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表( 13-2 清末列強租借港灣及勢力範圍簡表) ;“南r版亦有大 致相同的敘述與圖表 87其餘版本則缺乏此段文字敘述,因此對學

在文檔中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頁 50-53)

生而言此段內容應屬「不是很重要且不需記憶的歷史知識 J 0 個 人以為,此題顯示出「新課程標準缺乏歷史事實的描述,且不要 求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問題。學生如此缺乏歷史知識,而教 授、老師卻認為這「歷史知識」學生應該會瞭解,如此落差造成 此題不如教授所認定的簡易題目。這是目前歷史教學上一個重大 問題之所在 I 課程標準、教授都認為學生不需強行記憶歷史知 識,而學生事實上卻嚴重的缺乏歷史知識的認知。」如此落差是 造成這幾年來歷史成績低落主要原因之一,也造成學生越來越不 喜歡歷史,並不太願意讀歷史的重要原因。

3. 一份文獻記錄乾隆年間一群西方人在北京的經歷,提到朝廷禮

盯詩1 政達等編, {92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系列一史地篇} ,頁 17' 86 陳豐祥, {高級中學歷史下冊} .頁 40 。

87 林白色士. {高級中學歷史下冊} .頁 58-59 。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一一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29

f義繁重,但使人 1承受到宗教式的肅靜。沒有人在典禮進行時竊 竊私語這種肅靜莊嚴是東方的特色,歐洲文明還沒有達到 這點。」這份文獻最可能是由以下何人記錄的?

(A) 在朝廷任職的耶穌會士 血i英國派遣來華的使節 (C) 葡萄牙束印度公司職員 (D) 俄國駐在北京的商人

( 94-8 . P64 D30)

此題本應為「極易」的題目,但全體考生卻只有64%答封,

顯示出高中歷史教育的困境。就課程標準而言,此題符合其精

神,依據上冊第十章述及[""明清之際與西方直接交通」、下冊

第十一章則有[""鴉片戰爭前夕的對外關係」。這前後呼應的課 程標準'且各版本均述及英國兩次遣使來華,欲改善與清朝關 係,高中學生理應瞭解此時中外關係,但是高分數群只有79%答 對,低分數禱更只有 49% 答對,這顯示我們教育的問題[""授課 時間太少,教師無法詳述。」我們應該正視此一問題之所在,更 應、評估哪些歷史知識可能必須詳述?

4. 日本外務省發表一份聲明指出:維持東亞和平與秩序,乃日本 之使命 O 最近有國家出售軍用飛機給中國,並教授飛行技術,

也派遣軍事教育顧問,都是擾亂東亞和平,日本特表反對。中 國如果利用他國排斥日本,日本只有加以反擊O 日本發表這份 聲明的最可能時間是:

(A)1895 年日本打敗中國,強迫佔領臺j弩之後

(B)1905 年日本戰勝俄國,乘機控制東北之後 (Q 1933 年日本擴張軍備,退出國際聯盟之後

(0)1980 年代日、美兩因為保障共同利孟之際

( 94-20 . P39 D50)

這是一個很有鑑別度的題口,題意表達清晰,且選項區隔很 大:雖然選項部分較不具誘答力,但我們所要檢討的是[""為何

330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全體考生具有 39% 的答對率? J 此題正如解析中所言,-由此聲 明... ...可以推知這時 H 本已然雄霸亞洲,且在中國擁有一定程度 之控制權...。」 88看似一項簡單的歷史事實,依據課程標準的教 科書,對於日本國力如此發展,無論在中國史或世界史中均無詳 細敘述。日俄戰爭部分:建宏版僅在第十三章第三節述及日俄戰

爭與國內立憲運動的關係。"龍騰版則在第十課「對日抗戰」中一

段述及: ,- 1905 年日俄戰後,戰敗的俄國把東北的旅順、大連租 借地和南滿鐵路的利權轉讓給日本。」 90三民版則更簡單的表述:

「日本...日俄戰爭之後取得東北南半部為勢力範圍。」 9l 康熙版 則付諸闕如。只有南一版有較多的敘述,但亦僅提及俄國將東北 的部分權利轉讓給日本,但都未及於日本雄霸亞洲。但我們從前面 的一些題目答對率來看,只要課本未提及(無論哪一個版本)的

議題,高分數群的同學顯然答對率高於低分數群同事,顯見在課

程標準之下,學生必須自己增加閱讀才可以拿高分。

5. 有一時期,政府曾查禁多種書刊,包括《今日之中國》、《亞 細亞月刊》、《救國時報〉等,理由不一,如: ,-抵毀本黨及 政府」、「言論反動」、「宣傳漢字拉丁化」、「宣傳無政府 主義」、「宣傳階級鬥爭」等。這種情形最可能出現在哪一時 期?

(A) 清末滿清政府查緝革命黨時 (B) 民初北京政府取締新思想時

88 曾佩芬等編, {94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列一史地篇} ,頁 140 89 陳豐祥, {高級中學歷史下冊} ,頁 54-55 。

叫李孝梯, {高級中學歷史下冊} (臺北﹒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0) ,頁 148 。

91 許雪姐、華IJ -!t尼玲, {高級中學歷史下冊〉﹒頁1140 92 林能士, {高級中學歷史下冊} ,頁的。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31

正i 南京國民政府控制思想之際 (D) 中國大陸發動文化大革命時

(96-32 ' P36 D42 )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表示,-本題旨在測驗學生對南京國民

政府思想統治的理解。」 93題意似乎明顯不已,但 36%的答對率,

證明考生對於此段歷史不甚瞭解,或許正如解析中所言,-題幹

「本黨及政府,J]所指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民黨,J] ...在 當時「以黨治國」的精神下...。」 94似乎學生應該可以理解題幹的 敘述。但為何事實不如命題教授所言?檢視課程標準有關民國史 部分,有三章的內容,看似很重但實際上各家版本對於北伐後的 政局幾乎空白。

建宏版:僅述及北伐統一,其後第十六章「民初的社會經濟

與文化」偏量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敘述;第十七章「抗日戰

在文檔中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頁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