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B) 這些石器掠自拜占庭,伊斯蘭教義禁止使用瓷器,故改為建

在文檔中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頁 31-35)

中才使用

正i這些瓷器來自中國與日本,因為長途運輸破損,才被改作建 材使用

(D) 這些瓷器來自印度,因上有印度教的符號而被敲碎,作為建 材使用

( 93-21 . PIS D4)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本題在測試考生對於十六世紀中西

貿易交通之認識。」 52就其說明似乎認定考生可以從題幹與選項的

敘述中認知「歷史事實J '進而得以分析而得到答案。然而,考 生表現的成績卻完全相反。此題答對率只有區區的15% '這樣的 表現究竟是試題出問題?教學不符合課程標準抑或學生的認知有

52 曹亮吉等編. (93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頁 14 。

310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問題?個人以為此題應該是「超出」課程標準範圍,且題幹與選 項敘述不夠分明,加上學生「歷史知識」不足,因此造成命題者 的用心白費。個人以為此試題的表述,學生應該無從就其所學

「歷史知識」回答,因此答對率超低,且沒有鑑別度。我們以此 題為鑑,命題者設計試題時,應多參考大考中心的資料、課程標 準的精神與各版本的內容,否則如此試題過多會造成學生不願意 學習歷史,導致「棄歷保地」的現象再起o

3. 某個時期,軍隊從地方的農民中徵調,並由所在地方政府協助 戶籍管理;但日常的軍事訓練,由中央直轄的地方軍事機關來 負責,地方政府不得干預,形成「兵出地方,權歸中央J 0 這 是哪個時期的制度?

(A);莫也i唐(c)元 (D) 明

( 93-28 '門 3 022)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測試學生對唐代府兵制的認識。」53 此題與 92 年 21 題(見 313~314 頁之第一題)有相同的困擾。由 於新版課程標準針對制度史的敘述,主要納之於高三中國文化史 內容,且時間有限教師教授的內容似乎無法詳細敘述,而學生的 認知更是模糊。此題題幹敘述不夠清晰,導致學生在模糊的「歷 史知識」下無從作答o 就課程標準內容而言,教師似乎無法詳細 敘述各朝兵制的不同,因此,學生的回答當然「不知所云J 0 是 以此題答對率只有33% '並造成鑑別度不高的現象。

4. 這個時代的法律並未規定「士庶之別J 但退職的官員回到家 鄉之後,多受到民眾尊敬,有移風易俗的功能。這最可能是指 那一個時代?

53 曹亮吉等編, ~ 93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 ,頁 16 。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11

(A) 秦血}漢 (C)唐 (D) 明

( 94峙, P33 013)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本題旨在測試考生對傳統中國社會結 構的的認知。」 54就此方面的的要求的確符合課程標準的精神,但 我們要探討的是 I 為何學生的答對率只有33% ?且只有 13 的鑑 別度呢? J 考生答對的比例相當低,驗諸於大考中心的統計資料 顯示,高分數群考生只有 39% 選擇正確答案,而低分數群考生亦 只有 26% 答對,鑑別度只有相當恆的13 '足見此題無法鑑別出高 低分數群學生的差異。個人以為此題已偏離課程標準,看似簡單 容易的題目卻出了問題,這是目前歷史教育與考試命題之間必須 深切檢討的問題之所在。

5 學者指出:許多「新資料」僅能補充現有的歷史研究,但偶爾 會有大.f~t.贅料出現,足以讓我們對某一時期有新的認識。以下 那些新資料最可能讓我們對某個時期的歷史有「新的認識」?

(A) 河南出土的青銅器,足以改變我們對戰國後期歷史的認識 也i湖北出土的簡頃,足以改變我們對秦漢時期楚文化的認識 (c)美國最近解密並公布的檔案,足以改變我們對越戰的看法 (D)蔣介石日記的公布,足以改變我們對「抗日戰史」的看法

(94-11 , P38 014)

大考中心解析表示 I 本題主旨在測試考生對歷史基本方法 的認識。」 55這是一題史學方法的題fl' 正如題幹所述要求學生辨 知「歷史的新資料」為何?看似容易的題目,但是全體考生竟然 只有 38% 的答對率,且高分數群考生只有46% 答對,相對低分 數群亦有 32% 答對,使得此題的鑑別度較低。此題(c)選項高、

54 曾佩芬等編, {94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系列一史地篇》﹒頁J00 月曾佩芬等編, {94 拈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列一史地篇~ ,頁 12 。

312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低分數群的考生選擇此一答案者相去不遠 (23 : 21 )足見此選項 極具誘答力。但我們不僅要擔心 I 我們的學生到底認識哪些新 知識?或新資料? J 南方「楚文化」在目前的教科書中大都未曾 提及,而課程標準中亦只是要求討論中國早期「分區發展」的文 化特色,高中歷史老師應該沒有時間解釋「楚文化」的發展,學 生對此一文化應該非常陌生。相對的「越戰」似乎較吸引學生的 注意,且學生的認知「解密檔案,改變對越戰的看法」如此敘述 應該順理成章,是以造成有 22% 的考生選擇 C 選項。然而, I 美 國解密的檔案」真的無法改變我們對越戰的看法嗎?蔣中正的日 記,是否無法改變我們對「抗日戰史」的看法?這兩選項應該有 待歷史學界研究,命題教授何能如此武斷的表示「不可能」。個 人以為此題偏離課程標準'且主觀性太強,命題應該儘量避免出 現如是的題目 o

6. 學者指出:在西周封建制度下,同姓集團授予封土,賜之以 氏。當時,姓、氏是統治階級的特權 I 貴者有氏,賤者有名 無氏 J 0 到戰國時代以後,姓氏的分野逐漸浪除,平民逐漸獲 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與下列哪個趨勢的關條最直接?

位i賦役制度的變化 (B) 以孝道治天下 (C) 郡縣、制度的發展 (D) 皇帝制度的形成

( 95-34 , P29 D4)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此題冒在測試考生對春秋戰國時代 國家組織轉變(由封建體制到編戶齊民)的理解。」56 此題以

「姓、氏」為準,至戰國時期平民得到姓氏,代表中國上古歷史 的階段發展。雖然解析中表達「編戶齊民」的理念,但是現今版

56 吳鑫俞等編, {阿拉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頁 20 。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13

本均沒有提及「姓氏」與「編戶齊民」的關係;最接近者為建宏 版敘及 I 東周以後,封建體制崩解,農民逐漸成為直接負擔催

在文檔中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頁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