊行為已被確立為是有其關聯性,以此 為前提,嘗試提出父母教養透過依附關係影響關係攻擊的架構;因此,兒童的在 人際互動上的發展,與早期家庭經驗息息相關。由上述可知,學童之依附關係與 人際衝突有顯著的負相關,表示個體與父母之間良好的依附品質能有效預測學童 和朋友間的低衝突,本研究欲針對高年級學童的依附關係做進一步的研究,並探 討學童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行為間的關聯。

兒童福利聯盟(2004)在台灣心貧兒現象的觀察報告中,發現有42.5%的學 童遇到挫折時容易放棄、有46.2%的學童感覺生活不快樂、有40.4%的學童自覺 不受歡迎,顯示出目前許多學童有感覺生活空洞,對挫折忍受力低,人際關係不 佳等心靈貧乏的狀況。Brooks 與 Goldstein 認為挫折容忍力是強大的力量,能 讓孩子勇於面對挑戰,克服困難,以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策略解決問題,而愈挫 愈勇的孩子也較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引自馮克芸、陳世欽譯,2003);陳雅慧

(2010)也指出有八成六的國中小教師認為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挫折容忍力,即 心理的堅忍度不足,稍遇不如意,便可能引發學生的挫折感;而個體在受挫後的 反應,大致可分為情緒反應與行為反應兩類,其中行為反應是指個體可能表現出 攻擊行為及防衛動作(吳武典、洪有義,1988),並可能直接針對使自己受挫的 對象採取報復性的攻擊行為(李海洲、邊和平,1995)。Crick與Grotpeter(1995)

指出具關係攻擊傾向的兒童與一般的兒童相比,較容易將人際互動情境中,曖昧 模糊的線索做敵意歸因,進而產生挫折;Knaus(2006)指出低挫折容忍力傾向

的個體,在國小學童的行為表徵上,容易出現與同儕爭吵、暴力、採取報復性排 擠等狀況;Mahon與Yarcheski(2006)針對青少年的研究中發現,低挫折容忍 力和特質生氣、情境生氣與敵意有中等程度的相關;吳俊緯(2010)的研究發現,

具外控傾向人格特質的個體,由於在關係中自我調適能力較低,當遭遇人際互動 挫折時,便容易出現憤怒情緒和敵意態度,而展現出較多的關係性攻擊;徐慎怡

(2008)的研究也指出,挫折容忍力中挫折後情感反應向度與具敵意的攻擊有顯 著的關聯路徑,表示挫折容忍力愈低的學童,與人互動時,對人的敵意與攻擊傾 向愈高;也就是說,個體的挫折傾向與關係攻擊行為間有關聯,並且能顯著的預 測回應式的關係攻擊(Dane & Marini, 2014)。由此可見學童挫折容忍力之高低,

在其人際互動線索的詮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於學童將採取何種行為與同 儕的互動,可能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故本研究欲針對學童的挫折容忍力做進一 步的探究,並嘗試探討與學童挫折容忍力與關係攻擊行為間的關聯。

此外,曾玲娟(2009)認為適度的挫折教育有助於提升個體的心理彈性

(resilience),使個體能夠在逆境中擁有恢復的能力,並能夠有效的處理壓力情 境,戰勝困境,此能力即為本研究中所指的挫折容忍力;而依附風格、父母教養 方式與家庭氣氛即是影響挫折容忍力的關鍵因素,良好穩定的依附品質是發展挫 折容忍力的內部保護因子,當個體具備面對挫折的能力,自然可以在人際交往、

問題解決與情緒調節上有良好正向的展現(曾玲娟,2009);李董平、張衛、李 丹黎、王豔輝與甄霜菊(2012)的研究也指出,個體氣質向度中的憤怒挫折,在 父母教養與直接、間接攻擊行為間具有中介效果,換句話說,憤怒挫折情緒的展 現,對於個體是否具有攻擊行為,是ㄧ項重要的影響因素;綜上所述,研究者認 為,挫折容忍力在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之間,具有影響性的關聯路徑,因此,探 討挫折容忍力在依附關係與關係攻擊行為間的中介作用,是研究者關切的重點之 一。

有關性別與研究變項的文獻中,Bowie(2007)指出從學齡前期到青少年階 段,對許多女孩來說,某種程度的關係攻擊行為似乎是面對人際衝突的正常反

應;Crick與Grotpeter(1995)也指出在三至六年級的學童中,女孩間的關係攻 擊行為顯著高於男孩;Kistner、Counts-Allan、Dunkel、Drew、David-Ferdon 與 Lopez(2010)的研究也指出女孩比男孩有較頻繁的關係攻擊行為;王明傳與雷 庚玲(2008)表示在關係攻擊事件中,女性比男性感到較大的困擾,對心理產生 的影響也較男性明顯。在依附關係上、陳彤羚(2007)和許舒雅(2008)的研究 皆發現依附關係存在著性別上的差異,女童在整體依附關係上顯著的優於男童,

顯示出女生與依附對象建立的依附品質較為穩定正向;Diener、Isabella、Behunin 與Wong(2008)表示女孩與母親建立的依附關係優於男孩,而男孩與父親的依 附品質則優於女孩,也就是說,相同性別組合的親子,所建立的依附關係品質較 佳。而在挫折容忍力方面,賴靜如(2011)研究發現男生在受挫後的情緒調適能

顯示出女生與依附對象建立的依附品質較為穩定正向;Diener、Isabella、Behunin 與Wong(2008)表示女孩與母親建立的依附關係優於男孩,而男孩與父親的依 附品質則優於女孩,也就是說,相同性別組合的親子,所建立的依附關係品質較 佳。而在挫折容忍力方面,賴靜如(2011)研究發現男生在受挫後的情緒調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