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俄羅斯的派系劃分是以人劃分為主,以政策取向為輔

第三章 俄羅斯派系政治的運作架構與模式

2. 俄羅斯的派系劃分是以人劃分為主,以政策取向為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2. 俄羅斯的派系劃分是以人劃分為主,以政策取向為輔

在整個俄羅斯的派系政治中,葉爾欽無疑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葉爾欽是派 系政治的核心,其下的派系首領在不同的時期由不同的人來擔任。但是葉爾欽底 下的派系要以何種標準來劃分?由於俄羅斯的派系極為複雜,而派系的區分可大 可小,93區分愈細雖能愈清楚說明,但區分太細也沒有意義,應該以具有影響政 策能力為主。因此,我們將以最主要的三個派系作為分析的對象,分別是長期的 追隨者、短期的庇護者和暫時的盟友。這三大派系一直在俄羅斯政壇上活動,但 是,派系的領導人和主要分子則隨著情勢有所更替。派系間亦有合縱聯橫,敵對 的派系可能因為某些因素而合作;而原本友好的派系或依各派系之內可能分裂,

形成相互敵對的派系。

俄羅斯的派系雖然有不同的色彩或政策立場,但實際上不適合用政策來劃分 派系,而必須以人、派系領袖來作為劃分的標準。主要的原因是,俄羅斯派系政 治中改革派與保守派存在好友的關係,許多俄羅斯改革派之所以進入政府,引薦 成為葉爾欽的人馬都是透過保守派的穿針引線,改革派與強硬派的關係實際上是 朋友的關係。由於,葉爾欽安排保守派負責國防軍事政策,改革派負責經濟政策,

在清楚的政策分工區分下,兩各派系反而不易產生衝突。另外,有時改革派和保 守派會同在一個派系的情況,只不過在改革派中保守派人士佔相當少數,所以,

無人質疑改革派立場。改革派對經濟政策可能立場相同,但對軍事與國防外交可 能發生歧異,例如,楚拜斯並不反對車臣戰爭,蓋達則基於強烈反對。

雖然運用政策趨向來區分派系會產生相衝突矛盾的地方,但是,由於政策辯 論是派系鬥爭的重要工具,藉由政策來爭取支持支持,擴大勢力。例如,在經濟

93 單就葉爾欽過去的幕僚所組成的派系就可區分為1968-85 的斯維得諾夫斯科幫與 1985-87 莫斯 科幫與1987-1989 中央政府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改革方面,1992 年初以工業家為主的公民聯盟則利用經濟情勢對政府中的改革 派進行大肆抨擊,藉由訴求民眾來壯大自己的勢力,並得以進入政府。派系間的 互動經常以政策辯論的方式展現出來,因此,不能忽略政策立場的重要性,因此,

我們還是以政策取向作為輔助分類派系或分析派系互動的標準。

葉爾欽(patronage)長期的追隨者(long-term proteges)是指葉爾欽在 1991 年當選俄羅斯總統之前的過去的幕僚與好友,又可稱為死忠派,例如斯維得諾夫 斯科幫。這一批人馬是屬於價值關係取向,與葉爾欽有共同的工作經驗,並在葉 爾欽的不斷提拔下晉升政治高層。葉爾欽在1987 與 1988 年對抗蘇聯政權的緩慢 改革時,連續被撤除莫斯科第一書記與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的職務,但是,這一 批死忠派仍舊追隨葉爾欽,與葉爾欽共同經歷了許多危機,建立起共患難的革命 感情。因此,對葉爾欽而言,雖然這批長期追隨者的背景是蘇聯時期的官僚,但 是卻是他最能信任的一群人。葉爾欽安排這批長期追隨者負責安全與內政事務。

而由於這群人馬與葉爾欽的關係最親密,最無厲害衝突,因此關係能維持得最 久。但是,葉爾欽侍衛長科札柯夫則曾經因為影響力一度過大,受到外在的嚴厲 批評,因此,葉爾欽在面臨巨大壓力下解除其職務。

而短期的庇護者(shert-term client)主要是學者,葉爾欽提拔來進行改革。

對這批學者而言,從政是一條嘗試的道路。由於短期庇護者從事吃力不討好的經 濟改革工作,成為俄羅斯經濟衰退的眾矢之地,經常是俄羅斯政壇上最不受歡迎 的一群。而葉爾欽面對政經壓力常不得不棄卒保帥,但卻又在需要這群改革派重 振改革之風時再度賦予經改要職與重任,所以短期庇護者的政治生涯極短且顛 簸,經常在政府職位中上上下下,或在政府與總統辦公廳間來來去去。葉爾欽長 期追隨者的在政治生涯中是跟隨著葉爾欽緩慢晉升,短期庇護者則一下子降位居 高層,如同我們所謂的空降部隊,再加上這群學者都是屬於年輕的改革派,因此,

常被批評為「童子軍治國」。威列頓認為經過兩次以上的職務晉升才可歸類為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爾欽的短期人馬,如果只有擔任過一次政治職務,則只能算是葉爾欽的盟友。葉 爾欽雖然迫於政經情勢開除短期庇護者,但離開政府後卻直接轉入總統辦公廳,

國會完全無法影響總統辦公廳的人士與運作,給予短期改革派人士一個繼續安身 立命之處,因此,改革派願意繼續效忠葉爾欽。另外有一部份短期庇護者則參與 國會選舉進入國會,繼續支持葉爾欽。

短暫的盟友的角色比較曖昧不明,會在盟友、人馬與對手三種角色間游走。

短暫盟友與葉爾欽合作的模式有一個固定的規則。一開始,在尚未與葉爾欽結盟 前,這類短暫的盟友有自己的權力基礎,但是在權力對比上不足以對抗葉爾欽。

在葉爾欽面臨政治僵局與經濟危機時,葉爾欽開始拉攏這類的短期盟友來強化自 己的統治基礎,而短暫盟友亦需要葉爾欽給予政治職位來增強自己的政治實力,

雙方處於相互利用的互惠關係,因此可以達成結盟合作的關係。短期盟友在加入 葉爾欽聯盟之後,開始由盟友的角色轉向人馬,通常會選擇支持葉爾欽,希望透 過對葉爾欽的效忠獲得更大的影響力與授權;然而,就在短期盟友不斷壯大自己 的勢力後,葉爾欽會對短期盟友的權力高漲抱持警戒之心,另外,短期盟友的獨 立性增加,選擇對抗葉爾欽的籌碼增加。最後,葉爾欽將短期政治盟友視為其政 治敵人,葉爾欽會在短期盟友權力威脅到期總統職務時,拔除政治盟友的職務。

而短期盟友的政治影響力在失去職務後,最多可以維持一年,但最後多落入失勢 的悲慘下場。

成為葉爾欽短暫盟友的條件是,必需具有獨立的政治基礎、在自己的領域範 圍內具有影響力。葉爾欽選擇與短暫盟友結盟合作,乃是以擴大統治基礎為出發 點。因此在中央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地方領導人與利益團體領袖都是葉爾欽必 須拉攏的短暫盟友。葉爾欽運用統合主義94,給予這些盟友壟斷的政經權力的方

94所謂的統合主義指的是國家機關跨越傳統社會部門藩籬,以經濟產業的分際來垂直分割社會,

把個人強制編織入法定的職業團體,包括各種資方的產業組織和勞方的工會組織。這些團體在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式來統治整個俄羅斯。以地方領導人為例,葉爾欽給予地方領導人管理地方財政 的權力,地方領導人則以服從俄羅斯中央聯邦政府的領導作為交換。地方領導人 是葉爾欽維持俄羅斯聯邦完整、有效統治俄羅斯89 個行政主體的重要盟友。在 這批地方領導人的產生方式還是由葉爾欽指派任命時,地方領導人的角色是葉爾 欽的人馬,因為,地方領導人不是由地方選舉產生,自然在地方上無權力基礎,

必須依賴葉爾欽給予政治職位。然而在1996 年地方領導人陸續由地方舉行選舉 產生後,葉爾欽與地方領導人的關係就改變了。地方領導人在其所在的地區具有 民意支持度,獲得權力的合法性增強,因此可以運用自己的職位來向葉爾欽討價 還價,爭取更多的預算資源。而從這時起,葉爾欽與地方領導人的關係由權力地 位及不對稱的領袖與人馬轉變成地位較為平等的政治盟友。95

在國會中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也是葉爾欽極欲拉攏的對象。例如從1993 年 到 1995 年的聯邦議會(Council of the Federation)議長蘇梅柯(Vladimir Shumeiko),國家杜馬主席盧布金(Ivan Rybkin),1996 年到 1999 年的謝列茲涅 夫(Gennadii Seleznev)與史特羅耶夫(Yegor Stroyev),都與葉爾欽有良好的溝 通管道。除了國會中的領導人物外,社會中的利益團體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葉 爾欽藉由成立體制外的圓桌會議、諮詢小組方式,來籠絡這些利益團體的領袖,

將統合主義的統治方式運用地淋漓盡致。

葉爾欽的人馬集中總統辦公廳與中央政府內部,葉爾欽的聯盟者則分佈在國 會、利益團體與地方領導人。葉爾欽與盟友的關係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葉爾欽與盟友在相互需要時才會結盟合作,當葉爾欽不需要政治盟友時,或者政

一個地區同一性質的產業僅能組織一個,與多元主義的自由結社不同,完全水平壟斷該產業的利 益代表。又每一職業團體,都依中央到地方作層層分割,上下隸屬,層級分明。國家機關透過給 予這些社團壟斷的代表權,以換取對該社團領導者挑選權與利益要求的監控權,近而獲得對該團 體的有效動員與支持。

95 William A. Clark, “Presidential Prefects in the Russian Provices: Yeltsin’s Regional Cadres Policy,”

in Graeme Gill ed. , Elites and Leadership in Russian Politics(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pp.24-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第二節 派系的互動

俄羅斯派系的互動是如何,主要的觀察重心在派系的勢力對比,在各個時期 中分別由不同的派系佔優勢。派系間的力量對比除了派系本身的力量外,還受到 葉爾欽的個人考量,以及當時的俄羅斯國內政治環境等因素所決定。整個說來,

影響俄羅斯派系勢力間對比變化的因素有葉爾欽與派系本身力量的內在因素以

影響俄羅斯派系勢力間對比變化的因素有葉爾欽與派系本身力量的內在因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