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理論

一、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源由

發展道德教育融入體育課程的代表性人物,美國伊利諾大學教授Don Hellison,其 發展出著名的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這種模式是透過教學賦予學生更多責任對行為及生 活有正確情感和其他需求,提昇自我與社會責任的學習(田續鴻,2009)。Hellison(2003a) 指出,在美國因為學生背景的差異、更多變的家庭結構和一些高危險行為的影響(像是 藥物濫用、暴力和中輟)已經對老師和學生製造出不少問題。Hellison認為教導學生需 要許多明確的目的來建立目標,同時介入策略來協助學生取得更多責任去發展自己的全 人價值以及其他的地方,特別是學生可以面對個人與社會的問題。

TPSR的誕生基始於Hellison的原始三個理念:一、身體活動是體育課的中心,教師 必須在體育課教導身體活動;二、體育課並非只有技能,尚須具有教育性質,以促進學 生全面發展;三、學生在體育課中會出現各種行為、人際互動與情緒,而體育課提供了 獨特的個人和社會發展機會,但這並非參與體育課就會自然見效,而是需要特定目標與 策略的應用(Hellison , 2011; Hellison and Martinek , 2006)。由此可知,TPSR是需要建構 一套有策略的教學活動,由老師及學生共同完成;學生在體育課中除了學會運動項目的 各種技能之外,另一方面也因為老師的課程設計融入TPSR的精神,讓學生在體育課中 不是只有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由外而內的落實品格教育的意義。另外,體育教師也肩 負課程設計的任務,一方面內化學生品格教育,一方面也促進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

二、 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內涵

TPSR的主要內涵為「層級」(level),即責任是有階段性的,教師須以這些層級為目 標,在適當的課程設計下,使學生循序漸進的習得各個等級的責任(周宏室、徐偉庭,

2012)。責任層級是Hellison所創造出來的一個關於責任的累積性發展。本研究所要教 導學生的核心價值便是TPSR責任層級內所涵蓋的概念,在每一個層級內其實都隱含了 許多不同的核心價值,因此在進行課程設計前我們需對TPSR當中所強調的責任層級有 更深一層的瞭解,以下先就責任層級的組成做簡要介紹,詳見表1:

表 1

責任層級組成表

層級 重點 組成要素

Ⅰ 尊重他人的 權利和感受

自我控制 和平的解決紛爭方式 尊重每個人擁有的權利

Ⅱ 努力和合作

自我內在動機 努力探索與面對新挑戰 面對困難表現出堅持的勇氣

Ⅲ 自我導向

獨立完成任務 目標設定計畫 拒絕同儕壓力的勇氣

Ⅳ 幫助他人及領導的行為

關懷與同情 敏銳的察覺力和熱忱

內在力量

V 轉移出體育館

在其他方面表現出同樣的生活行為 作為他人的典範

資料來源:Hellison (2011),Teaching Person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3rd Edition,頁

在責任層級的組成表中,每個層級又都有其具體的行為內容,它能提供學生清楚和 具體的概念,使學生知道他們處於哪個層級,並且有持續努力的方向。表2針對責任層 級具體內容作介紹:

表 2

責任層級具體的內容

層級 重點 內容說明

0

無責任感 為其行為找藉口和責怪他人,推諉責任 無論做了什麼或做錯什麼,都拒絕負個人責任

尊重

學生不會主動參與例行的練習 不會積極去做改進 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不會妨礙其他學生的學習權和老師的教學權 做出以上行為不需要老師太多的提醒和持續的監督

參與

至少可以展現出對他人尊重 願意參與活動,接受挑戰,練習技能

在老師的監督下可以做好體能訓練

自我導向

可以展現出尊重和參與

可以主動做好不需要老師直接的監督

可以確認自己的需求且開始計畫並執行自己的體育課程

關懷與幫助

可以表現出尊重別人、參與與自我導向 有內在的動機擴展責任的知覺 合作、給予支持、表現關心和幫助別人。

資料來源:Hellison (2003b),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Physical Activity,頁 28 Hellison (2003a)認為雖然無法改變學生的先天條件,例如貧窮、種族和暴力,但是可以 透過體育活動的經驗和討論幫助他們變得更具反省力,反省他們所作的有關個人與社會 道德的決定。Hellison(2003b)在介紹 TPSR 的論著中,特別提出了 TPSR 的基本認知,

分就說明如下::

(一) 教師須認同、尊重學生的各種多元性與特質。

(二) 教師須整合個人和社會責任的等級與策略到身體活動課程中,而不是分別的教 導。意即教師在體育課中不只要教導身體活動,教導學生為個人和社會負責也 是同時進行的。

(三) 教師應逐漸的將權力轉移到學生身上,並伴隨著自我反省,意即教師要幫助學

生自主學習並做出明智的個人和社會決定,並且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

(四) 引導學生將實踐的場域轉移到生活中,如體育課以外的課堂、健身房、家庭、

學校之中。

三、 TPSR的實施架構

Hellison(2003a)認為實施TPSR課程時,有一套完整的步驟。這樣具體的步驟可以提 供一個策略性的結構,以確保個人與社會責任的順利推行。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的實施 架構:

(一) 關係時間(Relational time)

利用上課前、剛上課或剛下課的這段時間,教師可以找尋機會與學生進行個別的對 談,其目的是要與學生發展良好的互動基礎。關係時間通常是很短暫的,因此,教師必 須妥善的運用這段時間,並且以下列4點為對談的目標:

1.

讓學生瞭解自己是有優點的,但也有需要改進之處。

2.

讓學生明白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3.

讓學生感受到意見會受到教師的重視。

4.

讓學生瞭解自己有能力和權利做決定。

由於關係時間屬於師生間的個別對談,在規模較大的班級中,較容易忽略部份的學 生,因此,教師應盡可能的記住或紀錄已進行關係時間的學生名單,理想的狀況為一系 列的課程中,教師能夠與每一位學生都進行過關係時間的個別對談。

(二) 意識談話(Awareness talk)

在短暫的關鍵時間結束後,教師集合全部的學生,直接告知5個責任的內涵,讓學 生思考責任的相關議題,同時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此的安排即為意識談話。進 行意識談話時,應盡可能的讓學生感到輕鬆舒適,學生站立或坐下皆可,對話的重點為 使學生初步瞭解何謂責任,以及哪些行為是責任的展現。認知對話的時間不宜過長,僅 僅數分鐘高品質的對談會比一長串未掌握核心的閒談更具價值。

整體而言,意識談話是建立學生責任基礎概念的最佳時刻,理想的情況為學生可以 用自己的方式主動表達想法,甚至主動告知同儕有哪些責任的相關行為是可嘗試在這堂 課中展現出來的。

(三) 正式課程(Physical activity plan)

身體活動以體能發展或技能學習為核心,可謂佔課堂時間比例最多的主要步驟。但

有別於過往單純的體能或技能學習,教師會將TPSR責任等級的內涵融入在課堂之中,

融入責任的形式與比例則視教師的安排。儘管如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仍應以身體活 動為主,以避免「為責任而責任」的情況發生。此外,教師在身體活動階段,可適時應 用TPSR 的4個實施策略分別為「認知策略」(Awareness strategies)、「直接教導」(Direct Instruction)、「個別決定」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與「組別決定」(Large and small group decision making),4個實施策略建立在「賦權」(Enpowerment)的基礎上,即教師將 課堂的主導權逐漸轉移至學生身上。

(四) 小組會議(Group meeting)

身體活動進行完畢後,全體學生可分成若干小組,或是直接集合成一個大組,教師 引導學生討論並表達意見,討論焦點以對於今日課程的評量為主,但對於自己的表現、

同儕的表現、教師的表現等,學生亦可提出疑問或建議,如此的安排即為小組會議。小 組會議的重要目的為使學生體驗團隊決策的過程,同時提供學生機會充分表達感受。教 師在引導小組會議的進行時,須掌握下列3項原則:

1. 強調尊重團隊,不要讓學生聯合針對某個人,或是責怪他人。

2. 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討論並表達意見。

3. 發生爭端時,要進行機會教育,讓爭端可以被和平的解決。

另外,互信的建立為進行小組會議最困難之處,但隨著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見或建 議是重要的,且只要掌握尊重的原則,所說的任何話都不會被評斷對錯時,學生的信任 感會逐漸提昇,而小組會議的進行會更加順利。

(五) 自省時間(Self-reflection time)

自省時間為小組會議的延續,但形式由團隊討論轉變為個人省思,同時焦點亦由課 程評量轉移至自我評量。自省時間的目的為提供學生評量態度、意圖與行為的機會,並 且思考課堂中自己的表現與五個責任等級之間的關聯性。除了單純的省思外,教師亦可 提供檢核表作為輔助工具,以加強學生的印象,檢核表的內容如「今天控制脾氣和說話 的態度如何?」、「今天夠努力嗎?」、「今天有關懷同學嗎?」等。此外,對於責任 第五等級「轉移」的學習,自省時間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由於生活中的各種場域與 實施TPSR的體育課情境有很大的差異,期望學生直接將體育課中所習得的責任概念轉 移至生活中是有難度的,而教師在自省時間當中,則可藉由省思議題的建立來加強學生 轉移的概念,甚至是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責任的概念應用在體育課之外。一般而言,實 施架構的5個步驟在自省時間進行完畢後即停止,但若時間允許,教師亦可在即將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