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糖尿病病人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探討-以新北市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糖尿病病人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探討-以新北市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

Copied!
12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 導 教 授 :葉國樑 博士 曾治乾 博士. 糖尿病病人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相關因素探討 -以新北市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 Diabetic patients'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New Taipei City. 研究生:陳芝嫻 撰 中華民國 一 O 五 年 六 月.

(2) ii.

(3) iii.

(4) 誌 謝 經過緊張與壓力的雙重經驗,多少個挑燈夜戰的夜晚,終於完成了 小小的論文,原來,我也做得到!除了歡喜心,有更多的感恩心~ 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葉國樑博士,在需要的時候,慈祥又和藹可親 的伸出援手,給我們很大的空間,又不會給我們很大的壓力;還有共同 指導教授曾治乾博士,不厭其煩的教我們這些菜鳥,在團隊的鼓舞下, 鼓勵我勇往直前;再來,要感謝各位資深的衛教師擔任我問卷的專家效 度,使得進度可以順利;接著一定要特別感謝張斯蘭學姊,不停的幫助 我與指導我,是我的家教良師益友;也一定要感謝同組的同學,大家一 齊努力互相鼓勵支持,否則懶散的我可能還在思考如何寫?怎麼寫?真 的是團結力量大;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在這段壓力很大的日子裡,疏 忽了不少親情以及減少了出遊,一切的代價一定都值得,努力終究有回 報!總之,向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在寫論文的同時,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研究,不論此次研究好或 不好,理想或不理想,未來的路還很長,研究的路還很多,相信,這只 是個開端,未來,希望為更多的病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與品質,在個 人的職志上,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病人。感恩!. 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新北市某區域教學醫院之糖尿病病人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相關因素,研究工具為糖尿病認知、心理壓力調適、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量表。主要以醫院門診病人,並診斷糖尿病為研究對象,進行面 對面訪談問卷收集資料,有效樣本共得 239 份。研究結果如下: 一、 本研究糖化血色素(≦7)占 42.3%,血糖控制情形算普通。 二、 糖尿病的認知,總答對率為 75.38%,30-49 歲、教育程度較高、 已婚、有運動習慣者,優於 70-79 歲、教育程度較低、喪偶、無 運動習慣病人。 三、 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的程度尚可,研究對象對壓力的調適是 趨於正向的,而運動情形及治療方式對心理壓力調適有顯著差異。 四、 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屬於尚可,以生命欣賞得 分最高,運動行為與減少風險得分較低,表示研究對象對個人的 自信很好但運動習慣不足。 五、 研究對象其糖尿病的壓力調適越好,疾病認知越好,健康生活型 態也越佳。 六、 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的變項有「抽菸」 、 「飲食狀況」、 「每週運動」 、「罹病時間」、 「血糖自我監測」 、「糖尿病認知」、 「心 理壓力調適」等七個變項達顯著影響力,可解釋總變異量 56%。. ii.

(6) 七、 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可有效預測血糖控制 情形,可解釋總變異量的 9.7%。. 關鍵字:糖尿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iii.

(7)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discuss relevant factors that are involved in the assess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a regional teaching hospital in New Taipei City. Research tools include cognition. in. diabete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djustment,. and.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scale. The study mainly took hospital out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iabet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ollect data using face to fac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s. A total of 239 valid sample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a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 In this study, patients whose glycated hemoglobin level were ≦ 7 accounted for 42.3%, the glycemic control was ordinary. 2. Regarding the cognition in diabetes, the total correct rate of questions was 75.38%, patients who were 30-49 years old, highly educated, married, and having exercise habits had a higher correct rate than patients who were 70-79 years old, less educated, widowed, and without exercise habits. 3. The degree of adjustmen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caused by diabetes appeared moderate. Research objects tended to make positive pressure adjustments,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djustments regarding different exercise habits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4. The conditions in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 of research objects appeared moderate. The highest score fell on life appreciation behavior, and the lowest score was on exercise behavior and risk-reducing behaviors, showing that research objects had a healthy level of self-confidence but lacked of exercise. 5. The better the research objects adjusted to diabetes caused pressure and iv.

(8) cognized the disease, the healthier lifestyle they lived. 6. Seven variables in the prediction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HPLP) included "smoking", "diet", "weekly exercise", "time since diagnosis",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cognition in diabetes",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djustment", which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explainable total variance of 56%. 7.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glycemic control, with 9.7% of explainable total variance.. Keywords: diabetes,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v.

(9) 目. 次. 誌 謝………………………………………………………………………….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v 目次………………………………………………………..…………………vi 表目次、圖目次………………………………………………………………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糖尿病及其治療 ........................................................................ 11 第二節 糖尿病的認知 ............................................................................ 16 第三節 糖尿病心理壓力及調適 ............................................................ 17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3. vi.

(10) 第一節 研究設計 ...................................................................................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 3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描述 ............................................................ 33 第二節 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的調適、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HPLP)及血糖控制情形(HbA1C)分布情形 ............. 44 第三節 基本特性與糖尿病的認知、心理壓力的調適、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的關 .................................................................................... 57 第四節 糖尿病認知、心理壓力調適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分析 .................................................................................................................. 75 第五節 影響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預測因素…………………………76 第六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血糖控制情形的預測因素....................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3 第一節 結論 ............................................................................................ 83 第二節 建議 ............................................................................................ 86 參考文獻 ......................................................................................................... 87 附錄 ................................................................................................................. 99 vii.

(11) 附錄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問卷授權同意書 .................... 98 附錄二 專家效度名單 .......................................................................... 99 附錄三 問卷內容 ................................................................................ 100 附錄四 IRB 同意函 ............................................................................ 104 附錄五 受試者同意書……………………………………………....106. viii.

(12) 表 目. 次. 表 4-1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分布情形 ...................................................... 41 表 4-2-1 研究對象糖尿病認知得分分析 ................................................... 52 表 4-2-2 研究對象因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分布情形 ....................... 53 表 4-2-3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分布情形 ................. 54 表 4-3-1 基本特性及糖尿病認知之獨立 T 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60 表 4-3-2 基本特性及心理壓力之獨立 T 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65 表 4-3-3 基本特性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獨立 T 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表 ............................................................................................... 72 表 4-4 研究對象之糖尿病認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心理壓力調適之相 關分析 ............................................................................................... 75 表 4-5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複迴歸分析摘要表 ...................... 80 表 4-5 研究對象血糖控制情形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複迴歸分析摘要表 ......................................................................................................................... 81. 圖. 目. 次.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3 圖 3-2 研究流程............................................................................................ 30. ix.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六節,包括:第一節研究動機及重要性、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假設、第五節名詞界定、第六節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四位(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專 家估算全球糖尿病人口數,由 2013 年的 3.8 億增加到 2035 年的 5.9 億, 盛行率也將由 6.4%增加到 7.7%,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Shaw, Sicree, & Zimmet, 2010)。台灣目前約一百五十萬的糖尿病患,占總人口 40-45%, 根據統計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 7%以下(Yu et al., 2009)。在國人十大死因中的七種慢性病,糖尿病是每年死亡率增幅最 大的。然而,這七種慢性病與糖尿病皆息息相關,顯見糖尿病對國人健 康威脅的程度及重要性。 由於糖尿病是全球廣泛盛行甚至流行的慢性病,不只造成醫療費用 龐大支出,也全面衝擊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因此糖尿病的照護及衛生 教育已成為健康促進的重要議題。台灣因健保給付而造成就醫率提升, 根據統計,糖尿病的醫療費用支出,2001 年到 2006 年從 88 億增加到 140 億,醫療費用比率也從 2.8%增加到 3.3%,且給付糖尿病患的金額是非糖 尿病患的 4.3 倍(辜美安等,2011)。顯見糖尿病所造成的醫療負擔及成 本不容忽視。然而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位及第三位之腻中風與心血管疾. 1.

(14) 病亦與糖尿病相關聯,所以糖尿病嚴重威脅國人之健康,糖尿病的防範、 治療與預防併發症,更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值得研究與探討。 糖尿病的控制,除了必頇具備基本的相關知識以外,養成良好的健 康生活型態才有辦法有效的控制血糖及預防併發症發生;良好的運動習 慣及健康的飲食型態,甚或情緒、壓力、睡眠…等心理因素都占著非常 重要的地位,即所謂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而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指增加 及改善健康的過程(Howard, Nieuwenhuijsen, & Saleeby, 2008)。 糖尿病因為急性、慢性併發症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藥物造成的副作 用等,都會影響個人生活的安適感,造成個人生理與心理方面生活品質 的下降,為了解影響生活品質之相關因素,情緒及行為支持、管理的疾 病,心理調適也是重要的照護指標(劉美吟、戴研光、洪薇雯、謝明家、 王瑞霞,2010)。一旦心理調適障礙,會影響自我管理的動機及療程,很 多糖尿病人有心理問題,譬如憂鬱、生氣、擔心、自責、甚至無望感而 有自殺念頭。相關研究也指出,長期憂鬱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高達60% (Mezuk, Eaton, Albrecht, & Golden, 2008)。壓力及胰島素的敏感度(insulin sensitivity)息息相關(Stetler & Miller, 2011)。因此探討糖尿病病人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之相關因素,也必頇了解其心理及壓力對血糖的影響。 近十五年健保局推出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之試辦計畫,各大醫院都配 合實施,其首要目的就是要維持及提昇糖尿病人的生活品質(劉美吟、戴. 2.

(15) 研光、洪薇雯、謝明家、王瑞霞,2010)。而傳統的衛教模式是以增加病 人的知識為主,然而提升知識並不代表能將血糖控制好或改變行為(吳淑 芳、李玉嬋、張嘉容、Courtney 、 張月玲,2007)。且各醫院為了達到 收案量及人力配置不足的情況下,糖尿病人是否接受完整的照護或是否 確實增加認知並且提升自我效能實在值得探討。所以本研究將針對糖尿 病個案,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心理問題與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相關 因素,藉此做為未來加強衛教工作努力的方向或協助病人達成健康生活 型態的參考。. 3.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之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為了解糖尿病 病人對糖尿病的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的調適、探討其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及血糖控制的相關因素,進而促進其健康行為。主要目的如下: 一、 了解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狀況、是否接受過衛教、糖 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糖尿病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血糖控制情形之現況。 二、 探討研究對象的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及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 調適、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三、 探討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血糖控制情形的關係。. 4.

(1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要回答的問題如以下敘述: 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疾病狀況分佈情形為何? 二、 研究對象之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血糖控制情形的分布情情為何? 三、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心理壓力之調適及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關係為何? 四、 研究對象之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及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關係為何? 五、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是 否能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六、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能有效預測血糖控制情形?. 5.

(1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擬訂研究假設: 一、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有顯著差異。 二、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有顯著差異。 三、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四、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及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顯著相關。 五、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對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顯著預測力。 六、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血糖控制情形具顯著預測力。. 6.

(19)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相關名詞定義如下: 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經臨床專科醫師診斷為糖尿病的個案; 糖尿病之診斷標準在蘇世詠、唐正乾、張銘峰(2011)研究說明如下: 1.空腹(8小時未進食)之血糖值≧126mg/dL。 2.飯後2小時或隨機血糖值≧200mg/dL(隨機血糖:無論是否空腹, 所測得的血糖值)。 3.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如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等,且隨 機血糖值≧200mg/dL。 4.糖化血色素≧6.5%,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將糖化血色素瑝作 診斷標準,在臨床上也多一個診斷依據(盧佳怡、張美智、林光 洋,2010)。 5.葡萄糖耐受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 , O G T T ) 2 小時之血 糖值≧200mg/dL。. 二、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Walker 等(1987)定義為:個人為了達成、 維護健康或提升健康的層次,以及實現自我、滿足自我的一種自發 性知覺及行為;乃包含生理的、心理的及社會支持系統的健全狀態。 三、 糖化血色素(HbA1C):糖化血色素已被證實是測量血糖工具中有 良好的信效度,可反映病人長期的及穩定的血糖變化狀況,可評估. 7.

(20) 糖尿病人過去 3 個月的血糖帄均值。只要減少 1%,就可以減少併 發症發生率 35%(郝立智等,2010)。本研究以最近一次測得的數據 為標準。依美國糖尿病學會 2015 年的治療指引指出,糖化血色素 (HbA1C)應控制在 7%以下(莊武龍,2015)。. 8.

(21)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僅選擇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之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研究 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醫療院所之糖尿病病人。 二、 本研究為立意取樣方式選取,研究結果只能推論至母群體,無法推 論至其他的糖尿病病人。 三、 本研究所測得的研究資料,僅限於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所涵蓋之範圍。. 9.

(22) 10.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四節,包括:第一節 糖尿病及其治療、第二節 糖尿病的 認知、第三節 糖尿病心理壓力及調適、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 討,分別敘述於後。. 第一節 糖尿病及其治療 一、 糖尿病之病因 糖尿病乃因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作用有缺陷,造成血 糖偏高的代謝異常疾病。一般臨床症狀有多吃(polyphagia) 、多喝 (polydipsia)、多尿(polyuria)、體重減輕、視力模糊、皮膚搔癢、 容易感染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 一般發病的原因可能與遺傳、肥胖、壓力、類固醇藥物服用過 量等因素,導致內分泌失調有關;酗酒、外傷或胰臟腫瘤導致胰臟 功能受損也是造成血糖偏高的原因。 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持之以恆,以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的 運動及降血糖藥物治療來控制血糖。 二、 糖尿病之慢性合併症 (一)大血管病變 在腻、心臟等部位的大血管硬化或阻塞,可能造成中風及心 肌梗塞。糖尿病人大血管病變的盛行率為 20.2%,非糖尿病為 12.9. 11.

(24)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及腻血管疾病是第 2 型糖尿病患者最重要 的死亡原因也是最常見的大血管併發症(吳凱娣、林永政、張道 明、幸良蘭、黃雅芳,2009)。 (二)小血管病變 1.腎臟病變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新陳代謝科姜和均醫師(2012) 指出糖尿病腎臟病變(Diabetic nephropathy)主要原因乃長期 高血糖導致腎絲球及腎小管微細血管硬化、斷裂而導致腎絲 球基底質擴張,造成血壓上升,增加腎臟的負擔,進而引發 腎臟病變,在美國的洗腎病患有近五成是糖尿病引起的。 腎臟病變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期:高過濾期(Hyperfiltration)腎絲球以及腎小管肥厚, 腎絲球之微血管壓力增加,過濾率增加。 第二期:靜止期(The Silent Stage)腎絲球基底質增生,此其 並無明顯的腎功能異常或蛋白尿。 第三期:微量白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微量白蛋 白尿>20~200ug/minute 或>30~300mg/24hrs,表示 腎臟功能已經明顯受損,血壓也逐漸上升。 第四期:巨量白蛋白尿期(Macroalbuminuria)每天白蛋. 12.

(25) 白尿達 300 mg 以上,腎絲球纖維化。 第五期:末期腎臟病變(Uremia),腎臟衰竭。 2.眼睛病變 台灣每年因糖尿病而造成失明的病人大約有一千多人, 而目前糖尿病人帄均壽命約延長 3-4 年,但是視網膜檢查率卻 只有 30%。一般罹病超過 15 年,視網膜病變的人數便逐年升 高。而視網膜病變也是一個全身血管健康狀況的指標,代表著 血糖控制的成績單(陳智帆、陳立仁,2013)。 (1) 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乃是一個充滿血管的脈絡,負責提供應光細胞的營 養。一旦長期血糖偏高,導致血管的病變、硬化、阻塞、 出血以及不正常的血管增生,進而纖維組織增生而造成視 網膜剝離,在嚴重則失明。 (2) 黃敤部病變 黃敤部的感光細胞因密度最高,但是卻只占視網膜不到 1 %的面積,如果黃敤部病變也造成視力受到嚴重的影響。 (3) 白內障 水晶體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質,而高血糖與蛋白質結合,會 造成蛋白質的變性,進而水晶體的清晰度也因而變得模. 13.

(26) 糊,形成白內障,所以糖尿病病人造成白內障的機會比一 般人提早 5-10 年(陳智帆、陳立仁,2013)。 (三)神經病變 高血糖會轉化成其他代謝物,對身體的組織造成破壞與傷害, 小血管病變也直接造成周邊神經的傷害,因此末梢神經的觸 覺、及對溫度的感覺變得遲鈍不靈敏,反而因此容易受傷,惡 性循環的結果導致傷口不容易癒合;進而潰爛以致截肢的命 運。 三、 糖尿病之治療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疾病,需長期有效的控制血糖,而控制血 糖的方法,需配合均衡飲食原則、規律運動及適瑝用藥,再以血糖 監測以達到血糖控制的目標。 飲食控制在於攝取適瑝的熱量,適瑝的醣類、脂肪、蛋白質及 纖維質,維持理想體重;運動可以有效改善胰島素的敏感度以及促 進熱量的消耗,以達到穩定的血糖控制(陳建良、謝昌勳,2008)。 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降血糖藥物以及胰島素,甚或更新的類荷爾 蒙製劑(類升糖胜肽-1 受體的促效藥 glucagon-like peptide-1agonists,GLP1);一般第一線用藥還是會選擇口服降血 糖藥物,但隨著血糖疾病的進展,如果口服降血糖藥物已經無法有. 14.

(27) 效的控制血糖,則會進一步合併或單獨使用胰島素治療(陳建良、 謝昌勳,2008)。. 15.

(28) 第二節 糖尿病的認知 有多項研究指出,增加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將有助於病人對疾 病的掌控,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廣糖尿病共同照護,即強調增加病人 對糖尿病疾病的認知,得以有效的掌控血糖,進而延緩或預防併發 症的發生,增加病人的生活品質,糖尿病病人對疾病的認知與健康 促進行為呈正相關(洪榆涵、黃碧華,2015)。 若病人對認知有誤,將影響其健康行為。但一味的對病人灌輸 知識,卻不探討病人真正誤解的的概念,在衛教工作上及病人血糖 的控制可能事倍功半。掌握病人認知模式及建立治療目標、遵行飲 食及治療的方針,澄清病人錯誤的認知概念,以說服遵醫行為進而 達到健康促進行為(賴文恩,2005)。 接受過健康促進認知課程者,其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有較好的 表現。相對的,生活型態較好的病人,自覺健康狀態也較良好,而 自我實現、運動、均衡飲食等得分也較高。因此,糖尿病患對糖尿 病疾病的認知,是控制血糖的首要的課題。 然而會影響個人認知的因素,彭莉甯等(2015)指出包括職業、 罹病時間、教育程度及是否曾經接受衛教、疾病狀況都是影響病人 的認知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陳冠宏、紀玫如(2014)提出,認為婚 姻狀況也是影響認知的顯著因素之一。. 16.

(29) 第三節 糖尿病心理壓力及調適 糖尿病是十大死因第四位,容易合併全身性的血管及神經系統慢性 合併症,不僅個人生活品質受創,也造成家人及社會成本的重大負擔, 因此大部分病人都必頇經歷一連串心理壓力的困擾與衝擊。 糖尿病憂鬱症的盛行率是一般非糖尿病的兩倍,甚至憂鬱症影響糖 尿病人口的四分之一 (盧豐華等,2014)。 更有文獻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憂鬱症的發生率約 41%,心理壓力及社 會困擾的確實普遍存在病人身上,重視這些問題也將有助於有效改善血 糖控制的結果(Stetler & Miller, 2011)。近期研究也指出國內第二型糖尿病 人的憂鬱與衛教困難度呈正相關(Wu et al., 2011) 人類面對壓力時,腎上腺皮質素分泌會增加,也促進升醣素分泌、 肝醣分解、醣質新生,進而造成血糖上升(李淑惠、蔡仲弘,2014) 。高 血糖又使壓力增加,進而增加憂鬱症的發生,如此容易惡性循環。社會 心理學專家指出,慢性病患或身體突然變差、缺乏系統支持及社會支持 都很容易發生憂鬱症(張珏、謝佳容,2014)。 吳淑芳等(2007)指出,很多病人並非因為衛教知識或技能不足,而是 因為個人心理因素而導致自我照顧動機不足。也因此血糖控制不佳,導 致合併症發生,所以真正原因來是自於本身的心理障礙,衛教時應該也 要注意病人心理安適狀態。例如:很多病人因為怕同儕知道罹患糖尿病,. 17.

(30) 唯恐罹患慢性病會影響個人之人際關係,甚至影響升遷,為了擔心低血 糖發生意外漏餡,於是故意攝取高糖分飲食來維持高血糖,或不敢在同 儕間施打胰島素或吃藥以避免被發現是病人;有些病患是因為缺乏關懷 及支持,所以意志消沉甚至失去人生的目標及意義,對於被剝奪自由的 飲食控制或其他持續自我照顧行為的項目完全放棄,覺得不知為誰而 活,人生沒有意思;如此生活方式非常辛苦,造成社交困難與退縮及心 理調適障礙。有些心理調適障礙不一定是病人主動跟醫護人員反映,有 可能透過團體的介入,進行活動中才得知真正的困難與退縮的原因(吳 淑芳,2014) 。所以近年來,糖尿病的衛教不斷的提倡,不斷的改善和增 加心理、社會層面的認知因素(吳淑芳、蔡秀鸞,2009) 。以增加自我效 能、目標設定、問題解決…等概念應用與介入,進而使病人有動機及信 心自我管理疾病。 本研究即探討糖尿病人壓力、認知及健康生活型態之間的關係,且 壓力的處理因人格特質有所差異,影響壓力調適的原因,李英芬(2007) 分析與性別、年齡、疾病狀況與支持系統、經濟狀況都有很大的關聯。 張珏、謝佳容 (2014)則指出,性別、年齡與壓力處理及正向積極的 態度有相關性,因為隨著年齡增加,具有較好的能力處理日常一般事務 及社會關係。強調壓力調適與生活品質及健康生活型態具相關性。. 18.

(31) 資深糖尿病衛教師施孟涵(2014)則指出,糖尿病人的年齡、性別、婚 姻、運動情形,都是影響壓力及心理困擾的因素,甚至 BMI 及合併症都 是重要預測因子,尤其運動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19.

(32) 第四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探討. 1945年醫療史學家Henry E. Sigerist 第一次使用「健康促進」一詞, 認為健康促進的目的是提供良好的生活,勞動的條件,教育及物理的環 境。而1974年加拿大的衛生福利部部長Lalonde提出其新觀點使健康促進 議題進一步被重視,強調人類健康受生活型態、環境因素、醫療服務、 遺傳,四大因素影響,而生活型態影響力佔了43%。從1986年開始舉辦 全球健康促進會議,明定渥太華憲章(Ottawa Charter)五大行動綱領: (一)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二)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三)強化社區的 行動力(四)發展個人的技巧(五)調整健康的服務方向。第八屆2013 年在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舉辦的全球健康促進會議,強調將健康融 入國家各種政策中"Health in all policies(HiAP)framework for country action"(陳翠芳,2015)。 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乃是良好的健康行為,擁有良好的生活型態才 有辦掌握健康的要素。影響健康因素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生活方式,如飲 食、運動習慣、壓力調適等。在美國政府所公佈的 Healthy People 2000 報告中,即明顯揭示國家衛生目標及方針,其中健康促進為最重要的目 標及方向,更強調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 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在個人甚至國家層次的健康議題中,扮演著重要的 角色。. 20.

(33)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源自 Wells & Tigert 研究消費者的行為議題,把生 活型態(life style)視為個人的偏好、興趣、意見及行為的總和。1987 年 Pender 提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理論,認為健康促進跟疾病預防是不同 的,健康促進是引發個人欲維護以及增進健康、自我實現的安適層次 (Walker, Sechrist, & Pender, 1987)。強調個人的特質、情感、經驗及認知, 對生活型態都有重要的影響力;其健康決定因素分成兩大類, (一)認知、 知覺的因素:包含個人自覺健康的重要性、自覺的感受及對健康所接受 的定義、自覺健康行為所帶來的利益及自覺健康行為所遇到的阻礙; (二) 修正因素:包含社會人口學、生物學的特質、社會及人際關係、情境及 行為等因素的影響。 Walker等(1987)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為: 「個人維護及增進健 康的安適層次,實現自我以及滿足個人的自發性行動及知覺」 。認為健康 生活型態可括六個構面:1.自我實現、2.健康責任 3.健康飲食、4.運動、 5.人際的支持、6.壓力處理等。很多學者把健康生活型態(life style)以健康 行為(health behavior)的名詞呈現,Pender 認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主要 就是以健康行為為要素,即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中的健康促進行為。健康 行為內容分為五類:1.健康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等;2. 安全的行為,妥善的急救設備、繫安全帶等;3.預防性健康照護,健康檢 查、四癌篩檢等;4.避免環境中的危害,污染、犯罪等;5.避免有害物質,. 21.

(34) 抽菸喝酒、毒品等。健康生活型態就是引導個人正向的生活方式,將個 人的生活品質極大化,及減少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及感受(黃芊葳、林耀豐, 2014)。 林莛濠、黃鈴雅、洪麗真、范淑惠(2008)指出:社會人口學變項 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社經地位、職業、婚姻狀況,與生活型態及 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有顯著的相關性。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測量,Walker 等學者(1987)發展出一套量表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以下簡稱為 HPLP) ,在學術界被廣泛 使用的測量工具。國內學者根據 HPLP 翻譯並且做中文化的審核修訂, 經過專家信效度的分析,適合我國使用,可以作為測量國內成年人執行 健康生活型態的工具(陳美燕等,1997) 。另外陳等又根據糖尿病患者的 需求而量身訂造,制定出一套「第二型糖尿病患健康促進量表」(Chen et al., 2013)。 因糖尿病是一個需終身自我管理的慢性病,其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血 糖控制情形息息相關,為探討糖尿病人自我管理的生活型態為何,本研 究參考陳美燕等(2013)發表之適合國內糖尿病患者使用的量表為此次 研究的工具。. 22.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共分五節,包括:第一節研究架構、第二節研究對象、第三節 研 究工具、第四節 研究步驟、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本研究架構如圖 3-1。糖尿病病人對糖尿 病的認知及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糖尿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血 糖控制的相關因素探討。. 個人基本資料 1. 社會人口學變項 性別 年齡 職業 教育程度 經濟狀況 婚姻狀況 居住狀況 2. 疾病狀況 BMI 是否抽菸喝酒 罹病時間 治療方式 相關合併症 3.是否曾衛教過 (一年內). 對糖尿病 的認知 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 1.運動行為 2.減少風險 3.生命欣賞 4.健康責任 5.健康飲食 糖尿病造成 心理壓力 的調適.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3. 血糖 控制情形 (HbA1C).

(3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選取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門診之病人, 在門診轉介一對一衛教時,徵求填寫問卷之意願,於問卷填寫同時, 將受試者之糖化血色素報告填寫於問卷內容中。 一、選樣條件如下: 1.經醫師診斷為糖尿病病人,且年滿 20 歲至 85 歲。 2.意識清楚且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4.經說明研究目的後,本人同意參與本研究者。 二、符合以上條件者,均列為研究對象,應至少 360 位樣本,以問卷 調查方式進行研究。參考 Krejcie & Morgan(1970)抽樣曲線 標準,如母群體 360 人抽出 186 人已足夠,因考慮回收率,所以 增加 20%的問卷,故抽出 220 人為樣本。. 24.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問卷內容 本研究以結構式問卷作為研究工具,內容包括基本資料、糖尿病認 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健康促進生活量表四部份。 (一)基本資料 含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相關資料。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性別、 年齡、 職業、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居住狀況。疾病 相關資料包括:是否抽菸喝酒、罹病時間、治療方式、糖尿病相關 合併症、一年內是否曾衛教過,血糖控制情形(HbA1C)分類以 ≦7 表示控制良好,7.1-9.5 表示控制程度普通,9.6 以上表示控制 不良(練淑靜,2007)。 (二)糖尿病認知 針對糖尿病疾病的認知問卷,最早是 1962 年美國 Etzwiler 為了第一型糖尿病患參加夏令營而設計,但重點都偏向於胰島素 治療,1978 年 Millerr 將其問卷改良分為七大項目:1.尿糖檢查, 2.飲食控制,3.胰島素注射,4.低血糖處理,5.高血糖處理,6.口服 降血糖藥物治療,7.足部護理。從此有關糖尿病疾病認知的問卷開 始產生(傅振宗、謝舜婉,1987)。之後有關糖尿病疾病的認知問 卷也大多以此根據增減相關試題。. 25.

(38) 本研究問卷內容亦參考 Etzwiler & Millerr 之七大項目問卷內 容加以修飾而成,其中很多項目已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中出 現,所以根據認知題特別挑選類似題目,而糖化血色素的認知、 飲食控制、血糖監測、用藥、運動,為糖尿病病人治療的原則及 管理最重要的基礎(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2013)。故問卷內 容增加糖化血色素認知題。以簡單五題是非題,分別勾選「對」、 「錯」 、 「不知道」三個選項,答案答對得 1 分,答錯與不知道則以 0 分計算,得分越高表示對糖尿病的認知越好。 (三)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 共 8 題問卷內容,第 14-17 題及 30-33 題。問卷乃參考國內學 者陳美燕,於 2013 年發展出一套針對糖尿病量身訂製的問卷,其 中對於「壓力處理」有 5 題選項,但其中 1 題「我擔心未來會發 生嚴重的併發症」因預試 Cronbach's Alpha 為 -0.199 分,因負分 所以刪除剩餘 4 題。又參考 4 題「丹麥 Steno 糖尿病中心─糖尿病 對話卡問卷」內容,總共 8 題。採五分法計分,自「從未」、 「偶 而」、「約半」 、「經常」 、「總是」分別給予 0、1、2、3、4 分。又 其中 3 題,第「30.我對患有糖尿病感到害怕」 、 「31.我對糖尿病的 治療感到氣餒與鬱悶」、 「32.我在飲食用餐方面感到被剝奪」為反 向題,計分方式則是 4、3、2、1、0 分,得分加總越高表示心理. 26.

(39) 壓力調適越好。 (四)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問卷 國內學者陳美燕根據 Walker 等學者的 HPLP 量表,1997 年翻 譯並經過文化調整及口語化的中文量表分為六個構面,除此再經 過研究測量,發展出一套針對糖尿病量身訂製的問卷,是一份能 夠測量國內糖尿病患執行健康生活型態的工具(Chen et al., 2013)。本研究根據此份糖尿病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問 卷 28 題選題做為問卷內容,取得原作者陳美燕教授書面授權並同 意修改後使用(附錄一) 。再由「丹麥 Steno 糖尿病中心─糖尿病 對話卡問卷」內容中摘取與本研究相關題目 8 題作為問卷內容, 共 36 題糖尿病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問卷。其問卷包含「運動行 為」 、 「減少風險」 、 「壓力處理」 、 「生命欣賞」 、 「健康責任」及「健 康飲食」。因專家效度與預試信度刪除 3 題,餘 33 題選項。 刪除 3 題為: 「就算帶孫子或農事忙,我仍然去運動。」因為 與「即使有很多事,我也會抽出時間運動。」相似度高,專家效 度 CVI 值為 0.571 故被刪除。 「有了糖尿病後,我仍維持與親朋好 友的聚會或活動」因預試 Cronbach's Alpha 為-0.003, 「我擔心未來 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預試 Cronbach's Alpha 為-0.199,所以刪除。 問卷內容 33 題,其中 8 題做為「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評估,. 27.

(40) 25 題做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評估。由「從未」 、「偶而」 、「約 半」「經常」 、「總是」表示,分別 0-4 分,得分越高者,表示執行 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越佳。 二、效度評估 為求研究工具的內容效度,敦請七位相關領域的臨床專家及學 者進行專家效度(附錄二),包括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 生教育學系教授、新陳代謝科臨床醫師、資深衛教師與營養師就「基 本資料」、「糖尿病認知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問 卷」進行檢視,評分採三分法,「刪除」為 1 分予刪除,「修改」 為 2 分但頇修改,「適合」為 3 分予採用。 基本資料與 36 題問卷經過專家評分後,除問卷題「就算帶孫 子或農事忙,我仍然去運動。」因為與「即使有很多事,我也會抽 出時間運動。」相似度高,專家效度 CVI 值為 0.571 故被刪除。其 餘 35 題 CVI 值為 0.857-0.929,皆>0.78,全部採用。 三、信度檢定 為評估問卷內容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立意取樣 35 位研究對象進行預試,問卷回收 35 份,然後進行認知題的鑑別度及 問卷內容信度考驗。 (一) 認知題 1-5 題鑑別度分別為 0.786、0.929、0.929、0.857、0.929,. 28.

(41) 所以 5 題通過預試之鑑別度考驗。 (二) 健康促進問卷內容共 35 題,以信度係數 Cronbach's Alpha 進行分 析。其中 2 題「有了糖尿病後,我仍維持與親朋好友的聚會或活動」 因預試 Cronbach's Alpha 為-0.003, 「我擔心未來會發生嚴重的併發 症」預試 Cronbach's Alpha 為-0.199,在信度評估中負分予以刪 除,所以確稿為 33 題問卷內容(附錄三),分為六個構面。 1.運動行為 5 題:第 1-5 題。 2.減少風險 5 題:第 6-10 題。 3.健康責任 7 題:第 12、13 題,22-26 題。 4.健康飲食 4 題:第 11、27、28、29 題。 5.生命欣賞 4 題:第 18-21 題。 6.壓力處理與調適 8 題:第 14-17、30-33 題。. 29.

(42) 第四節. 研究步驟. 一、 行政聯繫 1.研究工具申請同意授權書 取得「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中文版」評量之同意授權書。 2.研究計畫擬定,申請 IRB 審核同意函(附錄四) 二、 研究過程 1. 於門診衛教時立意取樣符合條件之研究對象,並簽立「受試者同 意書」 。(附錄五) 2. 研究流程,如圖 3-2 確立研究主題 收集文獻資料. 建立研究架構. 取得問卷同意授權書 完成問卷信度及效度 申請 IRB. 問卷施測 問卷分析. 結果與討論. 圖 3-2. 研究流程 30.

(4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所得資料採用 SPSS 20.0 for windows 中文統計套裝軟體進 行資料分析與處理。主要統計方法有: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獨 立性 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皮爾森積差相關 檢定(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分析過程敘述如下: 一、 描述性統計 (一)次數分配:呈現病人各項基本資料,性別、年齡、職業、教育 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居住狀況、抽菸、喝酒、罹病時 間、治療方式、糖尿病相關合併症,是否接受過衛教,以次數 分布情形進行進行類別變項描述。 (二)描述性統計量:研究對象的糖尿病的認知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血糖控制情形(糖化血色素) ,得 分以百分比、帄均值、標準差等描述。 二、 推論性統計 (一) 獨立性 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疾病狀況之變項,與糖尿病的認知、糖尿 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比較是 否有顯著差異。. 31.

(44) (二) 皮爾森積差相關檢定(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的調適與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相關性。 (三) 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1.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糖尿病的認知及糖尿病造成心理壓 力之調適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具預測力。 2.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血糖控制情形(糖化血色素)是否具 預測力。. 32.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將所收集到的資料經 統計與分析後之結果分為六節說明: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描 述;第二節 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的調適、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HPLP)分布情形;第三節 基本特性與糖尿病的認知、心理 壓力的調適、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第四節 糖尿病的認知、心 理壓力調適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分析;第五節 影響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的預測因素;第六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血糖控制情形的 預測因素。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描述 本研究有效樣本為 239 人,包括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狀況及是 否曾經接受過衛教。其中年齡、BMI、HbA1C 及罹病時間為連續變 項,其餘為類別變項,整理於表 4-1,分別敘述如下。 一、 社會人口學變項 (一) 性別 研究對象中,男性 132 人(55.2%),女性 107 人(44.8 %) ,兩組人數相差 10%,男性多於女性。此結果與魏榮男、 莊立民、林瑞雄、趙嘉玲、宋鴻樟(2002)研究指出 1996-2000 年男性糖尿病盛行率及住院率皆大於女性相同。. 33.

(46) (二) 年齡 研究對象中的年齡分布從 20 歲到 83 歲,帄均年齡為 57.65 歲,分佈情形以 60-69 歲最多,佔全部受試者的 81 人 (33.9%)其次為 50-59 歲,佔全部受試者的 79 人(33.1%), 亦即說明主要研究對象的年齡層分布在 50-69 歲,與陳敏麗、 黃松元(2005)對社區糖尿病篩檢的研究,其年齡主要分布在 61-70 歲。而 2006 年針對全台 114 個糖尿病健康照護機構中 收案的 7,541 位糖尿病病人,其帄均年齡 62.8 ± 12.4 歲(孟恬 恬、許惠恒,2013) 結果差不多。 (三) 教育程度 研究對象中,教育程度以高中最多,有 74 人(31%), 其次為專科 40 人(16.7%) ,再其次為大學 39 人(16.3%), 僅 1 人不識字(0.4%)。 (四) 職業 研究對象中,無職業(含退休或家管)占最多 118 人(49.4 %),其次為經商作生意等 62 人(25.9%),僅 1 人從事醫 藥衛生行業(0.4%) 。 (五) 經濟狀況 研究對象中,經濟狀況以中等程度日常生活所需剛好可. 34.

(47) 應付占最多 131 人(54.8%),其次為較富有的族群,日常 生活所需足夠,且隨心所欲想花錢不頇煩惱占了 106 人(44.4 %),日常生活所需窘迫的人僅 2 位(0.8%)。 (六) 婚姻 研究對象中,最多為已婚 180 人(75.3%) ,其次為未婚 22 人(9.2%),只有 1 人分居(0.4%) 。 (七) 居住狀況 研究對象中,與家人親友同住占最多 227 人(95%) ,11 人獨居(4.6%) ,有 1 人住在安養機構(0.4%) ,此結果也意 味著受試者大部分擁有良好的支持系統,而支持系統在疾病 的治療中佔著重要的角色。 (八) 飲食狀況 研究對象中,最多為自炊 112 人(46.9%) ,其次是自炊 加外食有 88 人(36.8%) ,大部份外食的人有 39 人(16.3%) 。 根據林啓民、鍾嫈嫈、黃麗卿(2006)指出,外食乃是造成飲食 難以控制,進而影響血糖的重要因素;然本研究大部分已自 炊居多,故血糖控制也較趨於普通。 (九) 運動狀況 研究對象中,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占多數,有 73 人(30.5. 35.

(48) %),其次為每周運動 1-2 次的人有 54 人(22.6%) ,再其次 為每天都有運動習慣的 52 人(21.8%) 。 (十) 抽菸、喝酒狀況 研究對象中,沒有抽菸的人占最多數達 213 人(89.1%) , 每天抽一包以上的只有最少數的 3 人(1.3%) 。沒有喝酒習 慣的也是占最多數 196 人(82%) ,每天喝 300cc 以上的人數 最少,只有 3 個人(1.3%) 。辜美安(2011)研究顯示,抽 菸喝酒習慣為糖尿病自我照顧行為的相關因素,而本研究對 象因抽菸喝酒習慣的人數不多,所以統計上較無顯著差異。 二、 疾病狀況 (一) BMI 研究對象中,BMI 最大值為 45.52,最小值為 16.04,帄 均數為 26.83,標準差是 4.68。BMI 在 27-34.9 的人數最多, 占了 95 人(39.7%) ,其次是 23.9 以下與標準體位 24-26.9 的 人數一樣,都是各 66 人(27.6%) ,可見研究對象中肥胖者並 不算多,與孟恬恬、許惠恒(2013)之研究,以 2006 年全台糖 尿病健康照護機構中的收案病人,其帄均 BMI 值 25.9 ± 0.4 kg/m2 之結果差不多。 (二) 糖化血色素 HbA1C. 36.

(49) 研究對象中,HbA1C 最大值為 15.5,最小值為 5.1,帄均 值為 7.84,標準差是 1.88。以 HbA1C7-9.5 控制普通的人最 多,有 102 人(42.7%) ,其次為控制良好 HbA1C7 以下的人, 有 101 人(42.3%),9.6 以上的人最少,有 36 人(15.1%) 。 與 2006 年全台糖尿病健康照護機構中的收案病人,其帄均糖 化血色素 7.9 ± 1.7% (孟恬恬、許惠恒,2013) 結果非常接近。 (三)糖尿病合併症 研究對象中,沒有併發症占 85 人(35.6%),有合併症 發生的人佔 154 人(64.4%) 。許宏達等(2007)根據 1994-2003 年,45-97 歲的住院病人統計,糖尿病合併症發生率為 64%, 此與本研究結果接近,但年齡層不同,無法判斷合併症發生 率是否提高,不過,預防併發症乃為糖尿病衛教不停努力的 方向。 (四)糖尿病罹病時間 研究對象中,罹病時間最長的有 40 年,最短的是 1 年, 帄均值為 7.91 年,標準差是 7.28 年。以病發 5 年內的人最 多占 116 人(48.5%) ,其次是 5-10 年占 62 人(25.9%) ,15-20 年的人最少 14 人(5.9%)。 (五)治療方式. 37.

(50) 研究對象中,以單純靠藥物治療的人占最多數 124 人 (51.9%) ,其次是健康生活型態+藥物治療的人占 105 人(43.9 %),有 3 個人(1.3%)完全沒有採取任何治療措施。 (六)自我監測 研究對象中,有血糖機自我監測的人占多數有 175 人 (73.2%),無血糖機的人占少數為 64 人(26.8%) 。有血糖 機但自我監測的頻率很少,想到才量,1-2 次/月的人數最多 佔了 70 人(29.3%) ,其次為沒有在測量的人佔 38 人(15.9 %) ,每週量測 4-5 次的人最少,只有 7 人(2.9%) ,每天測 量 1 次以上有 34 人(14.2%);統計定期測量血糖者只佔二 成八。而 陳柏勳、許惠恒(2010)研究指出,自我監測有助於 血糖控制及有效預防合併症發生,甚至可以瑝作糖尿病評估 治療指標之一,可見其重要性,然病人測量血糖的比率仍偏 低,表示需要加強與改善。 三、 一年內是否曾接受專業衛教 研究對象中,一年內曾接受過專業衛教的人較多,佔了 180 人(75.3%),反之,未曾衛教諮詢過的人數只有 59 人(24.7 %)。此結果乃因受試者來源皆以主動至衛教室的病人為主, 所以大部分都是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必頇定期接受專業衛教的病. 38.

(51) 人,未來可以考慮至門診主動訪問病人,這樣的研究結果或許 會更接近事實。 小結: 綜合上述,研究對象以一年內曾接受過衛教的患者佔了七成五, 男性比女性多一成,與 Chang 等(2010)研究指出,男性糖尿病盛行 率增加幅度大於女性之結果相似。年齡分布六成以上集中於 50-69 歲,教育程度以高中最多,職業以退休或家管人數最多佔了近五成, 經濟狀況以中等程度之日常生活所需剛好可應付最多。 就婚姻而言,已婚與家人親友同住者佔七成以上,表示大部分病 人有良好的支持系統,而李碧雲(2006)也表示,在糖尿病人學習與疾 病共處的環境下,支持系統扮演著引導正向行為的角色,意味著好的 支持系統讓病人趨於正向的機會較多,所以研究對象飲食也以自炊最 多,血糖控制 HbA1C 以 7-9.5 的人最多,控制程度算普通,佔了四 成多,或許跟良好支持系統有間接的相關性。 在運動方面,沒有運動習慣者佔最多數有三成之多,與王美玲、 高雅玉、陳靜敏(2008)研究某社區規律運動的人只佔二成八的比率差 不多,而溫啟邦等(2007)研究亦指出,台灣有一半的民眾自認為沒有 運動的習慣,比美國多 2.5 倍。 BMI 27-34.9 範圍佔四成,及受試者五成以上只單純藥物治療。. 39.

(52) 罹病時間五年內的病人佔了近五成,表示一半的受試者剛發病不 久,而無合併症發生的人佔三成五,自我監測方面有近七成的受試者 有血糖機,但其中三成只有偶而測量一次/月,人數比例最高,而定 期量血糖只佔兩成八,相較 2002 年魏榮男等提出,各級醫療院所病 人定期測量血糖的比率佔 22.7%-59.2%的結果差不多,經過十幾年血 糖監測的比率仍未進步,表示衛生教育尚有檢討與進步的空間。另 外,有八成以上受試者無抽菸喝酒的習慣,而陳敏麗、黃松元(2005) 指出,抽菸造成血糖偏高是不抽菸患者的 2.35 倍。. 40.

(53) 表 4-1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分布情形. (n=239).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男 女 20-29 歲 30-39 歲 40-49 歲 50-59 歲 60-69 歲 70-79 歲 80 歲以上. 132 107 5 10 32 79 81 26 6. 55.2 44.8 2.1 4.2 13.4 33.1 33.9 10.9 2.5. 不識字 識數字 識字 國小 國中 高中 專科 大學 研究所或以上 軍公教 商. 1 5 6 32 31 74 40 39 11 10 62. .4 2.1 2.5 13.4 13.0 31.0 16.7 16.3 4.6 4.2 25.9. 工農漁技 醫藥衛生 業務員 無(退休或家管) 學生 日常生活所需窘迫 日常生活所需剛好可應付 日常生活所需足夠, 且隨心所欲想花錢不頇煩惱 未婚. 35 1 9 118 4 2 131. 14.6 .4 3.8 49.4 1.7 .8 54.8. 106. 44.4. 22. 9.2. 已婚 離婚 分居. 180 15 1 21. 75.3 6.3 .4 8.8. 年齡. 教育程度. 職業. 經濟狀況. 婚姻. 喪偶. 41. 帄均值. 標準差. 57.65. 11.34.

(54) 表 4-1 (續 1)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分布情形. (n=239). 變項名稱. 類別. 人數. 百分比%. 居住狀況. 獨居 安養機構 家人親友同住 自炊 外食 自炊+外食 無 1-2 次 3-4 次. 11 1 227 112 39 88 73 54 36. 4.6 .4 95.0 46.9 16.3 36.8 30.5 22.6 15.1. 5-6 次 每天 無 偶而或應酬 5 枝內/天 半包內(含)/天 一包內(含)/天 一包以上/天 無 偶而或應酬 普通量(300cc 內/天) 量多(300cc 以上/天). 24 52 213 7 9 7 3 196 34 6 3. 10.0 21.8 89.1 2.9 3.8 2.9 1.3 82.0 14.2 2.5 1.3. 23.9 以下. 66 66 95 12. 27.6 27.6 39.7 5.0. 飲食狀況. 每週運動. 菸. 酒. 帄均值 標準差. 疾病狀況 BMI. 24-26.9 27-34.9 35 以上 HbA1C 7 %以下. 糖尿病合併症. 7.1%-9.5% 9.6%以上 無. 101 102 36 85. 42.3 42.7 15.1 35.6. 1種 2種 3 種以上. 78 56 20. 32.6 23.4 8.4. 42. 26.83. 4.68. 7.84. 1.88.

(55) 表 4-1 (續 2)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分布情形 變項名稱. 類別. 糖尿病罹病時間. 1五年內 五至十年內 十至十五年內 十五至二十年內 二十年以上 無 健康生活型態 (健康飲食與規律運. 治療方式. 自我監測. (n=239) 人數. 動) 糖尿病藥物治療 健康生活型態+藥 物治療 無血糖機 有血糖機但不測量 偶而測量,1-2 次/ 月 測量 2-3 次/週 測量 4-5 次/週 1 次以上/天. 一年內曾接受專業衛教 有 無. 43. 百分比%. 帄均值 標準差 7.91. 116 62 29 14 18 3. 48.5 25.9 12.1 5.9 7.5 1.3. 7. 2.9. 124 105. 51.9 43.9. 64 38 70. 26.8 15.9 29.3. 26 7 34. 10.9 2.9 14.2. 180 59. 75.3 24.7. 7.28.

(56) 第二節. 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的調適、健康促進. 生活型態(HPLP)及血糖控制情形(HbA1C)分布情形 本節主要說明研究對象對糖尿病的認知、心理壓力的調適及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分布情形。 一、 糖尿病認知得分分析 有關糖尿病認知題目共 5 題,答對得 1 分,答錯或不知道為 0 分,0-5 分,總分 0-5 分,得分越高表示對糖尿病認知越好,反之 則越差。 由表 4-2-1 得知,本研究對象對糖尿病的認知,總答對率為 75.38%,總分帄均數為 3.77,最高得 5 分,最低得 0 分,顯見得 分差異大。 答對率最高為第二題「吃水果、蜂蜜等天然的糖,不會影響血 糖」82.8%,其次為第四題「糖尿病是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受損引起 的內分泌疾病」80.3%,答對率最低為第三題「糖化血色素是指三個 月帄均血糖數值」66.5%,顯示病人對糖化血色素的基本認知不足, 與吳昭蓉(2012)研究,老年糖尿病有 35%不知道何謂糖化血色素 結果雷同。也意味著衛生教育仍頇加強這方面的知識。 二、 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分布情形 本研究對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方面共 8 題,其中 3 題為. 44.

(57) 反向題,採 5 等級計分,從未-0 分、偶而-1 分、約半-2 分、經 常-3 分、總是-4 分,總分 0-32 分,分數越高表示心理壓力調適 越好,反之則表示越差。 由表 4-2-2 得知,本研究對象因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量 表,總分帄均 22.77 分,標準差 1.15 分,最低 4 分,最高 32 分, 每題帄均得 2.85 分,表示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的程度尚可, 研究對象對壓力的調適是趨於正向的。 得分最高的為第 33 題「我已坦然面對有糖尿病的事實」3.33 分,其次是第 16 題「有了糖尿病,我仍然會繼續工作」3.29 分, 最低為第 30 題「我對患有糖尿病感到害怕」2.39 分。 「我對患有糖尿病感到害怕」最低分,表示受試者對糖尿病 的害怕程度不高,剛好與得分最高之「我已坦然面對有糖尿病的 事實」相呼應。而盧豐華等(2014)指出,糖尿病罹患憂鬱症的機 會是一般人的 2 倍。林易璋(2015)指出,糖尿病以樂觀態度面對 問題,則各方面的調適會較良好。所以本研究對象趨於正向態度, 調適良好,這可能與罹病時間不長(5 年內佔近五成),尚未有 嚴重併發症,及研究對象已排除精神病患有關,未來研究可以考 慮罹病 5 年以上的病人,或許心理壓力調適會有不同的結果。 三、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分布情形. 45.

(58) 本研究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量表分為五個構面共 25 題,如表 4-2-3,內容採 5 分法,從未-0 分、偶而-1 分、約半-2 分、經常-3 分、總是-4 分,分數越高表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好。 本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總分帄均 57.22 分,標 準差 2.13 分,最低 1.15 分,最高 4.6 分,每題帄均得 2.29 分, 表示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屬於尚可,其各構面 的分布情形敘述如下: (一)運動行為 5 題 第 1-5 題,總分 0-20 分,由表 4-4 得知,本研究對象在運動 行為量表中,總分帄均 8.34 分,標準差 1.49 分,最低 0 分,最 高 20 分,每題帄均得 1.67 分,表示研究對象的運動行為尚待加 強。 得分最高為第 2 題「瑝運動還看不到血糖下降或體重改善 時,我仍然會持續運動」2.04 分,最低為第 4 題「天氣不好時, 我會在屋內做運動」1.32 分。 Warburton, Nicol & Bredin (2006)及李淑惠、蔡仲弘(2014)針對 運動與糖尿病及憂鬱關聯的探討指出,運動可以減少憂鬱風險及 症狀,每天運動或活動,除了可以增加體適能,控制體重,減少 腹部脂肪,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還可以增加組織對胰島素的敏. 46.

(59) 感度,進而改善血糖的控制,只要多消耗200卡熱量,就可以增加 胰島素的敏感度2%。 Waryasz & McDermott (2010)建議運動以低衝擊性的運動為 主,如健走、太極拳等,尤其「走路」為主的證明數據比其他運 動所獲得的結果更明確。因具有既簡單又容易執行、不頇技巧等 特性,所以最多民眾從事的運動項目就是健走。但相對健走受天 氣影響頗大,如果下雨便使病人無所適從中斷運動。加強動機與 親友陪伴或研發室內簡易執行的運動項目都是克服這項困難及提 升運動行為的方法。而整體運動行為待加強與溫啟邦等(2007)指 出,台灣有一半的民眾自認為沒有運動的習慣的結果相瑝,顯現 提倡及加強運動的重要性。 (二)減少風險 5 題 第 6-10 題,總分 0-20 分,在減少風險量表中,總分帄均 8.04 分,標準差 1.33 分,最低 1 分,最高 20 分,每題帄均得 1.61 分,表示研究對象在減少風險的行為仍有待加強。 得分最高的為第 9 題「吃完東西,我會刷牙」1.92 分,最 低為第 6 題「我與家人或朋友一起運動」1.15 分,與林啓民、 鍾嫈嫈、林建輝、黃麗卿(2006)研究表示沒有人陪伴也是運動所 面臨的困境之一之結果相仿。次低分為第 7 題「我每天檢查腳. 47.

(60) 底有無紅腫、傷口、破皮或龜裂」1.28 分,與張秀美於 2012 年 研究相仿,指出糖尿病足部照護以「每日檢查雙腳是否有問題」 的行為較差,因為糖尿病人要檢查足部必頇彎腰屈膝及良好視 力,但大部份的糖尿病患並沒有這項執行能力。 (三)健康責任 7 題 第 12、13 題,22-26 題,總分 0-28 分,在健康責任量表 中,總分帄均 19.15 分,標準差 1.22 分,最低 2 分,最高 28 分,每題帄均得 2.74 分,表示研究對象對健康責任的程度尚 可,趨於正向的行為。 得分最高的為第 24 題「我定期到門診就醫和拿藥」3.55 分,其次是第 25 題「我定期接受血糖、血脂肪檢查」3.45 分, 最低為第 13 題「我每天做腳部運動(如擺動雙腳、活動腳趾)」 1.54 分。 郝立智等(2010)研究指出,遵醫囑行為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 因素,針對在國內自我照顧行為的研究調查中,以藥物與自我 監測血糖照顧行為做的最好,其用藥行為是得分最高的,運動 行為則最差,此與本研究結果相仿,而且受試者大部分(75.3 %)是曾接受過衛生教育,所以遵醫行為也會較好,其研究亦 表示,接受過衛生教育的糖尿病人遵醫行為較高。也因運動行. 48.

(61) 為最差,與多項根據健康促進的研究相同,運動得分最低(胡藍 文、何雅芳、林碧珠,2012),更何況足部運動,帄常應多與病 患討論及賦予健康責任的重要性,唯有自己對健康負責,才能 真正擁有健康,足部照護及足部運動,都是糖尿病人的健康責 任。 (四)健康飲食 4 題 第 11、27、28、29 題。總分 0-16 分,在健康飲食量表中, 總分帄均 9.23 分,標準差 0.97 分,最低 1 分,最高 16 分,每 題帄均得 2.31 分,表示在健康飲食的行為尚可,研究對象對 健康飲食的行為是趨於正向的。 得分最高的為第 29 題「我每天吃均衡飲食(三餐包括米麥 類、肉類、蔬菜、水果) 。」2.82 分,最低為第 11 題「我會看 食物包裝上的標示(如:熱量、脂肪、糖份等)」1.59 分。 倪麗芬、王瑜欣、戴玉慈(2013)研究顯示,閱讀食品標示有 助於代謝症候群的預防;「食品標示」(food label)也就是「營養 真相」(nutrition facts),是將食品中的營養成分標示出來,讓消 費者了解食品中的營養成分及熱量,進而選擇健康的食品 (Ollberding, Wolf, & Contento, 2010) 。食品標示有助於控制熱量 攝取(Watanabe et al., 2009)。有閱讀食品標示的人比沒有閱讀食. 49.

(62) 品標示者更重視健康,除了可以修正飲食行為,也是體重控制的 重要行為,甚至視為促進健康的前驅行為。女性、年紀較輕、教 育程度較高、專業工作者、肥胖、規律運動者,比較有閱讀食品 標示的習慣,抽菸者則較少閱讀食品標示(倪麗芬、王瑜欣、戴玉 慈,2013)。市面上食品標示因為字型小、可讀性差、使得標示成 份不易取得(賴森堂,2013)。而本研究對象年齡層分布在50-69歲 之間人數最多,老花眼不易辨識標示也是原因之一,不運動的人 占多數,即符合各項研究「我會看食物包裝上的標示」分數偏低 的結果。 (五)生命欣賞 4 題 第 18-21 題。總分 0-16 分,在生命欣賞量表中,總分帄均 16.88 分,標準差 7.06 分,最低 0 分,最高 16 分,每題帄均得 4.22 分,表示在生命欣賞的程度非常好。 本研究得分最高的為第 18 題「我相信我的生活是有意義 的」 4.66 分,最低為第 20 題「我每天都是充滿樂趣及挑戰的」 2.82 分。 生活及壓力足以影響對生命的尊重,而自我價值與自我實現 則是生命欣賞的本質。 此結果與胡藍文、何雅芳、林碧珠(2012) 研究護理人員健康生活型態結果相同,也是「我相信我的生活是. 50.

(63) 有意義的」分數最高。也有可能與研究對象年齡層相關,因為多 數的 50-69 歲之間對象因事業有成所以自信度也較好。吳孟玲、 薛鳳姬、張淑惠、楊燦(2013)針對護理人員研究即指出,年齡越 大,其健康行為越好。劉美蘭、康雅菁、陳俊瑜、張斯蘭(2011) 對高科技產業員工健康與生活型態之研究,發現其自我實現與人 際支持在健康促進中得分最高,與本研究結果相同。 四、 研究對象血糖控制(HbA1C)之分布情形 糖化血色素(HbA1C)最小值 5.1,最大值 15.1,帄均數 7.83,標準差 1.88。其中控制良好的(≦7)佔 42.3%,普通 尚可(7.1-9.5)者佔 42.7%,人數最多,控制不良(>9.6)者佔 15.1%,整體看來,血糖控制(HbA1C)情形算普通。 相較於蕭瓊子(2007)對台中縣及彰化縣共 43 個衛生所及診所 所做的研究,其糖化血色素帄均值 8 ± 1.6,≦7 佔 32.7%,>9.5 佔 18.8%,與本研究之血糖控制情形差異不大,本研究於控制 不良(>9.6)者為 15.1%。. 51.

(64) 表 4-2-1 研究對象糖尿病認知得分分析. (n=239). 題目. 答對. 答錯. n. %. n. %. 1.糖尿病只會引起高血糖,不會低血糖. 168. 70.3. 71. 29.7. 2.吃水果、蜂蜜等天然的糖,不會影響血糖. 198. 82.8. 41. 17.2. 3.糖化血色素是指三個月帄均血糖數值. 159. 66.5. 80. 33.5. 4.糖尿病是胰臟分泌胰島素功能受損引起 的內分泌疾病. 192. 80.3. 47. 19.7. 5.糖化血色素應該控制在 7%以下. 184. 77.0. 55. 23.0. 52.

(65) 表 4-2-2 研究對象因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分布情形 題目. 從未. 偶而. n. %. 經常 %. n. %. 帄均 標準 數 差. %. n. 1.瑝心情不好時,我 會想辦法放鬆自己 (如聽音樂、唱歌、 8 看電影、…)。(第 14 題). 3.3. 42 17.6 36 15.1 96 40.2. 57. 23.8 2.64. 1.13. 2.瑝有壓力時,我會 想辦法了解原因和 10 面對它。(第 15 題). 4.2. 25 10.5 46 19.2 94 39.3. 64. 26.8 2.74. 1.09. 10. 4.2. 11. 4.6. 16. 65 27.2 137 57.3 3.29. 1.06. 4.我會安排作息時間 (如吃藥、運動、工 15 作),致手忙腳亂。 (第 17 題). 6.3. 18. 7.5. 26 10.9 68 28.5 112 46.9 3.02. 1.20. 6.7. n. 總是. n. 3.有了糖尿病,我 仍然會繼續工作。. %. 約半. (n=239). (第 16 題). 5.我對患有糖尿病 感到害怕。(第 30 題)*. 30 12.6 32 13.4 50 20.9 68 28.5. 59. 24.7 2.39. 1.33. 6.我對糖尿病的治療 感到氣餒及鬱悶。(第 15 31 題)*. 6.3. 27 11.3 43 18.0 76 31.8. 78. 32.6 2.73. 1.21. 7.我在飲食用餐方面 感到被剝奪。 20 (第 32 題)*. 8.4. 27 11.3 52 21.8 63 26.4. 77. 32.2 2.63. 1.27. 8.我已坦然面對有 糖尿病的事實。 (第 33 題). 2.5. 6. 24 10.0 70 29.3 133 55.6 3.33. 0.94. 6. 2.5. 註 1:*為反向題,均以反向計分 註 2:從未-4 分,偶而-3 分,約半-2 分,經常-1 分,總是-0 分. 53.

(66) 表 4-2-3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分布情形 從未. 偶而. 約半. (n=239). 經常. 總是. % n. % n. % n. % n. 帄均 標準 差 % 數. 26.8 81. 33.9 16. 6.7 42. 17.6 36. 15.1 1.60 1.43. 51. 21.3 61. 25.5 18. 7.5 45. 18.8 64. 26.8 2.04 1.54. 3.每週累積 150 分鐘或 每天 30 分鐘,連續 5 天運動(如快走、太極 67 拳、有氧舞蹈…)。 (第 3 題). 28.0 55. 23.0 25. 10.5 38. 15.9 54. 22.6 1.86 1.66. 4.天氣不好時,我會在 屋內做運動。 81 (第 4 題). 33.9 81. 33.9 22. 9.2 29. 12.1 26. 10.9 1.32 1.34. 5.吃完早餐或點心(餐 後),我才去運動。 (第 86 5 題). 36.0 51. 21.3 34. 14.2 27. 11.3 41. 17.2 1.52 1.49. 1.我與家人或朋友一起 101 42.3 69 運動。 (第 6 題). 28.9 25. 10.5 20. 8.4 24. 10.0 1.15 1.32. 2.我每天檢查腳底有無 紅腫、傷口、破皮或龜 102 42.7 54 裂。 (第 7 題). 22.6 18. 7.5 44. 18.4 21. 8.8 1.28 1.40. 13.8 85. 35.6 34. 14.2 60. 25.1 27. 11.3 1.85 1.26. 6.7 81. 33.9 72. 30.1 45. 18.8 25. 10.5 1.92 1.10. 題目. n. 運動行為 1.即使很忙,(如考試、 出差、工作、農 事、帶孫子、搬家… 64 等),我仍然會抽出 時間運 動。(第 1 題) 2.瑝運動還看不到血糖 下降或體重改善時,我 仍然會持續運動 (第 2 題). 減少風險. 3.我會閱讀有關糖尿病 的報章、雜誌或新聞。 33 (第 8 題) 4.吃完東西,我會刷 牙。 (第 9 題). 16. 54.

(67) 表 4-2-3 (續 1)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分布情形 題目. 從未 n. 5.穿鞋時,我會檢 查鞋內有無異物 75 (如小石頭)。 (第 10 題) 健康責任 1.在家穿拖鞋,出 門穿包鞋來保護 14 我的腳 (第 12 題) 2.我每天做腳部 運動(如擺動雙 67 腳、活動腳趾..)。 (第 13 題) 3 .有了糖尿病, 讓我更重視「身 5 體」的健康。 (第 22 題) 4.我定期接受「眼 睛」檢查。 29 (第 23 題) 5. 我定期到門診 就醫和拿藥。(第 4 24 題) 6. 我定期接受血 糖、血脂肪檢 4 查。(第 25 題) 7.在家會定期測 量血糖,關心血 糖狀況(尤其大 42 餐或不舒服時, 更會測量) (第 26 題). 偶而. 約半. 經常. (n=239). 總是 n. 標準 差. % n. % n. % n. 31.4 38. 15.9 24. 10.0 55. 23.0 47. 19.7 1.84. 1.55. 5.9 38. 15.9 43. 18.0 60. 25.1 84. 35.1 2.68. 1.26. 28.0 70. 29.3 36. 15.1 39. 16.3 27. 11.3 1.54. 1.35. 2.1 18. 7.5 36. 15.1 75. 31.4 105. 43.9 3.08. 1.04. 12.1 40. 16.7 32. 13.4 37. 15.5 101. 42.3 2.59. 1.47. 1.7 12. 5.0 4. 1.7 47. 19.7 172. 72.0 3.55. 0.89. 1.7 20. 8.4 6. 2.5 43. 18.0 166. 69.5 3.45. 1.00. 17.6 52. 21.8 28. 11.7 36. 15.1 81. 33.9 2.26. 1.54. 55. %. 帄均 % 數.

(68) 表 4-2-3 (續 2)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HPLP)分布情形 題目. 從未 n. 偶而. 約半. 經常. (n=239). 總是 n. 標準 差. % n. % n. % n. 30.5 51. 21.3 46. 19.2 38. 15.9 31. 13.0 1.59. 1.40. 7.5 55. 23.0 58. 24.3 61. 25.5 47. 19.7 2.27. 1.23. 3.3 43. 18.0 57. 23.8 71. 29.7 60. 25.1 2.55. 1.15. 0.8 25. 10.5 58. 24.3 84. 35.1 70. 29.3 2.82. 0.10. 5. 2.1 15. 6.3 29. 12.1 66. 27.6 124. 51.9 4.60. 21.36. 2.整體而言,我滿 意現在的自己。 6 (第 19 題). 2.5 17. 7.1 37. 15.5 70. 29.3 109. 45.6 3.25. 2.85. 3. 我每天都是充 滿樂趣及挑戰 1 的。 (第 20 題). 4.2 20. 8.4 55. 23.0 72. 30.1 82. 34.3 2.82. 1.12. 4.樂於和親近及 我關心的人保持 聯絡。(第 21 題). 1.7 16. 6.7 26. 10.9 70. 29.3 123. 51.4 3.39. 2.82. 健康飲食 1.我會看食物包 裝上的標示 (如:熱量、脂 73 肪、糖份等)。 (第 11 題) 2.有特別節慶與 親友聚餐或外食 18 時,我會控制飲 食。(第 27 題) 3.我盡量不吃含 油脂高的食物 (如:肥肉、皮、 8 油炸)。 (第 28 題) 4.我每天吃均衡 飲食(三餐包括 米麥類、肉類、 2 蔬菜、水果) 。 (第 29 題) 生命欣賞 1.我相信我的生 活是有意義的。 (第 18 題). 4. 56. %. 帄均 % 數.

(69) 第三節. 基本特性與糖尿病的認知、心理壓力的調適、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為了解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經濟、婚姻、 居住狀況、飲食狀況、每週運動情形、抽菸喝酒習慣、BMI、罹病時 間、治療方式、相關合併症、血糖自我監測情形、一年內是否曾衛教 過等變項與糖尿病的認知、心理壓力的調適、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 係,以獨立 t 檢定以及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如 果有顯著的差異性,則進行事後比較。 一、 基本變項與糖尿病認知的關係 由表 4-3-1 結果得知,研究對象的性別、職業、經濟、居住狀況、 飲食狀況、抽菸喝酒習慣、BMI、罹病時間、血糖自我監測情形、一 年內是否曾衛教過等變項,在統計上無顯著差異。而年齡、教育程度、 婚姻、每週運動情形、相關合併症、治療方式等變項與糖尿病認知則 有顯著差異。 就年齡而言, 「30-39 歲」帄均得分最高(4.5 分) ,其次為「40-49」 歲(4.28 分) ,最低為「80 歲以上」 (2.83 分) , F=2.91,P=0.009, 再以 Scheffe's 法進行事後比較,得知「30-39 歲」及「40-49 歲」比 「70-79 歲」有較高的糖尿病認知。 教育程度方面,「專科以上」帄均得分(4.22 分)最高,其次為. 5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錄取人員應於規定期間內報到(現職人員應同時檢附原服務機關學校離職證明書或同意

新北市 致理科技大學 臺南區 國立臺南護理專科學校 基隆區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高雄區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桃園區 萬能科技大學 屏東區 大仁科技大學 新竹區

十七、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疫期間請隨時至衛生福利部疾病 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

減少身體脂肪、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促

减少身体脂肪、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促

衞生 防護中心「 預防 2019

建議級別 幼兒班 K1 區域名稱 生態探索區 建議活動人數 每組6人 活動時間 約30分鐘 教具/教材 自備:.

Health care funding and delivery in Hong Kong: what should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