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個案研究

第四節、 個案創業歷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節、個案創業歷程

一、2014.6-2015.02 平台草創期

此時為「吃好的」平台的草創期,黃沛云與多位志同道合的夥伴於 2014 年 6 月籌畫舉辦位於松山文化創意園區的「友善耕作、手護台灣」一日活動,期待透過 教育、消費的力量,翻轉台灣的農業生態,改善以往在農產品的削價形式,最終實 現台灣農業及土地環境的永續發展。此活動籌措約半年之久,除了規劃一系列的演 講主題和教育體驗外,也邀請多個實施友善耕作的農場於會場擺攤,協助他們推廣、

販賣友善食材,一日活動下來吸引了千位以上的民眾付費參加。

之後又舉辦參加多場擺攤宣傳、講座之後,證明民眾是願意了解並接受友善耕 作的農產品,接著黃沛云和夥伴開始規劃創立網路購買平台,並以社會支持型農業 (CSA)為基礎的共同購買(共購)模式做為平台的商業獲利模式。

為了再短時間內讓商業模式能夠快速推廣,經營團隊決定以Facebook 以及部 落格暫時作為「吃好的」的平台,一方面這些社群媒體的使用者人數眾多,二方面 是能夠藉由社群媒體上的功能接觸到目標顧客,例如Facebook 能夠辨識哪些使用 者對於台灣農業是有興趣的,哪些消費者的地理所在位置及年齡層是平台想接觸 的。

在這段期間除了利用網路推廣外,創辦人黃沛云不斷的接觸農夫端,希望能幫 助實行友善農法的農夫有銷售管道外,也為平台增加多樣化的產品項目,同時經營 團隊也至取貨點附近街上發放宣傳單。

圖 4-10、一日活動現場,農友演講 圖 4-11、一日活動現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12、平台宣傳單

二、2015.03-2015.10 平台成長期

2015 年 3 月時,「吃好的」開始試營運,以二週一次的共購方式揪團購買產品,

並透過Facebook 以及部落格向團友介紹每次共購的新產品。前期「吃好的」靠著 人脈以及認同此平台理念的營業店家提供免費的場地,在新店區及文山區設立兩 個取貨點,而訂價以進貨價的 15%作為公開的收費標準;而到 2015 年 8 月時,平 台上的農產品品項從 20 多件增加至 60 件,取貨點在台北擴增另外一點,台中新 增加一個取貨點,而最早建立的新店區取貨點穩定訂貨人數從 10 多為增加至 30 多位團友,平台的使用者人數越來越多,知名度漸漸曝光,除了其他相似的知名平 台開始主動接觸「吃好的」以外,也吸引了媒體的關注,2015 年 10 月大愛電視台 蔬果生活誌單元採訪了創辦人黃沛云,並介紹「吃好的」平台。

除了共購以外,「吃好的」會到有機市集、農業市集等地擺攤,販賣產品並宣 傳理念。2015 年 7 月,與「吃好的」農友合作,籌措第一梯次的產地旅行,透過 踏入農地接觸農夫,親身體驗食農教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4-13、取貨點與團友交流 圖 4-14、實地宣傳

圖 4-15、大愛電視台採訪 圖 4-16、與其他農業平台開會交流

三、2015.11-迄今 平台穩定期

基於平台上的產品夠多,團友固定訂購量到達一定的量,「吃好的」在 2015 年 11 月開始,從每月揪團二次增加為每月四次,也就是每一週都會揪團一次並於下 週取貨,訂購的服務流程的總時間為一週。此時的「吃好的」擁有穩定的使用者,

固定合作的農友以及定期下單的團友使得平台能夠獲得穩定的收益流。

而平台上的交流互動頻率高,團友會主動分享產品料理方式以及食用心得,農 友也會在平台上主動介紹自己的作物及產品,並回答團友的各式疑問。這個時期的 使用者對於「吃好的」有著相當程度的信任,縱使偶爾產品出現瑕疵或是農友的貨 源突發性缺貨,團友都能夠體諒並願意繼續支持;而農友會願意相信團友,主動補 償產品瑕疵的部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黏著度高的團友會經常性的參與「吃好的」平台所舉辦的活動,例如手作工坊、

團友聚會等等,除了農業相關的議題外,團友們也會和經營團隊分享其他生活經驗,

甚至會一同參與其他的社團活動。另外「吃好的」定期會與不同的社團合作,例如

「248 農學市集」、「花木市場農夫市集」等實體市集合作擺攤,或是與其他和「吃 好的」相似的平台合作,一起解決當季作物生產過剩,將其產品銷售於合作團隊的 平台上。

雖然銷售量是穩定的,但為了節省成本以及顧及效率,在 2016 年 2 月後改 為一個取貨點,此外MOMO 購物網在 2016 年 3 月欲與「吃好的」合作,在 MOMO 購物平台上設立「吃好的」的專業,並於 4 月底開始上架,然而在試營運近 2 個月 後,發現在MOMO 購物平台上帶來的流量並不足夠,且在物流合作上並不具有效 率,考量到成本及效益後,決定暫時下架。

圖 4-17、產地旅行 圖 4-18、團友在平台上分享食譜

圖 4-19、手作工坊活動 圖 4-20、農友分享作物資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4-1 為「吃好的」的發展重要事記整理,而現在平台也面臨幾項問題:

(一) 雖然許多農友非常信任「吃好的」平台,繼續與之合作,但在一個取貨點 的穩定團友數量卻呈現飽和狀態,可能原因有:取貨點能夠同時容納的消費者 數量有限,若數量多到一定的地步會造成取貨效率不佳的問題,也會缺少與消 費者互動的時間。另一個原因是取貨點的方式只適合該階段時間有空的消費 者前來取貨,若臨時有事情耽擱或者本身閒暇時間少,使得消費者前來取貨的 動機下降。

(二) 呈上一個問題,若消費者選擇宅配為主的話,產品價格再加上運貨費用的 消費金額會使得消費者購買意願下降。

(三) 取貨點擴增不易,雖然有許多支持「吃好的」的民眾或餐廳願意提供場地,

但最重要的卻是安排了解產品的顧點人員,以目前團隊的規模無法有效擴點。

(四) 目前平台上的農友屬於產量不大的小農,甚至偶爾會有供貨不穩定的情 形,難以符合超過一定量的消費者需求量。

本研究論文收集整理

表4-1、「吃好的」平台發展重要事記 日期 事記

2014.06 舉辦「友善耕作、手護台灣」一日活動。

2014.11 創立Facebook 粉絲團及社團、部落格。

2015.03 「吃好的」共購平台開始營運,每 2 週揪團一次。

2015.06 舉辦第一次產地旅行。

2015.07 舉辦第一次的手作工坊。

2015.08 農產品項目達 60 項,取貨點在台北 3 個點,台中 1 個點。

2015.10 大愛電視台採訪。

2015.11 揪團改為每週一次。

2016.02 將取貨點縮減為 1 個地點。

2016.04 與MOMO 購物平台合作。

2016.06 暫時下架MOMO 購物平台專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