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俄羅斯派系政治的實際運作與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第四章 俄羅斯派系政治的實際運作與影響

由於派系的運作是在整個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下進行的,因此,俄羅斯 派系政治的運作會對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造成影響,但這些影響也會回過頭來影 響派系的運作,簡言之,派系的運作與政經環境是相互影響的。整體來說,俄羅 斯的派系愈不穩定,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情況就會愈惡化;政經情勢的變動會在 轉過來影響派系的互動。由於說明俄羅斯派系對俄羅斯政治與經濟的影響無法抽 離於整個政經環境,因此,本章將分別以葉爾欽的派系建立期、派系穩固期、派 系混戰期作為分期,說明俄羅斯的派系運作情況與政經環境相互影響的過程,並 在最後一小節歸納出俄羅斯派系的發展趨勢與派系運作和政經發展的關係。

第一節 派系建立期

葉爾欽在建立派系的過程中,一開始只有過去共事的幕僚與老友。之後,隨 著經濟改革的需要,開始啟用年輕的改革派人士。然而改革並不順利,因此,葉 爾又進一步拉攏中間派人士來強化自己的勢力基礎。葉爾欽在配合整個俄羅斯政 治與經濟環境的需求下,建立起自己的統治人馬。一方面看來,這是葉爾欽的主 動策略運用,但另一方面也是反映了葉爾欽受到客觀外在環境的限制。葉爾欽的 權力在1993 年底確立超級總統制後達到高峰,此時葉爾欽具有操縱派系的最大 力量,葉爾欽派系在此時正式確立其派系至高領袖的地位,葉爾欽底下的派系正 式完整建立。

在派系建立期,由於各派系剛剛形成,本身的勢力都過弱,不具威脅葉爾欽 的力量,再加上此一階段俄羅斯的經濟危機與政治衝突只有在1992 年改革之初 和1993 年砲轟國會時特別嚴重,而俄羅斯的政治對抗與經濟政策辯論集中在府 會之爭;派系這個階段處於累積自己內部實力的狀態中,因此派系內部的鬥爭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對立較不嚴重,葉爾欽基本上可以掌握住派系,派系結構相當穩定。在派系建立 階段,派系的運作並未導致俄羅斯政局的混亂;而府會之爭才是此階段政經不穩 的因素。

一、葉爾欽建立短期庇護者派系進行經濟改革

葉爾欽最信任的第一批人馬就是葉爾欽在蘇聯時期在斯維得諾夫斯克與莫 斯科工作時的同僚與下屬,其中包括斯科柯夫、巴蘇柯夫、布爾布利斯、拉洛夫、

比特洛夫、科札柯夫等。葉爾欽將這群強硬派人士安插在總統辦公廳與安全單位 部門。這批人馬是葉爾欽最忠實的人馬,也是葉爾欽權力最堅實的基礎。但是葉 爾欽不僅需要這批忠誠的人馬,還需要為其執政基礎注入改革的新血。

俄羅斯脫離蘇聯獨立與經濟面臨崩潰邊緣100為俄羅斯創造良好的改革時 機,激進式的經濟改革便在這個背景下產生。對葉爾欽而言,在國內一片支持改 革的期望中,選擇老友布爾布利斯的朋友蓋達來進行年輕、活力且充滿決心的改 革,對葉爾欽而言,是很重要的戰略選擇。更重要的是,葉爾欽讓年輕的學者來 從事改革可以避免本身必須直接擔負改革責任的風險。

1991 年 8 月,葉爾欽開始積極籌建真正的新政府。101葉爾欽在 9 月所考慮 的人選有經濟學家雅辛、亞伏林斯基。10 月,葉爾欽確定選擇蓋達來領導改革 團隊,有兩個主要因素:第一是蓋達與布爾布利斯的關係。9 月時,布爾布利斯 即要蓋達擬定改革方案,而蓋達之外還包括尼恰也夫(Andrei Nechayev)、戈羅夫

100 1991 年是蘇聯、俄羅斯經濟走向全面崩潰的一年。1991 年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與工業產 值據官方統計分別比去年下降15﹪、15﹪與 7﹪。財政赤字高達 3000 億盧布,為議會通過預算 的10 倍,黃金儲備只有 240 噸,1953 年為 2049.8 噸。1991 年的貨幣發行比計劃多出 20 倍,1991 年底美元與盧布比值達1:110 以上,盧布形同廢紙。

101葉爾欽的第一個工作是成立新政府,而事實上,葉爾欽第一任政府的總理是司賴耶夫(Ivan Silyaev),從 1991 年 7 月 13 日至 1991 年 9 月 27 日期間,具過渡性質,其主要的任務是迅速接管 蘇聯的主要行政、經濟、財政單位與資源,但卻無法進一步推動改革。司賴耶夫是典型的官僚人 物,謹慎,缺乏遠見及洞察力,且與舊網絡關係過於密切。葉爾欽更在 1991 年 10 月 28 日自己 任命為總理,聲稱這是改革者的一大突破,11 月葉爾欽正式成立新的俄羅斯政府。在這段期間,

1991 年至 1992 年葉爾欽有國會給予的特別權力,首先自兼任總理,組成一個年輕改革份子的政

柯夫(Aleksei Golovkov)和卡加洛夫斯基(Konstantin Kagalovsky)也都參與改革計 劃的籌備。第二個原因是蓋達的背景。葉爾欽想極力擺脫戈巴契夫的影響。因此,

102 Komsomolskaya pravda, August 21,1992.

103 Yeltsin, The Struggle for Russia(New York: Times Books, 1994), p.17.

104 在政治民主化過程中,俄羅斯與東歐國家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東歐國家的民主派獲得政權, 在葉爾欽之下,作為幕僚人員。Alexander Dallin,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in The New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而此時葉爾欽人馬的分裂與對立,是檯面下的派系競爭、私底下的暗中較 勁。葉爾欽身旁有兩派人馬的競爭,分別以布爾布利斯及彼得洛夫為首的兩個集 團。布爾布利斯代表激進改革的一方,彼得洛夫則是代表新保守主義的一方。布 爾布利斯期望在各領域進行激進的措施,尤其是經濟改革,而不考慮政治與社會 可能帶來的限制。葉爾欽選擇蓋達是因為布爾布利斯的推薦。彼得洛夫則公開支 持總統應有極大的權力,並可用命令進行統治。彼得洛夫集團則與蘇聯時期的舊 官僚仍保持密切聯繫,彼得洛夫希望建立一個父權主義式的國家。兩派人馬都想 要獲取壟斷影響葉爾欽的權力,佔領優勢位置。但葉爾欽左右逢源,從未真正明 確固定支持某一派。更重要的是,葉爾欽讓布爾布利斯及其引薦的蓋達負責經濟 事務,讓彼得洛夫負責內政安全事務,使得兩方對政策的衝突得以降低。

二、葉爾欽面臨政經壓力,吸納中間派人士為人馬 1.反對派勢力利用經濟改革副作用作為反撲葉爾欽的工具

葉爾欽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權力,相對地,也不斷削弱其他政治人物的權力,

尤其是副總統魯茲柯伊與議長哈斯布拉托夫105。魯茲柯伊的權力不斷被架空,便 由葉爾欽的昔日盟友轉而成為葉爾欽的首要政敵,在國會中集結反葉勢力。這樣 的轉變一切都要歸諸於權力的爭奪。當初葉爾欽選擇與魯茲柯伊合作,其策略是 想利用魯茲柯伊的軍人身分來吸引軍方部分的選票。而自由派人士對於葉爾欽聯 合魯茲柯伊的做法感到不解。事實上,魯茲柯伊在選後才了解到,自己副總統職 位只是個花瓶,但魯茲柯伊不甘於此,積極運作自己的影響力,不甘於作個虛位

Russia, ed. Gail W. Lapidus(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4), p.247.

105 1991 年 8 月政變時,葉爾欽在各地區任命自己的第一任代表與行政首長,1992 年 2 月哈斯 布拉扥夫宣佈地方蘇維埃不隸屬於葉爾欽的省代表之下。這是議會建立抗衡總統權力的第一步。

兩人均視自己為權力的中心,兩人的怨恨轉擴大為行政與部門之爭。總統成為自由派技術官僚菁 英的發言人,議會則代表國家主義與民粹主義的部分。在葉爾欽集團的支持下,大眾媒體將國會 描述為改革的阻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副總統,雖然進入了克里姆林宮的圈子,卻無法參與決策制定的過程。葉爾欽對 哈斯布拉扥夫的評論是:魯茲柯伊最大的錯誤在於不願了解且不願接受自己的處 境與地位。106

魯茲柯伊的策略就是加入反對葉爾欽的聯盟,但是魯茲柯伊的第一步就是攻 擊蓋達政府,而避免直接對抗葉爾欽。共黨與國家主義份子將魯茲柯伊視為潛在 的領導人。葉爾欽為去除魯茲柯伊的力量,便指定他負責農業事務。而熟悉蘇聯 歷史的人都知道,負責蘇聯農業的職務就等於是宣判政治死刑,因為要解決國家 的農業問題幾乎是個不可能的事情。魯茲柯伊本人也稍具個人魅力,懂得如何在 群眾面前表現自己,很快地,魯茲柯伊的支持度緊接在葉爾欽之後。

改革對俄羅斯的經濟與人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衝擊,俄羅斯的總體經濟失 調,生產大幅衰退,物價指數飆漲,人民收入減少,福利品質下降,所以人民對 改革派不滿,民眾對改革失去信心。反對葉爾欽的共黨與民族主義派則利用此情 勢,批評葉爾欽的改革政策,不斷增強自己的聲勢。1992 年 1-2 月紅褐聯盟反對 派首度展開街頭抗議,未能吸引大批群眾,大約只有1 至 4 萬人參加。但政府對 此感到憂慮,找不出對策回應。反對派逐漸以議會為中心團結起來,尤其是巴布 寧(Sergei Baburin)領導的統一派系(Unity faction)。2 月反對派集結各派勢力組成 國會公民與愛國勢力(Congress Civil and Patriotic Forces)單一運動,正式合作。少 部分民主人士亦加入,身分轉換為愛國主義傾向,甚至提倡恢復國家統一與強勢 帝國政策。葉爾欽表達對反對派的關切,認為反對派所進行的一連串運動對政府 造成威脅。一般我們都認為經濟改革與經濟情勢惡化是引發政府與國會雙方衝突 階段的開始,但事實上,與其說經濟改革的副作用結束了府會合作的蜜月期;到 不如說,葉爾欽權力擴張促使反葉勢力集結,並利用經濟改革政策攻擊葉爾欽。

106 Lilia Shevtosova, Yeltsin's Russia Myths and Reality(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1999),pp.28-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2.第六屆人大會(Congress of People's Deputies )促使葉爾欽拉攏中間派

面對這一連串的政治壓力,葉爾欽開始轉變策略,擴大其政治聯盟。起初,

面對這一連串的政治壓力,葉爾欽開始轉變策略,擴大其政治聯盟。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