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案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信念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個案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信念

古鈞元(2001)指出:「教師對於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的信念,

包含了對資訊科技在課堂角色的認知、資訊融入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 色、以及對自己應用資訊教學能力的評估。」除此之外,研究者認為 融入教學的信念還包含了學校資訊環境的需求以及對學生學習評估 的信念等。這些教學信念綜合起來,讓教師決定是否要在課堂上使用 資訊科技,以及使用的時機與策略。

本節描繪翊菲老師的教學信念時,將分別從翊菲老師對資訊科技 在課堂角色的認知、資訊融入教學中教師應扮演的角色、對自己應用 資訊教學能力的評估、對學校資訊環境的需求以及個案教師對學生學 習評估的信念等面向探討。

一、資訊科技在課堂角色的認知

在文獻探討中研究者將資訊科技融入的方式簡單的分成兩個部 分:一是輔助教師教學的工具觀點,而另一則是輔助學生建構知識的 學習工具觀點。教學工具偏重於以教師為中心,利用科技的輔助增進 教師的教學,學生在資訊融入教學中是以老師指導以及結構式的融入 活動為主。而學習工具的觀點則是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利用學習科 技的潛能,讓學生可以突破學習的限制,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活動、溝 通和製作學習成品。接下來研究者就先從翊菲老師資訊科技的使用談 起,再歸納她對資訊科技角色的認知。

透過「資訊科技於教學之發展檢核表」,翊菲老師表示:「運用的 方式是以 PPT(教學投影片)呈現教學相關的數位圖片、影片為主。偶爾會利用 真實情境或事件加強學生的學習。例如:當課本內容不夠豐富時,我就會利用資 訊網路的輔助蒐集最新資料,在課堂上探討與課程相關的新聞事件或科學發現」

(問-2、訪-2)。

她認為,資訊科技在課堂扮演著教學工具的角色,就如同黑板 或其他教具一樣,可以在不同的教學時機輔助教學。不過,資訊科技 最強的地方在於它能夠有效率的獲得資訊以及多媒體的呈現,例如:

網路資料庫搜尋、教學素材查詢,以及聲音、影片、圖像的呈現等。

而老師所節省的時間則可更積極的關心學生的學習,立即的給予學生 學習回饋。

何時會需要數位軟體教材呢?翊菲老師表示「平時教學時會藉助多 媒體的素材,引起學生對於生物學習的興趣,進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假如教授的 概念很抽象時,會運用一些 Flash 動畫的輔助,更清楚呈現課程的概念」(問-2)。

「當有些小朋友學習落後時,會藉由科技的輔助,實施個別教學,讓學生可重複

64

練習上課的內容」問-2。所以在課堂運用時,翊菲老師「會透過資訊科 技引起學生的動機,引導學生溝通發表看法。藉由資訊科技的輔助加強學生間的 合作學習。而在蒐集資訊資料或軟體時,會進行內容的篩選與編輯。基本原則是 內容要正確,並且能有效且多元的呈現。」(問-2

不過,資訊科技可以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具嗎?翊菲老師認為,它 只是教學工具的一種,它有它的限制,例如:無法像黑板一樣立即性 畫上、擦掉,不像實物一樣吸引同學的目光,需要耗費時間經營及管 理問題。所以在教學時她會搭配黑板、字卡、實物或小組討論活動等 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符合自己的能力,也可達到更好的效果(文-2)。

研究者:你認為資訊科技可以取代所有的教具嗎?

翊菲老師:他只是一個輔助的工具。

研究者:那你覺得他最強的地方在哪裡?

翊菲老師:再現性。

翊菲老師:你可以回到前面內容再回來,然後你不用花很多的 時間再擦黑板,你只要按下一張下一張,有很多時間可以環顧 四週看學生的反應…(訪-2)

翊菲老師:我在講棋盤方格時就會用板書,或是講到細胞分裂 時,就會拿染色體在黑板上玩,我覺得這樣比較有彈 性,也講得比較清楚。(訪-2)

研究者:你不是有用一個 Blog(部落格)

翊菲老師:只是用一用,阿!算了,我也沒有再繼續去經營它,

因為我可能還要花很多時間上線,那萬一又有甚麼不是經營很 好,像學生亂留言, 這時候就會有另外的問題出現。(訪-2)

研究者:你會覺得電腦軟體比較不好使用?

翊菲老師:因為感覺你好像要把他學完,你比較知道它要怎 麼用。(訪-2)

歸納她對資訊科技的看法,可得知:翊菲老師偏重於以教學工具 的觀點去看待資訊科技所扮演的角色。她認為資訊科技為教學工具的 一種,可以有效的輔助教師教學,引起學生學習動機;有效率蒐集及 呈現資訊,增加不同的教學表徵;支援學生合作學習或個別化教學 等。在學習工具應用的觀點則偏向:支持學生獲得更多的資訊、編輯 資料以及呈現報告。不過,資訊科技還是有它的限制在,例如:教師 缺乏運用知識、管理問題、有其他更好的教學工具或方式時,她會搭 配或選擇其它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二、資訊融入教學中教師扮演的角色

(一)計畫融入課程的內容與流程

翊菲老師規畫結構性的課程,讓學生在老師的安排下進行學習活 動。她會根據不同版本的課程重新編排 PPT 順序,例如在講解達爾 文的演化論時,翊菲老師會先講解演化的證據,再引入演化論(觀 -1),或是彈性的增添新圖片、動畫以及學習活動。

…譬如說最近有一個報導,是在印度吧。有一個女孩子,她是 雙臉的,是連體嬰,有兩個腦四個眼睛,但是是沒有分開只有 頭部這樣子。我就會加入這張照片給學生討論…(訪-2)

在融入課程時的規畫上,教師會根據教學的目標,安排整個課程 內容與學習活動,將原本的正式課程(教科書)轉換成實際運作的課 程。例如:教學投影片製作、上課流程以及學習活動的設計,皆是由

66

教師統合整理。上課前,翊菲老師會再將投影片瀏覽一遍,藉以掌握 接下來課程的進度與課程實施的策略。假如要增添新的小動畫,翊菲 老師會先使用過,再想想教學的流程與進度是否符合(反思-7)。

(二)指導與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

翊菲老師除了利用投影片將課程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外,並會以口 頭問題搭配圖片或影片引導學生思考(觀-1)。此種方式,除了可以 讓學生釐清觀念、進行知識統整,還可以讓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與學習成效(反思-1)。

(呈現貝殼圖片)

翊菲老師:如果今天不小心,老師在海邊…死掉了。在海上 載浮載沉,請問,我是不是化石?

學生:不是,他沒有埋在土裡。(學生 13)

翊菲老師:那如果你是在沙子裡面找到(貝殼),那可以稱它 為化石嗎?

學生:不可以。(多數學生回答)

翊菲老師:還不可以,為什麼?

學生:時間沒有很久。(學生 13)

翊菲老師:那時間沒有很久,他只是剛好死在那邊而已。

(觀-2)

但是在上課時,如果一直撥放投影片,學生的注意力可能會降 低。所以翊菲老師會使用多媒體的輔助,搭配一些班級經營策略吸引 學生注意,讓學生能持續專心於課堂上,例如:多媒體的應用:撥放 影片、利用 PPT 呈現有趣的圖片、轉換投影片或文字跳出時會有音 效出現(觀-2)。或是利用一般教學策略:運用肢體語言、背誦活動

或是搶答遊戲等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

翊菲老師:所謂的化石呢就是要在地球當中,所以要埋在甚麼

裡面?(手部動作 一層一層) (觀-2)

翊菲老師:等一下要請你們解釋一下喔。想想看 52 頁,依照 這個定義為什麼水晶,不是化石?恐龍蛋是化石,恐龍的腳印 是化石,海邊撿到的貝殼不是化石?這要請你們解釋囉。老師

講過囉。等一下有挑戰 20 個章(蓋章),一樣 20 個章。(觀-3)

(三)管理資訊科技的使用

教師在選擇資訊科技時或使用科技時必須要時時了解科技的使 用狀況,當使用狀況不佳或是有限制的時候,教師就必須調整使用的 方式。

例如:翊菲老師知道這裡的學生並非人人家裡都有電腦或網路設 備,所以就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同學去分工合作,一部分的人找 資料,一部份的人整理資料或是上台報告(訪-2)。而選擇不用教學 部落格的原因是,擔心學生無法正確的使用資訊科技而產生後遺症。

(四)小結

歸納資訊融入教學中翊菲老師扮演的角色,包含了:計畫融入課 程的內容與流程,指導與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及管理資訊科技的使 用。並根據學生的反應與資訊的更新,隨時調整上課的內容與方式,

增進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成效。

68

三、教師自我資訊能力評估

在資訊科技融入的教學中,教師必須具備有足夠的資訊素養,才 能有信心且有效的進行融入教學。例如:資訊的正確性與適用性,認 識應用軟體的種類以及知道如何使用,認識資訊科技的硬體設備裝置 以及故障時的疑難排除,融入教學的策略等。

訪談得知,翊菲老師在大學、研究所求學階段就已常使用電腦、

網路以及實驗科技等設備,所以對這些應用軟體的操作是有信心的。

…大學的時候有修過課,像 office 軟體就自己摸索,摸久了就 會了…對於一般的資訊應用能力應該都很 OK 啦,不太需要其 他人的協助… (訪-2)

翊菲老師表示她會每天攜帶自己個人的筆記型電腦到校,平時用 來進行文書處理、上網找資料、收發 E-mail、製作簡報、處理成績、

製作教學媒體…等。她認為這些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以使她的教學更

製作教學媒體…等。她認為這些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以使她的教學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