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藉由研究結果與文獻探討,提供教育單位、學校、教師、

師資培育機構,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相關建議。並對本研究的檢 討,提出進一步的研究建議,提供日後研究之參考。

一、對學校的建議:營造友善的資訊融入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包含了硬體環境、課程架構以及組織氣氛等。在資訊融 入教學的環境中,通常專注的面向在於提供充足的資訊設備以及軟硬 體資源。不過,如果這些資訊設施不符合教師需求將會閒置浪費。所 以友善的資訊融入環境必須根據教師的需求,營造符合老師教學的教 學環境與課程架構,例如:1.針對每位老師設計符合教學的課室環

110

境,包含資訊科技設備的配置、教師需求的軟硬體以及課表的安排 等。2.提供專職的教學協助人員或是協同教師,負責教學設備的維 持、實驗材料的購買、甚至是在教學上輔助學生的學習等以降低教師 教學上負擔。3.發展教師本位的課程活動,與正式課程相輔相成,設 計符合教師教學的課程。4.創造支持與協助的組織氣氛,讓同儕教師 相互幫助與成長。

二、師資培育機構:提供教師適性化的專業成長課程

中小學現今舉辦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進修活動,大多是一次式的 短時間研習。長時間的進修活動又礙於上課時間以及班級事務的影 響,甚少老師願意參與。所以在短時間的研習中,教師接受進修後,

很少再進一步透過持續的學習,來分享應用的經驗或是獲得支持。多 數的研習的經驗是,在參與完後當下會覺得自己成長了不少,對教學 充滿改變以及成長的動力。不過經過一段時間後,這種熱情隨著時間 而消退,研習時數愈短,消逝速度愈快。

一套完整的成長課程除了要帶給學習者新的資訊、了解應用的 方式外,更重要的是應用時的支持與協助。透過草根式由下而上,讓 教師依據興趣和需要選擇課程與進修機構。進行長時間的參與式成 長,從中習得新的教學模式與策略。

三、教師:鼓勵教師參與網路學習社群

教師的工作常是單打獨鬥,一個人要準備教材、班級管理、批改 作業以及還要自己找時間參加研習,常常對於教學改變與創新都已欲 振乏力。如果教師能夠參與網路的學習社群,例如:亞卓市、教學部 落格撰寫,教師將可以與其他的同儕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的分享。這學 習社群還可納入專家、家長以及學生等成員,形成一個教育成長的知

識體。

四、教育當局:建立良師輔導計畫

例如加利福尼亞的良師方案(Mentor Teacher Program) (Lowney, 1986 引自張德銳, 1998)。建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良師制度,提供 讓具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經驗多的老師,擔任實習教師以及初任教師 的教學顧問,減少初任教師教學上「嘗試與錯誤」的掙扎中。並且選 出的良師也可以擔任其他教師們的相互觀摩與經驗討論的對象。更增 進教師的教學效能。

五、研究發展

本研究利用詮釋性研究,選擇相同教學場域的個案教師進行研 究。希望分析與詮釋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策略。個案教師屬於初 任的生物教師,而研究的場域是位於彰化濱海學校,學生素質、家長 社經背景以及校園資訊環境都有其獨特性。對於研究結果要推論到大 範圍場域會有其限制。

在研究方法上,可利用量化的考驗,分析影響教學策略與轉變的 因素之間的關係以及調查教師在教學策略評估上的相關因素為何。

未來的研究可朝向比較個案的方式,比較其他資訊科技融入教師 之間教學策略的異同。也可與師資培育機構進行長時間的追蹤研究,

研究教師教學策略成長模式以提供教師有效的專業成長課程。例如文 獻中提到的美國 ACOT 計畫。

美國 ACOT project 是一個歷經十年長時間的研究,在計畫中希 望了解引入資訊科技對教學的影響、可能遭遇的困境解決方案以及觀 察教師於資訊科技的教學環境下教學的轉變。研究發現,教師在資訊 科技融入教學中的轉變具有幾個時期,包含:入門階段、採用階段、

112

適應階段、恰當使用階段以及創新階段。

利用文獻的階段特徵,分析個案老師所處的階段是屬於適應階 段,當教師要進入到恰當使用階段時,教師就必須要對於資訊科技的 態度有所轉變,必須朝向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並開始思索如何能 夠應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生重要的認知能力。教師在轉變當中其教學方 式、教學信念以及所需的支持都必須有所轉變,整個課室的教學由課 程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由學生個人的作業轉向團隊合作的功課,

由被動的學習轉向主動的學習。此時學校環境或教育機構除了給予充 足的資訊科技設備支援外,還必須給與情感的支持、技術支援、教學 經驗的分享、協同教學以及發展合適的課程。

參考文獻

王小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38,18-25。

王文科(2006)。課程與教學論(第六版)。台北:五南圖書。

王全世(2000)。對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資訊情境的評估標準。

資訊與教育,77,36-47。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

8(2),84-98。

王雅觀(2005)。國中教師應用科技之教學歷程探究:地理科教師應 用教學科技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古鈞元(2001)。教師教學信念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國中地理教師 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林紀慧(2000)。資訊科技課程融入與師資教育。新竹師院初等教育 學報,7,24-44。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學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榮茂,林柏章(2000)。電腦教學策略在潛能開發班的應用。師友,

10(400),88-90。

施吉安(2002)。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桃 園縣新路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114

洪榮昭,劉明洲(1999)。電腦輔助教學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 大書苑。

段曉林(1995)。學科教學知識對未來科教師資培育上的啟示。論文 發表於中華民國第一屆數理教學與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彰化

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取自:h t t p : / / p e i .c j j h . t c . e d u . t w / s c i - e d u / e d u _ 1 4 . htm

徐式寬,林珮貞(2003)。反省與回顧台灣政府近年來在電腦融入教 學上的投資與努力。教育科技與媒體,66,60-71。

徐新逸,林燕珍(2004)。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發展模式及檢核工 具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1),175-20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初版)。台北:五南圖書。

黃明信,徐新逸(2001)。國小實施網路專題式學習之成效與發展。研 習資訊,18(6),29-44。

黃政傑(1990)。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第六版)。台北:師大書苑。

張永達,左台益,黃福坤,吳心楷,許瑛玿,楊壬孝(2002)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報告-新科技時代數理科學教師學習 之研究。台北:國科會。

張德銳(1999)。師資培育與教育革新研究。台北:五南。

張國恩(1999)。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含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

72,2-9。

張雅芳(2003)。教師運用科技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6,

41-49。

張雅芳,徐加玲(2003)。從種子教師的角度探討中小學資訊教育之 推廣與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66,48-59。

張榮森,蔡依玲譯(1999)。新加坡資訊科技之課程改革。科學與教學 季刊,2(4),135-138。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

溫明正(2000)。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

50,54-61。

趙婉琇(2004)。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教學表徵 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彰化縣。

數理教學與師資培育學術研討會。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取自:

http://pei.cjjh.tc.edu.tw/sci-edu/edu_14.htm

劉家賓(2001)。國中教師應用資訊科技之實務與層級。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治平(2002)。國中生物教師資訊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Barbara S.(1993)。標籤中所標榜的是什麼?詮釋性研究的字彙,科 學教育的詮釋性研究(楊榮祥譯)。(原著出版年:1991)。

Baird,W.E.(1988). Status of use:Microcomputers and science teaching.

In J.D.Ellis (Ed.), 1988 AETS Yearbook(pp.85-104). Columbus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ecker, H.J.(2001). How are teachers using technology in instruction ?

116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Retrieved July 12, 2009. from http://www.crito.

Uci.edu/tlc/FINDINGS/special3/How _Are_Teachers_Using.pdf Boutell.com.(2007).WWW FAQs:How many web sites are there?

Retrieved July 12, 2009. from http://www.boutell.com/newfaq /misc/sizeofweb.html

Bransford, J.D., Brown, A. L., & Cocking, R.R. (Eds.)(1999). How people lear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Branden, R.(1996).The case for linear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 A commentary on models, challenges, and myths.

Educatinal Technology, 36(2), 5-23.

Carl,F., Berger, CaseyR.Lu, Sharolyn J., Belzer, & Burton, E.V.(1994).

Research on the uses of technology in science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apstick, N. & Poole, P.(1995). Managing IT:A Planning Tool for Senior Managers. UK:NCET.

Clark, R.E.(1994). Media will never influence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42, 21-29.

Collins, A.(1991).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restructuring schools. Phi Delta Kappan, 73, 28-36.

Dwyer, D.C., Ringstaff, C. & Sandholtz, J.(1991).Change in Teachers’

beliefs and practices intechnology-rich classroo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May).

Fensham, P. J.(199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Jackson, P. W.(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 789–829). New York:

Macmillan.

Fishman, B.J., Marx, R., Bobrowsky, W., Warren, D., Merrill, W., & Best, S.(2001). Knowledge Networks on the Web: An on-lin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ource to support the scaling-up of curriculum

enactment. Seattle, WA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Hawley, W.D., & Rosenholtz, S.(1984). Good schools :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how schools influence student achievement.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4(Special Issue), 1-178.

Horsley, S.L., Hewson, P.W., Love, N., & Stiles, K.E.(1998). Desig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Corwin Press, Inc.

Krajcik, J., Blumenfeld, B., Marx, R., & Soloway, E.(2000).

Instructional, curricular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s for inquiry in science classrooms. In J.Minstell and E.Van Zee (Ed.), Inquiry into inquiry : Sc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pp. 283-315).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Press.

Krajcik, J.S., Czerniak, C.M., & Berger, C.(1999). Teaching children science : A project-based approach. Boston, MA : McGraw-Hill College.

Kennedy, C., & Kennedy, J.(1996). Teacher attitudes and change implementation. System, 24(3), 351-360.

Linn, M.C., J.W.Layman, R., & Nachmias(1987). Congnitive

consequences of microcomputer-based laboratories : Graphing skills

118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2, 244-253.

Pajares, M.F.(1992).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3), 307-332.

Poole, P.(2000).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science education : A long gestation. Issues in Science Teaching, Edited by Sears,J., Sorensen, P. Routledge Falmer Publishers,Chep.21.

Papanastasiou, E.C., Zembylas, M., & Vrasidas, C.(2003). Can Computer Use Hurt Science Achievement? The USA Results from PISA,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12(3), 325-332.

Robert H., Michael M., James D.R., 1995.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

Robert H., Michael M., James D.R., 1995.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