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在教學歷程中遭遇的困境與因應的策略

本節在實施體育課程融入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以教師的角度去探討實施過程所遭 遇的困難並試著去解決遭遇的問題及教學省思。本研究在實施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及解 決方法,以學生的行為表現及轉移出體育館做說明。

一、 教師教學遭遇到的困境與因應策略

研究者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會進行每節課的省思,藉由撰寫教學日誌來觀察研 究學生與紀錄教師教學反思。歸納教師對於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所遇到的困境與因 應策略,可以從(一)課程設計(二)學生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一) 課程設計 1. 教學困境

(1) 教案設計過於制式化

設計本次教學教案是希望能夠在球類教學中藉由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落實學生對 品格教育的了解及體驗,並且能夠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學到除了球類技能之外的教學內 容,更重要的是希望學生將責任層級的概念帶出體育課之外,所以在設計教案之初的想 法,是考量學生的年齡與能力結合現有的球類教學方法,增加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讓學 生在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增加品格教育的部分。不過由於課程設計傾向於技能教 學,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技能基本動作練習時間多,學生較容易感到枯燥,容易形成教 學制式化,學生容易疲乏。

今天在打排球時學生反應練排球手很痛,雖然一開始已經跟學生告知,不過在練習 時學生還是會有人一直說手很痛。學生參與意願低落;尤其在練習低手對空擊球 時,S5居然想要放棄的意思,S3還沒練完就跑去跟別人聊天,明天要增加兩人活動 的時間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T日誌020418)

(2) 研究時間不足

研究者在開始規劃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課程教案時,原希望能夠以16節的課程設計 為教學主要的架構,並且希望能夠將責任層級V-轉移出體育館的部分也納入課程設計 中,但因為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配合學校的政策性活動及例行性活動,以致於在活動設計 結束無法維持一開始的設計。研究學校在每學期初、期末都要進行的體適能檢測各2週、

以及學生身高、體重的檢測。在加上研究學校沒有室內場地,所以遇到下雨天就必須將 課程延後的狀況,導致課程實施節數被迫修正,無法將層級五納入課程中。

2. 因應策略

(1) 修正課程設計節數

教案在設計之初,是為配合學校球類教學進度而設計並且以技能練習為主的方式進 行融入式教學,但在現場教學進行時,發現教案設計中技能練習對學生而言沒有吸引 力,導致學生參與意願低落,例如:桌球、排球學生在技能動作練習時,會出現學習意 願低落的狀況,但在棒球、籃球的練習情形卻又表現得很好,分析原因除了球類本身具 有吸引力之外,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也是需要修正的,所以修正了排球教學部分的教學 設計,增加修改規則的排球比賽,已增加學生對排球學習的意願。增加排球比賽後,學 生對於排球的興趣相對提高,並且也積極詢問相關規則,增加學生對排球學習的動機。

(2) 修正教案

為了能讓課程順利的進行並且能夠在5月初完成教學實驗,所以研究者的課程內容

縮短為12節,以致於影響到層級V-轉移出體育館的部分無法落實於本次研究的課程中,

後續會繼續透過導師的協助,及體育課程的時間諮商學生轉移出體育館外的情形,了解 學生離開體育館之後的情形。

(二) 學生學習問題 1. 教學困境

(1) 意識談話時間過長

在實施TPSR中每節課都有一個意識談話時間。教師集合全部的學生,直接告知5個 責任的內涵,讓學生思考責任的相關議題,同時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此的安排 即為意識談話。進行意識談話時,應盡可能的讓學生感到輕鬆舒適,學生站立或坐下皆 可,對話的重點為使學生初步瞭解何謂責任,以及哪些行為是責任的展現。意識談話是 建立學生責任基礎概念的最佳時刻,理想的情況為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主動表達想 法,甚至主動告知同儕有哪些責任的相關行為是可嘗試在這堂課中展現出來的。

對於學生在教學剛開始,對於老師增加意識談話時間,不太能習慣這樣的方式,頻 頻露出不耐的表情。甚至就有不尊重的學生直接問「老師,何時可以去打球?」尤其是 喜歡活動的學生。但在TPSR的實施過程,意識談話是很重要要的一個過程,所以在第 一節課介紹責任層級時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相對活動時間便減少。所以在實施之初,

學生會利用下課時間跟教師溝通,希望能減少責任說明及技能講解的時間,增加體育課 活動時間。

S3:我覺得失去活動時間,減少上課的樂趣。

諮S3-20322 S:老師,您不是體育老師嗎?為何要上這種文謅謅的東西?

諮S2-0322

(2) 小組會議時間討論不夠熱烈

綜合活動進行結束之後,集合全班學生,由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並表達意見,討論焦 點以對於今天上課的評量為主,可以針對於自己的表現、同儕的表現、教師的表現等,

由學生提出疑問或建議,如此的安排即為小組會議。小組會議的重要目的為使學生體驗 團隊決策的過程,同時提供學生機會充分表達感受。教師在引導小組會議的進行時,須 掌握下列3項原則:1. 強調尊重團隊,不要讓學生聯合針對某個人,或是責怪他人。

2. 盡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討論並表達意見。3. 發生爭端時,要進行機會教育,

讓爭端可以被和平的解決。(丁立宇,2010)

在活動結束後,集合全班學生並且針對今天上課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請學生回答,

部分學生對於老師的提問都很熱烈回應,也都能具體回答上課的講述過的內容。但針對 S2、S3、S5等學生,他們對於小組會議剝奪了活動時間,減少他們上體育課的時間,有 些不滿。尤其是要進行全班集合時,是最後一個抵達集合地點的同學。以至於全班同學 都得等候他們2人。集合完畢之後,開始進行小組會議的問答及討論。

S5:每次要分享心得,會覺得發表很丟臉,不想發言。

諮S5-20329 S:我覺得講心得很好笑,誰要聽啊……

諮S2-0329 剛開始時,學生在小組會議時間往往不會有太多同學分享心得,常常都是老師問完 問題後,舉手回答的永遠是某幾位同學在舉手。而其他同學都沒有參與討論的過程。在 上完課後,教師利用關係時間詢問學生意見,S3:我們活動的時間變少。能不能講少一 點,讓我們活動時間可以多很多。基於此為了不影響學生活動時間又能融入TPSR,所 以每堂課以責任層級海報來提醒學生責任層級的重要性。

2. 因應策略

(1) 利用關係時間了解學生想法

教師透過關係時間了解學生的想法,將責任層級的具體內容製作海報的方式於課堂 上講述,並在講述具體內容時增加實例,縮減講述既定的內容,增加實例以增加趣味性,

提高學生的興趣,避免學生對意識時間的反彈。讓學生在上體育課程的同時能了解責任 層級的重要性,並且不會因為增加說明時間而影響學生活動的時間,避免為責任而責任 的狀況產生。教師在增加責任層級的實例後,學生接受程度大大提高,避免枯燥乏味的 講述法,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且改善學生對體育課的排斥。對於較少發言的同學,

利用關係時間找學生一對一對談,了解學生不想發言的原因,改善原因,以提高分享發 言的人數。關係時間因為是一對一對談,所以教師較能跟學生有深入的談話,學生也比 較願意在透過這樣一對一的對談時間表達心中的想法,不過學生往往會希望老師不要說 出對談的內容,因為有些話不能在公開場合透露學生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

(2) 增加活動時間

減少講述法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活動的時間,讓學生在體育課中能夠得到足夠的 活動時間。學生反映活動時間不足,教師將調整課程設計的時間安排,除了在意識談話 中增加責任層級海報,也必須修正在講解活動流程的時間上做好控制,讓學生可以盡情

的在體育課中得到足夠的活動時間。

在增加學生活動時間後,學生對於體育課的改變逐漸適應,也能投入於體育課中,

在課程結束後進行訪談學生時,學生都反應他們喜歡這樣的課程活動設計。

我喜歡這樣的課程,很有趣,可以學到更多。

訪S520505 我覺得上體育課變得不一樣了,我喜歡這樣上課的方式。

訪S420505 從學生訪談的資料,可以發現,學生對於體育課程的改變成學生喜歡這樣的課程設 計,而不會有不喜歡體育課的反應,這也是在調整活動時間,增加學生活動的機會後學 生會喜歡的原因。

(3) 善用學校獎勵制度

教師透過每次上課發生的小插曲引導學生對事件的反應,更提供學校榮譽卡制度獎 勵方式,只要在體育課中提出分享意見的同學都能得到學校榮譽手冊登記優點2次的機 會,目的在鼓勵學生分享上課心得,並且在每次學生分享後,肯定發言學生的勇氣及願 意分享的行為。增強學生分享心得的動機,並以獎勵方式肯定學生行為,讓發言形成一 種風氣,點名從來沒有發言過的同學,以半強迫的方式鼓勵不常發言的同學一定要分享

教師透過每次上課發生的小插曲引導學生對事件的反應,更提供學校榮譽卡制度獎 勵方式,只要在體育課中提出分享意見的同學都能得到學校榮譽手冊登記優點2次的機 會,目的在鼓勵學生分享上課心得,並且在每次學生分享後,肯定發言學生的勇氣及願 意分享的行為。增強學生分享心得的動機,並以獎勵方式肯定學生行為,讓發言形成一 種風氣,點名從來沒有發言過的同學,以半強迫的方式鼓勵不常發言的同學一定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