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品格教育的意涵及理論

一、 品格教育的意涵

(一) 品格的意義

品格(character)一詞來自古希臘文「charassein」,是指在蠟藥丸、玉石或金屬表面 上刻劃,意謂著「雕刻」,具有卓越出眾、美好的特質,品格的意義像是一個有特色的 標誌或符號,同時也有「行為典型和道德規範」的涵義(Ryan & Bohlin,1999)。李奉 如(2004)則認為品格就字源義而言,源自古希臘字arete(拉丁文為virtus),意思是「德 性」或「卓越」之意。丁亞雯(2004)曾對「品格」一詞略為說明:品格是多數德行的 累積與習慣的養成,因此,品格教育包含個人的處世觀念、價值觀、生活態度及行為表 現。張春興與林清山(1991)指出,品格的意義常常與人格相混,事實上人格僅是個體 個 性 的 行 為 表 現 , 不 含 價 值 判 斷 , 而 品 格 較 著 重 個 體 人 格 特 質 的 價 值 評 斷 。 (Lickona ,2003)認為品格是一種「美德」(virtue),這種美德是個人或群體所共同認定並 遵守的價值規範,是人類優良的特質。

(二) 品格教育的意義

品格教育主要在協助學生從基本的自我了解做起,欣賞別人的優點,並經由觀摩學 習,表現出適切的行為。黃德祥(2003)認為品格教育就是教導學生,使之知善、期望 善,以及行善、表現良好的行為,並內化習性的歷程,也是增進學生良好個人特質,使 之知善、愛善、樂善的教育。李素貞、蔡金鈴(2004)則認為品格教育是藉由教與學的 過程當中,促進個人發展倫理責任與關懷情懷的教育活動,主要在教導學生重要的核心 倫理價值,營造關懷、誠實、信任、責任與相互尊重的人我關係,涵蓋生活的各個層面。

張宗治(2006)認為品格教育靠的不是教條的灌輸,而是與孩子真誠的對話;不是懲戒 或是處罰,而是鼓勵和示範。品格教育重視生命的體驗和關懷,在生活中落實。

綜上所述,學者對品格教育的看法乃是藉由教與學的過程,形塑良好的環境,讓學

生了解如何與人相處並教導學生社會的核心價值,發展個人對社會倫理責任及關懷,懂 得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並且鍛鍊判斷是非的能力,最後內化成為個人習性,落實於日 常生活中。

(三) 品格教育的內涵

品格教育的目的是在幫助青少年找出適合的核心倫理價值,使之理解、關心與履行

(黃德祥、謝龍卿,2004)。而品格教育的內涵也就是品格教育的核心價值,國內外學 者、團體皆有不同看法,但也可看出某些重疊的特質。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個人與社會責 任的五個層級與品格教育的核心價值,有互相重疊之處,唯獨第五個層級不容易於研究 中看出,故本研究文獻中從四個層級中可以發現多位學者皆有共同的看法:

(一) 尊重:Gibbs and Earley(1994)、Berger (1996)、Berger (1996)、林新發、王秀玲

(2003)、李琪明(2004)、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部(2005)、

但昭偉(2006)、何琪瑜、吳毓珍(2007)、洪 蘭(2008)

(二) 努力:Lickona (2003)、李琪明(2004)、但昭偉(2006)

(三) 負責、自律:Gibbs and Earley(1994)、Berger(1996)、Character Counts(2002)、美 國品格教育聯盟(2002)

(四) 關懷:Character Counts(2002)、美國品格教育聯盟(2002)、林新發、王秀玲

(2003)、李琪明(2004)、教育部(2005)、何琪瑜、吳毓珍(2007)

其中「尊重」、「努力」勤奮、「自我導向」負責、自律、「關懷」,這四個核心價值 都被中外學者共同重視為品格教育的核心價值。本研究是運用 TPSR 責任模式為課程依 據,在責任模式中,Hellison 發展出責任層級的概念,其中包含了許多關於品格教育的 內涵,包括尊重、努力(勤奮)、自我導向(自律)、關懷,與上述提及的部分內涵,實 有密切關聯,亦能證實責任層級包含的核心內涵與多數學者提出的看法有共通處,本研 究以 Don Hellison 所提倡的 TPSR 責任模式進行課程設計。

二、 品格教育的理論基礎

有關品格教育的基礎理論,包括傳統的道德發展階段觀點、女性主義觀點、社會行 為觀點。傳統道德以皮亞傑(J.Piaget)為代表,繼以柯爾柏格(L.Kohiberg)發揚光大;女性 主義觀點則以Gilligan(1982)依據心理學觀點提出男性與女性道德發展上受到性別差異 的影響,以及Noddings(1992)以哲學立場提倡關懷倫理學的兩位女性代表,另有Bandura 提出有關「道德」學說的社會學習理論。

(一) 道德認知發展論

學校教育一向將道德培養視為主要目的之一,教育家們深信道德是可以培養訓練 的。但現代心理學家們卻認為人類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都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經 由社會化歷程逐漸發展而形成。因此只有在配合學生道德發展的情形下,道德教育才會 有成效(張春興,1996)。有關道德認知發展論,主要由Dewey開先端,接著以Piaget為 代表,最後由Kohlberg 細分道德發展階段並予以發揚光大。

(二) Dewey的道德認知發展論

Dewey 強調道德即生長,並將道德發展分成三個層次(沈六,1994):

1.

本能需求層次:此階段兒童行為的目的起源於滿足自己的本能及基本的生理需 求。此層次是行為的本能和需求,無所謂道德問題。

2.

禮俗的層次:此階段個體的行為受社會標準的制約,以社會既定的標準為依歸,

依循所屬團體規範行事,對規範背後的意義不加以討論。

3.

良心層次:為最高的道德層次,此層次的行為受社會和理性標準的制約,但是個 體行動係依據自己的意識及理性批判,而不是盲目的跟隨既定的社會規範。

(三) Piaget(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發展論

Piaget以認知發展論為其理論基礎,主張兒童道德判斷發展與認知發展情形相符,

有其階段性,且循序發展,將道德判斷劃分為無律、他律、自律三個階段(歐陽教;詹 棟樑,1997):

1.

無律階段(stage of anomy)0-5歲:

自出生到五歲兒童階段,兒童的道德意識(因人我之別的意識未分化)可說還未產 生。此時的行為只是單純的感官動作反應,一切的規則對他們來說,都可說是似有似無、

似懂非懂並以自我為中心,無道德規範可言。

2.

他律階段(stage of heteronomy)5-8歲:

此階段是指五歲至八歲兒童的階段,此時期把權威人物所制定的規則視為「制訂的」

接受規範服從規範很少表示懷疑。從道德的無律,漸漸意識到家庭、學校、及社會的一 些道德或風俗習慣的規範,這些對他們都認為是超越於個人的,不可侵犯的,永垂不朽 的,如果踰越則為「壞孩子」。

3.

自律階段(stage of autonomy)8歲以上:

兒童的道德意識漸漸覺醒,漸漸能運用其理性做道德規則的分析或批判,至少也能 懷疑,或追詢「應然性」的理由,不再盲目或被動地接受一切的他律規範,必須經過其

道德理性的認同才可採用為行為規範。

(四) 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論

Piaget對道德判斷的研究限於十二歲以下的兒童而未有所超越,也從未將道德判斷 的序階做更進一步詳細的探討,而是由Kohlberg繼續發揚光大,對道德判斷的序階做更 進一步的研究(單文經、汪履維,1989)。更進一步由Kohlberg 將序階發揚光大,將序 階的提升界定道德發展,經由三層次六序階(單文經、汪履維譯,1986):

1.

層次一:成規前期

成規前期的人依個人所得到的具體利益為主,來看待道德問題,此層次又分為:

序階一:服從導向,是屬於他律的道德,這序階兒童以自我中心,避免遭受懲罰而服 從權威。

序階二:工具性現實個人主義,行動以自我的利益和需要為目的,並要求他人同等公 平待之,並互施小惠。

2.

層次二:成規期

成規期的人是以一個社會成員的觀點,來看待道德問題,此時期乃青少年前期,在此 層次認為維護個人的家庭、團體、或社會的期望是有價值的(沈六,2004),此層次 又分為:

序階三:人際關係和諧導向,人際間相互期望,維持彼此的關係和順從、關懷他人。

序階四:社會體系與良知,遵守法律,認為對是對社會或團體有貢獻,考慮個人在社 會體系的人際關係。

3.

層次三:成規後期

成規後期的人是採取一種「超越社會」的觀點,來看道德問題,屬於青少年期或成年 早期,此層次又分為:

序階五:社會契約或功利與個人權力導向,一般權力透過大家同意、客觀公平的過程 統合的觀點依附於契約,認為對於家庭、友誼、和工作義務有犧牲奉獻的情感。

序階六:普效性的倫理原則,遵循自己所選擇的倫理原則,正義、平等、人類尊嚴當 作個人尊敬的普遍原則。

(五) 關懷倫理學

關懷倫理學以 Gilligan和Noddings為主要代表,強調以女性的「關懷」為主的觀點,

相 對於Kohlberg所發展道德觀點以男性為主的正義道德發展 。關懷倫理學先驅者

Gilligan對Kohlberg的道德發展批評,道德問題應該建構在關懷和相互關係中責任的問 題,而非套用權力或規則的道德思考發展(林倩秀,2005)。林倩秀(2005)指出Gilligan 所提出的關懷倫理學分為三階段,其中包含兩個轉換期,第一階段是個體生存導向,關 於生存基本問題時(例如懷孕),則會先考慮自身的利益;第二階段是自我犧牲

(Self-sacrifice),其中自利的過程中會漸漸對自我與他人有依附性的責任,是為轉換期,

後期關係推廣至社會的層面,面臨重要抉擇時會以自我犧牲為考量;第三階段是不傷害 的道德,進入第三階段前為了滿足自我與他人的需求,把善界定成自我犧牲與和諧關係 是為另一轉換期,後因加深對責任的概念、提昇道德的責任感,考量不傷害自己和他人 的前提下,關懷成為女性道德認知的普遍性法則。「關懷」不僅是我們認知的一種充滿 溫暖、模糊的感受而已,而是持續發展使人變好、變可愛的一種能力,當社會或學校汲 汲於功利主義時,我們應該更真心關懷我們的孩子,並教導他們關懷(Noddings, 1995)。

歐嬌慧(2007)整理Noddings對關懷倫理學的核心內涵分為以下幾點:

1. 「關懷」為始、真心回應

認為學校推動智育時,將道德、倫理納入課程,並以「關懷」為主軸,發展

「人—我」間關懷關係、責任及承諾的,進而理解自我、他人及其間的人際關係。

「人—我」間關懷關係、責任及承諾的,進而理解自我、他人及其間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