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

1945年醫療史學家Henry E. Sigerist 第一次使用「健康促進」一詞,

認為健康促進的目的是提供良好的生活,勞動的條件,教育及物理的環 境。而1974年加拿大的衛生福利部部長Lalonde提出其新觀點使健康促進 議題進一步被重視,強調人類健康受生活型態、環境因素、醫療服務、

遺傳,四大因素影響,而生活型態影響力佔了43%。從1986年開始舉辦 全球健康促進會議,明定渥太華憲章(Ottawa Charter)五大行動綱領:

(一)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二)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三)強化社區的 行動力(四)發展個人的技巧(五)調整健康的服務方向。第八屆2013 年在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舉辦的全球健康促進會議,強調將健康融 入國家各種政策中"Health in all policies(HiAP)framework for country action"(陳翠芳,2015)。

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乃是良好的健康行為,擁有良好的生活型態才 有辦掌握健康的要素。影響健康因素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生活方式,如飲 食、運動習慣、壓力調適等。在美國政府所公佈的 Healthy People 2000 報告中,即明顯揭示國家衛生目標及方針,其中健康促進為最重要的目 標及方向,更強調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

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在個人甚至國家層次的健康議題中,扮演著重要的 角色。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源自 Wells & Tigert 研究消費者的行為議題,把生 活型態(life style)視為個人的偏好、興趣、意見及行為的總和。1987 年 Pender 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理論,認為健康促進跟疾病預防是不同 的,健康促進是引發個人欲維護以及增進健康、自我實現的安適層次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強調個人的特質、情感、經驗及認知,

對生活型態都有重要的影響力;其健康決定因素分成兩大類,(一)認知、

知覺的因素:包含個人自覺健康的重要性、自覺的感受及對健康所接受 的定義、自覺健康行為所帶來的利益及自覺健康行為所遇到的阻礙;(二)

修正因素:包含社會人口學、生物學的特質、社會及人際關係、情境及 行為等因素的影響。

Walker等(1987)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維護及增進健 康的安適層次,實現自我以及滿足個人的自發性行動及知覺」。認為健康 生活型態可括六個構面:1.自我實現、2.健康責任 3.健康飲食、4.運動、

5.人際的支持、6.壓力處理等。很多學者把健康生活型態(life style)以健康 行為(health behavior)的名詞呈現,Pender 認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主要 就是以健康行為為要素,即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中的健康促進行為。健康 行為內容分為五類:1.健康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等;2.

安全的行為,妥善的急救設備、繫安全帶等;3.預防性健康照護,健康檢 查、四癌篩檢等;4.避免環境中的危害,污染、犯罪等;5.避免有害物質,

抽菸喝酒、毒品等。健康生活型態就是引導個人正向的生活方式,將個 人的生活品質極大化,及減少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及感受(黃芊葳、林耀豐,

2014)。

林莛濠、黃鈴雅、洪麗真、范淑惠(2008)指出:社會人口學變項 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地位、職業、婚姻狀況,與生活型態及 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有顯著的相關性。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測量,Walker 等學者(1987)發展出一套量表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以下簡稱為 HPLP),在學術界被廣泛 使用的測量工具。國內學者根據 HPLP 翻譯並且做中文化的審核修訂,

經過專家信效度的分析,適合我國使用,可以作為測量國內成年人執行 健康生活型態的工具(陳美燕等,1997)。另外陳等又根據糖尿病患者的 需求而量身訂造,制定出一套「第二型糖尿病患健康促進量表」(Chen et al., 2013)。

因糖尿病是一個需終身自我管理的慢性病,其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血 糖控制情形息息相關,為探討糖尿病人自我管理的生活型態為何,本研 究參考陳美燕等(2013)發表之適合國內糖尿病患者使用的量表為此次 研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