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六節 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重要性

糖尿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四位(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4)。專 家估算全球糖尿病人口數,由 2013 年的 3.8 億增加到 2035 年的 5.9 億,

盛行率也將由 6.4%增加到 7.7%,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Shaw, Sicree, &

Zimmet, 2010)。台灣目前約一百五十萬的糖尿病患,占總人口 40-45%,

根據統計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 7%以下(Yu et al., 2009)。在國人十大死因中的七種慢性病,糖尿病是每年死亡率增幅最 大的。然而,這七種慢性病與糖尿病皆息息相關,顯見糖尿病對國人健 康威脅的程度及重要性。

由於糖尿病是全球廣泛盛行甚至流行的慢性病,不只造成醫療費用 龐大支出,也全面衝擊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因此糖尿病的照護及衛生 教育已成為健康促進的重要議題。台灣因健保給付而造成就醫率提升,

根據統計,糖尿病的醫療費用支出,2001 年到 2006 年從 88 億增加到 140 億,醫療費用比率也從 2.8%增加到 3.3%,且給付糖尿病患的金額是非糖 尿病患的 4.3 倍(辜美安等,2011)。顯見糖尿病所造成的醫療負擔及成 本不容忽視。然而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位及第三位之腻中風與心血管疾

病亦與糖尿病相關聯,所以糖尿病嚴重威脅國人之健康,糖尿病的防範、

治療與預防併發症,更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值得研究與探討。

糖尿病的控制,除了必頇具備基本的相關知識以外,養成良好的健 康生活型態才有辦法有效的控制血糖及預防併發症發生;良好的運動習 慣及健康的飲食型態,甚或情緒、壓力、睡眠…等心理因素都占著非常 重要的地位,即所謂健康促進的生活型態,而健康的生活型態是指增加 及改善健康的過程(Howard, Nieuwenhuijsen, & Saleeby, 2008)。

糖尿病因為急性、慢性併發症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藥物造成的副作 用等,都會影響個人生活的安適感,造成個人生理與心理方面生活品質 的下降,為了解影響生活品質之相關因素,情緒及行為支持、管理的疾 病,心理調適也是重要的照護指標(劉美吟、戴研光、洪薇雯、謝明家、

王瑞霞,2010)。一旦心理調適障礙,會影響自我管理的動機及療程,很 多糖尿病人有心理問題,譬如憂鬱、生氣、擔心、自責、甚至無望感而 有自殺念頭。相關研究也指出,長期憂鬱會增加糖尿病的風險高達60%

(Mezuk, Eaton, Albrecht, & Golden, 2008)。壓力及胰島素的敏感度(insulin sensitivity)息息相關(Stetler & Miller, 2011)。因此探討糖尿病病人健康促 進生活型態之相關因素,也必頇了解其心理及壓力對血糖的影響。

近十五年健保局推出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之試辦計畫,各大醫院都配 合實施,其首要目的就是要維持及提昇糖尿病人的生活品質(劉美吟、戴

研光、洪薇雯、謝明家、王瑞霞,2010)。而傳統的衛教模式是以增加病 人的知識為主,然而提升知識並不代表能將血糖控制好或改變行為(吳淑 芳、李玉嬋、張嘉容、Courtney 、 張月玲,2007)。且各醫院為了達到 收案量及人力配置不足的情況下,糖尿病人是否接受完整的照護或是否 確實增加認知並且提升自我效能實在值得探討。所以本研究將針對糖尿 病個案,探討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心理問題與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相關 因素,藉此做為未來加強衛教工作努力的方向或協助病人達成健康生活 型態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之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為了解糖尿病 病人對糖尿病的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的調適、探討其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及血糖控制的相關因素,進而促進其健康行為。主要目的如下:

一、 了解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學變項、疾病狀況、是否接受過衛教、糖 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糖尿病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血糖控制情形之現況。

二、 探討研究對象的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及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 調適、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關係。

三、 探討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血糖控制情形的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據上述研究目的,提出本研究要回答的問題如以下敘述:

一、 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疾病狀況分佈情形為何?

二、 研究對象之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血糖控制情形的分布情情為何?

三、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心理壓力之調適及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關係為何?

四、 研究對象之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及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關係為何?

五、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調適,是 否能有效預測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六、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能有效預測血糖控制情形?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擬訂研究假設:

一、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有顯著差異。

二、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有顯著差異。

三、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顯著差異。

四、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及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顯著相關。

五、 研究對象之基本特性與糖尿病認知、糖尿病造成心理壓力之調適對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具顯著預測力。

六、 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血糖控制情形具顯著預測力。

第五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相關名詞定義如下:

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經臨床專科醫師診斷為糖尿病的個案;

糖尿病之診斷標準在蘇世詠、唐正乾、張銘峰(2011)研究說明如下:

1.空腹(8小時未進食)之血糖值≧126mg/dL。

2.飯後2小時或隨機血糖值≧200mg/dL(隨機血糖:無論是否空腹,

所測得的血糖值)。

3.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如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等,且隨 機血糖值≧200mg/dL。

4.糖化血色素≧6.5%,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將糖化血色素瑝作 診斷標準,在臨床上也多一個診斷依據(盧佳怡、張美智、林光 洋,2010)。

5.葡萄糖耐受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 , O G T T ) 2 小時之血 糖值≧200mg/dL。.

二、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Walker 等(1987)定義為:個人為了達成、

維護健康或提升健康的層次,以及實現自我、滿足自我的一種自發 性知覺及行為;乃包含生理的、心理的及社會支持系統的健全狀態。

三、 糖化血色素(HbA1C):糖化血色素已被證實是測量血糖工具中有 良好的信效度,可反映病人長期的及穩定的血糖變化狀況,可評估

糖尿病人過去 3 個月的血糖帄均值。只要減少 1%,就可以減少併 發症發生率 35%(郝立智等,2010)。本研究以最近一次測得的數據 為標準。依美國糖尿病學會 2015 年的治療指引指出,糖化血色素

(HbA1C)應控制在 7%以下(莊武龍,2015)。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僅選擇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之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研究 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醫療院所之糖尿病病人。

二、 本研究為立意取樣方式選取,研究結果只能推論至母群體,無法推 論至其他的糖尿病病人。

三、 本研究所測得的研究資料,僅限於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所涵蓋之範圍。