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Copied!
9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歷史教育第 15 期 2009 年 12 月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韓靖宇

大學聯考歷史試題從民國八十年代改變命題方式以來即造 成學生學習的岡難。民國八十八年實施的「新課軒轅深以 「一綱多本」的精神,不再有「吉[)編版」統一的範|章J; 學!f:.學 習、教師教學者[)在逐步摸索、適應這種變化。但七年來大學指 考歷史科成績普遍低落是不乎事實,學生成就感偏低,學習意 願低落,教與學陷於徬悍,社會各界一片搓伐,這是 H 前高中

歷史教育的岡境。高中歷史教師,普遍認站若「指考命題能有

一個普遍的原則」或許可以拯救歷史教育,若仍然「命題歸命 題、考試歸考試、教學歸教學 J 各方互相推託責任,未來的 懷史教育將不被看好。是以本文擬以新課程標準為原則,並大 考中心所出版一系列的報告為耍,探討這七年來的歷史試題。 文中以大考中心公佈的「答對准」、「鑑別度」檢討筆者所提 出的試題。從這些試題的檢討中,可以發現學生歷史知識普遍 低落,學生的認知和課程標準的設定差距頗大。希望學界重視 此一現況,否則課程標準一修再修,無視於學佳的程度,考題 一再變化,無視於學生的感受,將來歷史教育將會是 大隱 憂。期盼學界能認真的檢討、大考中心用心的改善,為未來學 于學習歷史鋪上一條坦蕩蕩大道。 關鐘詞:課程標準、歷史科試題、答對率、鑑別度 *臺北市立內湖高中教師

279

(2)

280

韓靖宇

-==-

...

ι-­ 宜、目 U 昌 歷史教育第 15 期 「進步或停滯」、「建構與崩解」這是近幾年來高中教師與 學者針對歷史教學與評量探討的問應 I 擺盪在現實與理想之 間」是為筆者一頁,思索的中學歷史教育岡境 I 考試引導教學」 則是目前臺灣地區中學教育無可避免的痛。雖然歷經多年教育改 革,尤其是「考試制度」的變革,但中學教育仍然為「考試」所 因,甚而一直困擾著學生的學習、家長的擔憂和教師團體的教 學。高中的「學測」與「指考 J '雖然創造多元入學途悍,但 是,仍然受困在「考試引導教學」的煩惱之中 o 這是一種無奈? 還是我們可以探討並擺脫如此的困境? 近幾年大學入學歷史考科試題幾乎都被輿論探譜,何以如此 之難? I 歷史很難唸」、「歷史很難得高分」、「唸歷史投資報 酬率不高 J '這些都是在考試領導教學之下,學生面對歷史試題 所吐露的心聲 o 這也是現實的高中歷史教育!印證於這七年來大 學指考歷史科成績表現, I 歷史的確很難!歷史這門學科讀起來本 應該是饒富趣味!深具敢發精神!富含邏輯推理和分析能力!它 是一門人生必要學習的學科,更是一門深富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學 科 o 教授歷史應是一件快樂的使命,歷史教學深具多元不同的表 現,我們希望學生從歷史學習中,不只是認識「歷史知識的時、 地、人、事、物 J '更應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整理的能力,並了 解歷史的價值與意義,發展學生的歷史意識與思維能力!如此才 足以發揮歷史「鑑往知來」的重要性。 歷史真的很難嗎?歷史教學有其一定的敢發性,更有一定的 l 參見附表一、二。

(3)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81 閱讀性;聆聽歷史課程,學習歷史應該是件愉悅的事。然而,現 今高中生面對指考的題目,他們已經失去對歷史的興趣, ,-因 為,歷史很難拿高分 o J 高中歷史教育因為指考試題的「趨於良 善的改變 J ' ,-很可能反成為讓歷史學的價值與趣味迅速消 解。」 2 同時,現實的歷史成績擺在眼前, ,-考試引導教學」是不 爭的事實。「試題」的內容與成績,成為歷史教育的指揮棒; 「考教」關係增添老師的困境,扭曲歷史教育 o 就歷史考題而

言,自 1990 年開始大學考試試題改革開始, 3學生成績偏低,造成

其學習意願不高,甚而考量「棄歷保地」的現實狀況,如此變革 更衝擊老師教學與考試的模式。本文擬在這個環節之下,試圖以 課程標準搞「綱」探討這七年來中國史(歷史上、下冊)試題, 從學生學習角度檢討這些試題,希望命題教授多注意「課程標

準 J

瞭解學生的「歷史知識」基體?並命出一份令大多數人滿

意的題目,以引導歷史教學更多元化、趣味化、正常化 o

貳、課程標準與歷史考科試題

課程標準為編寫教科書的依據,亦為教師教學的指標,學生 學習的重心所在,同時亦應成為大學入學考試命題的重要規範。 我國課程標準曾歷經多次的變化,面對不同的時代背景,課程標 準亦隨之修正,近二十年來歷經三次的課程標準的修訂,其工程 可謂之浩大,影響更是可觀。教育部於八十四年公布的課程標 2 莊德仁, (危險、一元與猜謎 談 97 年度高中學測歷史料試題) , ~歷史月 干IJ ~ •

243 ( 2008

.4)

.頁 120 。 j 管美蓉. (大學八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一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急博士論文.

2005)

.頁 177-178 。

(4)

282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

、J 準,變動 fi司中各年級的歷史課程,教科書不再是國立編譯館頒 佈唯一的「部編標準本 J 改採各家書局自行編輯,送交審查的 「審定本 J 形成所謂「一綱多本」的現象。如此「一綱多本」 的教科書,衝擊高中歷史教育,在沒有標準本的情形下,歷史科 如何命題更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歷史科考試的內容標準為何?為 高中教師與學生家長所關心,在重重的關懷之 f' 歷經七年的學 測與指考,造成極大的震撼,歷史科成績普遍低落成為不爭的事 實,學生放棄歷史時時可間 I 棄歷保地」的呼聲響徹高中教學 環境。第-線上的高.中歷史教師不斷呼籲、檢討,試題依然困惑 著老師與學生;歷史教學與學習的無力感充斥,這些都是在課程 標準與試題轉變後所帶來的岡境。以下僅就課程標準的演變、 84 課程標準的精神與試題三部分來探討。

一、課程標準的演變

國定課程標準體現國家對公民教育及人才培養的要求,同時 也反映國家在因應時代潮流下期欲掌控精神動員國民的過程。清

末歷經多次外力的衝擊,國人提出的變法改革,大都涉及教育課

題,從新式學堂的設立至甲午戰後朝野普遍興起教育訴求,欲以 教育來挽救國家危機,要求國家訂定統一課程,光緒二十八年 「欽定學堂章程」的頒佈即是順應此一時勢的結果。 4依據光緒二 十八年(

1902

)的〈王寅學制〉和光緒二十九年(

1903

)的《癸 卯學制〉以及民國元年(

1912

)的〈主子學甫的中學設有歷史課

程,分為初中和高中兩階段。 5 國民政府統一中國後,教育部於民

4 管美蓉. <大學人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 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

.頁 104 。 5 王仲手. {臺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 (臺北:海峽學術

(5)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83 國十八年(

1937

)公布課程暫行標準,歷史分為本國與外國歷史 兩科目:九一八事變後「國聯教育考察團」對中國提出建議,民 國二十一年(

1932

)頒定正式課程,歷史定名為本國史、外國 史。 6 自清末以來歷史科一直被定為正式授課科目,課程標準的訂 定則表達歷史教育所扮演的重要地位。 民國三十八年 (1949) ,國民政府撤退來臺以後,臺灣地區 中學的歷史課程,即遵照民國三十七年(

1948

)七月政府在南京 頒佈的〈歷史課程標準〉實施。此後臺灣實施的《中學歷史課程 標準) ,大約每十年修訂一次,在前四十年漫長的時間裡,每次 修訂歷史課程,雖然都略有些變動,但基本的教學目標、授課時

數、教材大綱等改變不大。 7至民國五十七年(

1968

)開始實施九

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程亦隨之改變,教育部於民國六十年

( 1971

)修訂課程標準高三歷史課程中國文化史由上、下兩冊, 改為一冊,增加西洋文化史課程。民國七十二年(

1983

)再度修 訂高中課程標準'歷史科為高一、二必修課程,一至三冊為本國 史,第四冊為外國史實際上屆世界近代史:高三歷史改為選修課 程,名稱為「中國文化史 J _t 下兩冊,-世界文化史」上下兩

冊。自其後。隨著政治局勢改變,教育民主化與自由化的呼聲高

漲,教育部亦開始著手修訂高中課程標準歷經多年的研討,於民 國八十四年(

1995

)頒佈新的高中課程標準'此次修訂的課程標 準中,歷史亦面臨重大的改變,高-'ks本國史,教科書兩冊;高 出版社,

2003)

,頁壹。 6 管美蓉, <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 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頁 105-106 0 7

王仲手

, ~臺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 ,頁卜 8 王仲手, ~臺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 ,頁 11-12 0

(6)

284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二為世界文化歷史篇,採有限制的選修(三個科目世界文化歷史 篇、地理篇與現代社會中選擇兩科) ;高三為中國文化史、世界 文化史各一冊為選修課程。 9新課程標準表明,.培養健全公民,

促進生涯發展」以莫定研究學術及學習專門知能之基礎。 10

民國四十一年(

1952

)課程標準,歷史科的教育目標有四大 項: 壹、明瞭中華民族之演進及各宗族問之融洽與相互依存關係。 貳、明瞭我國歷代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變遷等趨向,特別注

重光榮偉大的史實,以歐示復興民族之途徑及其應有之努

力。 參、明瞭世界各主要民族演進之歷史及其相互影響。ζ 肆、明瞭世界文化之演進及現代國際大勢,確立我國對國際應有 之態度與責任。

其後三次修訂課程,如此的教學目標均沒有變動。11 我們從這

教學目標檢視歷史教育的確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一環,且歷史 教育被視為國家精神教育的關鍵,所以目標中明確指出「特別注

重光榮偉大的史實,以歐示復興民族之途徑及其應有之努力

J

' 足見在當時反共復國大業的要求下的歷史教育背負著重大的使 9 王仲手, {臺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 ,頁 13 。 10 管美蓉, <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一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 ,頁 107 。 II 管美蓉, <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 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 .頁 176 。

(7)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85 命。如此的教育目標,學生被列為傳授的對象,只是不斷接受歷 史知識,缺乏培養學生自主性與分析反省能力。 面對時代變局,因應國內民主化與自由化呼聲,教育鬆綁成為 民國八十年代以來重要的目標,民國八十四年公布的課程標準,歷 史科教學目標做了大幅度的修訂,歷史教育的目標有四大項: 壹、歐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俾能主動學習歷史,吸收歷史經 驗,增加人文素養。 貳、引導學生了解歷史知識的特質,使其認清歷史變遷對時代的 重要性,以強化其思考與分析能力。 參、引導學生思索人我、群我的關係,以培養學生對社會、民 族、國家的認同感與責任心 o 肆、培養學生具有開闊的胸襟及世界觀,使能以更寬廣的角度思 索中國歷史文化在世界歷史文化中之地位。 如此課程目標已脫離傳統歷史教育目標,轉變為以「歐發學 生」、「引導學生」、「培養學生」陳述,呈現出以學生為課程 主體的新思維。 12發展學生能力成為課程標準的主要目標,培養學 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認識歷史、強化學生分析思考能力,這些 都成為歷史教育的目標 o 足見新課程標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國家 民族精神教育,不再只是灌輸學生歷史知識,而必須引導學生思 考、分析能力,以強化學生對歷史的認知,使歷史知識成為一種 帶得走的知識與能力。如此重大的改變呈現出新課綱的新氣象, 12 管美蓉. <大學人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一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

.頁 175-176 。

(8)

286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而「審定本」的教科書則為新課綱表現的重大指標,大學考試被 視為檢視學生學習的表現。

二、 84 課程標準的特色

民國八十四年公布的課程標準展現了教育改革的目標,檢視 歷史科的課程標準具有幾項特色: (一)課程內容編排的改變(以符合現代生活為準) 課程標準將原有課程內容大幅改變,高一稱為「本國史」 分為上、下兩冊,敘述中國史及臺灣史。高三的課程變化最大,

稱為《世界文化歷史篇> '的仍然偏重於近現代史,只是課程內容

和傳統的第四冊有很大的改變,該年課程標準雖然以近現代部分 為主,但其內容不再詳述政治、戰爭的史實,增加丸化思想、藝 術生活、傳播媒體、大眾文化與日常生活等列為課文內容,以符 合現代社會需求。高三課程雖為選修,但因大學入學考試均必

考,因此第一類組同學成為「必選修 J '其課程其中國文化史與

世界文化史,內容較七十二年版縮減許多 o (二)教科書編寫方式的改變 新的教科書編寫已經不再是傳統教育部的「統編本 J '而是 開放給各書局依據課程標準自行編輯,再交由國立編譯館審查, 統稱為「審定本 J '意即「一綱多本」。此次「審定本」教科書 的出現,代表教育的鬆綁,意味教育部不再以「統編本」來約束 教學與學習 o 其次,這亦象徵教學多元化與自主性的來臨,教科 書依據課程標準可以有很大的編寫空間,各家出版社各自找尋專 家學者組成團隊編寫,各家版本自行發揮。如是「審定本」早期 13 各章節詳見附表三。

(9)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一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87

有六家版本競逐,隨各校的選定,僅剩五家版本在市場上流通。 各家版本雖依據課程標準編寫,但實際上內容差距頗大,造成各 校選擇版本的一些困擾 o 新版教科書不但編寫不同,更因內容的不同而反映了高中老 師選擇教科書的能力。實際上教師選定版本後,不代表教師只依 據此一版本授課,他們必須參考其他版本,蒐集編排各種有助於 教學的史料,編印講義補充教材與教學,是以教師上課可能形成 「另一版本 J 學生的歷史知識不再是「制式化」的知識,學生 可以形成自己的分析、理解能力,使歷史成為一門有用的學科。 如此的鬆綁多元與自主性,給於高中歷史教育發揮與伸展的空 間,但亦衝擊著學生的歷史學習。 (三)教科書內容的新精神

依據 84 拜毛果程標準'教科書呈現幾項新特色:

1.

,-專題式」的編寫,-專題式」題材編寫教科書,是新教科書

最大變化,打破傳統依朝代先後順序編寫方式。

14如秦漢的歷史

發展,新課程標準以(大-統帝國的規制與運作〉為專題探 討,揖棄傳統秦漢史的架構論述:魏晉南北朝部分則以(門閥 政治與士族社會〉為題,讓各家版本自行論述;唐宋採兩章 (民族融合與文化交流〉、(從中古到近世的變革〉為專題表 述:宋元明清則各家以不同方式論述呈現, {且都編入(士大夫 精神與庶民文化〉、(明清之際中國與西方的直接交通〉兩章 的內容中。如此的編排方式,著重各朝代的特色、社會經濟、 文化演變為各家版本編寫的範疇,是以章名雖同但敘述內容卻 有相當的差異性,這就是所謂「一綱多本」的形成。 14 王仲卒. ~臺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 .頁 14 。

(10)

288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專題式」編寫方式的優點為,.學生不需背誦太多的歷史記 憶,但卻必須理解歷史的意義、精神與價值J '如此的編寫方 式配合現今史學研究方向,亦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缺 點卻是,.學生對歷史事實認識不清。」論變法,.商騏變法 不見了、不知I 漢武帝的改革與功業、王安石變法亦消失於課 文 J 談歷史發展,.中國各朝代似乎不相關聯,唐宋未知歷 史發展,直接進入唐宋變革、歷代帝王消失於歷史、戰爭也不 見於課文...

...

0 J 中國歷史變成空洞無實,造成學生學習困 難;學生空有所謂的分析、理解能力,但卻缺乏基礎的歷史知 識。如此「專題式」編寫固然有其優點,但是在缺乏基礎歷史 知識的輔助下,學生的分析與理解應該只是一知半解,無法真 正理解並建立歷史的內涵。

「專題式」的編寫另一項特色目IJ: ,.教師必須不斷補充歷史資

料」、「學生本身必須具備豐富的歷史知識 J '學生的學習過 程備極艱辛'付出的時間倍於往昔,但得到的效果似乎未能彰 顯,從這幾年的大學歷史考科成績的表現,我們可以得到如是 的結論。 2. 秉持「略古詳今」的精神:中國歷史淵源久遠,有其一定的歷 史價值,但也因為時間久遠,一般學生研讀中國歷史總是困難 重重,五千年的歷史如何能「背完 J ?五千年歷史如何能研 讀?傳統「部編版」課本內容,總是從北京人的發現述起,因 此傳統高中歷史課本一、二兩冊敘述遠古至明清的發展,如此 繁瑣的歷史內容令人讀起來煩躁,學生都只是被動的不斷「背 誦 J 歷史成品「背多分」的科目,失去了歷史的活力。新教 科書縮減古代史部分,將遠古至明清縮編為一冊,且以「專題 式」寫作,如此不再需要學生背誦「帝王將相」的「斷爛朝

(11)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89 報 J 0 相對的,新教科書以同樣一冊的內容,講述近現代歷史 及臺灣史部分,因為這些歷史距離我們最近,對我們的影響就 在眼前,學生的學習較能「感同身受 J '學生亦較能體會出歷 史的價值與意義。「略古詳今」是希望學生能認同歷史、感受 歷史和理解歷史。 「略古詳今」的編寫方式,旨在使學生學習歷史得以免除古代 歷史的繁瑣,但過渡的「略古」反使學生對中國史認識不清; 且所謂「詳今 J '事實上亦未能落實其教學目標,導致學生普 遍無法掌握近、現代中國歷史的變化,我們從學生在近七年考 試中,有關「八年抗戰、國共闢係、中共歷史」額型的題目得 分偏低可以得知 o 但這或許是現在學生一般歷史知識缺乏的因 素造成,未必是課程標準的問題 o 然而,教育就是要教導學生 吸收新的知識,若「略古詳今」無法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我 們是否應該進一步檢討課程標準,亦或檢討「歷史試題」呢? 3 加強臺灣史內容: 84 年以前的教科書,臺灣史僅是依附於中國 史內容編寫,近代史部分僅列一節清領時期的歷史,日據時期 亦只列於八年抗戰中之一小段,唯獨國民政府來臺的歷史有一 章的內容,如此教科書的內容當然與時代脫勾 o 近十幾年來臺 灣史研究已然成為顯學,重視臺灣史的編寫已成為社會共識。 民國八十三年教育部修訂國民中學課綱,發表〈認識臺灣歷史

篇〉課程標準,八十六年國中教材首先出現〈認識臺灣> '以

一冊的內容介紹臺灣史,這可謂臺灣史教育的新里程碑 o 受此 影響,民國八十四年高中課程標準的修訂,將臺灣史分為四 章,列入歷史下冊的編寫範圍,八十八年開始實施的課程標 準'各家版本依據課程標準編寫臺灣史內容,較前期的臺灣史 的確豐富許多。

(12)

290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增加臺灣史的編寫,其轉變的確相當大,新課程標準討論時 亦曾引起許多學者的反對,但也有更多的學者認為還不夠,應該 以一冊的內容編寫臺 j彎史,否則身在臺灣的學子竟然不認識臺灣 歷史,將成為歷史教育的遺憾。經過多年的討論,多方的競逐、 諷和之下,臺灣史列入課程標準,且以 pq 章的內容編寫,以滿足 並消除大家的疑慮 O 相對於國中的〈認識臺灣} '84 年課程標準 內容更為深入探討,各家版本各有所長的敘述,致使臺灣史逐漸 深入學子心靈,臺灣史的教育亦逐漸生根,因此九十五年課程暫 行綱要將臺灣史增列為一冊編寫,如此的轉變,應該是符合社會 期望。 這些新精神正是現今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與發展,課程標準 符合時代的需要,不再如傳統教科書的制式化,亦晨星現歷史教育 的新使命,新課程意欲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歷史,強化其歷史的分 析、理解能力,甚而進一步的培養學生的史料閱讀能力。檢視各 家版本內容,大都附錄許多的史料,讓學生習慣閱讀。然而,這 七年實施以來,大學入學考試歷史分數普遍低落,亦造成歷史教 育的隱憂,成為社會討論的課題之. 0

三、 84 課程標準與試題

傳統歷史考科的試題,其測驗內容大多為記憶、重述、較缺

乏概念的轉換與遷移, 15被譏笑為「背多分」的科目 o 歷史教育界

一直希望能夠有所改革,從民國八十年代(

1990

)開始,歷史試 題開始轉變,呈現多元化的題型;內容則與史學研究取向相合, 與課本脫離關係,重視史學方法及史學意義的考查,重視歷史現 15 管美蓉. (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 臺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頁 177 。

(13)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一一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91

象的分析。 16這些轉變對歷史教學的衝擊頗為明顯,高中歷史教師 無不卯足勁為學生加強準備,而學生的學習亦遭遇許多的困難。 我們從 78 年到 89 年歷史科的高、均標分數不高, 17當時學生甚至 出現「棄歷保地」的讀書戰略,可見歷史試題命題方式的改變所 帶來的衝擊至大。 面對課程標準「一綱多本」的精神,本已難以拿高分的歷史 科,更是帶來嚴重的衝擊。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面對師生的煩憂, 亦擬定各項事前準備,先有幾次的「指定考科規劃研究J '出版

研究報告(研究一、二、三從 86 年 9 月至 89 年 6 月底)

,

18並於

九十年八月出版《認識指定科目考試〉系列,以說明考試中心的 命題原則,考試中心期盼以此一系列的書籍,能讓社會大眾對九 卡一學年度開始的指定科目考試有更清楚的認識。此書前言中述 及「在『一綱是多本』的情形下,各考科的命題,將以依據課程標

準所列之主要概念為原則,並依各考科的測驗目標設計試題。」 l9

呵見考試中心的重視與用心。考試中心擬定歷史科測驗目標為 「歷史科指定科目考查的內容兼顧歷史知識的累積與思考能力的 培養,測驗目標涵蓋基礎知識、史料分析、研究方法與歷史解釋 16 管美蓉, <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與教育控制 奎灣地區的歷史考察(

1949-2001 ) )

,頁 1780 17 參考附表六。 18 大考中心從民國 86 年 9 月開始至 90 年分別由張元教授(兩次)、周惠民教授 主持,並出版研究報告,分別在 87 年、 89 、 90 年發表。大學人學考試中心, 《指定科目考試規劃研究 I (歷史科) ~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指定科目考 試規劃研究 II (歷史科) ~ ; (指定科目考試規劃研究II1(歷史科) ~。 19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認識指定科目考試史地篇~ (臺北: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2001 )

,頁 3 。

(14)

292 韓堉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四部分之考查。」 20是書中亦擬定測驗範間,表示「在高中歷史科 課程標準的架構下,融合各冊各版教科書,並參酌高中教師之意 見,修訂而成... ...本〈測驗範圍〉係依課程標準之精神,採斷代 史而非專史方式擬定。」 2l 考試中心詳細的列出依據課程標準所制 訂的〈測驗範圍) 22理論上考試中心應該已經嚴肅的面對「一綱多 本」可能帶來的困擾,未雨綱繆的一番規劃,這令高中教師鬆了 一口氣 o 同時大考中心亦請教授、高中老師設計試題、實施預 試、檢討預試試題,做成報告給命題教授參考,大考中心的準備 可謂充分。

針對「一綱多本」的教材,大學考試中心採取的因應辦法是

「考招分離 J '期盼考試與招生脫勾,各大學校系可以依據自己 的需求,決定採計哪些考科,希望藉由此消彌師生內恐懼與社會 的疑慮,以避免學生學習的負擔。如此設計美意良多,然而大部 分的校系仍然以五科(社會組)全採計為主,致使美夢破滅。事 實上這只是理想,縱使不採計五科的校系,其「招生」何來脫離 「考試 J ?歷經近七年的發展, ,-考試與招生」仍然緊密的結合 在一起,學生的課業壓力不見減輕, ,-一綱多本」下的鬆綁、自 主、多元都只成為理想 o 從民國九十一年第一批新課程標準的學子面對入學考試,歷 史科試題學生的成績表現不如人意,高標 61 分,均標 47 分,低 標 33 分,這樣的分數的確偏低 o 其後六年的成績表現亦無法令人 20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認識指定科目考試史地篇} .頁 5 0 21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認識指定科目考試史地為} .頁 7 。 22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認識指定科目考試史地為} .頁 8­ 100

(15)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93

信服。 23面對「一綱多本」學生的學習本已較為吃力,加上學生的

歷史知識不足,各家版本敘述不夠,教師授課時數不足,而歷史 試題卻又必須以歷史知識為基礎,造成學生看不懂「題目」、不 能理解題目的題意與內容,以致無法作答,成績表現當然不佳。 課程標準的改革本欲令學生學習鬆綁、自主、多元,然而就試題 與學生的成績而論,兩者間似乎沒有交集。學生學習歷史的分 析、理解等能力,在試題與成績中沒有成正比。這些困境大考中 心在每一年考試成績揭曉後,都會召開檢討會討論,希望有所改 善,但似乎沒有結果,學生仍然受盡試題的折磨。 這七年來站在第一線上的高中歷史教師年年擔心考題,因為 九十三年度的歷史考科考題竟然出現「頂標四十九、前標四十

4 、均標三十、後標十九、底標十二」的驚人記錄。 24這是令人震

驚的分數,它代表了位居前百分之八十八分位的考生也只能考出

「四十九」的分數,而最後百分之十二分位的考生,只得到「十 三」分數,歷史真的有這麼難嗎?還是高中歷史教育出現大麻

煩?九十四年度的試題,一位高中老師更是以「進步或停滯 J

25

1為

名撰寫文章討論。歷史考科經歷這七年的風風雨雨,致使現今高 中「歷史科」已經成為一門「很難學習」、「更難取得高分」的 科目;它的難度可與「英文、數學」相比擬。考招是否能夠脫 離?試題是否能夠改進?是許多高中老師心中難解的大惑 o 2.1參考附表二 0 24 游振明,劉佳玲, <四十九、四十一、三十、十九、十二 論九十三學年度歷 史料指定科目考科試題之合理性> ' {歷史月刊) ,

203 ( 2004.12)

,頁 92 0 25 莊德、仁, <進步或停滯: 2005 年歷史斜拉考試題評價意見>' {歷史月刊)

,

216 ( 2006.1 )

,頁 106 0

(16)

294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參、古代史至明清部分

歷史上冊試題分析

有關歷史科試題分析,多年來無論高中在職老師或大學教授 都曾經為文討論大學指定考科歷史科的試題, ,.試題的分析,可 以根據試題的形式與內容進行品質,也可以依照試題的統計特性

採取量的分析。」 26大考中心更是年年針對試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各種統計資料見諸於中心的網站,且這七年來考試中心在全國各 地召開檢討會,探討當年度試題,並出版其「試題與解析」系

27以為教學與來年命題之參考;坊間各出版社亦尋求高中老師

對當年度試題提出解析, 28這些文章不勝枚舉。然而,討論、建議 雖多,歷史科的試題卻仍然不為大眾所接受,成績普遍偏低是事 實。究竟「歷史科」教與學是出了什麼問題?以下僅就試題與課 程標準之間的關係加以分析。 新版歷史上冊論述中國占代史至明清的發展,和傳統版本比 較足足少了一冊,傳統部編版以一、二兩冊論述此段歷史,總計 十九章,不可不謂之詳細。新課程標準將制度、社會經濟、文化 思想等列入中國文化史論述,且上間內容採「專題式」論述為 主,這和傳統版本有著很大的差別,.專題式」講授有別於斷代 史,新教科書的內容不同於傳統「部編本 J 當時,確實為高中 歷史教育帶來衝擊,當然也為學于帶來考試的煩憂。如何面對大 學入學的考試?如何準備指定考科歷史科的試題?這七年來衝擊 26 陳豐祥, {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 (臺北:學生書局.

1994)

.頁

191

27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於每年十一月出版指定科目考試「試題與解析急于 IJ J 。 28 現今出版社如三氏、龍麟、南一、康熙、給林、泰宇等大都有類似試題分析的 文章。

(17)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95 已然成形,高中教師、學生們各展神通,但分數的普遍低落是事 實,學生學習意願普遍不高受爭議,這幾年的試題再度造成歷史 教育的困擾。 個人僅就中國史部分分為三大範疇討論試題。歷史上冊部分 以一冊的份量,在這七年的考題中所佔份量 A 宜維持在 10% 上 下, 29或許因為還有中國文化史的部分,否則這份量的確是少了一 些。此處討論的試題以全體考生答對率、鑑別度且大都以單選題 為標的,約略分為極易(基本型)、中度、難(相難)三種試題 討論。

一、基本型試題:

這些基本型的試題,大都為極易的題目,全體考生答對率高 於 75% '這晶晶一份題目都應該設計的試題,只是,這些極易的 題目鑑別度相對的低。 (一)基本型且極易的試題 1.四位學生討論到穿衣服的問題,甲生說: I 穿衣服應合乎大自 然四季的變化來穿衣,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 乙生說: I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與地位,什麼身份及何種地 位,誠穿什麼樣的衣服就穿什麼樣的衣服。」丙生說: I 講究 衣服的穿著是一種浪費,穿得簡單,甚至破爛的衣服也未嘗不 好。」丁生說: I 何必麻煩,由上面規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 服不就好了嗎? J 老師說: I 你們四個人的說法,剛好可以代 表儒家、墨家、法家及道家的思想。」請問下列那一項與四種 思想吻合? 29 詳見附表四、五。

(18)

296

韓堉宇 (A) 甲儒乙墨丙一法丁道 (B) 甲一道乙墨丙一法丁一儒 (c)甲儒乙一法丙墨丁道

血汗道乙儒丙一墨丁法 30

歷史教育第 15 期

(91-26

,

P90

D23)

31 此題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表示:題幹文字將複雜的學術思想

重新包裝,使其更為簡易及平易近人。 32的確此題題幹的敘述,無

論甲生、乙生、內生或丁生均表達相當清楚,且其內容符合課程 標準,以如此簡易的方式表達各家學術思想的特色,這是一種很 好的題目。從此題的鑑別度 23 而言,應該是高低分數群的同學都 能理解。個人認為這是很好的題型,既符合課綱又可以令學生 「學有所用 J '如此可以鼓勵學生的學習,增加學生度歷史的認 同。 2. 有位學者說: r 整個世界經濟秩序在當時(十五至十九世紀中 期)名副其實是以中國為中心。因為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 序...實際上構成了一個多邊的納貢貿易網。同時中國還從這 個貿易網以外獲得大量的商品。」請問這位學者所說的商品指 的是已j 白銀 (B) 黃金 (c)銅錢 (D) 紙幣

(91-27

' P91

D22)

此題同前題一樣,內容符合課程標準,答對率高且鑑別度尚 可,如此試題可以鼓勵學生學習歷史,讓學生瞭解歷史的精神與 特色,進而喜歡歷史。就大考中心的解析而言:

r

15 至 19 世紀中 30 選項 ABeD 下畫一線者代表標準答案。 31 91_26 代表九十一年虔第 26 題 .p 是答對率 ·D 為鑑別度,以後依此類推。 32 曹亮吉等編. 01 拈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 (臺北﹒大學八 學考試中心.

2002)

.頁 16 。

(19)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97 期(大約是明朝至清中葉) ,基本上存在著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 多邊朝貢貿易網。中國從這個貿易網以外的地區取得大量的商 品,這個商品便是白銀。」 33見諸於各家版本第十章的內容,均述 及當時中國對外貿易的情形,白銀大量流入,刺激中國經濟發 展,致使此時的中國工商業快速成長 o 這是明清史的基本觀念, 尤其是課程標準所論述的重點,是以考生的答對率相當高。這證 明了試題只要符合課程標準'並能考慮及各家版本,學生是可以 充分作答 o 個人極為欣賞這兩題的命題設計,期盼未來的試題還 可以將鑑別度提高。 3 學者指出:宋元以來,閩漸沿海出現一些經濟繁榮的大城市, 如泉州,但是,到了明清時期,這些大城市陷入停滯,甚至倒 退的狀態;然而,同一時期的沿海地區卻出現了一些規模不大 的城市。時骨折這個現象,哪一個解釋較為合理? (A) 受到日本喊起的影響,沿海城市的商業機能被日本吸收 (8) 受到西班牙殖民菲律賓影響,海上貿易機白色萎縮的結果 (c)受到阿拉伯人壟斷南洋貿易的影響,商業功能被其取代 .em受到朝廷對外政策的影響,正式通商被走私貿易所取代

( 93-11

,

P89

D23)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表示 I 冒在測試考生對海禁政策影響 之認識。明清的海禁政策造成小型城市幅起,相對沿海的大型城 市發展卻停滯 o J 34此題幾與前一題屬於同一類型試題,這個概念 在課程標準中是被提及的,面對新版教科書幾乎每個版本均會提

及,且選項 A 、 B 、 C 的敘述為日本、西班牙、阿拉伯人均為外國

33 曹亮吉等編· ((91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 .頁 16 。 J4 曹亮古等編· {93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 (臺北:大學人 學考試中心· 2004) .頁 11 "

(20)

298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勢力,缺乏誘答力,是以此題全體答對率高( 89%) 。這是一題符 合課程標準,鑑別度尚可的題目。我們期待提高鑑別度,設計具 誘答力的選項,以區別高低分群的不同,這才是良好的試題。 4. 漢武帝派遣使臣出使西域,足跡及於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伊 明、印度等地。幾位同學討論這一事件的重要歷史意義,下列 何種說法最適當? (A) 這只是一時的戰略需求,並無後續影響 (8);真朝因此擊;貴匈奴, i美文化才得以延續 (C) 漢朝得以佔領西域,進而主導中亞貿易 也}中國得以認識西域情勢,開展文化交流

(95-25

' P87

D22)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此題旨在測試考生能否理解張審通

國域事件之歷史意義。」35此題確如解析中所述,符合側驗目標4­

3

;且此題符合課程標準中所論述與測驗範圍所討論的範圈 o 張署 通西域從國中歷史教學即一再強調其影響與意義,此題應屬於極 易,故高低分群組均可以答對 o 筆者以為歷史命題應以符合課程 標準為第一優先,再求其難易度、鑑別度,是以如此基本題不必 擔心學生得高分。 (二)基本型題目且有鑑別度的題目 如此的試題是非常難設計的題目, [天|為既是某本型,就應該 大部分考生都能正確作答,是以如是的題目少見於指考試題,中 國史的部分只有下列一題,且此題為多選題,竟然有 77% 的答對 率,這應該令我輩在第一﹒線 t 教書者甚為喜悅,以往多選題的答 35 吳鑫俞等編,

<

95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急列一史地篇} (壹北:大學入 學考試中心,

2006)

,頁 17 。

(21)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299 對率偏低,能有如此基本型又具鑑別度的試題確實應該高興。 I.資料一: <尚書} <酒諾〉是周初的告誡文書,指出:殷材王 好酒,因此上帝不再庇佑殷人,以致亡國。 資料二:考古學者指出陪葬品距屍體越近,越具重要性。殷商 各個時期墓葬的陪葬品,青銅食器多置於棺、榔之 間,而青銅酒器多置於棺內 o 請根據上述資料,指出下列何者是較合理的解釋? 已2()函諾〉之說是周人藉以自省,並不足以證明殷人好酒而亡國

(B)

<酒詰〉反映春秋時代的天道觀,顯然是後人偽造,故不可信 (C)考古證據顯示殷人確實好飲酒,證明〈酒詰〉的說法是正確的 也}考古證據顯示殷人好飲酒,但無法證明殷人是否因好酒而亡國 (E)考古證據顯示殷人不好酒, <酒詰〉只是周人宣示伐殷的合理 ·f生

( 92-41 ' P77

D30)

此題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考生作答不是根據課程學習之 具體內容,而是學習過程獲得之能力,是歷史分析能力的培 養。」 36從此題全體答對率高達 77%( 以多重選擇題而論,這是相 當高的答對率)而言,似乎課程標準發揮其精神,訓練學生的能 力而非僅教授學生「背誦」歷史,這應該是一種符合課程標準試 題。此題的鑑別度高達到,這是一題設計很好的試題,同時表達 出歷史教學是應該隨著課程標準改變而改變敦法與內容。

二、中度的題目

中度題目泛指全體考生有 70-45% 的答對率,這類的試題的 36 謝政達等編, 02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臺北.大學入 學考試中心,

2003)

,頁 190

(22)

300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設計最為容易,個人將此額試題區隔為有鑑別度與鑑別度低兩種 試題 o

(一)鑑別度低的試題:以鑑別度低於25 為界。

1.學者整理出土文物,甲遺址有數量不多、用轉輪製成的陶器; 乙遺址只發現數量可觀的骨製器具,如骨針等;丙遺址有少量 穀子和大量的各種動物骨骸 o 這三個遺址的先後川頁序是: 已j 乙一丙一甲 但)甲一乙一丙 (c)丙乙甲 仍)乙甲丙 (92仆, P45

D15)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r 主要考察古代文明發展的先後順 序。」 37看似極為容易的題曰,但何以考生只有45% 的答對率? 檢視依據現行課程標準及各版本的敘述,除T 三民版♂南一版、 康熙版述及舊石器時代的文明表現外,其餘版本大都從新石器時 代開始,且對於新石器敘述亦偏重中晚期發展,是以考生面對此 試題會比較生疏,所以全體答對率只有45% '且鑑別度亦只有 的 %0 此種看似簡單的試題,卻造成學生回答的困難,應該是一種 與課程標準不符的現象,個人以為,如此試題不宜以「石器時 代」遺址為指標,並排列先後順序,這種歷史現象的試題應儘量 減少。 2.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著述各異,但都是因應社會變遷,各自提出 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庭、「節用不要浪費o 孟子 強調劃定土地經界。商草央主張閉關草萊,制定仟陌。對於以上 三位學者的主張,以下說明何者較為適當? (A)三者立論相同,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 37 謝 ilk達等、編, {92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丰、列一史地篇},頁 9 。

(23)

大學拈考試題探討一一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01

(B) 三者立論相同,都是基於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 正i三者立論互異,但同樣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量 (D) 三者立論互異,且不是根據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量

( 92-9 . P56

D22)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主要在考驗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思想 與農業之關係'並認為考生只要知道墨子與孟子及商缺立足點之 不同,便可回答一大半。」38然而,就課程標準與各版本的敘述幾 乎都未提及「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型態。此題考生似乎採刪除 法作答,如此對正常的歷史教學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當然,如 果加上中國文化史所學的內容,學生應該要理解「小農經濟」的 特色 o 3. 目前發現的中國新石器農業遺址,時間較早者,聚落內除了某 個大型牙含外,鮮少其他類型的建築遺址。但是,時間愈晚的 遺址,除了諸類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著數量不等 的小型建築;而且越到後來,這種小型建某的數量越多。關方f Jl:r.一變化,以下說明何者最為適當: (A)族長權威的萎縮 (B)族長權威的搪張 (c)財產公有制強化 也j私有財產制萌芽

( 93-16 . P69

D14)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冒在測試考生對考古資料的判讀能 力。」此題針對中國新石器時代作f 一番描述,透過題幹的敘述 欲測驗考生對新石器時代不同階段的特色有所認知,這是一種不 錯的命題方式;但此題與九十二年的題目有重複出題的現象,是 以此題答對率雖然不是很高(69%) ,但是鑑別度卻是相當低(只 38 謝政達等編, {92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列一史地篇} ,頁 11 0

(24)

302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有 14) ,高低分數群的學生對此段的認知似乎是頗有「英雄所見 略同」的感覺,學生只要多練習 l 考古題應該可以回答 o 個人以為 新石器時代所佔課程標準的比例很少,且那個時期的文化表現與 特色,教師必須使用較長的時間解釋,在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 下,不知教師是否可以解釋清楚。誠如莊德仁老師在其論述中表 達,時數嚴重受限的情形,教師如何能解釋清楚這些「抽象」的 概念? 39 (二)難度為中,有鑑別度的試題 這是較為容易設計的題型,只要命題教授願意用心體會,參 考大考中心所做的各項資料,相信要設計出如此的題型應該比較 容易 o 個人以為命題者嘗試設計如是的題目時,必須放下自己的

知識,仔細翻閱課程標準與各家版本,如此才不會出3見「事與願

遑」的現象。 I.一篇文章說: I 那一年,土耳其人已經攻下了開羅,控制了地 中海沿岸許多地方。葡萄牙人剛剛在澳門建立商業據點,也開 始把火器賣到日本。這時 11妾,歐洲人還紛擾不安,為了儀式的 問題爭吵不休 O 英格蘭的國玉給第六次婚,他的前幾個妻子, 下場都不太好。」這篇文章最適當的標題應是:

(A)

<十字軍東征見聞錄〉 也1< 世人所知的 16 世紀〉

(C)

<康熙十五年)

(D)

<明治維新紀要〉

( 94-25 . P68

D44)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本題旨在測試考生之時代感,考驗 其能否將相關歷史現象歸納於時間序列中。」40個人非常欣賞如此 39 莊德仁, (從高中歷史科拍考試題與教材探討教學時數成少課程內容改變的合 理性> ' {歷史月刊} •

203 ( 2004.12)

.頁 108-1100 40 曾佩芬等編, {94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舟、列一史地篇} (臺北:大學入

(25)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03 的題型,考生可以依據題幹中所提供的資訊判斷,此題題幹中可 供資訊有三:土耳其人控制地中海沿岸、葡萄牙人到中國、日本 貿易、英王多次結婚離婚。這些資訊對學生而言,應該都還熟 悉,且選項較不具誘答力, A 選項措 11 至 13 世紀的史實 ;C 選項 康熙皇帝為十七世紀後期帝王 ;D 選項則為十九世紀中葉史事 o 這三選瑣的時間點學牛-應該都很清晰,且此題的內容學生必須整 合,否則學生無從作答,是以此題有 68% 的答對率,日高分數群 同學遠優於低分數群同學(

89 : 45)

,如此較高的鑑別度,可見 高、低分數群學生的學習是有別的,我們期盼未來考題能多設計 如是的題目。 2. 長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後農業發達,一向是糧食輸出區;但明末 以來,卻需仰賴外地輸入糧食。這種現象與下列何者最有關? 已i 改種煙j齊作物,造成糧作不足 (B)戰亂頻仍,農業生產遭到破壞 (C)水利失修,造成糧食生產減少 (D)新作物傳入,飲食習慣漸改變

( 96-22 ' P50

D55)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此題旨在測試考生對明清經濟史發 展大勢的認識。」 4l 這是設計得不錯的題目,且明清經濟發展本就 是新版本的重要精神,各版本均提及此時經濟發展的特色,教師 講授時無論是經濟分工或「湖廣熟,天下足」的轉變,都應該會 是課程內容的重心所在。此題雖只有50% 的許對宰,高分數群考 生有高達 79% 答對,但低分數群考生僅有24% 的答對率,是以 學考試中心.

2005)

,頁 16 , 41 蕭次融等編, {96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臺北:大學入 學考試中心,

2007)

,頁的。

(26)

304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IS 期 有相當高的鑑別度(

55)

,這是筆者所期盼的優良試題。筆者發 現有關明清經濟發展的試題,考生的普遍答對率都不錯,這可證 明高中歷史教育隨著歷史研究的改變而轉向,同時學生的學習亦 有相當的成果。 3. 某個時期學術思潮發生重大變化,不僅逐漸形成強調個體、重 視個性解放的文學風氣,文學脫離了經學而獲得獨立;另一方 面,史學也不再是經學之附庸,形成了後來正史經籍志裡經史 子集的圖書分類方式。這應是指哪個時代? (A) 秦 j莫 過i魏晉 (c)唐宋 (D) 明清

( 97-29 ' P43

046)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此題旨在測試考生對每一個時代學

術特色的瞭解。」 42此題文字敘述清晰,正如解析中表達「題幹中

『強調個體、重個性解放』為魏晉時代的特色。」這對於社會組 的同學,研讀高三中國文化史內容後應該更清楚的理解。但是此 題全體考生只有 43% 答對,且高分數群同學的答對率只有68%

;

相對的低分數群的同學僅有 22% 的答對率,且有 35% 的同學選 擇「唐宋 J , 26% 的同學選擇「明清 J '足見一般的學生對學術 思想的發展與各朝代的特色仍然認識不清,無從辨別秦漢、魏 晉、唐宋、明清之學術思想有何特色,這是高中歷史老師教學所 應該注意者。著重文化思想的敘述,是 84 課程標準的特色,然 而,課程標準發展至 97 年度已經有七年之久,何以在如此的試題 中還是無法展現出來?這應該是老師教學中所應該補充加強者。 4. 中國史上,曾有西北邊境官員向朝廷報告緊急軍情,皇帝即刻 召集宰相及相關長官共商對策。由於宰相無權調動軍隊,乃由 42 林秀慧等編, (97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急列一史地篇~ (臺北:大學入 學考試中心.

2008)

,頁 161 0

(27)

大學拈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05 主管軍事的長官提出作戰方案,由主管財政的長官調度後勤物 資,經皇帝裁決後,才調動軍隊增援前線。以上場景最可能發 生於何時: (A) 漢代匈奴侵入山西 ιi 宋代西夏入寇吹西 (8) 唐代吐蕃入侵河西 (0) 明代蒙古入侵河套

( 97-34

,

P50

058)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此題旨在測試考生是否瞭解古代中 國相權的演變,及各朝代皇帝與宰相互動的情形。」這種「君權 與相權」的關係原為課程標準的準則,亦為課程講授的重心(歷 史上冊第四章,大一統帝國的規制與運作),尤其社會組同學, 在高三中國文化史教材中,更有一節「政治制度」論及我國君相 權關係的演變,但是全體考生50% 的答對率,令人擔憂o 此題與

前題有異曲|司工之效,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文化思想、制度等歷

史的發展瞭解不夠深入,是以無法具體回答這類試題o 此題亦與 前題有相同較高的鑑別度(分別為58 、 46) ,可以區別出高、低 分數同學間的差異,這或許是高中老師j 聊可慰藉所在。 5. 皇帝是中國傳統政治體象的核心角色,其命令被視為最高權 力,其權柄卻也因此常被親近者侵奪。在侵奪皇帝權柄者當 中,哪一類是通貫兩漢時期最重要的政治角色? (A) 蕃帥 (8) 宜官 (C)權臣 也i外成

( 93-32

,

P59

028)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測試學生對漢代政治結構的認

識。」 43如此看似輕鬆簡單的解析,然而考諸於課程標準'僅在第

四章中提出(大帝國的規制與運作) ,對於漢朝的「歷史事實」 41 曹亮吉等編, {93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急列一史地為} ,頁 17 。

(28)

306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並未著墨,因此各版本在其內容敘述中如下: 建宏版 I 武帝死後... ...而且輔政將軍,均非外戚莫屬 o 所 以西漢末年... '0' 外戚王氏一門有五名大司馬大將軍持續輔 政 ...o 」 44又在其「問題與討論」中第四題 I 東漢嚴重的外戚 干政現象,顯然是未能記取西漢的教訓,...0 J 45此一版本有相當 詳細的敘述。 康熙版 I 白日后開始,外戚逐漸得勢.., ...西漢外戚勢力最 盛的當數成帝、哀帝以後的王氏... ...外戚和直官輪流控制東漢晚 期政權。」 46這兩版本的內容算是比較詳細,其他版本龍騰版僅: 「西漢末年,外戚握權... ...東漠中期以後,外戚專權與宜官亂正 的情形十分嚴重...。」 47三民版則述及 I 東漢出現...外戚與 臣官竊奪大權 ...o 」 48南一版偏重於中央官制的變化對於外戚專 權僅「內朝的領袖為大司馬大將軍,幾乎都由外戚擔任...。」 49 如此簡單的論述,這是課程標準的精神之所在,是以如果老 師未能仔細講授此段歷史因由,學生恐怕很難作答。就如莊老師 所言「教材簡化再簡化... ...高中歷史教學能夠獲得具有多層次概 念與豐富歷史適時的極佳教材﹒..但教學時數遭到嚴重縮減﹒...高

中老師不禁生起『眼見它起高樓,又見樓倒塌了』的淒涼感。」 50

44 I來豐祥.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臺北.建宏出版本土. 2000) .頁詣。 的陳豐祥,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 58 。 46 王仲手,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壹中:大同資訊.

1999)

.頁 74 。 47 張元,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臺北﹒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 .

頁 42 , 47 。 岫李東華、許雪姬等,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壹北:三民書局.

1999)

,頁 94 。 49 林能士,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臺南:南一書局.

1999)

.頁的。 50 莊德、仁. <從高中歷史斜拉考試題與教材探討教學時數減少課程內容改變的合

(29)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07 這是目前高中老師所面臨的困境,依據課程標準,我們似乎不必敘 述如此翔實,但在欠缺歷史知識之下,學生如何分析、理解、綜 合、評鑑?個人還是以為歷史必須依據「歷史知識」才得以理解、 分析,如果沒有歷史知識的分析,有如無根的樹,迅即死亡。

三、難度高的題目

這是近幾年來大考歷史分數低落的原因,由於種種因素使 然,這些命題教授可能不認為「難」的題目,但學生成績的實際 表現就是「難度高」的試題。這些試題可以看出命題者與考生之 間對歷史的認知確實有段距離,從這些試題的檢視,個人亦籲請 大考中心、學界、高中教師大家共同探討、分析,期盼將來能設 計出較為理想的試題。此類題目個人亦分為兩種鑑別度探討。

(一)鑑別全低的試題

此類型的題目既難度高,鑑別度相對亦低,甚而沒有鑑別度 可言,個人將鑑別度低於 20 的試題置於此處探討。 l 資料一:學者指出:自 1530 年起,白銀開始流入中國,尤其是 通過菲律賓與中國貿易的西班牙美洲帝國。估計 16 世 紀後半至 17 世紀前半,流入中國的白銀多達 23 萬 噸。自 17 世紀中期起,因為中國本身與國外的各種因 素,白銀流入速度減緩。但自 1684 年起,海外貿易重 新展間,白銀再度流入中國。 1810 年代中英貿易,中 國仍淨流入約 37 萬公斤白銀,但至 1820 年代,已逆 轉為大量流出。 資料二:下圖是 1700~ 1800 年中英貿易白銀流入中國數量統計圖 理性> .頁 1100

(30)

308

韓靖宇 白 700000 章良 的00000ι 一一一 數 500000 ~

(Kg)

400000←一

300000

~

- - -

-~z,-200000 卜 --A--- 一

l州。|可一〉夫--γ- 一

年代 歷史教育第 15 期 資料一「自 17 世紀中期起,因為中國本身與國外的各種因素, 白銀流入中國的速度減緩。」根據你的歷史知識,所謂「中國 本身因素」最可能是拈以下哪一項? (單一選擇題) (A) 貨幣政策改變,改以銅錢為主要貨幣,造成白銀需求量大減

ill}社會持續動亂,生產失調,商業萎縮,造成白銀請求的降低

(c)侯寇為禍南北沿海,迫使中國停止對外貿易,白銀需求大減 (0)政府為因應戰事,提高稅賦,使得銀價下降,白銀流入減少

( 92-43 . PI5

02)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評量學生對於白銀流通與社會局勢 闢係的認識 o 」 5l 就此題所提供的史料,自 16 研紀後半開始白銀大量流入中國 對我國社會經濟產生相當的影響,這是現今課程標準所強調的特 色 o 然而考題選項的敘述卻是偏重「政治軍事」的變動,試圖以 此來推論自銀流入的變動,這似乎偏離課程標準的精神,是以此 題答對率竟然只有的%且鑑別度更低至4· 這是一題「符合課程 標準 J .但是選項的敘述卻遠離課程標準的最佳寫造。自從課程 標準開始了「一綱多本」精神後,大多數學校教師所擔心的就是 引謝正主達等編. {92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 ,頁 20 。

(31)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一一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09

如此的試題,-要我們教學偏重社會經濟文化思想 J '但是考題 卻以「政治軍事」為判斷,如此一來舊版本的復活竟是「指日可 待 J 0 (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國中時所學的歷史知識都還能熟 記,大部分的學生都已忘記。因此,學校老師授課受到這種題目 的影響之下,課程內容的補充將會是一股非常大的壓力)在這種 情況之下,現今歷史教學「部編版」教科書成為最佳補充教材, 甚而有些學校乾脆回到部編版教學。 2. 西亞某個建於十六世紀的清真寺,以繪有人像等各種圓形的瓷 器碎片作為建材。幾位同學對此發表意見,以下那個說法是對 的? (A) 這些瓷器因為繪有人像,被反對偶像崇拜的回教徒敲碎,作 為建材

(B) 這些石器掠自拜占庭,伊斯蘭教義禁止使用瓷器,故改為建

中才使用 正i這些瓷器來自中國與日本,因為長途運輸破損,才被改作建 材使用 (D) 這些瓷器來自印度,因上有印度教的符號而被敲碎,作為建 材使用

( 93-21 . PIS

D4)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本題在測試考生對於十六世紀中西

貿易交通之認識。」 52就其說明似乎認定考生可以從題幹與選項的

敘述中認知「歷史事實J '進而得以分析而得到答案。然而,考 生表現的成績卻完全相反。此題答對率只有區區的15% '這樣的 表現究竟是試題出問題?教學不符合課程標準抑或學生的認知有 52 曹亮吉等編. (93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頁 14 。

(32)

310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問題?個人以為此題應該是「超出」課程標準範圍,且題幹與選 項敘述不夠分明,加上學生「歷史知識」不足,因此造成命題者 的用心白費。個人以為此試題的表述,學生應該無從就其所學 「歷史知識」回答,因此答對率超低,且沒有鑑別度。我們以此 題為鑑,命題者設計試題時,應多參考大考中心的資料、課程標 準的精神與各版本的內容,否則如此試題過多會造成學生不願意 學習歷史,導致「棄歷保地」的現象再起o 3. 某個時期,軍隊從地方的農民中徵調,並由所在地方政府協助 戶籍管理;但日常的軍事訓練,由中央直轄的地方軍事機關來 負責,地方政府不得干預,形成「兵出地方,權歸中央J 0 這 是哪個時期的制度? (A);莫也i唐(c)元 (D) 明

( 93-28

'門 3

022)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測試學生對唐代府兵制的認識。」53 此題與 92 年 21 題(見 313~314 頁之第一題)有相同的困擾。由 於新版課程標準針對制度史的敘述,主要納之於高三中國文化史 內容,且時間有限教師教授的內容似乎無法詳細敘述,而學生的 認知更是模糊。此題題幹敘述不夠清晰,導致學生在模糊的「歷 史知識」下無從作答o 就課程標準內容而言,教師似乎無法詳細 敘述各朝兵制的不同,因此,學生的回答當然「不知所云J 0 是 以此題答對率只有33% '並造成鑑別度不高的現象。 4. 這個時代的法律並未規定「士庶之別J 但退職的官員回到家 鄉之後,多受到民眾尊敬,有移風易俗的功能。這最可能是指 那一個時代? 53 曹亮吉等編, ~ 93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 ,頁 16 。

(33)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11 (A) 秦血}漢 (C)唐 (D) 明

(

94峙,

P33

013)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本題旨在測試考生對傳統中國社會結 構的的認知。」 54就此方面的的要求的確符合課程標準的精神,但 我們要探討的是 I 為何學生的答對率只有33% ?且只有 13 的鑑 別度呢? J 考生答對的比例相當低,驗諸於大考中心的統計資料 顯示,高分數群考生只有 39% 選擇正確答案,而低分數群考生亦 只有 26% 答對,鑑別度只有相當恆的13 '足見此題無法鑑別出高 低分數群學生的差異。個人以為此題已偏離課程標準,看似簡單 容易的題目卻出了問題,這是目前歷史教育與考試命題之間必須 深切檢討的問題之所在。 5 學者指出:許多「新資料」僅能補充現有的歷史研究,但偶爾 會有大.f~t.贅料出現,足以讓我們對某一時期有新的認識。以下 那些新資料最可能讓我們對某個時期的歷史有「新的認識」? (A) 河南出土的青銅器,足以改變我們對戰國後期歷史的認識 也i湖北出土的簡頃,足以改變我們對秦漢時期楚文化的認識 (c)美國最近解密並公布的檔案,足以改變我們對越戰的看法 (D)蔣介石日記的公布,足以改變我們對「抗日戰史」的看法

(94-11

,

P38

014)

大考中心解析表示 I 本題主旨在測試考生對歷史基本方法 的認識。」 55這是一題史學方法的題fl' 正如題幹所述要求學生辨 知「歷史的新資料」為何?看似容易的題目,但是全體考生竟然 只有 38% 的答對率,且高分數群考生只有46% 答對,相對低分 數群亦有 32% 答對,使得此題的鑑別度較低。此題(c)選項高、 54 曾佩芬等編, {94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系列一史地篇》﹒頁J00 月曾佩芬等編, {94 拈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列一史地篇~ ,頁 12 。

(34)

312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低分數群的考生選擇此一答案者相去不遠 (23

: 21

)足見此選項 極具誘答力。但我們不僅要擔心 I 我們的學生到底認識哪些新 知識?或新資料? J 南方「楚文化」在目前的教科書中大都未曾 提及,而課程標準中亦只是要求討論中國早期「分區發展」的文 化特色,高中歷史老師應該沒有時間解釋「楚文化」的發展,學 生對此一文化應該非常陌生。相對的「越戰」似乎較吸引學生的 注意,且學生的認知「解密檔案,改變對越戰的看法」如此敘述 應該順理成章,是以造成有 22% 的考生選擇 C 選項。然而, I 美 國解密的檔案」真的無法改變我們對越戰的看法嗎?蔣中正的日 記,是否無法改變我們對「抗日戰史」的看法?這兩選項應該有 待歷史學界研究,命題教授何能如此武斷的表示「不可能」。個 人以為此題偏離課程標準'且主觀性太強,命題應該儘量避免出 現如是的題目 o 6. 學者指出:在西周封建制度下,同姓集團授予封土,賜之以 氏。當時,姓、氏是統治階級的特權 I 貴者有氏,賤者有名 無氏 J 0 到戰國時代以後,姓氏的分野逐漸浪除,平民逐漸獲 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與下列哪個趨勢的關條最直接? 位i賦役制度的變化 (B) 以孝道治天下 (C) 郡縣、制度的發展 (D) 皇帝制度的形成

( 95-34

,

P29

D4)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此題冒在測試考生對春秋戰國時代 國家組織轉變(由封建體制到編戶齊民)的理解。」56 此題以 「姓、氏」為準,至戰國時期平民得到姓氏,代表中國上古歷史 的階段發展。雖然解析中表達「編戶齊民」的理念,但是現今版 56 吳鑫俞等編, {阿拉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象列一史地篇~,頁 20 。

(35)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13 本均沒有提及「姓氏」與「編戶齊民」的關係;最接近者為建宏 版敘及 I 東周以後,封建體制崩解,農民逐漸成為直接負擔催

役租稅的編戶齊民 o J 如此段文字直接表達「編戶齊氏」與「賦

稅」闢係密切,或許可以給學生作答的線索 o 其他,康熙版則以

圖表來表示。 58龍騰版則以「編戶齊民的出現」為一段落的標題強

調 I 貴族沒落後,全國人民成為一家一姓統治下,身份平等的

齊民。」"在這些版本的敘述中,幾乎都與「郡縣制」連結一起,

是以考生如果閱讀不同版本的課本,那郡縣制度的發展這個答案 相具誘答力 o 檢視學生作答的資料,發現果然高分數群同學有 57% 選(c) ,低分數群同學亦有 47% 選此項,足見此題的確是 「難 J 0 同時,針對此題的敘述 I 平民得姓一事與下列哪個趨 勢的關係最直接? J 所間的問題為「關係最直接 J '如此敘述應 該會混淆學性的觀念。以現今命題原則而言,不應該出現如是的 問法,這是命題者應該清楚的原則。 (二)鑑別度高的試題 此類難度高又要有鑑別度的題目,的確難以設計,是以此處 個人將鑑別度 25 以上的題目列於此類型探討。 1.朝廷討論調兵征討某地的叛亂,某官員說: I 這些地方軍隊平 時自行抽的稅就足以養兵,當朝廷命令他們出兵時,卻又向朝 廷要糧要俑,討伐時又常藉故遲緩不前,甚至和叛賊勾結。要 動員這些軍隊必須審慎,否則只是多耗錢財而少功效 o J 這位 官員最可能是: 57 陳豐祥,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 48 。 刊王仲芋,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 49 0 59 張元,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頁 24 。

(36)

314 韓靖宇 (A);美﹒周亞夫 (c)宋﹒范仲淹 也i唐﹒李德裕 (Oh青﹒曾國藩 歷史教育第 15 期

( 92-21

,

P30

035)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此睡在測驗考生對於唐代藩鎮割據 的認識。」 60然而課程標準對於唐朝歷史偏重於「民族融合J 雖 然大考中心的測驗範圍提出「藩鎮割據」之部分,此題看似符合 課程標準與「測驗範圍J '但在諸版本中只有龍騰版敘述:

,-

...讓他們據有河北三個藩鎮,朝廷任命他們為節度使,允許 他們自行任命官吏,不供貢賦,宛如獨立王國,只是名義上歸順 唐王朝而已,一宜到唐末,未曾改變。」 6l 其他版本則大都沒有述 及此事。唐代藩鎮的史實或許命題教授認為這是普遍的歷史知 識,但 30% 的答對率證明並非如此。新課程標準原本就偏重社會 經濟的敘述,不再重視政治史的描述,舊版(古巴編版 7 課本對此 有比較詳細的敘述,近幾年來許多的試題都出現類似的情形,是 以舊版課本在最近幾年有逐漸借屍還魂的現象,個人期期以為不 可,但卻因學生歷史知識不足,在現實面又不得不然。這是個人 面對現今課程標準教育之下的無奈,而今仍暫綱或 99 課綱的第 二冊(中國史部分)都會出現如是的問題。 2. 一個王朝的末期,為了抵抗外患,政府必須增加稅收,卻因而 引發國內農民的叛亂;為了應付農民叛亂,必須再增加軍費, 又使農民叛亂擴大 o 在內外交迫下,首都被農民攻陷 O 這應是 那個時期 7 (A) 秦末 (8);美末 (C) 唐末 世i 明末

( 94-4

,

P32

03!)

60 謝正主達等編, {92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列一史地篇},頁 140 61 張元,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 97 。

(37)

大學指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15 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將明末的歷史敘述一番,最後流寇 攻陷北京導致明朝滅亡。」此題看似簡單,但事實上就課程標準 而論,明朝的歷史幾乎付諸闕如,而明末的歷史更是空白一片。 由於新課程標準中並沒有論及各朝末期的亂事(無論秦末陳勝、 吳廣起義;漢末黃巾之亂;唐未黃巢之亂或明末流寇之亂) ,是 以對考生造成困擾。若依據課程標準授課,教師不可能詳細述及 此段歷史,因此,看起來簡單的題目卻有偏低的答對率 32% '相 對的有不錯的鑑別度 31 0 (高分數群的同學選擇正確的明末只佔

51%

'而低分數群同學亦有 20% 選擇正確)此題應該是偏離課程 標準,但就歷史老師而言,應該會認為是「極易」的題型,但為 何學生的答對率卻偏低,這正是現今課程標準教學之下的問題之 所在,正也是我們在討論要重視「歷史的分析、理解能力」不要 再強迫「歷史記憶」之下的問題。個人以為,歷史分析、理解與 綜合的能力是建構在豐富的歷史知識背景,沒有歷史知識我們如 分析、理解? 3. 曹操為了軍事需要,實施屯田和IJ ;孫、吳則大舉派軍進入山區, 征討山越;諸葛亮更是數度深入西南山區,以致有七擒孟獲的 傳說。這三件事的共同背景為何? 也};莫末大局L 人口流徒,戶籍掌握不易,各政權都欠缺勞動力 (B)五胡民族不斷騷擾邊境,成為三國各政權共同的政治困擾 (c)三國各政權秉持著秦漢以來的帝國思想,都表現出擴張性 (D)三國各政權都以華夏文化為主軸,有四海一家的共同理想

( 94-9

,

P26

D31)

此題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 I 此題在測試考生能否分析歷史 事件背後之社會意義。」62就命題者而言是符合課程標準'但就現 62 曾佩芬等編, {94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急列一史地篇)) .頁 11 0

(38)

316

韓靖宇 歷史教育第 15 期 實的歷史教學而言卻完全不符合授課精神與內容,因為各版本均 未提及此事,各版本中只有龍騰版提及三國的簡單歷史,其中論 及此事者有以下一段文字,-吳國境內山巒起伏地區,土著居民 稱為『山越J] ,十分到悍,吳用兵多年,將其平服。山民部分為 政府屯田,部分為士族所有,在回莊中耕作,更增強了士族的實 力。」 63而三民版部分僅述及,-曹操討伐烏桓'和鮮卑合作的關 係。」 64 ,如此不足的歷史知識,故此題全體考生答對率僅26%

'

高分數群考生亦僅有 42% '低分數群考生只有 11

%

'看似高低分 數群學生的鑑別度的確有所別,但是此類「偏離課程標準」的考 題確實為教學帶來困境。 4. 下列資料都來自唐代的典籍,如果你要撰寫一篇探討唐代經濟 活動的小論文,必須運用那些資料? 且i一切新舊徵科色(項)目停擺,年支兩稅徵納 (B) 窮用甲兵,竭取財賦,以致於患難相繼而起 正i 舊制,人丁戌(防守)邊(疆)者,錯(兔)其租庸 (D) 穀價騰繭,人情震驚,骨肉相棄,流離 F員斃 但i 元和年間,收酒、茶、鹽等稅,總三千餘萬

( 94-37

,

P39

D23)

此題為一多選題,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此題冒在測驗考 生對史料性質的分辨。」65符合大考中心所制訂的「測驗目標」。 此題用意良多,題幹中敘述將題意限制在「唐代經濟活動J '因 此考生僅能就選項中的文字敘述與經濟活動有關者選擇正確的答 案。然而,此題意落入「史料分析」題的另一個困境,即學生的 的張元,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的-67

'

64 李東華、許雪姬等﹒{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 139

'

的曾佩芬等編,

<94 指定科目考試一試題與解析系列一史地篇》﹒頁 19 。

(39)

大學拈考試題探討 以課程標準為依據 317 國語文能力不足、閱讀能力不佳;是否因為考生的語文能力不好 而造成成績的高低,這是大考歷史考題開始考「史料題」以來最 大的困擾。筆者在學校教書時,學生、同事(尤其國文老師)常 常詢問筆者I"到底是歷史考題還是國文文字解析題? J 我們無 從瞭解學生是因為看不懂文字敘述而做錯答案,還是的確不認識 這段歷史而選錯答案。 5. 某一部族領抽戚嘆:從祖先遷居中國境內之後,常受漢人欺 凌,雖有王侯名號,卻無實際的領土,與平民無異。他因此鼓 動分散於中國境內的部落反抗朝廷,並建立了政權。此部族應 為: 也i 匈奴 (B) 契丹 (C) 蒙古 (D)女真

( 96-20

,

P22

038)

此題依據先考中心的解析I"此題冒在測試考生對匈奴遷居

中國與建立政權的認識。」66依據課程標準與大考中心擬定的測驗

範圖應該是符合的;但是全體考生的答對率只有22% '而鑑別度 卻高達到,這是一個低答對率而高鑑別度的題目。{可以至此,我 們檢視各版本的內容:

南一版:述及滲透王朝與征服王朝之別。的其後述及「胡人徙

居內地,與漢人雜居,由於風俗習慣的不同,經常會有摩擦而滋 生事端...由於胡人占地益廣,勢力日大,終致發生大規模的叛 亂。」 68 龍騰版:討論石勒~屈起,建立政權;死後中原陷入混亂局 帕蕭;欠融等編,

<

96 指定科目考試 試題與解析~列一史地篇〉﹒頁 14 。 67 林能士,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 88侖的。 6' 林能士, <高級中學歷史上冊} ,頁 117-118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民國 104 年開始,身障生考試歷史考科將依據 101 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 綱要」之「歷史課程綱要」(簡稱「101 課綱」)命題

本「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大學組生物考科考試說明」(99 課綱微調)的編

教育局的課程文件《為智障學生而設的中國 語文建議學習重點(小一至中三)》 (香 港課程發展議會,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常生活的課題,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中 華民族和文化,以及國家發展的興趣;整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4.1.2 從一九九七年起,某些課題曾在一些學校進行試教(有關試教 課題/教學策略見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