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濟市場化與私有化的影響

第三章 俄羅斯派系政治的運作架構與模式

2. 經濟市場化與私有化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素看來,派系所擁有的議價籌碼較高、獨立性變大,葉爾欽與派系間的不對等關 係縮小。

2. 經濟市場化與私有化的影響

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經濟利益成為動員派系一項更為重要的誘因。87蘇聯 時期,政治菁英的特權就是能夠透過特殊管道取得較好的生活物資或奢侈品,但 是,俄羅斯在經濟改革市場化與私有化後,人人只要有錢就可取的所需要的任何 物資,人人皆可經營企業、擁有私有財產,因此,在蘇聯時期,經濟因素不是連 結派系的主要因素,通常只是附加利益。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政治精英 想進一步藉由從事政治來增加個人財富。另一方面,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提供 更多的尋租機會,釋放出更多的國家財產。在蘇聯時期,對政治菁英而言,追求 政治權力重於經濟利益,但是在市場化之後,政治菁英追求經濟利益的目標或慾 望有時反而超越政治目標。在俄羅斯同時進行民主化與市場化的情況下,運用經 濟力量可獲取政治職位,但在蘇聯時期,經濟力量卻無法轉換為政治力量。在俄 羅斯民主化的環境下,經濟力量甚至是鞏固政治力量的一種方式,例如,金融資 本在選舉中扮演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資本成為政治人物最主要的爭奪目標。葉 爾欽提供派系特許的經濟利益或部分特權超過蘇聯領導人所能給予的程度。在派 系的互惠原則中,領導人必須能夠提供政治與經濟利益,派系則提供政治支持與 經濟援助。葉爾欽透過給予銀行委託證以管理國家預算,財閥則在政府出現財政 危機給予援助,大量購買政府債券;葉爾欽與地方領導人達成個別的雙邊協議,

強化領導人利用地方的財政權力,地方領導人繼續聽從中央領導,不選擇獨立。

另外,葉爾欽可以以職務來換取人馬的忠誠,以給予經濟特權來取得政治支

87 Lowell Dittmer and Yu-shan Wu, “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47, no.4(Jul. 1995),pp.467-494.羅德明與吳玉山認為中國大陸經濟改革與開放,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持。政治與商業活動的結合,兩者以共生的關係並存,是一種以商養政、以政保 商的現象。但是,由於俄羅斯國家的財政能力過低,因此,尤其在政府面臨財政 或金融危機時、總統或國會選舉需要大量資金進行競選活動時,葉爾欽反而需要 派系中財閥的援助,產生葉爾欽可能會受制於財閥的狀況。但另一方面,財閥在 金融危機期間,受到的打擊也很大。88一般說來,俄羅斯派系介入經濟的比重比 蘇聯時期強化。蘇聯的派系只專注於經濟政策的辯論,俄羅斯的派系則實際參與 經濟活動,甚至本身成為財閥,例如總理齊諾梅爾金與私有化部長楚拜斯。俄羅 斯在派系政治將政府權力、國家財產私相授受的情況,已經夠成一個普遍性的貪 污結構。89

在派系的組成結構上,蘇聯時期的政治屬於極權和威權體制,蘇聯時期的派 系較為單純;俄羅斯則相對是個多元化的民主政治,因此俄羅斯的派系結構的範 圍必須相應擴大。一個有效運作與動員的派系必須包含領導核心(leadership core)、意見團體(opinion groups)與個人酬庸體系(personnel reward system),亦即 一個派系應該包含特定的團體、成員與特定的政策及共同的利益。90俄羅斯派系 的領導核心集中葉爾欽之下的總統幕僚與政府官員,派系的追隨者則除了派系領 導人所在政治職位下的中低階的官員幕僚外,俄羅斯政壇中的各政黨與利益團體 也在派系的追隨者之列。在民主政治中,利益團體為爭取自己的利益,向行政機 關遊說,與派系合作結盟;而派系藉由利益團體與民意的支持來強化自己的力 量。另外,派系的結構如果考慮到制度層面,則派系領導人所擁有的政治職位也 是一樣重要的因素。因此,俄羅斯派系的基本結構包含領導人、政府機關、政黨 與利益團體,是屬於擴大定義的派系。

派系的形成、結構與運作都發生衝擊,派系政治相應於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調整。

88 J. Johnson, "Russia's Emerging Financial-Industrial Groups," Post-Soviet Affairs, vol.13, no.4, pp.

333-365.

89 V. Coulloudon, "The Criminalization of Russia's Political Elite," East European Constitutional Review,(Fall 1997), p.74.

90 Lowell Dittmer and Yu-shan Wu, “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47, no.4(Jul. 1995),pp.467-4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運用此一擴大的派系結構能說明政治精英間、官僚機構間與政黨間在派系政 治中與在政策制定過程的相互競爭,以及國家機關與社會利益團體在政策制定過 程中的關係與互動型態。派系政治可以解釋俄羅斯各派政治勢力在經濟政策上的 辯論、府會對經濟政策制定權的爭奪、政府與利益團體間的利益輸送連結關係。

俄羅斯政治體系的特色就是「派系」取代「制度」成為俄羅斯政治運作的主體。

從制度面來看,所觀察到的是府會、雙首長或各部門在決策過程中的權力與資源 爭奪。而在非正式制度作用力大於正式制度的俄羅斯,私人關係與互惠體系連結 了政治領導人、政府部門、政黨與利益團體,形成政策決策過程中的相互對立的 派系。

在比較完蘇聯與俄羅斯派系政治的差異性後,可以更清楚的重新界定俄羅斯 的派系。俄羅斯派系與學者所研究的傳統派系類型不同,俄羅斯的派系不是在一 黨之內,而在總統葉爾欽一人之下不同政治色彩的各派人馬。俄羅斯的派系主要 是指葉爾欽的人馬,葉爾欽與其人馬間存在朋友、工作關係、政治與經濟利益關 係,葉爾欽順應時勢所需的專業人士或是拉攏的戰略盟友,而這些人馬的權力基 礎主要都是依靠葉爾欽。葉爾欽希望建立一個廣大的權力基礎,因此,葉爾欽底 下的人馬包含各種不同立場與各方勢力的團體。俄羅斯國內並不會將葉爾欽視為 改革者,也不認為葉爾欽是民主派人士。

二、 派系的劃分 1. 劃分標準

劃分派系的方式有幾種標準:以實力領袖區分、以政策路線區分、以制度上 組織結構區分。用不同的標準來劃分,所得出的派系分類不盡相同。通常以實力 領袖做區分時,較強調權力的因素,以派系領袖的名字來稱呼,例如「蓋達幫」。

雪夫(Shamil Tarpishchev)

改革派(短期

地方領導人(例如莫斯科幫)盧須柯夫(Nikolai Ryzhkov)

利益團體的領袖 沃爾斯基(Arkady Volsky)

92這群人都曾被稱為灰衣主教(gray cardinal)意指葉爾欽身邊影響力最大的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